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金融學業 > 國際金融法英文徐冬根

國際金融法英文徐冬根

發布時間:2020-12-19 22:45:07

Ⅰ 徐冬根的人物介紹

現為華東政法學院國際法系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浦東新區人民政版府法律顧問、曙權光學者。 徐冬根教授專長證券、融資和公司資產重組的法律問題, 在國內外出版各種著作15本,論文250多篇,其中包括專著《國際金融法律與實務》、 《美國證券法律與實務》、《國際信貸的法律保障》、在荷蘭出版專著《Le droit international priveen Chine Une perspective conparative》,在瑞士出版專著《 Le droit international prive de la responsabilite delicturelle Evolution recente et le droit chinois》等。

Ⅱ 上海交通大學凱原法學院的學科介紹

學院法學本科設立於1992年。十餘年來,我們已經為社會培養了一大批優秀的法學專門人才,他們遍布世界各地,各行各業,為我國的法治事業作貢獻。除法學本科專業外,法學院利用短短的兩、三年時間,在已有的憲法與行政法學和法理學碩士點的基礎上拿到了法學一級學科碩士授予點和法律碩士專業學位授予點。2003年到2006年,學院曾掛靠管理科學與工程一級學科下招收博士生。2006年1月國務院學位委員會第十次學位授權審核會議正式批准我校憲法與行政法學博士學位授予點。自2007年開始學院正式招收憲法與行政法學專業博士研究生。同時,掛靠管理科學與工程招收博士後研究人員。 2010年,根據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批准,凱原法學院自行審議通過法學一級博士學科授權點,博士點覆蓋所有的二級學科,至此,上海交通大學凱原法學院法律教育層次更上一個台階。根據上海交通大學建設世界一流大學的定位,凱原法學院將在今後很長一段時間得到學校的大力支持,為創建一流文科奠定良好的基礎。
» 法學院有權授予博士、碩士學位學科專業名稱 一級學科名稱 二級學科名稱 碩士授權時間 博士授權時間 ★法學 法學理論 2000.12 2011.03 憲法學與行政法學 1998.06 2006.01 刑法學 2006.01 2011.03 民商法學 2003.09 2011.03 知識產權法學 2006.01 2011.03 訴訟法學 2003.09 2011.03 經濟法學 2006.01 2011.03 環境與資源保護法學 2003.09 2011.03 國際法學 2003.09 2011.03 社會法學 2012.06 2012.06 說明:★號為一級學科授權博士點。
» 法學院有權授予專業學位的名稱 專業學位名稱 授權時間 法律碩士 2003 » 博導及研究方向 姓名 學科、專業 主要研究方向 季衛東 法理學 法社會學、比較法學 鄭成良 法理學 法理學、司法制度 范進學 法理學 憲法解釋學、法哲學 李學堯 法理學 法理學、法社會學 林國基 法理學 法理學、法史 王志強 法理學 中國法律史、比較法律史 楊力 法理學 法社會學、司法制度、法律教育 孫潮 憲法學 憲法、行政法 徐向華 憲法學 立法學 葉必豐 行政法學 行政法、行政訴訟法 朱芒 行政法學 行政程序、都市法 韓長印 民商法學 民法、商法 彭誠信 民商法學 民法、商法 張紹謙 刑法學 刑事法 王曦 環境法學 國際環境法、比較環境法 秦天寶 環境法學 環境法 徐冬根 國際法學 國際金融法、國際私法 胡加祥 國際法學 國際經濟法、世界貿易組織法 趙勁松 國際法學 海商法 傅崐成 國際法學 國際法 沈偉 國際法學 金融和公司治理、國際投資法、商事仲裁 壽步 知識產權法學 知識產權法 萬勇 知識產權法學 知識產權法 王先林 經濟法學 經濟法 許多奇 經濟法學 財稅金融法 王福華 民事訴訟法學 民事訴訟法、證據法 董保華 社會法學 勞動法、社會法、社會保障法

Ⅲ 上海交通大學法學研究生怎麼樣

發展歷史

早在1902年南洋公學(上海交通大學的前身)時期,學校招收政治班,開設憲法、國際公法、國際條約、政治學等課程,這是交大法學教育的前身。1986年設立了法學教研室,1992年開辦法學本科專業,1993年招收第一批本科生,1996年成立法律系, 1998年取得法學碩士學位授予權。根據建設「綜合性、研究型、國際化」世界一流大學的需要,上海交通大學於2002年6月成立法學院,並投資2500萬元進行一期建設,開啟了上海交通大學法學教育發展的新階段。如今法學院已經擁有包括本科、法律碩士專業學位授予點、法學一級學科碩士授予點和憲法與行政法學博士學位授予權點等多層次的學位體系。

? 機構設置

法學院設有憲法與行政法研究所、民商法研究所、環境資源法研究所、國際法研究所、訴訟法與司法制度研究所、刑事法研究所、法律基礎課研究中心、人權法研究中心、知識產權法研究中心、都市法研究中心、經濟法研究所、仲裁法研究中心、中美法研究中心等學術機構。

