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金融業對經濟增長有貢獻嗎
肯定有啊,不然復存在干嗎制。
簡單點說,金融就是一個杠桿,它可以促進經濟更快發展,也可以帶來更大的波動。
就好像社會上有人缺錢有人錢多,那麼銀行就是一個中介,把錢多的人的錢拿過來借給缺錢的人。缺錢的人就有足夠的錢去投資去生產,經濟就發展啦,可是萬一缺錢的人還不起錢,整個系統就出了問題,信用危機就出現啦。
復雜的其實也差不多是這個原理
② 在你看來現代金融行業對社會的貢獻體現在什麼地方
簡明扼要的說,現代金融就是提高了資源配置的效率,促進了世界發展,我們說的期貨套利專交易,無數的這屬種套利交易讓資源定價更為准確,准確的定價意味著它能夠讓生產者估計其收益,只有技術最好效率最高的生產者才能在准確定價下獲取利潤,所以資源就會落到那些有效率的生產者手中。迫使同業其他從業者提高水平,導致社會整體效率提高。
③ 金融界賺錢之外,對社會到底有沒有貢獻,有沒
穩定賺錢,是多少職業作手的終極目標,怎麼說的這么雲淡風輕呢 如果能穩定賺錢,賺到的一定不是小錢,股票不是心態最重要,而是技術,你們不要找所謂心態不好騙自己,其實是你技術不過關,我指的技術不是技術分析,而是硬實力。
難道游資是從大老闆轉變的嗎,股市一直都是弱肉強食,你有天賦,你努力,你就可以站住陣腳,不斷學習各種盈利方式,最後找出成功率最高的,這就是終極奧義,往往這種方式是高手的大成,總有人要我告訴他們打板或者什麼,這就好像大學知識教給小學生,這是在害人,你還樂此不疲,沒有到那個階段,就老老實實一次次摸索,股市唯一的捷徑就是願意虧錢去體會例如打板這種模式的方式,通過一次次虧損,去找節奏,一旦發現自己不適合這種方式,立刻轉換另一種,作為超短者,最擅長的就是隨機應變,如果說自己實在是不適合這個市場,我奉勸你還是清倉走人吧。做期貨也會上癮的,以你父親的狀態,最好的辦法是限制一定量的的資金,賠完了必須停止。
有盈利了就把盈利的部分提取出來。
要正確認識期貨,期貨是一種風險管理工具,他的產生主要是為了企業套期保值,投機者的加入,使市場流動性加大,同時價格波動也加大,投機者就是靠價格的波動來賺取價格差的。
這個過程需要有好的心態,同時對期貨要有足夠的認知,尤其要了解規則,學會交易方法,交易技巧,才能長期在這個市場生存下來,一般人認識不到位,短期賺了或虧了都會影響到交易心態,接下來就只能憑著感覺走了,最後,只能失望的離開。
④ 什麼是金融業貢獻度
金融業包括銀行業、證券業和保險業及其他金融活動。具體來說包括銀行、證券公回司、保險公司、信答托投資公司和其他金融單位的附屬機構跨行業小類從事銀行、證券經紀代理(含證券營業部)、證券投資、保險、信託、風險投資、實業投資等活動。金融是各種社會資源以貨幣形式進行優化配置的重要領域,是現代經濟的核心,金融的信用創造功能直接影響到社會的貨幣供應量,影響到社會各種資源的配置和使用,影響到社會再生產的全過程。金融資源在生產經營活動中直接或間接地促成各種資源的結合並創造出社會財富,從而促進國民經濟的發展。
從宏觀面來說,金融業對社會各行業的發展作出的推動就屬於其貢獻度。
⑤ 我想報考南開大學的自主招生,學金融學,我想知道金融學主要可以為國家做出什麼貢獻呢
孩子,別先想國家,沒用。如果你自己沒實力,國家不會讓你做貢獻的,如果你實力強,國家自然會讓你做貢獻,你上了大學就明白了。我今年大四,學的雖然不是金融,不過也算熱門專業,金融學的兄弟們能出國的都出國了,這就是現實。
⑥ 學習金融學能為國家做出哪些貢獻
當然能,我認為不管是學什麼只要好好學都能為國家做貢獻的。
⑦ 學金融是不是就不能為社會作貢獻
不能理解提問抄人的意圖。好還是壞原本就不是黑白極端
電器的使用促進了溫室效應,但對社會生活水準的顯著提高有絕大的貢獻。金融也一樣,金融會增加資產再配置,用得好可以讓社會在固有資源下獲得更多的資源配用,用得不好就會陷入混亂。
