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金融學業 > 國際金融法律學院研究生會主席

國際金融法律學院研究生會主席

發布時間:2020-12-11 01:36:21

1. 最早的國際金融立法

商品貨幣的出現和貨幣信用活動的發展是金融法產生和發展的社會經濟基礎.公元前年秦始皇統一中國後,制定(秦律.金幣律),在全國范圍內統一貨幣制度,使貨幣制度法律化.這可謂是最早的貨幣立法.現代意義的金融法是人類社會演進到市場經濟,隨著金融活動日益擴大並滲透到社會各個領域,銀行等金融機構大量出現並形成金融業時,產生和發展起來的.16世紀,西歐開始進入資本主義期.1553年,在當時地處東西方商業貿易中心的義大利城市威尼斯出現了第一家銀行--威尼斯銀行.1694年,在率先進行資本原始積累,進入資本主義社會的英國,經國王頒布特許令,在倫敦組建了世界上第一家股份制銀行---英格蘭銀行.1844年,英國國會通過了由政府首相皮爾提出的(英格蘭銀行條例)又稱(皮爾條例).這是世界上第一部銀行法,也是第一部專門性的金融法律規范.
金融法是調整金融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稱.具體說,就是調整貨幣流通和資金信用活動中所發生的各種社會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稱.貨幣市場是交易期限在一年以內的短期金融交易市場,包括短期存貸市場,同業拆借市場,貼現市場,短期債券市場以及大額存單等短期融資工具市場.其功能在於滿足交易者的資金流動性需求.資本市場是交易期限在一年以上的長期金融交易市場,包括長期存貸市場,產權交易市場和證券市場.其功能在於滿足企業的中長期投資需求和政府彌補財政赤字的資金需要.金融關系應是指五類社會關系,即金融領域內相關主體之間的間接金融關系,直接金融關系和金融中介報務關系,國家金融主管機關與各類金融機構,非金融機構和自然人之間的金融調控和金融監管關系.
法律規范是行為規范的一種,它是由國家制定或認可的,並以國家強制力保證其實施為一種行為規范,其特點:法律規范是由國家制定或認可的;法律規范是以國家的強制力保障其實施的;法律規范是規定行為人的權利,義務及行為人違反規范要求時的制裁措施的.
金融法的內容是指國家制定的規範金融行為,調整金融關系的規范性文件中的具體規則,金融法的內容主要應包括金融主體法和金融行為法兩大部分.
法的淵源,也叫法的形式.金融法的淵源,也就是金融法的具體表現形式.有四種:金融法律;金融行政法規;金融地方性法規;金融規章;國際條約;自律性規范.金融法是經濟法的重要組成部分,屬於第三層次的法律部門.金融法的基本原則:在穩定幣值的前提下,促進經濟發展的原則;保護債權人,投資者利益的原則;分業經營,分業管理的原則.
世界上第一部中央銀行法則是(英格蘭銀行條例),世界上最早進行證券立法的國家是美國,票據立法最早源於法國.信託立法以英國和日本最為系統和完備.日本最早於1901年頒布實施(保險業法).最早的國際金融立法是1944年7月形成的"布雷頓森林體系".中國第一部金融法是1908年清王朝頒布的(大清銀行則例).1995年是我國的"金融立法年",制定頒布了五部金融基本法律.
評論這張
轉發至微博
0人 | 分享到: 閱讀(8)| 評論(0)| 引用 (0) |舉報 .

西紅柿可治療十種病
銀行法.歷史上的今天.
相關文章.
最近讀者登錄後,您可以在此留下足跡。..
評論
點擊登錄|昵稱:
取消
驗證碼:換一張 上一頁 1... -1-1-1-1-1-1-1... -1下一頁..

