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在福建有哪些大學金融專業較好(2本)
福州大學 金融專業
❷ 福建師范大學金融學好不好
很不錯的。
師大經濟學院的專業。
每年分數很高的。
http://jjxy.fjnu.e.cn/index.asp
更多內容在這里。回
如果還有更多問題答來這里http://tieba..com/f?kw=fjnu
❸ 福建省金融管理幹部學院什麼時候改的
福建復金融管理幹部學院,於制1985年05月10日在福州掛牌成立,我學校迄今已經成立33年,培養了大量優秀人才,我學校主要經營培養高級金融人才;承擔金融系統幹部培訓,我學校本著制度與人文相結合的管理思想,憑借美麗的校園環境,舒適的住宿條件和優秀的師資力量已成為每年福州評價很好的學校之一。
❹ 福建師范大學的金融學在哪裡上課在福建是一本專業嗎謝謝
我就不明白了,為什麼念金融要去什麼師范類的大學,難道不知道師范類的大學好的專業應該是師范啊,要念金融什麼的當然得去選擇財經類院校啊
❺ 福建金融學院的歷史沿革
歷史步入了1978年,我們的祖國告別了「文革」十年浩劫,開始進入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歷史新時期。在撥亂反正、百業待興的日子裡,金融機構逐步恢復,金融人才亟需加強培養。1978年8月3日,福建省革命委員會批准創辦福建銀行學校,由畢士英、史守山兩同志負責,就在鼓屏路省分行大院內借用一間辦公室,開始了緊張的籌建工作。 籌建期間,面臨著校舍、師資和教材及學制問題。經多方考察、比較,校址最終選在首山腳下,首次基建征地26畝,為華東銀行中專各校校舍面積最小的一家,有「袖珍學校」之稱。另一方面,從金融系統中適宜於擔任教學與管理的業務骨幹選調,向全省普通中學中招收文化課骨幹教師,向社會(主要是金融系統)聘請具有金融理論修養與實務經驗的退休或在職幹部,大力吸收應屆大學畢業生,並從我校歷屆優秀畢業生中選派到高校深造後,再返校任教。關於教材和教學計劃則借鑒省財校銀行專業的現行教學計劃。
10月26日舉行首屆新生開學典禮,以後就以這一天為校慶日。同時,採用輯魯迅先生墨寶的「福建銀行學校」校牌。福建銀行學校的成立從此結束了福建教育史上沒有獨立設置金融院校的局面。
1979年,為了加強對全國銀行中專的統一領導,人總行於9月4在江西廬山召開全國銀行中專工作會議。確定全國各省(自治區、市)銀行中專學校實行雙重管理的體制,即隸屬於中國人民銀行總行,委託各省人行管理。
1980年5月,省人行黨組決定,銀行學校在面向社會招收中專學生的同時,也作為人行系統幹部培訓基地。至此,福建銀校初步奠定了雙重管理(總行和分行)的體制和兩個基地(培養中專人才和培訓幹部)的任務。
1981年,首山校舍建成。經過邊辦學、邊建校的發展,教學條件逐步改善,師資隊伍不斷充實,專業設置日趨齊全,招生規模相應擴大,學校工作逐步上了軌道。80年代初,學校陸續開設城市金融、農村金融、保險、國際金融4個專業,以後又增設金融管理專業和農村信用合作專業,招收高中畢業生,學制均為兩年。學生實習和畢業後,根據合同對口安排:金融管理專業到中國人民銀行,城市金融專業到工商銀行,農村金融專業到農業銀行,國際金融專業到中國銀行,保險專業到中國人民保險公司,農村信用合作專業到農村信用社。
根據人總行教育司1981年10月在江蘇無錫召開的全國銀行中專工作會議精神,學校聯系實際,對課程設置提出寬口徑、高起點、開拓創新的模式。圍繞教學中心,開展教學改革,學校建設和各項工作進一步得到發展。
1985年5月管院成立後,銀校作為管院的中專部,繼續存在,對外保留福建銀行學校。1993年開始招收初中畢業生,學制三年;1995年起,銀行學校不再招收高中畢業生。順應金融體制改革的要求,專業上也逐年取消以往分別對口各金融機構設置的方式,改為金融專業。1997年起,銀行學校的畢業生不再由學校統一分配,而改為學校推薦和學生、用人單位雙向選擇。
2000年8 月,鑒於學院總體發展的需要,尤其是新高職的迅速發展,經與福州市教育局、福州盲校洽商,租借盲校閑置校舍,中專部遷至福州盲校。從此,在管理體制上,中專部單獨設立,學生的日常管理,由原來按專業分散各系負責,改為集中由中專部負責。中專部的教學則由教務處根據全院教學計劃,協調各教學系、部統一安排。
