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中國金融史的內容簡介
本書是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國家級規劃教材,也是高等學校金融學專業主專干課程教材屬,被列為北京市精品教材重點建設項目。
本書是為了滿足21世紀中國高校金融史教學、研究發展對新的金融通史類教材的要求而編寫。本書注意吸納國內外研究中國金融史的新材料、新觀點,不僅以翔實的史料記述了先秦至20世紀90年代中期中國數千年貨幣、信用、金融及其制度變遷的歷史,而且介紹了源遠流長的、不斷發展的中國貨幣金融思想史。該教材的古代部分除了詳細地介紹漢民族聚居的中原地區的貨幣金融發展史以外,還盡可能地記述了少數民族聚居地區的貨幣金融發展概貌;近現代部分不僅介紹了中國大陸地區貨幣金融事業的發展歷史,而且介紹了港澳台地區貨幣金融業發展的歷史軌跡。
本書的內容涵蓋面廣時間跨度長,材料充實,寫作方法和結構安排有特色,可讀性強,有很高的學術參考價值,是一部適合普通高校金融學、經濟學、工商管理等專業本科生和研究生教學、研究使用的高質量的金融史教材。
② 中國金融網的簡介
中國金融網創建於2002年10月1日,是在中國人民銀行、國家開發銀行、中國工商銀行、中國農業銀行、中國銀行、中國建設銀行等15家銀行的支持下,由中國金融產業控股有限公司控股,中國金融網控股有限公司和亞洲財訊(北京)網路技術有限公司聯合主辦的大型金融網站。目前已經成為全球最大的中文金融門戶和中國金融領域的網上新聞、信息中心,並且已經成為中國最領先的金融數據及財經信息提供商、中國金融傳媒的先鋒力量。
中國金融網擁有上百名在國際、國內有影響力的頂級金融專家團隊,擁有中國金融家與企業家國際俱樂部和中國金融記者俱樂部上千名成員。2005年,中國金融網建成全球第一個金融會客廳,無數中外金融高官和金融專家往來於金融會客廳,暢談金融發展,共享金融智慧。 1、牢固樹立全球最大的網路金融傳媒集團的主體地位。
2、通過外部資金的支持實現海外上市,打造全球股市最強勁的「金融網國」概念。
3、全面展開國際戰略區域擴張計劃,建設國際一流金融傳媒集團,打造網上「華爾街」,創建百年企業。 擁有直接面向中國金融領域的最權威的電子窗口擁有500多萬高收入的穩定讀者群體及注冊會員
擁有在國際、國內最有影響力的一流金融專家團隊
擁有中國金融家與企業家國際俱樂部3000多名實力派成員
擁有中國金融記者俱樂部近千名最具影響力的財經、金融記者
擁有國內最詳實、最權威的市場分析、金融數據總庫
擁有在金融領域最具影響力的《金融情報》和《金融內參》
擁有一支過硬而專業的大型活動及項目策劃團隊
擁有全球首家金融會客廳和50多個核心城市的網路直播室
擁有眾多在金融領域投資回報率極高的「黃金」項目
擁有一支年輕而富有朝氣、具有創業精神和現代企業意識的管理團隊
擁有中國最大的商業信用查詢體系——中國企業網上金融信用信息查詢中心 中國金融網薈萃了國務院、人民銀行、銀監會、證監會、保監會及相關部委和工商銀行、中國銀行、建設銀行、農業銀行等國內外50多家金融研究機構、60多家重點院校的100多位頂級經濟學專家、學者、官員的權威觀點,擁有國內外60多位資深金融觀察家的視點分析和500多名優秀財經記者每天從全國各地發回總部的5000多篇一線詳實資料,形成中國金融領域最龐大的信息中心。
中國金融網的讀者(網民)――穩定
中國金融網在國內外擁有廣泛的影響力,成為每天第一時間報道中國乃至世界金融的大型互聯網路媒體。國內報刊的金融信息90%來自中國金融網,全國金融領域連接互聯網的計算機,每天有近95%登陸中國金融網。目前,中國金融網瀏覽量460多萬人次/天,文章點擊率2000多萬次/天。中國金融網是全國金融系統中、高層管理人員和廣大員工最喜愛的網路信息平台,讀者主要是20-50歲之間且收入穩定的人群,素質較高,在家庭與社會中都居於主導地位,在海外華人及港澳台地區也擁有大量的忠實讀者。 中國金融報告是由中國金融界高層領導指導的,由中國金融網編發的,面向全國金融系統發行的權威性指導類文獻資料。報告每季一冊,每冊都有金融專家深度分析國內、國際金融形勢、金融動態,解答金融疑點、難疑問題,是各級金融單位工作者、管理者不可缺少的案頭讀物。