2. 華東政法大學國際金融法考研試題類型

你問考研嗎?
初試現在跟經濟法考研的科目設置相同,專業科目:經濟法 商法和金融法;法綜150分,基本囊括所有法學科目
復試據學姐說是英語題目,答題所用語言未知,我想應該不是全英文,不然會死的很慘。

3. 金融法學是干什麼的

這個專業是我們學校新開的哦``我去年考進去的還沒有```我們現在所有的法學之前的基礎學科都貌似差不多``就是法理\憲法\民法\刑法,你們應該也差不多吧``
法學(金融法方向)(本科)Financial Law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適應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和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的需要,基本掌握法學基礎理論和基礎知識,初步掌握金融、投資、貿易、管理等基本知識,富有創新性和創新能力,具備國際視野,能有效服務於法律、金融和管理領域的高素質法律專業的應用型和復合型人才。本方向的學生由上海政法學院與上海金融學院聯合培養。

專業主要課程:法理學、中國憲法、中國法制史、刑法、民法、民事訴訟法、刑事訴訟法、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經濟法、商法、知識產權法、國際法、國際私法、國際經濟法、銀行法、證券法、保險法、信託法、金融學、國際金融、會計學、國際貿易實務、投資學。

主要實踐性教學環節:軍事技能、公益勞動、社會調查、法律服務、專業見習、畢業實習、畢業論文等。

修業年限:四年

授予學位:法學學士

就業前景:律師公證機關、銀行、證券、保險、信託等金融機構。

4. 國際金融衍生工具的法律監管--基於中美的比較研究。漢譯英

International finance derive from the implement law oversees- - Sino-US-based comparison go into.

5. 我是2010級華政新生,請問華政里是老牌的國際法學院好啊還是新的國際金融法律學院好啊

新學院誰都沒讀過所以沒辦法客觀評價,我只能說能考上國際經濟法算你幸運,這是華政的大強項。新學院說不清楚啦~你有一年時間 一年之後熟悉過來可以考慮轉專業~~ 加油啊 歡迎來到華政!

6. 華東政法大學歷年法學(國際金融法)的分數是多少..政治學與行政學的分數線是多少 要具體的

鄙視樓上!華政法學好歹是在清華前面的,全國讓你隨便排名也不會出前十!你孤陋寡聞了。

華東政法國際金融法一般要超提檔線十幾分!進華政要看地區,華東地區除上海外,文科千名外的希望不大,理科8000名內吧!東部和中部各省也很高,基本也不會低的太多。
專業錄取分數查新浪吧,分析很清楚!

7. 西南財經大學研究生院有哪些專業

西南財經大學研究生院各院系開設專業介紹如下:

一、經濟學院:政治經濟學、經濟史、西方經濟學、世界經濟、發展經濟學、國民經濟學、區域經濟學;

二、財政稅務學院:財政學、稅收學;

三、金融學院:金融學、金融工程、信用管理;

四、工商管理學院:產業經濟學、消費經濟學、流通經濟學、大數據管理、企業管理、旅遊管理、人力資源管理、市場營銷管理、物流與供應鏈管理;

五、國際商學院:國際貿易學、國際商務;

六、統計學院:統計學、數量經濟學、經濟大數據分析、管理科學與工程;

七、公共管理學院:勞動經濟學、公共經濟制度與政策、政策科學與公共管理創新、人力資源管理、行政管理、社會醫學與衛生事業管理;

八、會計學院:會計學、財務管理、審計學;

九、經濟信息工程學院:金融學、金融貿易電子商務、計算機軟體與理論、計算機應用技術、技術經濟及管理、商務智能;

十、經貿外語學院:外國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商務英語研究;

十一、保險學院:保險學、社會保障;

十二、法學院:法律經濟學、法學理論、憲法學與行政法學、刑法學、民商法學、訴訟法學、經濟法學、環境與資源保護法學、國際法學、金融法學、知識產權法;

十三、馬克思主義學院: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研究、思想政治教育、中國近現代史基本問題研究、黨的建設。

十四、體育學院:體育事業管理、體育教學、競賽組織、社會體育指導;

十五、經濟數學學院:數理金融學、數學、管理科學與工程;

十六、中國西部經濟研究中心:人口資源與環境經濟學、社會學、農業經濟學、人口學、農業經濟管理;

十七、人文學院:民俗學、應用社會學、經濟哲學、媒體經營管理、新聞與傳播、漢語國際教育;

十八、社會發展研究院:社會經濟學。

註:以上專業目錄來源於2020年西南財經大學研究生招生專業目錄,信息變更請參照當年研究生院公示的招生專業目錄。

西南財經大學是一所以經濟學管理學為主體,金融學為重點的重點大學,學院重點學科介紹如下:

世界一流學科為應用經濟學。國家重點學科為金融學、政治經濟學、會計學和統計學。省級重點學科為理論經濟學、應用經濟學、工商管理、管理科學與工程、法學。另外還有國家級特色專業,分別是市場營銷、經濟學、金融學、人力資源管理、法學、保險學、統計學、財務管理。

