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人大本科金融專業所學教材是什麼
1. 經濟學 斯蒂格利茨 (上,下冊) 人大出版社
2. 西方經濟學 余永原 社科院研究生教材 經濟科學出版社
3. 現代西方經濟學 宋承先 (上,下冊)復旦大學出版社
現代西方經濟學習題集 (上,下冊)復旦大學出版社
4. 宏觀經濟學(第6版) 多恩布希 費什爾 人大出版社
5. 貨幣金融學(第4版) 米什金 人大出版社
6. 貨幣銀行學 黃達 2002 人大出版社
7. 國際金融學 陳雨露 2002 人大出版社
8. 商業銀行業務與經營 庄毓敏 2002 人大出版社
9. 博士生英語入學英語(閱讀、詞彙、反譯)人大出版社
10. 劉毅詞彙 基礎、5000、10000、22000 磁帶
11. Listen to This中級、高級 北京外國語大學 學生教師用書 磁帶
12. 貨幣銀行學,北京大學
B. 人大 去法學 還是去金融學好 還是經濟學
我是非金融類專業,將來想走應用統計學且想要保研,我們學校保研率極低,所以我有必要去學習acca嗎?
想要保研的話,你現在的學習績點或者說你們學校的要求是什麼?你看下自己是否已經達到或者說超越或者還沒達到。
如果超越了的話那就意味著你有精力可以去做其他事情,也就可以考慮ACCA,如果剛達到一點或者還沒達到的話,那麼暫時不要考慮ACCA,因為精力分不出來,回頭容易雞飛蛋打。
你可以在你保研成功之後再選擇考ACCA也一樣的。目標一個個來就OK。小編再送一個2018年考試資料包,可以分享給小夥伴,自提,戳:ACCA資料【新手指南】+內部講義+解析音頻
加油吧
急速通關計劃 ACCA全球私播課 大學生僱主直通車計劃 周末面授班 寒暑假沖刺班 其他課程
C. 人大金融學專業研究生,考研專業科目是什麼
像這種好來學校,好專業的競爭還是源很激烈的。人大的金融不錯的。
根據《中國人民大學2017年碩士生招生專業目錄》內容:
020204-金融學專業的考試科目為:
101-思想政治理論;
201英語一;
303-數學三;
802-經濟學綜合;
以上為中國人民大學該專業研究生考試科目,這些信息可以在中國人民大學研究生院-招生信息-招生簡章-招生目錄裡面找到。
D. 中國人民大學本科課程教材 金融學
可以到「免費考研論壇」上面去看看。
也可以在「校內網」上面問一問他們學校的同學。
上「人大經濟論壇」吧,這里比較權威和專業。http://www.pinggu.org/bbs/dispbbs.asp?boardid=18&id=270433
祝你成功。
E. 人大的金融學都有哪些課程
1.高鴻業主編,人大出版社出版,<西方經濟學>第四版
2.政治經濟學(第4版)(面向21世紀課程教材) ,作者:逄錦聚洪銀興
林崗
劉偉
3.宋濤主編,人大出版社出版,《政治經濟學教程》,第八版。
F. 中國人民大學金融學教材
最基礎的教材是經濟學和金融學,人大用的是曼昆的經濟學原理,金融學是黃達的最新版。其他相關的書,如財政學,金融工程,證券投資用的基本都是人大出版社的教材。
G. 中國人民大學金融學本科,專業課程有哪些(急求)
經濟學 國際經濟與貿易 財政學 金融學 國民經濟管理 貿易經濟 保險 金融工程 信用管理 網路經濟學 體育經濟 投資學 環境資源與發展經濟學 房地產經營與估計 統計學 國際文化貿易 稅務 稅收
還有大學一些公共基礎課程:高等數學,大學英語,現代歷史,毛鄧三等
H. 中國人民大學金融學本科基本課程有哪些
詳見人大學校主頁查詢
I. 中國人民大學金融學學術型和專業型碩士具體有什麼區別
主要區別在於:培養方向不同、學習要求不同、學制不同。
1、培養方向不同:全日制學術型碩士教育以培養教學和科研人才為主,授予學位的類型主要是學術型學位;全日制專業型碩士為克服學術型碩士的弱點,國家新增的培養特定高層次專門人才。
