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金融學的計算題
m = (1+c) / (r+e+c)
M = m*MB
若將你的原始存款數為10萬理解為央行的基礎貨幣MB,則:專
m = (1+2%) / (5%+3%+2%) = 10.2
商業銀行信用創造派生的屬貨幣M = 10.2 * 10 = 102萬
回答補充:
因為正規的貨幣銀行學中沒有「原始存款」這種說法,但是根據這道題目,可以將其理解為央行的基礎貨幣MB (Monetery Base or High Powered Money)
另,樓下的,請不要把別人的回答Copy成自己的回答,至少有點自己的見解好不好。
2. 關於金融學的計算題
先求無財務杠桿時的權益beta值 無杠桿的beta值=有杠桿的beta值/(1+(1-t)回×B/S) 為1.5/(1+(1-40%)×(3/5))=75/68 然後求財務杠答桿改變後的beta值=(1+(1-t)×B/S)× 無杠桿的beta值 =(1+(1-40%)1/1)×75/68=50/17 調整之後的股權資本成本可以直接用CAMP來算 5%+50/17×8%=28.53% 總體的思路就是先卸載財務杠桿求全權益beta 然後載入新的財務杠桿求新的beta
3. 431金融學綜合計算題多不多,難易程度怎樣
國際金融一道計算題。
4. 金融學的計算題一題
不喜歡數學建議別報考經濟學類的,金融學很多分支,比如金融工程和比較深一點的國際金融,都需要用到數學工具來分析問題,基本上也就是微積分和概率論和統計的問題\r\n本科階段的學習可能用到的數學不太多,到了碩士階段基本就是數學了\r\n另外金融學的基礎課中高級經濟學的很多問題也需要建立數學模型來分析,很多計算題也要用到微積分之類的來計算,比如經濟學的一些最最簡單的概念,邊際就是數學中的導數,求一段期間內的產量或者最優價格通常需要直接做定積分,這個希望你考慮下\r\n我就是學金融的,不懂的可以繼續問\r\n記得
5. 金融學和經濟學的計算題
你好,如果你是經濟學專業的話。宏微觀的計算題都是比較簡單的。包括GDP的計算,寡頭競爭專市場中的屬均衡產量,等等。不會涉及很高深的數學知識。統計學和計量經濟學的計算題就比較難一點,包括回歸分析和t檢驗,這都是概率論的知識。大學課程中最難的計算應該就是金融工程了,各種期權價格計算,馬克維茨-夏普理論,布萊克-修斯公式的推導和應用都是比較復雜的。你說的套匯計算,債券定價也基本算在這裡面。
望採納,謝謝!
6. 最復雜的計算題
解:
方法①:來
第一次交易自:8元買進,9元賣出,利潤1元;
第二次交易:9元賣出,10元買進,利潤-1元;
第三次交易:10元買進,11元賣出利潤1元;
整個過程:1-1+1=1元
方法②:
第一次交易:-8(成本)
第二次交易:-8+9=1(含成本的利潤)---此時有9元的成本
第三次交易:-8+9-10=-9(9元的成本,再加1元的成本買進,此時的成本為10元)
第四次交易:-8+9-10+11=2(但是前面的成本是10元,賣出為11元,只賺了1元)
成本核算:
成本8元在第二次交易時已賺回,得利潤1元.
第三次時成本為10元,用第二次所得的9元(注意第一次的成本也在內,且還要加1元)再加1元買入.
第四次交易賣出11元,也就是說在成本8元基礎上面利潤為3元,但在成本為10元的基礎上利潤為1元.
答:此人共賺了1元
7. 有關金融學的一個計算題
假設法定準備金率
8. 金融學計算題
先求無財務杠桿時的權益beta值 無杠桿的beta值=有杠桿的beta值/(1+(1-t)×B/S) 為1.5/(1+(1-40%)×(3/5))=75/68 然後求財務杠桿改變後的beta值=(1+(1-t)×B/S)× 無杠桿的beta值 =(1+(1-40%)1/1)×75/68=50/17 調整之後的股權資本成本可以直接用CAMP來算 5%+50/17×8%=28.53% 總體的思路就是先卸載財務杠桿求全權益beta 然後載入新的財務杠桿求新的beta
9. 比較復雜的計算題
17 56 39
3 9 6
4 12 8
10 35 25
不知道你要求什麼啊,不過上面應該是滿足的啊~
你看一下咯
10. 求助金融學的幾個計算題
1、同樣時間,完成同樣項目,實現同樣收益的情況下,原則是前期盡可能少的投入現金,選擇第2種方法;
2、15元
3、(出票日+90天-貼現申請日)*100萬元*4.2%/360
4、(1)1500;(2)55
5、不懂,請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