? 師資概況

截止2006年12月,法學院有教職員工56人,其中專任教師44人。教師隊伍結構呈現出兩高一低的優勢(即學歷高、職稱高、年齡低),具有博士學位37人,占教師總數的86%;具有高級職稱31人,占教師總數的72%;高級職稱人員的平均年齡只有41歲。同時,法學院的教師在地域構成上則呈現出多元化的趨勢,有來自全國各省市高校的知名教授;有來自北京大學法學院、武漢大學法學院、人民大學法學院、中國政法學大學等國內知名大學的優秀法學博士;還有來自美國、英國、加拿大、日本、瑞士、台灣、香港等海外國家和地區著名高校的法學博士。更為難得的是,教師隊伍中有80%的教師有任法官、檢察官、律師等法律實務部門工作的經歷。而有海外求學、訪問學者、學術交流經驗老師的比例也高達80%。除此之外,我們還聘有30多位德高望重的知名學者和實務界人士任兼職教授和兼職碩士生導師,使我們的教師隊伍更加符合時代的需求和法學人才培養的形勢。。學院近年來集中引進高學歷、高職稱的法學師資,學科梯隊建設成效顯著。

今後三年內,法學院計劃循3個途徑進一步加強師資力量:一是從國外名牌大學的法學院吸引學成歸國的博士;二是選用國內著名法學院的博士應屆畢業生;三是通過派往國外留學、進修和到國內法院、檢察院實習等形式提高現有人員、尤其是尚無博士學位教師的教學能力。同時吸收更多的學者型高級法官、高級檢察官和高級律師做我校的兼職教授,讓他們參與教學 、指導模擬審判、合作指導論文並參與論文答辯等教學工作。

? 教學設施

新法學大樓於2005年底建成使用,總投資逾3000萬元,總建築面積1萬余平方米。內設模擬法庭、遠程教室、電子閱覽室、資料室、中小型會議室和小型討論課教室。我校十分重視法學圖書資料和法學教育配套設施的建設,至2006年底,館藏文獻260萬余冊(件),中外文科技類現刊4,000餘種,其中與法學教育相關的圖書十萬冊左右;25萬種電子圖書,外文電子期刊近10,000種,中文電子期刊7,000餘種,國內外網路版學術資源資料庫系統 30餘種(200餘個資料庫)。法學院的法學資料室現藏書二萬余冊,訂閱中文期刊100餘種,外文期刊40餘種。為了加速實現JM教育的國際化,充分運用發達國家的法學信息資源,我校已投資引進WEST LAW、LexisNexis等法律專業資料庫。此外,法學院已安排200餘萬元專項資金供今後三年采購法學圖書之用,各類中外圖書資料還在不斷增加購置。我校校園網是全國 教育科研網華東南地區的中心,上網條件優越,全校每一個學生宿舍都開通了網線,每個學生都分配了Email信箱。

? 科研概況

我校自1986年法學教研室成立以後,法學學科的教學科研人員已經取得了一定的科研成果。2002年,法學院正式成立之後,科研成果數量和質量都有較大幅度提高。截止2006年12月,我院教師在CSSCI期刊發表論文近200篇,出版學術著作40餘部,科研課題立項80餘項,其中國家級課題6 項,省部級課題20餘項,曙光計劃2項,到賬科研經費總額為210餘萬元。法學院教師目前承擔的科研課題包括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點課題、國家社科一般課題、教育部課題、司法部課題、最高人民檢察院課題、上海市依法治市領導小組專課題、上海市社會科學基金課題、上海市曙光課題以及上海市人民政府有關部門下達的課題,涉及廣泛的領域。其中有一批作品和科研課題獲得了省部級以上的社會科學獎勵。

? 學生活動:

法學院的學生活動積極向上,豐富多彩。目前除了學生分團委、學生會之外,還有法興社、志願者分會、鄧研會和三個代表實踐團等學生社團組織。這些社團不僅豐富了同學們的課餘生活,而且在黨建團建、幫貧扶困、就業、大學生素質拓展、危機干預等方面發揮了重要的作用。法學院就業情況良好,2003年取得全校就業信息率第一名的好成績,2004年的就業率更是達到了100%。幫助特困生也是法學學生活動的一個重要內容,到目前為止已經幫助26名貧困生申請了獎助學金,幫助4名特困生完成了學費減免,並積極安排助管崗位,為貧困生創造勤工助學崗位。

分團委組織和學生會的組織建設完善,建立了比較完善的工作制度和選舉換屆制度,各類社團組織也發揮自己特色特長,開展了一系列有意義的學生活動:2003年成功地舉辦了第一屆法學節、「知性*美學」迎新晚會、「關注生活*關注法律」——12.4憲法宣傳活動;製作學生刊物《法韻》、學生報紙《法音》等;針對知識產權在理工科學校的重要作用,開展了「知識產權與大學生在一起」的知識產權宣傳活動;組織「法學之旅」的實踐團隊參加暑期社會實踐並榮獲優秀項目二等獎;承辦2003年上海市八校法學院民法辯論賽、我院同學參加最後決賽並奪得冠軍。鑒於以上成績,法學院團委榮獲2003年度上海交通大學「特色團組織」稱號。

