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國際金融學與金融學的關系
金融學包括國際金融學 ,國際金融學,
網路名片
國際金融學是金融學研究領域的一個重要的分支,現如今它已經成為各高校的基礎專業課程或素質教育課程,國際金融學教科書也越來越受人重視。國際金融學是從貨幣金融角度研究開放經濟(openeconomy)下內外均衡同時實現問題的一門獨立學科。即國際金融學本質上是開放經濟的貨幣宏觀經濟學,主要關心在一個資金廣泛流動和靈活多變的匯率制度環境下,同時實現內外均衡的條件和方法。國際金融學作為一門新學科,因本身的復雜性質,決定了它在研究對象問題的確定上難度較大
國際金融學,研究的對象是國際貨幣金融關系,包括國際貨幣流通與國際資金融通兩個方面,其目標是闡述國際金融關系發展的歷史與現狀,揭示國際貨幣流通與國際資金融通的基本規律。它的萌芽可追溯到200多年前。它是在國際貿易學的基礎上產生的。但作為一門獨立的學科,它形成於本世紀60年代。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生產和資本國際化迅速發展,與之相適應,國家之間的貨幣金融關系也日益發展。20世紀80年代以來,經濟金融化和一體化趨勢加速,國際金融的新現象、新問題層出不窮,國際金融的領域不斷拓寬,幾乎滲透到國際經濟和各國經濟的每個角落。國際金融在國際經濟關系和國民經濟運行中的地位日益重要,本課件就是向大家介紹國際金融的基本問題。
從全球視角來看,國際金融研究國際間貨幣金融關系和運行;從一國視角來看,國際金融研究經濟開放中對外貨幣金融關系和活動。作為一門學科,國際金融具有很強的專業性和綜合性:既有理論,又有實務;既有微觀問題,又有宏觀問題;既有自己獨特的專門領域,又有與其他經濟學科相關的交叉領域。
一般來說,國際金融學包括以下幾個方面的內容:
1.國際收支與國際儲備。具體而言,有:國際收支的概念;國際收支平衡表的內容與編制原理;國際收支調節與外匯管制;國際儲備的構成、作用和管理方法等。
2.國際貨幣流通。具體而言,有:外匯,匯率,國際結算,外匯市場與外匯交易等。
3.國際資金融通方面。包括:國際借貸與資金轉移;國際金融市場等。
4.國際貨幣制度與國際金融機構方面。包括:國際貨幣制度的形成與發展;國際金融機構的性質與作用。
㈡ 國際金融專業和金融專業的區別那個更好
本科院校就叫金融學,屬於經濟學類的專業,是關於怎麼樣投資的學科。只有大專(高職)院校設國際金融專業,側重熟悉掌握關於國際金融貿易的基本知識和操作技能,相對於國際金融的專業就有金融管理與實務、金融與證券、金融保險等等。
㈢ 國際金融與貿易專業和金融學專業
國際金融與貿易專業和
金融學專業
要看你人在哪裡,本科專科了
我學金融的,現在從事貿易工作
我們這學金融好像只能進銀行啊.
但是我不喜歡銀行的工作性質.
貿易相對來說需求量更多些.
金融學有點太深了吧.好像搞專業的人士才會用吧.個人意見.
看你自己喜歡什麼性質的工作了.
現在對口的工作不那麼好找了,重要的是你會什麼.
祝你好運
㈣ 金融與國際金融有什麼區別
一、金融與國際金融概念上的區別
金融就是對現有資源進行重新整合之後,實現價值和利潤的等效流通,是人們在不確定環境中進行資源跨期的最優配置決策的行為。
國際金融由國際收支、國際匯兌、國際結算、國際信用、國際投資和國際貨幣體系構成,它們之間相互影響,相互制約。
二、金融與國際金融兩者學科上的區別
國際金融屬於英語專業,只是專業課程里加入了一些金融方面的課程,比如西方經濟學、金融學、國際金融學、會計學、國際貿易等等,學的大學數學也簡單,屬於應用型英語專業。
金融屬於經濟學專業,至少要學高等數學、線性代數、概率論與數理統計三門數學課,還要有計量經濟學課程,學習的內容包括經濟學、金融學的課程。
三、金融與國際金融的核心元素區別
金融的核心是跨時間、跨空間的價值交換,所有涉及到價值或者收入在不同時間、不同空間之間進行配置的交易都是金融交易,金融學就是研究跨時間、跨空間的價值交換為什麼會出現、如何發生、怎樣發展。
國際金融的核心是國際間的收支、匯兌、結算、體系等,受到各個國家互不相同的法令、條例以及國際通用的慣例和通過各國協商制訂的各種條約或協定的約束。