1999年,正當我院順利發展,取得顯著成績之時,學院的管理體制發生重大變化:根據國務院1999年12月22日《關於進一步調整國務院部門(單位)所屬學校管理體制和布局結構的決定》,除特定的部委外,國務院部門和單位不再直接管理學校,所屬普通高校、成人高校、中等專業學校和技工學校等均劃歸地方管理。中國人民銀行原屬16所高等院校以及30餘所中專學校,除河南金融管理幹部學院保留作為總行培訓中心外,其他一律劃歸所在地方管理。
院黨委冷靜對待事態的變化,努力作好應對准備。2000年1月13日,召開院第四屆教代會第二次會議,院黨委明確提出要「穩住陣腳,留住人才,從容應對,迎接挑戰」。黨委向全體教職員工作出了「三不變」的承諾,即轉變思想觀念,端正工作作風,增強心理承受能力;堅持愛崗敬業精神不變,保持學校規模和不斷發展前進的決心不變,教職工待遇爭取不變。強調要有一定的思想准備和承受能力,進一步樹立憂患意識和競爭意識。半年之後,全院教工在院校改制的大轉換形勢面前,不僅陣腳沒有亂,人心沒有散,反而表現出良好的政治素質和平靜的心理承受能力。
從2000年1月與人民銀行脫鉤至2001年1月省教育廳正式接收的一年多里,由於交接雙方尚未辦理移接手續,學校實際上處於沒有主管部門管理的狀態。在黨委領導下,學校抓住改制給我們的自主發展空間,加快改革的步伐。2001年1月17日,在省教育廳舉行了院校劃轉移交儀式,管院成為省教育廳直屬院校,宣告我院體制劃轉程序全部完成。
2000年暑假期間,院黨委組織17名部門領導到廣州金融高等專科學校考察,吸收了該校提供的改制中解放思想、深化改革的新鮮經驗,並且組織全院教工開展討論,集思廣益,在9月初提出了加快改革的若干思路。
2001年3月13日,學院四屆教代會第三次會議認真審議通過了院校「十五」發展規劃。這是上年大討論的延續,關繫到院校管理體制發生重大變革後學校的定位和前途問題。2001年之後學院辦學實力的增強,進一步顯示了「十五」規劃在學校發展史上的重要地位。
首先,院校辦學規模迅速擴大,全日制在校生人數連續翻番。1999年是1153人,2000年是1838人,
2001年是2288人,2002年是3815人。這幾年業余本專科學生人數都保持在3600人上下。2003年在校生人數已達7783人。
學院實現了從成人辦學向以高職為主辦學方向的調整。從1999年以來的4年,高職學生人數分別為219人、705人、1543人、2610人;佔全日制在校生的比例分別為19%、38%、67.4%、68.4%。高職專業設置在原來的11個專業(會計、會計電算化、金融、文秘、行政管理辦公自動化、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經濟信息與計算機應用、法律、涉外經濟與法律、電子商務、國際貿易與金融)基礎上,2002年又增加商務英語、國際經濟與貿易兩個專業。隨著專業拓寬,又精心籌劃選擇以國際貿易與金融專業為試點,開展雙語教學。
其次,校區進一步擴展,設施和環境建設日臻完善。2001年8月學院租用盲校建成學院西區,實現了學院和銀行學校分區管理。2002年8月在首山村建成東區,使用面積達13000 m2的建築(含教學樓、綜合樓各一座,學生宿舍樓兩座及其他附屬設施,能自成體系)立即投入使用,近千名新生遷入。加上原有首山和霞湖村等租用地,校園佔地面積已達230畝。
學院教學科技大樓在2002年7月開始興建,2003年9月投入使用。新大樓建築面積18000 m2,含地下層共11層,造價約4000萬元。大樓主要安排作為成人、高職教室,大部分實驗室、計算機室和教學行政辦公室也將遷入。除了新大樓外,體育館項目也在研究設計中,力爭在2004年底建成。
此外,還在籌劃進一步向新大樓西側擴展,徵用霞湖村土地30至50畝,以營造院校嶄新的現代化北區,並且改造整修目前的主校區為南區。
2003年上半年,全院已擁有各類電腦600餘台,建成寬頻網社區。教室宿舍、水電、電話、安全保衛、食堂餐廳、小賣部、圖書閱覽室、校區路面等,在這幾年都再次擴充翻新維修,配套齊全,服務完善。2002年我院再度獲得省級「花園式單位」和市級「綠色環保先進單位」稱號。
第三,教學科研工作取得新的進展。教學改革和教務管理以及素質教育都有了許多新鮮的做法和成果。
教務處針對學生人數、教學班次、教學科目增加的新情況,與各系部各教研室密切配合,對全校教學計劃做了較大修訂調整。2002年教務處完成了10年畢業生名冊上網回登的大工程。日常教務管理強化法規制度的建設,明確落實了教務管理每個環節的章程規范。同時,將教務管理許可權下放給各系部,發揮系部和教研室的積極性。各系部結合自身實際,靈活地創造性地開展工作。各系部均建立了教學檔案庫,實行了教學檔案管理制度。2003年下半年起,對當年入學生均開始實施學分制。
