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關於金融信息化,央行2013年報都說了些啥
金融信息安全基礎不斷夯實
加大金融信息化研究工作力度,深化對金融信息安全的認識。完成國務院下達的「金融信息與網路安全」重點研究課題。
加強金融業信息安全保障體系建設。會同中國銀監會制定銀行業災備布局指導意見,改善銀行業災備體系建設。
持續提升中國人民銀行信息安全保障水平。修訂發布《人民銀行信息安全綜合規范(2013版)》。組織分支行推廣涉密計算機及移動存儲介質保密管理系統和主機監控與審計系統,完成中國人民銀行辦公網保密技術防護整改。
金融科技服務社會作用不斷體現
面向小微金融機構提供更廣泛的服務。修訂《人民銀行金融城域網入網管理辦法》。完成省級分支機構接入平台建設,新接入1366家小型微型金融機構,提高金融普惠服務水平。
銀行卡晶元化遷移取得顯著成效。截至年末,新增金融IC卡4.67億張,佔新增銀行卡比例為64%,全國累計發卡達到5.93億張。晶元卡受理環境改造已經完成,面向全國的電子現金跨行圈存系統投入運行。
開展移動金融基礎設施建設。移動金融公共服務平台上線試運行,已接入中國建設銀行、中信銀行等7家機構。
逐步形成金融標准化檢測認證體系
扎實推進金融標准化建設。發布《中國金融集成電路(IC)卡規范V3.0》等一系列重要標准。發布《中國人民銀行技術標准管理辦法》,制定並實施金融企業標准化管理辦法,加強金融業標准化工作協調管理。
積極參與金融標准化國際活動。首次承辦國際標准化組織金融服務技術委員會(ISO/TC68)年會。參與全球法人識別編碼(LEI)體系建設,組織中國銀聯、外匯交易中心參與ISO20022報文開發。
推進金融標准檢測認證體系建設。組織完成國家金融IC卡安全檢測中心項目建設並通過驗收,填補國內金融領域晶元安全檢測空白。有序推進非金融機構支付業務設施技術認證工作。
網路與信息系統規劃和建設有序開展
逐步完善數據架構管理。中央銀行會計核算數據集中系統(ACS)已在5個省市順利上線,架構管控邁出重要一步。完成《數據架構分析與深度應用》課題研究,發布中國人民銀行數據標准體系報告,制定《數據生命周期管理技術規范》。
加快重要系統的建設和推廣。完成國庫會計數據集中系統(TCBS)全國推廣;完善人民幣結算賬戶管理系統、推進第二代貨幣發行管理信息系統建設;完成中國人民銀行同城和異地災備布局論證。
推進金融業機構信息管理體系建設。發布《金融機構代碼證管理辦法(試行)》,啟動代碼證試點發放。
開展行業科技成果經驗總結,推動科技創新。完成中國銀行業近20年來的信息化成果初步總結。舉辦了「2013年金融信息化十件大事」年度評選活動。組織申報發展改革委信息化領域創新能力建設項目,中國銀聯電子商務與電子支付國家工程實驗室項目已獲批准。
科技工作一盤棋格局在實踐中不斷形成
按照管辦分離的要求,科技司、信息中心、金融電子化公司開展了明確職責、再造流程的工作,科技司圍繞「科技管理」重點做好體系規劃、標准建設、架構管理和質量檢查工作,信息中心圍繞「安全生產」重點做好資源管理、運維監控、應急處置、災備建設工作,金融電子化公司圍繞「系統建設」重點做好開發、測試、集成、認證、研究和宣傳工作。各單位站在中國人民銀行信息化建設全局高度,相互配合,正在形成信息化建設的協同工作機制。
此外,總分行聯動機制發揮作用,各分支行開展區域信息安全管理、金融IC卡應用推廣、金融機構代碼證發放、網路管理監控系統建設等多項工作,發揮了中國人民銀行大科技的整體優勢。
金融機構編碼體系建設
建立金融機構編碼體系框架,形成專業化體制機制
建成金融機構基礎信息資料庫,打造「金融機構全景圖」
擴大應用廣度和深度,提高數據綜合服務能力
㈡ 災備系統的網路方面怎麼寫 碩士論文
大概可以這樣寫吧,你有你的見解,所以你就當參考參考,如果可以最好以你的方向去寫,我這些你純做為一個參考,或者也可進行研究分析。
隨著商業數據大集中的逐步完成,我國各信息系統災備中心建設也不斷向數據中心方向邁進。一個好的金融信息系統基礎網路的的規劃和建設對於保證數據安全和業務連續性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文章探討了數據集中程度高、分支機構多的金融單住災備中心網路建設的目標、原則、方案和可行性分析。該方案對於金融信息系統生產中心的建設也有一定的借鑒意義。
隨著我國金融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入和金融業的快速發展以及全球一體化進程的加快.我國商業銀行逐步完成數據集中與新一代綜合業務系統的推廣.業務自動化處理程度與水平進一步提高。從長遠發展以及確保其安全、連續、穩定運行等方面考慮.建設金融信息系統災備中心以保證數據安全和業務連續性是非常必要的.有利於各銀行增強抵禦金融風險能力、提高金融服務水平、增強國際競爭力。而建設先進、可靠、穩定的網路是業務系統運行的基礎,也是為系統提供必要的安全保障。
1、建設目標
金融信息系統災備中心網路建設目標是構建能夠適應金融業務和應用發展要求的高可靠、高性能、可靈活擴展、安全可控的網路公用基礎設施。
2、設計原則
(1)高可用性
統一的、標准化的網路架構;結構化、模塊化的設計方式:
(2)高安全性
災備中心系統結構設計必須根據不同應用系統特點和業務數據敏感度實施不同的安全防護措施.確保數據中心各類業務系統的信息安全。
(3)高靈活性、高可擴展性
信息系統的建設呈現出」數量越來越多、規模越來越大、系統結構越來越復雜、數據安全性要求越來越高、運行責任越來越重大」的特點。
(4)便於運行維護和
強大的網路管理平台;提供帶外管理網路支持,特別為緊急情況下提供增強的管理渠道;
(5)先進性
採用先進的高性能網路產品和相關技術.以滿足災備中心未來5年業務快速發展的需求。
3、解決方案
(1)網路體系結?
根據災備中心不同的服務功能.災備中心網路在功能上分為核心交換區、生產區、管理區、MIS服務區、內聯接人區、外聯接人區、開發,測試區和Internet接人區等區域。
(2)災備中心網路結構
災備中心網路的邏輯層次有三層:核心層、分布層和接入層。
(3)災備中心信息安全體系設計
災備中心信息安全體系的建設目標是以信息安全標准為依據.建立一套具有統一安全策略、縱深防禦能力、監控和功能的信息系統平台.具有可持續建設能力的業務系統支撐平台和具有高效率的網路通訊平台。
4可行性分析
析主要包括網路可靠性分析、網路安全性分析和網路擴展性分析等方面
(1)網路可靠性分析
災備中心網路的可靠性應能滿足業務穩定運行的要求
(2)網路安全性分析
為保障災備中心業務系統的安全.採取了多種網路安全措施。部署了多種網路安全產品。採取了相應的網路安全技術手段。
(3)網路擴展性分析
網路擴展性主要體現在:
容量的擴展
按照方案的配置。連接各分支行和外聯機構的介面。
以上所介紹的解決方案對信息系統災備中心網路建設具有很強的借鑒意義。特別是統一的、標准化的網路架構設計恩想、網路安全體系和綜合網路管理中心的架構可以滿足金融行業對信息安全和運行維護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