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金融市場學(第二版)這門課程模塊一金融市場的功能與構成要素的知識點有哪些
金融市場學(第二版)這門課模塊一金融市場的功能與構成要素的知識點包含模塊導引,單元一金融市場含義與功能,單元二金融市場的基本要素和市場類型,單元三金融市場的沿革,。
⑵ 論述金融與經濟的關系(金融市場學)
(1)金融與經濟發展的關系可表達為:二者緊密聯系、相互融合、互相作用。具體來說,經濟發展對金融起決定作用,金融則居從屬地位,不能凌駕於經濟發展之上;金融在為經濟發展服務的同時,對經濟發展有巨大的推動作用,但也可能出現一些不良影響和副作用。
(2)經濟發展對金融的決定性作用集中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金融在商品經濟發展過程中產生並伴隨著商品經濟的發展而發展。二是商品經濟的不同發展階段對金融的需求不同,由此決定了金融發展的結構、階段和層次。
(3)金融對經濟的推動作用是通過金融運作的特點、金融的基本功能、金融機構的運作以及金融業自身的產值增長這四條途徑來實現的:①通過金融運作為經濟發展提供各種便利條件;②通過金融的基本功能為經濟發展提供資金支持;③通過金融機構的經營運作來提高資源配置和經濟發展的效率;④通過金融業自身的產值增長直接為經濟發展做貢獻。
(4)在經濟發展中,金融可能出現的不良影響表現在因金融總量失控出現信用膨脹導致社會總供求失衡;因金融運作不善使風險加大,一旦風險失控將導致金融危機、引發經濟危機;因信用過度膨脹而產生金融泡沫,膨脹虛擬資本、刺激過度投機、破壞經濟發展三個方面上。
(5)正確認識金融與經濟發展的關系,充分重視金融對經濟發展的推動作用,積極防範金融對經濟的不良影響。擺正金融在經濟發展中的應有位置,使金融在促進經濟發展過程中獲得自身的健康成長,從而最大限度地為經濟發展服務。
⑶ 金融學跟市場營銷有啥區別
金融學專業主要培養學生系統掌握基本金融理論知識和專業操作能力。要求學生具內有良好的道德修養、扎實的容理論功底、過硬的專業能力、嫻熟的英語和計算機操作能力。畢業生適合從事國內銀行、金融機構(證券公司、信託投資公司、保險公司、財務租賃公司),外資金融機構,政府金融和經濟管理部門,各大新聞媒體以及各大企業的財務和融資部門的專業工作。
市場營銷專業主要培養學生全面掌握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理論和管理基本理論、熟悉企業經營管理、市場營銷所需的經濟、管理、財會、金融、計算機、數學等方面的基本知識;熟練運用外語以及從事市場調查、戰略策劃、市場開拓等方面技能;有獨立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具有創新和開拓精神。畢業生適合到政府經濟部門、各類工商企業及廣告、咨詢策劃公司從事市場研究開發與營銷管理工作。
⑷ 市場營銷和金融學
1.兩者比較
市場營銷應用面較廣,高低檔次均可,但差別大,如給海爾公司做東南亞市場研究和開發與給一個產值百萬的公司做一個省的市場研究開發是不可同日而語的。大多數人只能做到小企業小營銷。
結論:就業容易但層次低。
金融類只能高不能低,即如能進金融或非銀行金融機構(保險、證券)任研究或管理職位就有價值,一般容易做到職位待遇高於營銷類職務。低職位,如信貸員、業務員,則等同於本、專科生。不能進上述機構,於其他行業,只能做財務會計工作〈因金融專業主要科目必含會計內容〉。
結論:就業不易但層次高。
2.建議
如認為自己的社會資源、人脈關系有可能進入省級以上金融機構且得到非一線小業務員崗位,則選金融。也需考慮,外資金融機構多從內資金融機構拉人,無此資歷者難進。
如為就業穩妥,則選營銷。
還需比較學校,如人民大學的金融專業則無須顧慮,而營銷尚無似此層次的商學院。
⑸ 金融學中的CD市場是指什麼
二級市場。
定義
