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金融學業 > 台灣金融消費者保護法

台灣金融消費者保護法

發布時間:2020-12-10 13:19:06

A. 一,什麼是「霸王條款」

霸王條款就是一些經營者單方面制定的逃避法定義務、減免自身責任的不平等格式合同、通知、聲明和店堂告示或者行業慣例等,限制消費者權利,嚴重侵害群眾利益。

霸王條款之所以遭到廣大消費者的痛恨,是因為個別商家利用信息不對稱、供求關系不平衡,將不平等的消費條款強加給消費者。

很多時候,由於消費者是以個人形式面對集體形式的商家,存在心理弱勢,往往不得不自認倒霉,花了冤枉錢還得受窩囊氣。

「霸王條款」往往以格式合同、通知、聲明、店堂告示、行業管理等方式出現,具有五大共性:

1、減免責任,逃避經營者應盡的義務。

2、違反法律規定,任意擴大經營者許可權。

3、排除、剝奪消費者的權利。

4、權利義務不對等,任意加重消費者責任。

5、利用模糊條款掌控最終解釋權。

2015年2月14日,最高人民法院表示,餐飲行業中的「禁止自帶酒水」「包間設置最低消費」屬於服務合同中的霸王條款,消費者在餐飲經營者提供服務時遭遇霸王條款產生糾紛,可以適用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的規定,捍衛自身權益。

依據《消費法權益保護法》第24條規定:

經營者不得以格式合同、通知、聲明、店堂告示等方式作出對消費者不公平、不合理的規定,或者減輕、免除其損害消費合法權益應當承擔的民事責任。格式合同、通知、聲明、店堂告示等含有前款所列內容的,其內容無效。

(1)台灣金融消費者保護法擴展閱讀:

常見的霸王條款

快遞中的「先簽收後驗貨」、「因節假日造成的延誤,承運人不承擔責任」等。

購物中的「特價、促銷商品概不退換」、「本商場擁有本次活動的最終解釋權」等。

餐飲娛樂片中的「禁止自帶酒水」、「包間設置最低消費」、「消毒餐具收費」等。

旅遊中的「機票改簽費70%,退票費80%」、「本社對行程和報價保留解釋權」等。

租房買房中的「賣方因第三方原因導致遲延交房、遲延辦證無需承擔責任」等。

手機中的「行動電話上的保修貼紙不得撕毀、損壞,否則不予保修」等。

閱讀全文

與台灣金融消費者保護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天高科國際貿易 瀏覽:896
都勻經濟開發區2018 瀏覽:391
輝縣農村信用社招聘 瀏覽:187
鶴壁市靈山文化產業園 瀏覽:753
國際金融和國際金融研究 瀏覽:91
烏魯木齊有農村信用社 瀏覽:897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ipo保薦機構 瀏覽: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葯材種植產業發展規劃 瀏覽:748
博瑞盛和苑經濟適用房 瀏覽:708
即墨箱包貿易公司 瀏覽:720
江蘇市人均gdp排名2015 瀏覽:279
市場用經濟學一覽 瀏覽: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瀏覽:59
中國金融證券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4
國內金融機構的現狀 瀏覽:255
西方經濟學自考論述題 瀏覽:772
汽車行業產業鏈發展史 瀏覽:488
創新文化產業發展理念 瀏覽:822
國際貿易開題報告英文參考文獻 瀏覽:757
如何理解管理經濟學 瀏覽: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