2、學習要求不同:根據中國的有關規定,普通碩士教育以培養教學和科研人才為主,授予學位的類型主要是學術型學位;而專業碩士是具有職業背景的碩士學位,為培養特定職業高層次專門人才而設置。
3、學制不同:全日制專業型碩士為2~3年,其中不少於半年的實習期;而全日制學術型基本上以學習理論為主,學制為3~5年,而在校的主幹課程基本上是完全一樣,生活、學習與導師培養方式等等都相同。
J. 人大和中財哪的金融學更好
顯然是人大,全國排名前列
中國人民大學金融學專業(其前身是貨幣銀行學專業)具有50多年的歷史,是我國金融學科第一批碩士和博士點(1981),1988年被評為全國高等學校重點學科,目前還設有博士後流動站,為有志於從事金融學領域高層次研究的人才提供最好的研究環境。
近幾年來,本專業在學術梯隊、科研成果、人才培養、課程建設和對外交流等諸多方面取得了新的進展,不僅保持了原有的在金融理論與政策等研究領域的學術優勢,而且在證券、資本市場和風險投資等新的研究領域,其學術成果也處在全國領先水平。2000年10月,金融學專業與財政學專業聯合成立的「中國財政金融政策研究中心」,被確定為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百所重點研究基地之一。在2001和2007年國家重點學科評估中,金融學專業連續兩次以較大優勢獲總評第一名。本專業近年來科研成果突出,科研條件不斷改進。2001年以來共出版專著、教材110餘部,論文481篇,科研項目48項,省部級以上獎勵11項。依託於高校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中國財政金融政策研究中心」,擁有獨立的網站和內容豐富的圖書資料資訊系統。
本專業與國內外著名學者和著名研究機構有著廣泛的學術聯系。每年一屆的「中國資本市場論壇」(已舉辦7屆)具有很高的知名度,2004年舉辦的「人文社科論壇」產生了廣泛的學術影響。國際著名學者斯蒂格利茨、蒙代爾、博迪和國內著名學者董輔礽、劉鴻儒等應邀發表學術演講。與美國芝加哥大學、波士頓大學、哥倫比亞大學生.日本一橋大學以及國內的中國人民銀行研究局、中國社會科學金融研究中心等有著良好的合作和學術交流關系。「黃達-蒙代爾經濟 學講座」――傑出華人學者講座系列已舉辦多期,在國內外引起強烈反響。現已推行的「中美金融教學實驗」項目選拔最優秀的本科生,邀請美國一流大學著名教授執教,實行本碩連讀,受到學生的熱烈歡迎。
本專業現有教師40人,其中,教授17人(博士生導師16人),副教授20人,講師3人,具有博士學位的31人,在國外留學一年以上的19人。在本學科的學術梯隊中,既有黃達教授這樣的對中國貨幣理論、政策和貨幣銀行學的建立、發展發揮奠基人作用的學術大師,又有周升業教授這樣的對貨幣信用理論做出過傑出貢獻的全國知名教授,更有陳雨露、朱毅峰、吳曉求、何平、任淮秀、張傑、庄毓敏、吳晶妹等年富力強、具有創新精神的中青年金融學者群,反映了本專業人才濟濟後繼有人。
金融學專業主要研究貨幣理論與政策、商業銀行體系運行與管理,以及金融市場的理論與實踐等,培養目標是造就具有較高金融理論水平、具備獨立研究能力、能夠勝任金融企業經營與管理、金融理論研究與金融教學工作的高層次金融人才。畢業生的主要去向為各大銀行、保險公司、證券公司、政府監管部門、跨國公司、外資金融機構、金融中介機構等。
金融學專業主要課程設置如下:金融理論與政策、金融市場運行分析、商業銀行研究、國際金融研究、計量經濟學軟體應用、保險理論研究、金融工程研究、固定收益證券、高級公司財務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