? 人才培養

我校自1993年開始已連續招收法學本科生十餘屆。經過多年來對法學學科建設的重視,在師資引進、人才培養、科學研究、條件建設等方面形成了理工科為主的綜合性大學辦法學教育的特色和新路子,積累了較豐富的培養法學學士的經驗。我院法學專業本科教育旨在將學生培養成具有「寬厚型、復合型、創新型、開放型」特徵的優秀人才。法學專業教育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迎接時代對法律人才的挑戰。培養系統掌握法學知識,熟悉我國法律和黨的相關政策,能在國家機關、企事業單位和社會團體、特別是能在立法機關、行政機關、檢察機關、審判機關、仲裁機構和法律服務機構從事法律工作的高級專門人才。

除法學本科專業外,法學院利用短短的兩、三年時間,在已有的憲法與行政法學和法理學碩士點的基礎上拿到了法學一級學科碩士授予點和法律碩士專業學位授予點。2003年到2006年,學院曾掛靠管理科學與工程一級學科下招收博士生。2006年1月國務院學位委員會第十次學位授權審核會議正式批准我校憲法與行政法學博士學位授予點。自2007年開始學院正式招收憲法與行政法學專業博士研究生。同時,掛靠管理科學與工程招收博士後研究人員。為發揮上海交大傳統理工科優勢和多學科綜合優勢,培養高層次、復合型人才,法學院積極探索新型人才培養的道路,開設了法學本科第二專業知識產權方向,法律碩士知識產權方向等。法學院在辦學中充分注意法學專業教育基本要求與上海市地緣特點和交大傳統特色之間的和諧統一,十分注重開展與國外名校之間的師資與學術交流,進行合作辦學。法學院現在已經是包括本科生、碩士生、博士生和留學生各層次學生。現有在校本科生300餘名(含留學生)、碩士研究生200多名、法律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400餘名、博士研究生近50名。我校法學畢業生在社會上供不應求,基本的去向是著名法律服務機構和市級法院、檢察院,出國和在國內繼續深造的也佔一定比例。

2003年法學院已獲批准設立的法律碩士專業學位點,面向全國招收法律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2004年,法律碩士專業碩士點招收碩士生75人,2005 年開始招收在職法律碩士研究生。法學院將依託這個學位點,在培養我國立法、司法、法律監督、法律服務和行政執法等法律實務部門的高層次復合型、應用型法律專門人才方面,做出自己的貢獻。

2004年針對交大以理工科為主的特色,我院新開設法學專業(知識產權法方向)集成班(簡稱知識產權集成班)。該班旨在培養政治合格、基礎寬厚,既有法學專業知識特別是知識產權法專業知識,又有其他專業背景,綜合素養好,富有開拓精神和創新意識,擅長知識產權法律事務的復合型法律人才。畢業生可在國家機關、中介機構、企事業單位從事法律事務工作特別是知識產權法律事務工作,畢業後可參加全國統一司法考試、專利代理人資格考試、商標代理人資格考試。

? 博導及研究方向

姓名 學科、專業 主要研究方向 鄭成良 法理學 法理學、司法制度

葉必豐 行政法學 行政法、行政訴訟法

朱芒 行政法 行政程序、都市法

周偉 憲法學 憲法、反歧視法

韓長印 民商法學 民法、商法

張紹謙 刑法學 刑事法

王曦 環境法學 國際環境法、比較環境法

徐冬根 國際法 國際金融法、國際私法

胡加祥 國際法 國際經濟法、世界貿易組織法

壽步 知識產權法 知識產權法

王先林 經濟法 經濟法

王福華 民事訴訟法 民事訴訟法、證據法

童之偉 憲法學 中國憲法、比較憲法

孫潮 憲法學 憲法學

Ⅳ 誰知道李仁真/徐冬根/吳志攀三位老師的國際金融法教材有何異同

差不多吧

閱讀全文

與國際金融法英文徐冬根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天高科國際貿易 瀏覽:896
都勻經濟開發區2018 瀏覽:391
輝縣農村信用社招聘 瀏覽:187
鶴壁市靈山文化產業園 瀏覽:753
國際金融和國際金融研究 瀏覽:91
烏魯木齊有農村信用社 瀏覽:897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ipo保薦機構 瀏覽: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葯材種植產業發展規劃 瀏覽:748
博瑞盛和苑經濟適用房 瀏覽:708
即墨箱包貿易公司 瀏覽:720
江蘇市人均gdp排名2015 瀏覽:279
市場用經濟學一覽 瀏覽: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瀏覽:59
中國金融證券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4
國內金融機構的現狀 瀏覽:255
西方經濟學自考論述題 瀏覽:772
汽車行業產業鏈發展史 瀏覽:488
創新文化產業發展理念 瀏覽:822
國際貿易開題報告英文參考文獻 瀏覽:757
如何理解管理經濟學 瀏覽: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