學院倡導每位教師大膽改革教法教材,堅持「實踐第一」的思路,並且在德育機構、網站建設、心理健康教育方面漸次修正完善。全院尤其是高職班的實踐性教學和專業技能教學的改革探索十分活躍。中專學生在第六學期實施分流教學,對繼續升學和謀求就業的學生給予不同的指導,逐步形成了有自己特色的畢業生實習、就業保障機制,2002屆畢業生的就業和升學率均達100%。
高職教育的重要特點是職業技能、實踐能力、操作動手能力的培養。學院系列化的教學實驗室已初步建成。模擬銀行和財務會計實驗室實施了電算化教學。模擬證券交易所配置了60台電腦並加裝了硬碟和軟碟機,以及教師用機、投影儀、幻燈機。辦公自動化實驗室、模擬法庭、書法教室、歌舞排練室、攝影沖印室都已逐步完善。
2000年來,本院教師在國內各種刊物發表論文190篇,其中在《學報》發表122篇。編寫各類教材30本,院內科研立項19項,已結項9項。學院在2001年加入省社科聯,成為全省高校在省社科聯的第二個會員單位。
第四,師資隊伍結構改善,教職員工素質明顯提高。2000年來,學院在全省高校中率先採取錄用與招聘相結合的辦法擴充師資隊伍。院系負責人先後聽了一百多人的課,把好進人關。新錄用研究生和本科畢業教師12人,招聘本科畢業教師45人,較好地改善了全院教師專業結構和年齡結構。目前35歲以下年輕教師比例佔54.4%,年輕教師日益成為院校各方面工作的主幹力量。全院中高職稱教師佔全體正式教工的比例已達48%。2001年學院聘請了國內32位專家、學者為客座教授或兼職教授,十餘名專家學者和企業高層領導來校講學,提高了學院的學術品位。
教師的在崗培訓進修多方位展開,越來越多的教師向「雙師型」方面發展。至2002年底已有23位教師分別取得注冊會計師資格、資產評估師資格、會計師、律師資格。19位教師參加師大、福大碩士研究生課程班,全部取得合格證書,其中12人取得碩士學位。已有7位教師考取廈大、福大碩士研究生。學院在2002年先後組織兩批30名骨幹教師和各部門負責人到澳門國際銀行進行學術訪問,組織專業教師到相關單位實習,參加各類專業學會的學術研討會。從2001年底起,全院員工開始全面的素質培訓和考試。先後進行的培訓包括電腦操作基礎知識、教師電腦課件製作、公文寫作、禮儀知識以及政治時事、公民道德、WTO知識五項。
第五,建設文明學校再創新的佳績。2002年12月底,省文明學校創建活動檢查組到校,開展了全省第三屆「文明校園」評估。檢查組充分肯定了學校各方面工作,認為學校的氛圍不錯,是個美麗的花園式學校,創建工作有許多值得肯定、學習、宣傳的地方。學院由於改制而在各層面引發震動,在困難時期還能堅持創建活動以推動院校發展,很令人欽佩。學校重視制度建設。制度規范細致,工作落到實處,周邊治安良好,校園安定穩定。教工們敬業愛崗,注重素質教育,主課堂和第二課堂相結合。努力幫助學生實習和就業,扶貧助困辦法多。良好的師德帶動了學生,師生整體精神面貌積極向上。同時,人文景觀和綠化建設為師生提供了良好的學習生活和休閑環境,體現了領導的決心和決策的正確。
❻ 福建金融學院的介紹
福建金融職業技來術學院是福源建省唯一的金融財經類專門高校。學院前身是1978年10月創建的福建銀行學校。1985年5月在此基礎上成立福建金融管理幹部學院,實行院校合一管理。2000年學院從中國人民銀行劃轉福建省管理,2004年2月經福建省政府批准,福建金融管理幹部學院更名為福建金融職業技術學院,實現了從成人高校向普通高校的跨躍。建校26年來,學院積極開展成人教育、高職高專教育,形成了鮮明特色,樹立了良好品牌。
❼ 福建有哪些學金融比較好的大專
建議你自考金融本科
然後考研
現在的金融專業太熱了
一般的普通本科都不能對口專就業
用人單位的起點都是研究生屬,大多數都是研究生起點
不信你可以到相關公司和網站上去問,去查
除非你去當經紀人(業務員)
如果你讀了專科
還沒有就業你就已近````不說了
總之金融專業一定要考慮後果
技術類的專業你可以去讀專科
給你定個目標
三年自考金融本科
考廈大的金融
我們現在不談論將來怎麼樣
但是你將來會知道
這個是可行的還是可用的
加油
❽ 福建有哪些本科學校有財政,經濟,金融專業比較好的
福州大學,福建師范,廈門大學, 泉州師范學院,泉州理工學院。這些大學在福建都是不錯的
❾ 福建哪所一本大學的金融學專業最好
福建金融學專業最好的是廈門大學,同時,廈門大學的金融學是國家重點一級學科,也是國內一流水平的
❿ 福建金融學院原來是什麼學校
福建金融職業技術學院原名福建金融管理幹部學院,前身是福州銀行學校(中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