8. 張學森的主要論文

1. 《談國際商事仲裁協議》,載《法律與社會》,1996年第1期。
2. 《國際冒牌貨貿易的法律問題》,載《經濟與法》,1996年第8期,第22-25頁。
3. 《論世界貿易組織的法律地位》,載《寧波大學學報》,1996年第4期,第112~120頁。據該文修改成文的論文《論世界貿易組織的幾個法律問題》,於1996年11月獲華東政法學院「第三屆韜奮學術節」優秀論文一等獎。
4. 《論大陸架劃界爭議中的公平原則》,載華東政法學院研究生學報《法學研究生》雜志,總第16期,第32~35頁。
5. 《淺談國際貿易中冒牌貨之法律問題》,載黑龍江省法學所主辦《法學與實踐》雜志,1996年第6期(總第72期),第15~18頁。
6. 《美國商業銀行法的新發展》,載上海市法學會主辦《上海法學研究》雜志,1996年第6期(總第89期)「外國法制」專欄,第45~47頁。
7. 《國際保理及其在國際貿易中應用的法律問題》,載華東政法學院研究生學報《法學研究生》雜志,第19期(1996年冬季號),第54~60頁。
8. 《證券糾紛案件的新特點》,載《上海證券報》1997年7月22日。
9. 《國外投資銀行業:發展特點及其借鑒》,載國家對外經貿合作部主辦《國際經濟合作》雜志,1997年第2期(總第134期)「國際金融」專欄,第48~51頁。
10. 《「其士」內幕交易案審結,香港證監會以敗訴告終》,載《上海證券報》1997年7月25日。
11. 《海外官司獲勝,國內債務難償——海虹控股有關公告的情況分析》,載《上海證券報》1997年7月31日第1版。
12. 《基礎已經奠定,架構已經形成——析我國會計師從事證券業務有關法規》,載《上海證券報》1997年8月3日。
13. 《透支糾紛是非曲直可斷定》,載《上海證券報》1997年8月6日。
14. 《品牌不能亂喊價,無形資產評估必須依法進行》,載《上海證券報》1997年8月10日。
15. 《陳年老帳怎麼算,解放前「老股票權益申領須依法行事》,載《上海證券報》1997年8月15日。
16. 《國有股權管理的配套法規》,載《上海證券報》1997年8月20日,第1版。
17. 《規范國有股東行為,推動股份公司發展》,載《上海證券報》1997年8月21日,第1版。
18. 《亦喜亦憂談質押——關於上市公司法人股股權質押的法律思考》,載《上海證券報》1997年8月21日。
19. 《談香港加快處理內幕交易案》,載《上海證券報》1997年8月23日。
20. 《國有股權益不容侵害》,載《上海證券報》1997年8月29日。
21. 《連環糾紛尚未了,質押擔保接踵來——析讓人眼花繚亂的法人股「運作」》,載《上海證券報》1997年9月2日。
22. 《法律意識增強,行為更須規范——中國上市公司中報述評》,載《上海證券報》1997年9月16日
23. 《遵守自律規范,推動市場發展——談〈全國保險業公約〉的啟示》,載《上海證券報》1997年9月20日。
24. 《保障市場健康發展的有力武器——談新刑法實施對證券市場規范化建設的意義》,載《上海證券報》1997年9月28日,第1版。
25. 《貫徹罪行法定原則——析新刑法中有關「證券犯罪」的條款》,載《上海證券報》1997年9月28日,第1版。
26. 《如何認定證券犯罪》,載《上海證券報》1997年9月28日,第1版。
27. 《糾紛初審結,分歧未消除——寧波華通500萬股法人股股權爭議雙方均稱將上訴》,載《上海證券報》1997年10月1日。
28. 《抓住機遇,難中求進——析我國國企改革面臨的突出矛盾和焦點》,載《上海證券報》1997年10月5日第1版。
29. 《聯交所規范公司運作不手軟,21家上市公司被停牌》,載《上海證券報》1997年10月7日。
30. 《既是穩定調節器,又是發展推動力——析投資基金對我國資本市場的促進作用》,載《上海證券報》1997年10月12日,第1版。
31. 《牽線搭橋,功不可沒——談證券商載我國證券市場上的積極作用》,載《上海證券報》1997年10月19日第1版。
32. 《建章立規重治理——析我國部分省市規范股份公司運作的做法》,載《上海證券報》1997年10月20日第1版。