㈤ 國際經濟與貿易和金融專業的區別
國際經濟與貿易和金融專業的區別如下:
1、概念不同
國際經濟是指在開放經濟條件下,為了實現國家利益最大化和全球利益的均衡化,國家之間的商品、資本、其他生產要素的流動所形成的經濟聯系。
貿易金融是銀行在貿易雙方債權債務關系的基礎上,為國內或跨國的商品和服務貿易提供的貫穿貿易活動整個價值鏈的全面金融服務。它包括貿易結算、貿易融資等基礎服務,以及信用擔保、保值避險、財務管理等增值服務。
2、課程不同
國際經濟主要有微觀經濟學、宏觀經濟學、金融學、計量經濟學、管理學等等,總的來說,這都是一些比較基礎的課程。而金融學和國際經濟與貿易是以經濟學為基礎的分支學科,是它的一個下級課程,用經濟學來解決某一專業領域里的問題。
金融學主要是研究資金融通的有關問題。主要學習貨幣銀行學、國際金融、證券、投資、保險等方面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受到相關業務的基本訓練,具有金融領域實際工作的基本能力。
國際經濟與貿易主要是研究國際間、地域之間的經濟貿易的往來。它主要學習以下課程:宏觀與微觀經濟學、世界經濟、國際貿易、國際金融、國際經濟學、計量經濟學、國際投資與信貸、國際營銷學、國際貿易實務等。
3、操作和工作內容不同
貿易是有錢有貨,是對錢貨交易的操作。金融主要是管理錢財,是對金錢的操作管理。國際貿易主要是實踐從事經營性的商務活動,是傳統意義上的買賣、交易過程。金融主要是幕後操作,對金錢的觀察、操作,更加傾向於理論。
㈥ 學習國際金融的作用是什麼
1、了解並掌握國際收支、外匯匯率、匯率制度、外匯儲備、國際金融市場、國際金融協調與合作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掌握外匯交易、國家金融風險管理的知識與技能;
2、系統理解國家收支調節、匯率決定、國際資本流動、國際金融危機、國際貨幣體系改革、開放經濟下內外均衡矛盾的政策工具與調控原理等現代國際金融理論的最新進展。
3、並通過相關理論的學習提高分析和解決國際金融領域中實際問題的能力。
(6)金融學國際金融與金融擴展閱讀
學科特點
1、宏觀性
國際金融學應集中於經濟的宏觀方面,從國民經濟整體角度來分析和解決問題,使之具有高度的理論概括性以及統一的分析框架。目前國內的國際金融學教科書大都強調宏觀與微觀的統一,理論與實務的並重,這種做法是否合理仍值得商榷。
一方面,作為宏觀分析的國際金融學理論與微觀分析的金融市場操作、金融工具之間缺少必要的有機聯系,難以組織到一個統一的分析框架中。由此編寫的將宏觀與微觀、理論與實務合一的國際金融學教科書,難免顯得有較強的堆砌感,篇幅過長並容易沖淡核心理論的學習;
另一方面,許多國際金融實務問題與國際投資學、金融市場學、國際信貸學及國際結算學等學科的內容重復交叉的現象十分突出,完全可以而且應該在上述課程中進行相應擴展以包涵進去,這樣在學科體繫上更加自然.更符合開放經濟社會的經濟環境,也有利學生學習掌握。
2、綜合性
國際金融學是一門具有交叉性質的邊緣性學科,這種綜合性可以從國際金融學與其他學科的研究性質的橫向比較和與其他學科的研究范圍的縱向比較兩方面來認識。從橫向比較看,盡管國際金融學是研究國際經濟的貨幣面,但在實際研究中又不能不帶有一定的綜合性。
例如,分析國際資本流動對經濟的影響問題時,勢必要突破貨幣銀行學只對經濟的貨幣面進行分析的做法,而是比較廣泛地涉及到宏觀經濟的各個方面;
從縱向比較看,國際金融學的研究范圍覆蓋了—個開放經濟體經濟的內部部分、外部部分以及國際間的經濟關系這一傳統上由不同學科進行分工的領域,並且要找出將這三者貫穿起來的一條主線。國際金融學自產生起就具有非常強烈的政策意義,這一特點是許多其他學科所不具備的。
例如,從流行於六七十年代的國際金融教材看,是以布雷頓森林體系及固定匯率下的政策分析為導向,而80年代國際金融學又是以浮動匯率制及匯率政策理論為導向。再如,在國際金融學中處於基礎地位的重要理論,如蒙代爾-弗萊明模型、多恩布希模型、丁伯根模型等均為政策導向型。
㈦ 金融學和國際金融哪個更好一些
你好,建議學國際金融,我大專學的金融,後來套本修的國際金融!
