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工程建設投融資模式有哪幾種
工程建設投融資模式:
1、產品支付:借款方式在項目投產後直接用項目產品來還本付息,而不以項目產品的銷售收入來償還債務的一種融資租賃形式。在貸款得到償還以前,貸款方擁有項目的部分或全部產品,借款人在清償債務時把貸款方的貸款看作這些產品銷售收入折現後的凈值。
2、融資租賃:是一種特殊的債務融資方式,即項目建設中如需要資金購買某設備,可以向某金融機構申請融資租賃。由該金融機構購入此設備,租借給項目建設單位,建設單位分期付給金融機構租借該設備的租金。
3、BOT融資:BOT融資方式是私營企業參與基礎設施建設,向社會提供公共服務的一種方式。BOT方式在我國一般稱其為「特許權」。
4、TOT融資:TOT是移交—經營—移交,政府與投資者簽訂特許經營協議後將己經投產運行的可收益公共設施項目移交給民間投資者經營,憑該設施在未來若干年內的收益一次性地從投資者手中融得一筆資金來建設新的基礎設施項目;特許經營期滿後,投資者再把該設施無償移交給政府管理。
5、PPP融資模式:PFI模式和PPP模式是最近幾年國外發展得很快的兩種民資介入公共投資領域的模式,雖然在我國尚處於起步階段,但是具有很好的借鑒的作用,也是我國公共投資領域投融資體制改革的一個發展方向。
(1)基礎建設投資與金融專業擴展閱讀:
PPP模式的內涵:
1、PPP是一種新型的項目融資模式。PPP融資是以項目為主體的融資活動,是項目融資的一種實現形式,主要根據項目的預期收益、資產以及ZF扶持的力度而不是項目投資人或發起人的資信來安排融資。
2、PP融資模式可以使更多的民營資本參與到項目中,以提高效率,降低風險。這也正是現行項目融資模式所鼓勵的。ZF的公共部門與民營企業以特許權協議為基礎進行全程合作,雙方共同對項目運行的整個周期負責。
3、PPP模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證民營資本「有利可圖」。私營部門的投資目標是尋求既能夠還貸又有投資回報的項目,無利可圖的基礎設施項目是吸引不到民營資本的投入的。
4、PPP模式在減輕ZF初期建設投資負擔和風險的前提下,提高城市軌道交通服務質量。在PPP模式下,公共部門和民營企業共同參與城市軌道交通的建設和運營,雙方可以形成互利的長期目標,更好地為社會和公眾提供服務。
㈡ 為什麼要政府基礎設施建設的融資模式
BT建設投融資模式
一、BT模式 、房地產BT模式
BT是英文Build(建設)和Transfer(移交)縮寫形式,意即「建設--移交」,是政府利用非政府資金來進行基礎非經營性設施建設項目的一種融資模式。 BT模式是BOT模式的一種變換形式,指一個項目的運作通過項目公司總承包,融資、建設驗收合格後移交給業主,業主向投資方支付項目總投資加上合理回報的過程。目前採用BT模式籌集建設資金成了項目融資的一種新模式。
產生背景
1、隨著我國經濟建設的高速發展及國家宏觀調控政策的實施,基礎設施投資的銀根壓縮受到前所未有的沖擊,如何籌集建設資金成了制約基礎設施建設的關鍵。
2、原有的投資融資格局存在重大的缺陷,金融資本、產業資本、建設企業及其關聯市場在很大程度上被人為阻隔,資金缺乏有效的封閉管理,風險和收益分擔不
對稱,金融機構、開發商、建設企業不能形成以項目為核心的有機循環閉合體,優勢不能相補,資源沒有得到合理流動與運用。
運作
1、政府根據當地社會和經濟發展需要對項目進行立項,完成項目建議書、可行性研究、籌劃報批等前期工作,將項目融資和建設的特許權轉讓給投資方(依法注冊成立的國有或私有建築企業),銀行或其他金融機構根據項目未來的收益情況對投資方的經濟等實力情況為項目提供融資貸款,政府與投資方簽訂BT投資合同,投資方組建BT項目公司,投資方在建設期間行使業主職能,對項目進行融資、建設、並承擔建設期間的風險。
2、項目竣工後,按BT合同,投資方將完工驗收合格的項目移交給政府,政府按約定總價(或計量總價加上合理回報)按比例分期償還投資方的融資和建設費用。
3、政府在BT投資全過程中行使監管,保證BT投資項目的順利融資、建設、移交。投資方是否具有與項目規模相適應的實力,是BT項目能否順利建設和移交的關鍵。
㈢ 英國UCL巴特萊特學院裡面的基礎設施投資與金融這個專業怎麼樣
據說進去要求還有點高
㈣ 為什麼金融危機情況下要加大基礎設施建設