行長經理內參是由中國金融網收集中國金融界內部資料,並獨家編發的面向全國金融系統管理層的重要參考資料,每半月一刊,是各級金融管理者不可缺少的案頭讀物。
金融信貸內參是由中國金融網獨家編發的面向全國金融系統發行的內部參考資料。內容匯聚了最詳實的金融信貸等方面的前沿資料,每半月一刊,是各級金融工作者、管理者和企業經營者不可缺少的案頭讀物。
農村金融內參是由中國金融網總編室獨家編發的面向全國農村信用社管理層發行的內部參考資料。內參匯聚了最詳實的金融資料,每半月一刊,是各級農村信用社管理者不可缺少的案頭讀物。
金融案情報告是由中國金融網總編室獨家編發的,及時反映國內外金融系統重大案情的重要資料,具有很強的可讀性、敏銳性、指導性,每半月一刊,是各級金融工作者必備的學習參考資料。
城商行內參突出報道近年來城市商業銀行改革與發展的政策、經驗、動態、成果,對我國城市商業銀行的各項工作具有極強的針對性和指導性,每半月一刊,是各地城市商業銀行工作者、管理者必備的學習參考資料。
③ 金融學原理的內容簡介
第一篇主要論述,人與人、企業與企業、企業與銀行、國家和國家相互信任,而進行回的交換活動,創造了貨幣答和證券這類社會資本、社會財富,正是這種社會資本和社會財富的流通,帶動和促進了自然財富或者說實體財富增加,提高了人們的生活水平。在一定程度上說,是虛擬經濟決定實體經濟;是社會財富決定自然財富;是金融決定交換,決定生產。第二篇研究匯票、支票、短期證券、股票和債券這些傳統金融工具的定價理論,買賣和流通的方式、所發揮的經濟作用。以此說明經濟生活符號化。第三篇研究期貨、期權和其它新創造的金融工具的定價理論、流通方式、及其發揮的作用,進一步說明,經濟生活如何高度抽象化。第四篇總結性地研究金融經濟越發展,就越脫離實物生產和實物交換,所帶來的風險就越大,產生的金融危機的可能性也就越大。因此,所有從金融活動個人、企業、銀行和政府必須相互信任,密切合作管理金融,以求共同發展。
④ 金融學基礎的內容簡介
本書是為了適應新形勢下高等院校經濟與管理類專業的教學需要,注重專金融學基本理論和實務知識屬的高等職業教育規劃教材。全書共12章,主要介紹了金融領域的基本規律、金融中介體系的構成、金融宏觀調控以及國際金融和金融創新的相關內容。本書立足於為高職高專教學服務,以夠用為原則,結構緊湊,通俗易懂,反映了當代中國金融領域的最新動態與金融學的研究成果。
本書適合高職高專院校金融學、工商管理、市場營銷、會計等專業作為教材,也可供金融、財政、證券從業人員參考。
⑤ 金融的內容簡介
金融的發展使得金融學科的內涵也在不斷地豐富和深化,這就要求我們要不斷研究一些新問題、新理論和新方法,培養出一批具有扎實的理論基礎和勇於探索、也於創新的專業人才。為了適應這一需要,我們編寫了這本《金融概論》。
本書以經濟與金融關系為主線,共設九章,內容包括貨幣、信用與金融,銀行金融機構業務與經營,非銀行金融機構業務與經營,對外金融,中央銀行與貨幣政策,貨幣供求與通貸膨脹和通貨緊縮及金融監管等。
本書的特點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
一是理論與實踐的結合。貨幣及貨幣關系發展所形成的信用制度,是當代金融賴以存在的基礎,也是我們認識現代金融的起點。因此本書先闡述貨幣、信用與金融的關系,再介紹金融機構與金融市場,在了解了金融機構、金融市場這兩種不同的融資方式後,再介紹金融業務,以及中央銀行貨幣政策如何對金融進行宏觀調劑和控制,金融監管部門對銀行、證券、保險業的監管。這樣,有利於學生在掌握堅實理論的基礎上更好地理解金融生活實踐。
二是靜態研究與動態研究相結合。即把體現當代金融變化的內容融入到金融制度及其特點中去,是本書力求的創新點之一。從貨幣的起源到信用制度的形成以及銀行制度的建立,經過了漫長的階段,尤其是金融市場的發展、金融衍生品的創新、融資手段的國際化,使得金融業出現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採用動態的研究方法,有利於把握其發展的合理內涵及本質特徵。因此,本書在章節安排上,注意突出了有關銀行、非銀行金融機構的業務創新與發展,以及對外金融關系問題等內容。