33. 《有突破才有發展——談上市公司業務突破對其發展的促進作用》,載《上海證券報》1997年10月26日第1版。
34. 《用好證券市場的「殼」資源——上市公司「換殼」對市場發展的積極作用》,載《上海證券報》1997年11月2日,第1版。
35. 《股份合作制不是過渡形式》,載《上海證券報》1997年11月7日。
36. 《股權轉讓緣何日趨活躍》,載《上海證券報》1997年11月8日,第1版。
37. 《積極探索股票案件審判工作》,載《上海證券報》1997年11月12日。
38. 《健全法規,規范行為——關於上市公司股權運作與轉讓的法律思考》,載《上海證券報》1997年11月13日。
39. 《股權運作,規范現行——中國第一次規范上市公司股權運作研討會綜述》,載《上海證券報》1997年11月16日。
40. 《企業投融資效率亟待提高》,載《上海證券報》1997年12月3日。
41. 《股市投資須防盜》,載《上海證券報》1997年12月25日。
42. 《引入投資銀行機制,推動證券公司發展》,載福建省政府辦公廳主管,對外開放辦及特區辦主辦《開放潮》雜志,1998年第3期(總第27期)第36~37頁。
43. 《關於完善我國股份公司法人治理結構的法律思考》,載《上海投資》雜志,1998年第九期(總第123期)「法苑」專欄,第59~62頁。
44. 《資產重組:上市公司主業大轉換透視》,載上海市國資委主辦《上海國資》雜志,1998年第5期「財經廣場」專欄,第17~21頁。
45. 《日益活躍的股權轉讓原因透析》,載《上海國資》雜志,1998年第5期,第22~24頁。
46. 《發展直接融資此其時矣――關於提高我國企業投融資效率的思考》,載《上海國資》雜志,1998年第10期「財經廣場」專欄,第23~27頁。
47. 《期貨公司越權平倉改單,法院判承擔賠償兼堂費》,載《香港商報》1998年11月20日B6版。
48. 《期貨市場國際規范的新發展》,載《法制日報》1998年10月10日,第8版「國外法壇」專版。
49. 《GLOBEX及其法律意義》,載《法制日報》1998年10月10日,第8版「國外法壇」專版。
50. 《國際期貨市場法律規制的歷程、現狀和原則》,載《法制日報》1998年10月10日第8版。
51. 《英國期貨市場的立法與自律監管》,載《法制日報》1998年10月10日第8版「國外法壇」。
52. 《日本期貨立法的特點》,載《法制日報》1998年10月10日,第8版「國外法壇」專版。
53. 《美國期貨立法探析》,載《法制日報》1998年10月10日,第8版「國外法壇」專版。
54. 《證券法對外資股市場的影響》,載《香港商報》1999年1月7日,第D1版。
55. 《歐元:How do you do? 》,載《上海國資》雜志,1999年第1期第43~46頁。
56. 《透視香港創業板市場――高科技中小企業上市融資的新途徑》,載《開放潮》雜志,1999年第4期「關注金融」專欄,第19~21頁。
57. 《中國大陸設立創業板市場的障礙與對策》,載辦《開放潮》雜志,1999年第5期第35~37頁。
58. 《產業投資基金規范發展引人關注》,載《上海證券報》1999年10月19日。
59. 《香港二板市場「特別快車」》,載《上海國資》,1999年第10期,第頁。
60. 《創業板,香港的「那斯達克」? 》,載中國作家協會主管、中華文學基金會主辦《環球企業家》雜志1999年第11期。
61. 《加入世貿組織對中國證券市場的影響及其應對策略》,載《開放潮》雜志,1999年第6期(總第36期),「特別欄目」「加入世貿組織:影響分析及前景展望」,第25~26頁。
62. 《中國證券市場直面入世沖擊波》,載《上海國資》雜志,2000年第1期,第42~45頁。
63. 《發揮監督功能 規范市場運行——論證券新聞與證券法制的辯證關系》,載《中國記者》雜志,2000年第3期。
64. 《中國信託業的創新與發展》,載《上海證券報》2001年3月26日第1版。
65. 《信託業迎來發展新契機》,載《上海證券報》2001年3月26日。
