❶ 互聯網金融和傳統金融有什麼不同
傳統金融,主要是指只具備存款、貸款和結算三大傳統業務的金融活動。廣義的壽命周期成本還包括消費者購買後發生的使用成本、廢棄成本等。簡單來說,金融就是資金的融通。
互聯網金融(ITFIN)是指傳統金融機構與互聯網企業利用互聯網技術和信息通信技術實現資金融通、支付、投資和信息中介服務的新型金融業務模式。傳統金額與互聯網金額相比,互聯網金額有如下特點:
1、成本低
互聯網金融模式下,資金供求雙方可以通過網路平台自行完成信息甄別、匹配、定價和交易,無傳統中介、無交易成本、無壟斷利潤。一方面,金融機構可以避免開設營業網點的資金投入和運營成本;另一方面,消費者可以在開放透明的平台上快速找到適合自己的金融產品,削弱了信息不對稱程度,更省時省力。
2、效率高
互聯網金融業務主要由計算機處理,操作流程完全標准化,客戶不需要排隊等候,業務處理速度更快,用戶體驗更好。如阿里小貸依託電商積累的信用資料庫,經過數據挖掘和分析,引入風險分析和資信調查模型,商戶從申請貸款到發放只需要幾秒鍾,日均可以完成貸款1萬筆,成為真正的「信貸工廠」。
3、覆蓋廣
互聯網金融模式下,客戶能夠突破時間和地域的約束,在互聯網上尋找需要的金融資源,金融服務更直接,客戶基礎更廣泛。此外,互聯網金融的客戶以小微企業為主,覆蓋了部分傳統金融業的金融服務盲區,有利於提升資源配置效率,促進實體經濟發展。
4、發展快
依託於大數據和電子商務的發展,互聯網金融得到了快速增長。以余額寶為例,余額寶上線18天,累計用戶數達到250多萬,累計轉入資金達到66億元。據報道,余額寶規模500億元,成為規模最大的公募基金。
5、管理弱
一是風控弱。互聯網金融還沒有接入人民銀行徵信系統,也不存在信用信息共享機制,不具備類似銀行的風控、合規和清收機制,容易發生各類風險問題,已有眾貸網、網贏天下等P2P網貸平台宣布破產或停止服務。二是監管弱。互聯網金融在中國處於起步階段,還沒有監管和法律約束,缺乏准入門檻和行業規范,整個行業面臨諸多政策和法律風險。
6、風險大
一是信用風險大。現階段中國信用體系尚不完善,互聯網金融的相關法律還有待配套,互聯網金融違約成本較低,容易誘發惡意騙貸、捲款跑路等風險問題。特別是P2P網貸平台由於准入門檻低和缺乏監管,成為不法分子從事非法集資和詐騙等犯罪活動的溫床。去年以來,淘金貸、優易網、安泰卓越等P2P網貸平台先後曝出「跑路」事件。
二是網路安全風險大。中國互聯網安全問題突出,網路金融犯罪問題不容忽視。一旦遭遇黑客攻擊,互聯網金融的正常運作會受到影響,危及消費者的資金安全和個人信息安全
❷ 未來十年最有發展前景的行業是
1.人工智慧 最近十年來,最火自的行業肯定是互聯網,互聯網行業發展的同時,移動互聯網也迎來了飛速的發展,隨之引申出來一個「互聯網+」的概念,帶火了許多傳統的行業。那麼,在「互聯網+」之後,又有什麼相關概念會引起新一輪...
2.智能家居 隨著人們的生活品質不斷提高,特別是隨著年輕一代成家立業,智能家居也將成為有前景的行業。新一代年輕人對於生活品質的追求要...
3.文化娛樂行業 多年以前,一部投資一億的好電影不一定能得到一億的票房,最近幾年,國內電影的...