三是學習目標與操作訓練相結合。本書每章都明確指出了學習目標,讀者首先要從學習目標開始,了解每章的重點和要求;每章最後都有關鍵名詞、自測題、思考題,讀者可以通過完成有關題目,鞏固所學知識;另外每章還配有案例,讀者通過案例對所學知識有更深的了解。
⑥ 天津商業大學金融系簡介
本專業培養系統地掌握馬克思主義經濟學基本原理,熟悉現代西方經濟學理論,具有較高的思想素養、文化素養、商學素養和金融專業知識、能夠在銀行、證券、期貨、保險、信託等金融企業從事實際工作以及在政府部門、研究機構、高等職業技術學院從事金融管理、理論研究和教學工作的復合型、應用型高級專門人才。
培養要求:學生應系統地掌握金融理論知識,了解金融行業實際業務,具備基本的業務工作方法和技能,能夠熟練地運用外語、計算機等工具,具有較強的分析和解決金融領域實際問題的素質和能力。
主要課程:微觀經濟學、宏觀經濟學、貨幣銀行學、統計學、會計學、財政學、國際經濟學、國際金融、金融工程、證券投資學、期貨交易、金融市場、中央銀行學、商業銀行經營管理、保險學、公司財務等。
學生畢業後,能夠在政府部門、研究機構、高等職業技術學院及金融機構、工商企業從事金融經營與管理、科研、教學等工作。
到本專業培養系統地掌握馬克思主義經濟學基本原理,熟悉現代西方經濟學理論,具有較高的思想素養、文化素養、商學素養和金融專業知識、能夠在銀行、證券、期貨、保險、信託等金融企業從事實際工作以及在政府部門、研究機構、高等職業技術學院從事金融管理、理論研究和教學工作的復合型、應用型高級專門人才。
培養要求:學生應系統地掌握金融理論知識,了解金融行業實際業務,具備基本的業務工作方法和技能,能夠熟練地運用外語、計算機等工具,具有較強的分析和解決金融領域實際問題的素質和能力。
主要課程:微觀經濟學、宏觀經濟學、貨幣銀行學、統計學、會計學、財政學、國際經濟學、國際金融、金融工程、證券投資學、期貨交易、金融市場、中央銀行學、商業銀行經營管理、保險學、公司財務等。
學生畢業後,能夠在政府部門、研究機構、高等職業技術學院及金融機構、工商企業從事金融經營與管理、科研、教學等工作。
天津商業大學招生網
http://zs.tjcu.net/home.asp?owen1=
⑦ 中央財經大學簡介
中央財經大學金融學院的前身是成立於1951年的中央財政學院金融系,是新中國最早的金回融人才培答養基地之一。在近60年的歷程中,學院為社會培養了兩萬多名金融、保險和貿易等領域的專門人才,其中不少後來成為各級政府財經管理部門、全國性金融機構和企業集團的負責人和業務骨幹。在培養人才的同時,學院在科學研究、服務社會等方面也取得了突出的成就,為推動中國高等院校金融學科的建設和發展發揮了應有的重要作用。
目前,學院擁有金融學科1個應用經濟學二級學科。 2002 年,中央財經大學金融學科被教育部評為國家重點學科; 2007 年順利通過評估,再次成為國家重點學科。同年,覆蓋金融學等 10 個二級學科的中央財經大學應用經濟學學科被教育部確認為國家重點學科,成為全國四大應用經濟學國家重點學科之一。
希望採納
⑧ 金融會計專業的簡介
金融會計是我國會計體系的主要組成部分,是按照會計的基本原理、基本原則和基本方法,以貨幣為計量單位,對金融機構的經營治理活動進行准確、完整、連續、綜合的核算和監督,並對金融機構財務信息進行衡量、加工和傳送的專業會計。它有助於信息的使用者在經營治理和其它經濟活動中作出合理和有效的決策。
⑨ 介紹一下金融工程專業
金融工程專業
它是以金融工程為研究對象,以金融創新為核心,綜合運用現代金融理論、工具、技術與方法,創造性地解決金融問題的一門新興金融學科,具有較強的應用性與技術性。主要培養金融產品和金融工具的設計與開發人才、大型企業的財務管理人才和金融技術與開發及金融風險管理人才。
學生畢業後適合在證券與期貨經營和咨詢機構、其它金融機構、證券監管機構、企業集團和上市公司、國家綜合經濟調控部門等單位從事實務和研究開發工作。
畢業生將熟練掌握一門外語,熟悉國際銀行業的通行規則,掌握微觀金融企業原理與操作技能;熟悉各種現代金融工具的特性、功能並具有相應的操作能力,具備較強的市場分析技能和業務素質,能為客戶設計個性化的投資方案;了解基本的資產定價模型,具有處理銀行、證券、投資等相關業務的能力。