擴大抄內需,刺激消費,經濟轉型(生產型轉向服務型),提升產業結構鏈(以科技產品帶動出口),啟動中部崛起戰略,加大基礎設施建設以帶動市場循環,加大城鎮與農村社會福利的投資,加大環保與能源型企業的投資。
擴大內需,刺激消費,經濟轉型(生產型轉向服務型),提升產業結構鏈:現在降兩率就是刺激國內消費,讓消費成為引擎,同時扶持中小企業,讓有潛力的企業進一步發展(主要是科技企業),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這也是提升結構煉
以科技產品帶動出口:珠展上,國家航天企業已收到幾十架飛機的訂單
啟動中部崛起戰略,加大基礎設施建設以帶動市場循環:中國要想度過此次金融危機只能靠發展基礎設施和科技。建設基礎設施就會向中西部城市和農村進軍。這樣可以帶動市場循環。日前,鐵道部已批准了2萬億的發展資金,交通部預計了5萬億的設施建設資金
加大城鎮與農村社會福利的投資,擴大內需,刺激消費:加大農村與城鎮的福利投資可以刺激居民消費,同時可以解決長期發展的問題
加大環保與能源型企業的投資:中國水務市場是全球最大的,同時能源市場也已經吸引了大量的外資
㈤ 上海財經大學金融學院的學科建設
近二十多年來金融學院的學科建設有條不紊、蒸蒸日上;學術積累日漸豐厚。其中出版的著名學術專著和主幹教材有幾十部,如《外國貨幣學說》、《現代貨幣經濟學》、《中國金融發展報告》、《貨幣銀行學原理》、《商業銀行經營學》、《宏觀金融博弈分析》等;承接的國家級和省部級課題幾十項;公開發表論文幾百篇。這些著作、主幹教材及國家級、省部級課題與論文,為金融學科的進一步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辦學目標
進入二十一世紀以後,金融學院確定的近5年的發展目標是:適應金融全球化和上海重建國際金融中心的要求,憑藉學院的整體優勢,把握機遇、加速發展,為創造上海市重點學科和全國重點學科提供充足的條件,並以培養一流金融人才作為學院建設的根本任務,努力把學院建成國內一流、國際知名的金融教學、科研基地。
金融學專業下設銀行與國際金融、公司金融兩個專業方向;保險專業下設保險與保險精算兩個專業方向。 金融學(銀行與國際金融,中外合作項目):培養能熟練運用外語,從事金融理論和實務的專業人才。
主要專業課:貨幣銀行學、國際金融、信用管理學、投資銀行學、證券投資學、貨幣經濟學、中央銀行與貨幣政策、商業銀行經營與管理、銀行信貸管理、銀行會計學、項目投資與評估、銀行法、國際貿易、公司金融、金融工程、信託與租賃、金融數學、保險學原理等。
畢業生適合到商業銀行、投資銀行、中央銀行、信託投資公司、投資公司、租賃公司等金融機構從事實務工作,也可在政府部門及教學、科研單位工作。
金融學(公司金融):培養掌握現代公司金融的理論知識和實務,全面了解企業的各種融資機制和金融工具,能夠為企業進行金融市場的融資、投資與風險管理服務的現代公司金融管理的高級專業人才。
主要專業課:公司金融、金融工程學、證券投資學、財務報表分析、企業價值評估、跨國公司金融、兼並收購與公司重組、風險投資學、公司治理、基金管理、行為金融學、固定收益證券等。
畢業生適合到各類公司從事資金管理、融資、投資工作;到銀行等金融機構、以及市場中介機構從事公司金融業務工作;或在政府部門從事企業經濟管理工作,也可以進一步深造後從事教學和科研工作。
金融工程:培養系統掌握金融工程基本理論、實務知識,適應我國金融市場發展需要,具有從事金融產品開發和運用的高級投資與管理人才。
主要專業課:證券投資學、金融工程學、商業銀行經營與管理、保險學、投資銀行學、基金管理、固定收益證券、金融計量學、資產組合管理、證券投資分析、貨幣銀行學、公司金融、金融計算與編程、時間序列分析、隨機過程等。
畢業生適合在金融監管部門、商業銀行、證券期貨經營機構、保險機構、各類金融產品的交易所、金融投資咨詢機構、企業集團、上市公司及其他相關部門和單位,從事金融產品設計、投資管理、資本運作等工作。
保險:培養系統掌握保險基礎理論與實務知識,能夠從事保險經營與風險管理的復合型保險專業人才。
主要專業課:保險學原理、精算數學、財產保險學、人身保險、海上保險、再保險、社會保險、非壽險精算、保險經營管理、保險法等。除了以上專業課程外,還提供美國壽險管理師(LOMA)、產險和意外險(CPCU)專業認證考試,使學生獲得國際認證資格,更適應涉外保險企業的競爭。