❸ 什麼行業最能掙錢
最能掙錢的行業有互聯網行業、娛樂行業、教育行業、智能行業、老年服務行業,下面是具體介紹。
1、互聯網行業
現在互聯網發展的勢頭非常猛,每時每刻可能都在發生著變化,更新的速度非常快速,互聯網和我們的時代同時在進步。很多做互聯網的人都賺到了錢,一些畢業生如果是學習互聯網的,在找工作上是可能定會吃香的。
2、娛樂行業
現在娛樂行業的發展速度非常快速,娛樂行業的人都創新的不同符合人們的節目,每個時代人們的想法和需求都會有變化。娛樂行業現在也出現了很多的直播平台,都很賺錢。
(3)互聯網金融起步期擴展閱讀:
選行業技巧
1、分析機會成本
比如不想做原有行業選擇改做互聯網金融那機會成本是什麼,不是為了面試而去准備的衣服、交通住宿等成本,而是不選金融行業,而去選擇繼續當前行業會獲得的收益。
從正在從事行業的收益加上時間維度,可以看到選擇金融行業的成本了,比如要比較十年內的收入,那應該根據自己的情況和行業的薪資情況,做一個從第1年到第10年每一年的自己在兩個行業中的薪資可能的一定范圍。
2、分析邊際成本
當分析邊際效應的時候,要關注到邊際收益和邊際成本,當從事現在已有的行業時,邊界成本是同新的行業要低很多的。
這個時就要將時間拉長來看整個邊際成本了,當選擇一個新的行業的時候邊際成本很高,但對應的邊際收益是高還是低,需要做一個表來比對這兩者。即已有行業的邊際成本和收益同新行業的邊際成本和收益,在一個長時間維度的比較。
❹ 考過CFA與FRM,「雙證」就能年薪百萬嗎
說起金融界證書,最為知名的大概就是「特許金融分析師」CFA和「金融風險管理師」FRM。
有志在金融領域有所發展的同學們,也一定都聽說過特許金融分析師CFA和金融風險管理師FRM的名字,感覺都很厲害的樣子!
那麼,持有FRM和CFA雙證年薪能過百萬嗎?
CFA&FRM概況
CFA(Chartered Financial Analyst)特許金融分析師,是金融投資業里含金量最高且認證最為嚴格的資格證書。
考試內容:分為三級。CFA被稱為「金融第一考」、「金融界的網路全書」,原因在於其考試內容基本覆蓋金融領域所有基礎知識,讓一個金融入門者逐步建立起完善的金融知識體系。
職業發展:投行、基金、證券、信託、資產管理、保險、「四大」投資銀行業務部門、信託、VC、大型企業投資部門、商業銀行投資部門、財務租賃公司等。
FRM(Financial Risk Manager)金融風險管理師,風控領域權威度以及認可度最高的資格認證。
考試內容:FRM針對性強於CFA,知識體系對市場中出現的各項風險進行了系統性的介紹,並相對應的給出了量化管理辦法。FRM Part 1側重基本的金融工具理論知識、金融市場基礎知識和它們的詳細定義,以及計量風險的方法。FRM Part 2強調案例分析和實際應用的能力。
職業發展:商業銀行風險管理部門、投行、企業財會與稽核部門、互聯網金融公司風控中心等。超過50%的FRM持證人在銀行工作,其全球最大僱主包括工商銀行、HSBC、農業銀行、Citi等。
1.CFA偏向投資,更加全面,包含了FRM沒有的財務分析、股票投資、經濟學、職業道德等。包含的知識點數倍於FRM。但對於一個基金經理,這些都是必要的知識。另外CFA里的道德部分看似雞肋,實際上卻是了解西方人職業觀很好的途徑。
2.FRM偏向風險管理,定量(Quantitative)的比重更大。FRM里對於市場/操作/信用風險的講解更加深入。FRM中巴塞爾協議的部分在商業銀行之外的地方恐怕無法用到,但商業銀行非常歡迎有巴塞爾協議經驗的人。
考試FRM和CFA雙證對工作的幫助有哪些?
哪個證書本身對於就業並不是決定性的。但是基於很多考生參加考試的初衷正是就業或者轉行,所以如果一定要選一個對就業幫助更大的證書的話,那肯定是CFA。在美國找工作的網站上,如果以「FRM」為關鍵詞搜索職位有50個對應結果的話,那麼搜CFA就會有至少100個。
在華爾街崗位招聘描述里,如果提到CFA,通常是這么說的:」participation in CFA program would be a plus.」換言之,有沒有考,考完沒考完,都不是最要命的篩選標准。但是,如果你找工作時恰好正在准備CFA或者FRM,那麼其中的知識會讓你的面試非常非常輕松,保證在知識環節不會出現硬傷。所以對於就業而言,證書對你最大的幫助在於過面試關,而不是簡歷關。
回到,文章的主題:持有FRM和CFA雙證年薪能過百萬嗎?