本專業文理兼招,但要求文科考生有較好的數學基礎。
專業特色:我國的金融工程專業是參照國外的金融理論研究成果和實踐,並根據我國加入WTO後金融業的變化情況而設立的新興專業,設有銀行風險與投資風險兩個方向。本專業學生的主要專業知識結構包括金融基礎理論;各種金融工具知識;數理知識和網路技術知識;主要專業能力結構包括風險分析和收益預測能力;運用數學模型的能力;無套利均衡分析能力;金融工具定價合理性分析的能力;金融工具合理組合的能力;計算機操作能力;查閱外文資料和用外語進行各種形式交流的能力;經過一定時期的實踐後,具有調控宏觀金融運行的最基本的能力;具有從事金融工程教學與研究的潛在的能力,有進一步培養的價值;通過團隊合作,開發設計新的金融工具的能力。
畢業生應獲得以下幾方面的知識和能力:
1. 掌握馬克思主義經濟學基本理論和方法;
2. 掌握西方經濟學、金融學的理論和方法;
3. 了解基本的資產定價模型,具有處理銀行、證券、投資等相關業務的基本能力;
4. 熟悉各種現代金融工具的特性、功能並具有相應的操作能力,能為客戶設計個性化的投資方案;
5. 能運用計量、統計、會計、金融工程等方法進行投資咨詢分析和研究;
6. 熟悉國家有關經濟、金融的方針、政策和法規;
7. 了解本學科的理論前沿和發展動態;
8. 能夠熟練地掌握一門外語,具有較強的讀、寫、聽、說、譯及信息獲取與處理能力。
主要課程:金融學、財政學、金融工程、衍生產品的定價理論、金融數學、公司財務、商業銀行業務與經營、證券投資學、計量經濟學、隨機分析與隨機控制、信息經濟學、多元統計分析等。
主要開辦學校;
中國人民大學 北京科技大學 中央財經大學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
天津
南開大學 天津財經大學
上海
上海財經大學 上海對外貿易學院
安徽
安徽財經大學
江西
江西財經大學
浙江
浙江財經學院
湖北
武漢大學 湖北經濟學院
廣東
廣東商學院
雲南
雲南財貿學院
四川
西南財經大學
黑龍江
哈爾濱商業大學
遼寧
東北財經大學
福建
廈門大學
港澳台
香港大學 香港理工大學
⑩ 江南大學簡介金融專業
江南大學金融專業簡介:
本專業培養掌握金融理論知識,熟悉金融創新工具,具備金融分析能力,能在銀行、證券、保險、信託及企業從事相關工作的中高級專門人才。重視雙語教學,核心課程包括:西方經濟學、貨幣銀行學、國際金融、國際結算、商業銀行經營管理、金融市場、金融工程、保險學、銀行會計、統計學、經濟計量學、投資理財、基金管理、信託與租賃等。
江南大學:
江南大學坐落於江蘇省無錫市,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直屬的一所以輕工高等教育為特色的高校,被譽為「輕工高等教育明珠」。是國家「211工程」和「985工程優勢學科創新平台」重點建設高校,也是「111計劃」、國家首批「卓越農林人才教育培養計劃」改革試點高校和首批「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高校。
學校源於1902年創建的三江師范學堂,歷經國立中央大學、南京大學等發展時期;1952年由原南京大學、復旦大學、武漢大學、浙江大學、江南大學的有關系科組建南京工學院(現東南大學)食品工業系,1958年該系整建制東遷無錫,建立無錫輕工業學院,1995年更名為無錫輕工大學;2001年1月,經教育部批准,無錫輕工大學、江南學院、無錫教育學院合並組建江南大學;2003年,東華大學無錫校區並入江南大學。
學校辦學涵蓋理、工、農、醫、文、法、經濟、管理、教育、藝術等學科門類10大學科門類 。佔地面積3200畝、建築面積107萬平方米。截至2015年6月,有專任教師1777人(含研究生導師886人),全日制在校本科生19907人、博碩士研究生7374人、留學生803人。學校有6個博士後流動站,以及5個一級學科博士點、24個一級學科碩士點。擁有1個國家一級重點學科、5個國家二級重點學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