66. 《網上證券交易推動證券服務邁向更高層次》,與孫克任博士合作,載《上海國資》,2001年第2期,第40-42頁。
67. 《新股發行的市場化及其影響》,與孫克任博士合作,載《上海國資》,2001年第7期,第27-30頁。
68. 《詢價制是否帶來市場博弈新格局》,載《上海證券報》2005年2月2日。
69. 《法律環境堪成有利,信託公司直面外資參股》,載《上海證券報》2005年3月7日。
70. 《信託業務創新有制度優勢》,載《上海證券報》2005年3月7日。
71. 《證券法修改應注意與公司法協調》,載《上海證券報》,2005年3月9日第8版。
72. 《2005:信託機構厲兵秣馬》,載《上海證券報》2005年3月11日。
73. 《金融衍生品交易所法律問題研究》,獨著,10000字,上海經濟法論壇2006年首屆年會論文,大會宣讀,2006年7月15日。
74. 《構造我國金融期貨法律體系》,獨著,8000字,載《國際金融報》2006年8月17日第六版「論壇」專刊整版;中國人民大學復印報刊資料《投資與證券》2006年第10期全文轉載,第104-108頁。
75. 《國外證券稅制發展特點及其借鑒》,獨著,10000字,上海市法學會財稅法學研究會成立大會暨財稅法學理論研討會核心論文,2006年11月18日大會宣讀;刊載於《東方財稅法研究》(2007),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2007年7月版,載第88-100頁。
76. 《論金融期貨交易所及其獨占權制度》,獨著,4000字,載《金融教學與研究》2007年第1期,第45-47頁。
77. 《關於財經院校法學人才培養的幾個問題》,教育部高等學校法學學科教學指導委員會主辦、山西財經大學法學院承辦「財經院校法學人才培養模式研討會」主題評論,2007年5月24-25日,山西太原。
78. 《金融衍生品交易所十大法律問題研究》,載陳大鋼主編《創新型國家與經濟法研究》,上海財經大學出版社2007年6月版,第122-134頁。
79. 《中國法律翻譯的回顧與建議》,獨著,13000字,上海市浦東新區翻譯協會2009年年會暨第二屆浦東翻譯論壇—「翻譯推動浦東法治化進程國際論壇」(International Forum for Legal Translation and the Rule of Law)主題發言論文,2008年9月20日。
80. 《金融法若干術語的英漢翻譯與應用研究》,獨著,12000字,載《上海金融學院學報》2008年第6期,第60-67頁。
81. 《商事調解及其在金融糾紛解決中的應用》,獨著,8000字,為中國貿促會/中國國際商會調解中心2009年商事調解員大會撰寫的論文,2009年6月18-19日。
82. 《金融監管及其國際化的法律問題》,獨著,17000字,中國國際法學會2009年學術年會學術論文,2009年6月20-21日於華東政法大學及上海銀河賓館。
83.《研討金融法治建設,普及金融法律知識》,獨著,7000字,載《上海金融學院學報》,2010年第1期。
84.《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的優化法制環境研究》,獨著,12000字,中國法學會銀行法學研究會2010年年會暨「中國城市金融法治論壇」學術論文,載中國法學會、同濟大學《中國法學會銀行法學研究會2010年年會暨中國城市金融法治論壇論文集》(上)第1-12頁。
85.《WTO體制下大中華經濟區的法律問題》,獨著,12000字,載《上海金融學院學報》,2010年第5期。
86. 《關於我國財經類高校產學研合作模式的思考與建議——以上海金融學院產學研開放式合作與管理為視角的研究》,獨著,18000字,被2010年全國高等財經教育分會舉辦了首屆「中國高等財經教育論壇」採用,編入其年刊《高等財經教育研究》,於2011年4月由西南財經大學出版社出版。
87.《關於浦東新區科普國際交流平台建設的思考與建議》,吳大器、丁海濤、張學森 合著,12000,載《上海金融學院學報》,2011年第2期。