畢業生可到保險公司、其它金融機構、社會保險部門及保險監管機構從事保險實務工作,也可以進一步深造後從事教學和研究工作。
保險(保險精算):培養國際公認的、外向型的精算專業人才。
主要專業課程參照國際精算師協會頒布的教育指南,核心課程採用英國精算師協會考試課程的CT系列和部分ST系列,包括保險學原理、精算數學、利息理論、隨機模型、生存模型、金融經濟學、財務與財務報告等。課程設計和培養體系將為學生最終成為國際公認的精算師打下堅實的基礎。
畢業生適合到保險公司、其他金融機構、社會保險部門及保險監管機構從事保險精算工作,也可以進一步深造後從事教學和研究工作。
信用管理:培養具有信用經濟學和信用管理學基本理論,熟悉國際商業活動與風險管理技術,具有企業信用管理、金融機構信用管理、資信調查與評估、信用風險管理等方面專業知識與操作技能的高級專門人才。
主要專業課:信用管理概論、企業信用管理、信用風險管理、信用評級、銀行信貸管理、信用信息與客戶關系管理、信用經濟學、企業價值評估、金融計量學、信託與租賃、證券投資學、保險學、貨幣銀行學、國際金融、公司戰略管理、公司金融、財務報表分析、經濟法等。
畢業生能夠從事政府行業監管部門的管理工作,能夠參與信用管理中介機構的產品開發與服務,亦能運用信用衍生產品以及其他定量分析方法管理金融機構面臨的信用風險,還適合擔任跨國公司和大型企業的信控經理,從事商業風險管理工作,或在金融機構內從事與信用風險管理相關的工作。
㈥ 中國在現在的金融危機中為什麼要投資基礎建設
基礎設施需要消耗大量的原材料和勞動力,並且很多對勞動者的素質的要求相對較低(使得更多的人能夠就業,這點非常重要),這是別的投資項目沒法比的,在需要刺激經濟發展是,投資基礎設施建設顯然是一個很好的選擇。在項目建設中,從原材料的生產到運輸,再到招募進行建設的勞動力,以及保障勞動力的生活等一系列的鏈條中創造了大量的就業機會。比如在大蕭條後羅斯福新政中就有增加對基礎設施建設的投資的政策,其中一個典型的工程就是田納西水利工程。增加了就業才有更多的人有錢消費。而基礎設施都是些民生工程,改善了居民的生活條件,這又在一定程度上為經濟的發展和居民的消費創造了便利條件。我們不是說要致富先修路嗎?人們是需要消費的,但得有錢才行。大量基礎設施建設為相關人員提供了就業機會也就使提供了消費的錢。很多時候人們不是沒有消費需求,而是沒錢。現在有錢了,消費能力得到了釋放,需求自然就擴大了,也就是起到了boost demand的作用。消費又刺激了生產,生產又會帶動就業,這樣就形成了一個循環。(當然,是有一定限度的。)同時,建設項目消耗大量原材料就是對原材料的大量需求,也就起到boost demand的作用。對原材料的生產自然也是人乾的,企業有業務才能給員工發錢。同時為滿足需求要擴大生產力,又增加了就業。這樣,又有一批人的消費需求會得到釋放。經濟於是被刺激了。
㈦ 如果我是一家基礎設施的投資公司,在全球有多個項目,能申請新加坡金融與財資中心(FTC)計劃嗎
如果貴公司能符來合就業源和當地支出的條件,並且必須需要一個金融與財資中來統治集團的金融和財政需求,貴公司可以考慮在新加坡設立FTC。最終的批復必須看貴公司的金融與財資業務和模式在新加坡能符合EDB的需求。當然除了政策的優勢,新加坡有許多金融的人才能協助企業的發展。希望我的回答能解決到你的問題
㈧ 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是一個怎樣的金融機構
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Asian Infrastructure Investment Bank ,簡稱亞投行,AIIB)是一個政府間性質的亞洲區域多邊開發機構,重點支持基礎設施建設,成立宗旨在促進亞洲區域的建設互聯互通化和經濟一體化的進程,並且加強中國及其他亞洲國家和地區的合作。總部設在北京。亞投行法定資本1000億美元。
總的來說,目的是在沒有外來國家過度干涉的前提下,主要用於支持亞洲國家基礎建設的一個機構。從各個角度上看,都應該比美國日本主導的亞洲開發銀行更加給力一些。
㈨ 英國UCL巴特萊特學院裡面的基礎設施投資與金融這個專業好申嗎
不是很容易吧 畢竟是UCL裡面的學院 不過聽說巴特萊特在擴招 你可以試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