定期存單(certificate of deposit),簡稱CD,是一種定期儲蓄內存款(Time Deposit),是一種常見容的面向客戶的金融產品。一般分為3個月、6個月或1-5年的定期。特點是:可以轉讓,可以在二級市場上進行流通。
⑹ 金融學和金融市場學的主要區別是
一、含義
1、金融學是研究價值判斷和價值規律的學科。本專業培養具有金融學理論知識及專業技能的專門人才。
2、金融市場學(Financial market) 在研究市場經濟條件下各個金融子市場的運行機制及其各主體行為的科學。金融市場既是一個有形市場,又是一個無形市場;同時又是一個市場體系。金融市場在現代市場經濟體系中處於核心地位。
二、分類及結構
1、金融學
微觀金融學:即國際學術界通常理解的Finance,主要含公司金融、投資學和證券市場微觀結構(Securities Market Microstructure)
宏觀金融學:國際學術界通常把與微觀金融學相關的宏觀問題研究稱為宏觀金融學(Macro Finance)。詳細分類:
行為金融學(Behavioral Finance,簡稱BF)
金融市場學(Financial Market,簡稱FM)
公司金融學(Corporate Finance,簡稱CF)
金融工程學(Financial Engineering)
金融經濟學(Financial Economics)
投資學原理(Investment Principles)
貨幣銀行學(Money,Banking and Economics)
國際金融學(International Finance)
公共財政學(Public Finance)
保險學(Insurance Finance)
數理金融學(Mathematical Finance)
金融計量經濟學(Financial Econometrics)
2、金融市場學
1)按期限劃分為貨幣市場和資本市場;
2)交付方式分為現貨市場、期貨市場和期權市場;
3)按證券的交易方式和次數可分為初級市場和次級市場;
4)按成交與定價方式可分為公開市場、議價市場、店頭市場和第四市場;
5)按金融工具的屬性可分為基礎型金融市場和金融衍生品市場;
6)按交易雙方在地理上的距離劃分為地方性的、全國性的、區域性金融市場和國際金融市場。
三、功能及比較
1、金融學相關比較
凱恩斯選美論
隨機漫步理論(Random Walk Theory)
現代資產組合理論(MPT)
有效市場假說(EMH)
2、金融市場的功能
1)轉化儲蓄為投資的功能;
2)改善社會經濟福利的功能;
3)提供多種金融工具並加速流動,使中短期資金凝結為長期資金的功能;
4)提高經濟金融體系競爭性和效率型的功能;
5)引導資金流向的功能。
⑺ 市場金融學題目
全額
前端申購費用=申購金額×前端申購費率=10000*0.01=100
凈申購金額=申購金額-前端申版購費用+利息權=10000-100=9900
認購份數=凈申購金額+募集期的利息/基金單位面值(我不知道是多少,我這里安的是申購日的基金凈值1.1算的)=9900+15/1.1=9013.63
凈額
前端申購費用=申購金額×前端申購費率=10000*0.01=100
認購凈額=認購金額/1+人購費用率=10000/1+1%=9900.99
認購份額=認購凈額+募集期的利息/基金單位面值=(9900.99+12.6)/1.1=9012.35
沒有基金單位面值,我不知道你們是不是按1算或是安單位基金凈值算,我按的是你題里的單位基金凈值算。
⑻ 金融市場學的金融市場的定義
金融市場是辦理各種票據、有價證券、外匯和金融衍生品買賣,以及同業之間進行貨幣借貸的場所。 1、金融市場主體:即金融市場的交易者。
2、金融市場客體:是指金融市場的交易對象和交易的標的物,也就是通常所說的金融工具。實質是貨幣,只是有的要藉助一些書面載體來完成。如:票據、債券和股票等。