9. 我即將在上海政法學院學習,刑事司法,監獄學,民商法,知識產權,經濟法,國際經濟法,金融法哪個就業好

學法律的就業都很難,考公務員和司法考試是必須的,至於哪個系並不很重要,比較特別的是刑事司法系需要晨訓,多鍛煉身體也挺好的。

10. 華東政法大學國際金融學院研究生

華東政法大學國際金融法律學院是華東政法大學為適應當今世界對金融法制人才的需求,主動對接上海建立國際金融中心的舉措,於2010 年新設立的學院。學院研究生有很強的市場競爭力,比較容易找工作,科研水平也很強。
學院遵循美國耶魯大學等著名學府的「通識教育 + 專業教育」之教育理念,對現有教學、科研及人才培養模式進行大刀闊斧的革故鼎新,致力於培養擁有法律、金融財會、數理統計等復合型知識結構、嫻熟的外語能力、具有本科、碩士、博士學位的高起點、國際化、應用型金融法律人才。國際金融法律學院也將發展成為集「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社會服務」於一體的高端平台。

團隊
學院師資隊伍力量雄厚,精英薈萃,強手如林。
在編的專業教師中,既有畢業於美國耶魯大學、賓夕法尼亞大學、北京大學、復旦大學、上海交通大學等國內外知名院校的博士,又有曾經供職於大型金融機構、擁有豐富市場經驗的專業人員。另外,學院還與北京大學金融法研究中心簽訂了戰略合作夥伴協議。北京大學常務副校長、金融法研究中心主任、中國法學會副會長吳志攀教授,北京大學實證法務研究所所長、金融法研究中心副主任白建軍教授,台灣司法院終身大法官、著名學者王澤鑒教授、施文森教授等諸多著名學者擔任本院客座教授。此外,耶魯大學、香港大學等海內外著名學府,均會選派教授前來講學。

特色
以學術引領學生成長。本學院推出了「公司 × 金融 × 法律」經典譯叢,譯介了大量來自哈佛大學、牛津大學、劍橋大學等出版社的公司與金融法律經典著作,並通過開展大量學術活動,實現「以學術引領學生成長」的人才培養目標。
目前,本學院開展的學術活動包括:
其一,金融審判理論高端論壇。本學院與最高人民法院、上海市高級人民法院、上海證券交易所共同舉辦金融審判理論高端論壇,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長、上海市副市長、上海市高級人民法院院長、上海證券交易所總經理、上海銀監局、證監局、保監局等金融監管部門負責人悉數與會並發表精彩演講。
其二,「金融法律與實務系列講座」、「金融法律熱點問題三人行」等講座。本學院邀請從事金融案件審理的法官、金融監管官員與市場人士、金融律師等人員過來開設講座,增強學生學以致用的能力;
其三,師生沙龍。本學院周三例會時,將由一名專業教師選擇近期研究的熱點問題進行講授,其他老師與可以提問並參與研討。此外,本學院將把司法機關與律師面臨的疑難金融案件引入學院,由學生完成案情摘述,法官、檢察官、律師與教授共同研討,學生提問,師生互動,教學相長。
以實用的知識與技能適應市場需求。本學院除了具有深厚的理論研究能力之外,還通過以下方式傳授學生實用的知識並與技能:
其一,每年的假期,均安排學生到金融審判、金融監管與市場部門、律師事務所進行實習;
其二,承接來自法院、檢察院、金融監管部門的疑難案件研討任務,請高年級的學生做好案情摘要並負責講解,教授與實務部門的專家發表意見,學生通過旁聽均可獲益;
其三,聘請校外金融實務專家擔任學生導師,實現學生「校內外專家」的雙導師制,以實現「理論與實踐相結合」人才培養績效。

閱讀全文

與國際金融法律學院研究生會主席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天高科國際貿易 瀏覽:896
都勻經濟開發區2018 瀏覽:391
輝縣農村信用社招聘 瀏覽:187
鶴壁市靈山文化產業園 瀏覽:753
國際金融和國際金融研究 瀏覽:91
烏魯木齊有農村信用社 瀏覽:897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ipo保薦機構 瀏覽: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葯材種植產業發展規劃 瀏覽:748
博瑞盛和苑經濟適用房 瀏覽:708
即墨箱包貿易公司 瀏覽:720
江蘇市人均gdp排名2015 瀏覽:279
市場用經濟學一覽 瀏覽: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瀏覽:59
中國金融證券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4
國內金融機構的現狀 瀏覽:255
西方經濟學自考論述題 瀏覽:772
汽車行業產業鏈發展史 瀏覽:488
創新文化產業發展理念 瀏覽:822
國際貿易開題報告英文參考文獻 瀏覽:757
如何理解管理經濟學 瀏覽: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