㈧ 金融學(銀行與國際金融)和金融學(公司金融)是不是一個專業
在國內一般認為是一個專業,但是這兩個是不同的研究方向。
金融學(銀行與國際金融):
培養目標:本專業主要為銀行和證券投資等金融經濟領域,培養符合國際規范化要求的金融管理人才,以適應我國金融市場的國際化發展。培養掌握現代金融學基本理論和金融管理技術與方法,熟練掌握國際金融領域的專業知識和政策法規,熟悉國內外金融機構的經營管理及貿易結算業務,具有較高英語水平及計算機操作能力的,能在銀行業、證券業、信託業、保險業、基金業、上市公司及其他經濟管理部門和單位從事金融、理財及其他經濟管理工作的「應用型、復合型、外向型」高素質專門人才。
主要專業課:貨幣金融學、金融市場學、證券投資學、國際金融與管理、商業銀行經營與管理、銀行信貸管理學、證券投資學、保險理論與營銷、匯率理論與外匯交易、國際結算、期貨投資分析、信用管理、個人理財、金融模擬與實驗等。
就業方向:在各商業銀行、保險公司、證券公司、信託和租賃公司、期貨經紀公司、基金管理公司、金融管理部門及上市公司從事金融、理財及其他經濟管理工作。
公司金融學(Corporate finance),又稱公司財務管理,公司理財等。它是金融學的分支學科,用於考察公司如何有效地利用各種融資渠道,獲得最低成本的資金來源,並形成合適的資本結構(capital structure);還包括企業投資、利潤分配、運營資金管理及財務分析等方面。它會涉及到現代公司制度中的一些諸如委託-代理結構的金融安排等深層次的問題。一般來說,公司金融學會利用各種分析工具來管理公司的財務,例如使用貼現法(DCF)來為投資計劃總值作出評估,使用決策樹分析來了解投資及營運的彈性。
公司金融學主要研究企業的融資、投資、收益分配以及與之相關的問題。對於英文CorporateFinance中國有不同的譯法,或譯為「公司財務」,或譯為「公司理財」,或譯為「公司金融」。顯然,就中文的字面來看,「財務」、「理財」和「金融」這些概念是有顯著區別的。一般而言,企業的「財務」或「理財」是以現金收支為主的企業資金收支活動的總稱,是建立在企業的會計信息基礎上加以管理的。而公司金融所研究的內容要比此龐大得多。一是它不再局限於企業內部,因為現代公司的生存和發展都離不開金融系統,所以,必須注重研究企業與金融系統之間的關系,以綜合運用各種形式的金融工具與方法,進行風險管理和價值創造。這是現代公司金融學的一個突出特點。二是就企業內部而言,公司金融所研究的內容也比「財務」或「理財」要廣,它還涉及與公司融資、投資以及收益分配有關的公司治理結構方面的非財務性內容。
㈨ 金融學和金融市場學的主要區別是
一、含義
1、金融學是研究價值判斷和價值規律的學科。本專業培養具有金融學理論知識及專業技能的專門人才。
2、金融市場學(Financial market) 在研究市場經濟條件下各個金融子市場的運行機制及其各主體行為的科學。金融市場既是一個有形市場,又是一個無形市場;同時又是一個市場體系。金融市場在現代市場經濟體系中處於核心地位。
二、分類及結構
1、金融學
微觀金融學:即國際學術界通常理解的Finance,主要含公司金融、投資學和證券市場微觀結構(Securities Market Microstructure)
宏觀金融學:國際學術界通常把與微觀金融學相關的宏觀問題研究稱為宏觀金融學(Macro Finance)。詳細分類:
行為金融學(Behavioral Finance,簡稱BF)
金融市場學(Financial Market,簡稱FM)
公司金融學(Corporate Finance,簡稱CF)
金融工程學(Financial Engineering)
金融經濟學(Financial Economics)
投資學原理(Investment Principles)
貨幣銀行學(Money,Banking and Economics)
國際金融學(International Finance)
公共財政學(Public Finance)
保險學(Insurance Finance)
數理金融學(Mathematical Finance)
金融計量經濟學(Financial Econometrics)
2、金融市場學
1)按期限劃分為貨幣市場和資本市場;
2)交付方式分為現貨市場、期貨市場和期權市場;
3)按證券的交易方式和次數可分為初級市場和次級市場;
4)按成交與定價方式可分為公開市場、議價市場、店頭市場和第四市場;
5)按金融工具的屬性可分為基礎型金融市場和金融衍生品市場;
6)按交易雙方在地理上的距離劃分為地方性的、全國性的、區域性金融市場和國際金融市場。
三、功能及比較
1、金融學相關比較
凱恩斯選美論
隨機漫步理論(Random Walk Theory)
現代資產組合理論(MPT)
有效市場假說(EMH)
2、金融市場的功能
1)轉化儲蓄為投資的功能;
2)改善社會經濟福利的功能;
3)提供多種金融工具並加速流動,使中短期資金凝結為長期資金的功能;
4)提高經濟金融體系競爭性和效率型的功能;
5)引導資金流向的功能。
㈩ 金融學和金融學(國際金融方向)有什麼區別
區別不大
只不過後者更多的是涉及到國際金融這個方面前者涉及的少甚至是不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