而且,至古就有堵不如疏的治水先學,為什麼到了現代卻依然有人以為可以用大義的名義杜絕已經形成推動力的新事物呢?在金融成為主流的情況下,改善效應或提出性能更優質系統的實用論,遠比只著眼與懼怕和杜絕的無用論要實際。至少前者尊重社會的每個人,而後者對非自我意識極端暴力
⑧ 中國在金融危機的中貢獻 詳細點 謝謝
第一是率先促進經濟增長,為世界經濟復甦作出積極努力。其中4萬億的投資計劃是主要貢獻。不僅拉動了國內的基礎建設和農村建設,也為其他國家提供了一定市場需求。這是因為中國經濟佔世界總量比重不斷提高,而且中國又保持較高的增長率,這就從兩方面使得中國對全球新增國內生產總值的貢獻越來越大。
一旦中國經濟復甦,2010年—2015年中國的經濟增長率可保持在8%—9%,仍然是世界經濟增長的火車頭,也會成為世界貿易增長的第一火車頭。在這場危機中,中國由於保持高增長,總體經濟實力顯著上升,與美國、日本等發達國家的力量對比發生重大變化。
第二是辦好自己的事情,成為應對和處理世界經濟危機或金融危機中最大的「穩定器」。我們根據世界銀行資料庫計算發現,在國際金融危機之前的2001年-2008年期間,中國在20國集團國家中不僅經濟增長率最高,而且經濟波動系數最低。在2009年只有中國和印度經濟增長率下降幅度最小。
第三是促進世界經濟合作,理性地改革國際金融體系。面對國際金融危機的沖擊,中國積極參與國際合作,負責任地提供全球性公共產品,穩定全球經濟與貿易增長。國家主席胡錦濤先後參加了華盛頓、倫敦、匹茲堡三次20國集團金融峰會。中國第一次與世界大國合作,積極應對國際金融危機,推動世界經濟較快復甦,同時理性地推動國際金融體系改革,在解決全球發展不平衡進程中,實現了全球經濟全面、持續、平衡發展。
第四是帶頭發展綠色經濟,促進可持續發展。2009年新增投資的14.6%用於結構調整、科技創新、節能環保和生態建設,推進了綠色發展、循環發展和持續發展。節能減排成效顯著,預計全年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耗比上年有較大幅度下降,二氧化硫排放總量和化學需氧量分別下降2.1%和2.7%;可再生能源和清潔能源佔一次能源消費總量的比重由2005年7.7%上升至2008年的8.9%,中國水電裝機容量、核電在建規模、太陽能熱水器集熱面積和太陽能光伏發電累計容量均居世界第一位,風電裝機躍居世界第四位。
中國政府正式承諾:到2020年我國單位國內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非化石能源佔一次能源消費的比重達到15%左右,森林面積、森林蓄積量分別比2005年增加4000萬公頃和13億立方米。不管正在舉行的哥本哈根高峰會議是否取得成功、全球氣候變化談判是否持續下去,中國都需要科學發展、綠色發展。這些減排行動是「無悔的」、「自主的」、「獨立的」,與美國、巴西、印度等排放大國的減排目標無關,也與哥本哈根會議是否達成協議無關。這是出於中國自身的利益、核心的利益、根本的利益,更出自於科學發展觀的必然要求。
⑨ 金融和科技哪個更能為國家做貢獻
科技是第一生產力!!!!科技落後,所以來了八國聯軍,金融是資金方面的交流,就像是借錢,借錢不會產生錢,只會產生泡沫。科技是第一生產力!!!!。金融只是取巧,我是做金融的,謝謝。
⑩ 如何才能學好金融,為中國金融事業做貢獻
1、專業知識,能考上研究生應該不會有什麼問題了,
2、跟上經濟發展專步伐、財經資訊什麼屬的經常看
3、參考別人的一些評論和觀點,能夠有自己的思考
4、積極實踐,去增加實踐經驗,不是停留在理論層面
5、看個人天賦、悟性
以上個人見解,僅供參考,每日了解財經資訊可以關注我們的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