3、金融市場媒體:是指那些在金融市場上充當交易媒介,促使交易完並收取一定的傭金為目的機構和個人。媒體有可分為兩類:一類是金融市場商人。另一類是機構媒體。他們參與金融活動主要是為賺取傭金。
4、金融市場價格:不同的金融工具具有不同的價格,同金融工具的實際收益密切相關。影響因素較多,比較復雜。 1、按期限劃分為貨幣市場和資本市場;
2、按交付方式分為現貨市場、期貨市場和期權市場;
3、按證券的交易方式和次數可分為初級市場和次級市場;
4、按成交與定價方式可分為公開市場、議價市場、店頭市場和第四市場;
5、按金融工具的屬性可分為基礎型金融市場和金融衍生品市場;
6、按交易雙方在地理上的距離劃分為地方性的、全國性的、區域性金融市場和國際金融市場。 1、轉化儲蓄為投資的功能;
2、改善社會經濟福利的功能;
3、提供多種金融工具並加速流動,使中短期資金凝結為長期資金的功能;
4、提高經濟金融體系競爭性和效率型的功能;
5、引導資金流向的功能。 1、金融市場監督管理的必要性
1)、金融市場的參與者成分復雜,為了維護公平、公正、公開、健康的市場秩序,使金融市場在規范的軌道上運行,既要防止可能出現的欺詐、壟斷和不合程序的內幕交易,保護投資者合法權益和公平競爭,排除、抵禦市場波動風險。
2)、金融市場作為市場機制,帶有一定的自發性和盲目性。能否具有較高的效率,需要進行監督和管理,需要進行必要的引導、干預和調控。
3)、金融市場的監督管理也是政府調節和管理國民經濟的重要內容之一。
2、金融市場監督管理的目標
從宏觀經濟角度看,是為了保證金融市場機制,進而保證整個國民經濟秩序的正常運轉,以高效、發達的金融制度推動經濟的穩定發展。從金融市場本身來看,是為了限制和消除一切不利於市場運行的因素,諸如各種非法交易、投機活動、欺詐手段黨的存在和發展,保障市場參與者的正當權益,保證市場在具有足夠的深度、廣度、彈性基礎上穩步運行。
3、金融市場監督管理的原則
合法性的原則、公平的原則、公開的原則、自願的原則
4、金融市場監督管理的主要內容
金融市場監督管理包括金融市場監督和金融市場管理兩層含義。金融市場管理一般是指國家根據有關金融市場法律,如票據法、證券法、銀行法,規範金融市場交易行為,以達到引導金融市場健康有序運營、穩定發展的目的。金融市場監督是指為了實現此目的,而對金融市場進行全面監測、分析,發現問題並及時校址,是市場運行恪守國家法令及規定,嚴格遵循市場管理的過程。
金融市場監管的具體內容,因國家經濟金融體制不同而各有差異,但總的來說,主要是對金融市場要素構成的監管。
1)、對金融市場主體即交易者的監管
2)、對金融市場客體即交易工具的監管
3)、對金融市場媒體的監督管理
4)、對金融市場價格監管 政府對金融市場實施監管要通過一定的專門機構進行,這些機構一般有三類,即主要監管機構、輔助監管機構和自律性監管機構。
主要監管機構是對金融市場的監督管理負有主要職責並進行全面監管的機構,一般都是由中央銀行充任。
輔助監管機構是指部分具有對金融市場監管的職責和主要監管金融市場中某一個或幾個子市場的機構和部門。如證券管理委員會
自律性監管機構是自我監管的機構,是通過自願方式,以行會、協會形式組合而成的監管機構,通過制定共同遵守的行為准則和自律規章,以約束會員的市場行為。如證券同業公會、證券交易所。 1)、主要監管機構是中國人民銀行。
2)、輔助監管機構主要有: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中國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中國銀行監督委員會
3)、自律性監管機構主要有:中國證券業協會、上海、深圳兩家證券交易所 金融市場監督管理機構通常使用兩類手段實施監管,即法律手段和經濟手段。我國過去主要運用行政手段;隨著市場經濟、金融市場發展、深化,調控方式由直接向間接轉變,調控手段也有行政手段向法律手段和經濟手段過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