那些問「考過CFA和FRM能不能年薪百萬」的人,搞錯了一件事。
很多CFA、FRM持證人的確年薪百萬,然而證書可能只起了10%的作用。正如我室友火山一樣,也許她現在拿不到年薪百萬,但憑她的能力,過幾年大概也能靠獎金進入年薪百萬的行列。你靠證書入了門,剩下的,要靠你自己拼。
證書是你的成功階梯里的其中一個
「人生就如階梯,唯有階梯真實存在。攀爬才是生活的全部。」
一張張手牌決就像一節節階梯,幫助你向上攀爬。對於我們這種沒啥背景的人,CFA、FRM證書,也是我們的手牌。對於普通人來說是獲取他人信任,讓別人願意認識你,通向更多資源的一張手牌。
至少,你花時間考出雙證,能夠證明:
1.你很勤奮很刻苦,花了幾百甚至上千的學習時間,能夠沉下心學習。
2.你很有上進心,至少在大學的時候,別人可能在看劇玩游戲,你選擇了提升自己。
3.你的家境可能還不錯,畢竟這兩個證書考下來不便宜,也許你還報了輔導班……
不管怎樣,你的簡歷上有這六個字母,就能比其他人要增色不少。注意,只是「增色」,最後起決定性作用的,還是你的個人能力。
近年來隨著互聯網金融、金融科技興起,國內風險管理人才稀缺,許多企業和機構還處在被動風控的階段,大部分互聯網金融的從業者,是互聯網從業者,而非金融從業者,他們對於獲取用戶,倒騰流量很有一套,卻對「風險」毫無感知。要知道,國內FRM持證人才寥寥數千,更別說有豐富經驗的人才了。
機遇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的。
❺ 貸款上徵信有什麼影響嗎
貸款上徵信如果不能及時還款,會有個人信用的污點記錄。影響之後的借貸、買房等等。
貸款上徵信後,經催收後仍不返還可能會被提起訴訟。情節嚴重可能會構成詐騙罪。如有一定的還款能力,可以與對方協商制定還款計劃分期還款,如有爭議可以委託律師介入。
徵信就是專業化的、獨立的第三方機構為個人或企業建立信用檔案,依法採集、客觀記錄其信用信息,並依法對外提供信用信息服務的一種活動,它為專業化的授信機構提供了信用信息共享的平台。
(5)互聯網金融起步期擴展閱讀:
徵信法規是規范徵信活動主體權利義務關系的有關法律規范的總稱。從各國經驗看,完整的徵信法規體系一般包括兩部分:一部分是關於徵信業管理的法規,其調整對象是徵信機構和全社會的徵信活動,主要目的是依法規范徵信機構運行及其管理,促進徵信業健康發展,維護國家經濟信息安全和社會穩定;另一部分是關於政務、企業信息披露及個人隱私保護的法規,其調整對象是政府部門、企業和個人,主要目的是提高信息透明度、實現信息共享,保護企業的商業秘密和個人隱私不受侵害。
中國徵信法律制度建設已有時日,但距離建立統一的徵信法律體系仍任重道遠。現有的徵信規定多為規章、地方法規,呈部門、地區分割之勢,與市場經濟對統一市場的內在要求相悖,加之現有的規定本身也不乏需要完善之處,所以,在著眼盡快制定統一的徵信法律或行政法規長期目標下,此次《徵信管理條例》公開徵求意見,對推動整個中國的信用進步,乃至中國經濟長遠的發展,在理論和實踐上都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對於尚不成熟的中國徵信行業而言,加快立法進程,加強對徵信業的有效管理,是確保徵信業和市場經濟又好又快發展的必然要求。
徵信機構是指依法設立的、獨立於信用交易雙方的第三方主要經營徵信業務的機構。專門從事收集、整理、加工和分析企業和個人信用信息資料工作,出具信用報告,提供多樣化徵信服務,幫助客戶判斷和控制信用風險等。
❻ 2020年高薪職業有哪些
復工後的10大高薪職業新鮮出爐,IT技術崗位榜上有名。
IT行業向來有著「高薪」的優勢,
全國企業支付月薪2020年節後同比上漲5.79%。分行業來看,IT行業薪資漲幅最快達22.44%,交通運輸行業薪資上漲14.67%。技術類相關崗位漲幅明顯,配送類相關崗位漲幅高於整體增長,生活娛樂類崗位企業支付薪資有增有降,其中保潔崗位薪資上漲明顯,達到18.18%。
此外,還有業內人士表明,IT企業的薪酬漲幅目前在所有行業中最快。
疫情尚未結束,IT行業相比與大多數行業來說,仍然顯示出較好的發展趨勢,足以證明IT行業可以稱得上是眾多想在節後轉行或跳槽的職場人士的不二之選。
綜上,當下IT行業的發展速度為IT人才提供了可觀的發展前景,IT人才選擇IT行業就業就等於選擇了不斷上漲的高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