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從2020年1月1日到2020年3月6日的金融大事件有哪些
2020年來1月1號到2020年3月6號的金融大事件呢源,有很多件,但是呢,基本上都發生在美國,因為美國吧,現在。他們的金融管理體系啊,和他們的管理人員呢?嗯,跟他們這個白宮啊,有一點不同步,不同調,所以說呢,出現了,有一些金融世界,但是要論得上大世界的話。就是他們的這個利率好像是有所調整的,可以。看看美國的網站上面有關於他們的聯儲主席,所發表的聲明也可以看看。他們的總統在推特上面發布的。推文也是可以看的出來的。
2. 2011年主要國內國際主要金融大事件
1月1日——(1)愛沙尼亞共和國正式加入歐元區。
2月18日——二十國集回團財長和央行行答長會議在法國舉行。
3月7日——香港證券交易所將延長與A股重疊交易時間,交易時段由現在的4小時延長至5小時。 4月15日——博鰲亞洲論壇2011年年會在海南博鰲開幕。
8月5日——國際評級機構標普將美國長期主權信用評級由「AAA」降至「AA+」,評級展望負面,這是美國歷史上首次失去AAA信用評級。
9月12日~14日——2011年夏季達沃斯論壇在大連舉行。
11月3日~4日,G20峰會在法國戛納召開,國家主席胡錦濤出席並發表重要講話。
3. 求一本書,關於經濟和金融20世紀以來大事件的
我想《貨幣戰爭》對你再適合不過了,宋鴻兵著。
目錄:
第一章 羅斯切爾德家族–歐洲唯一的強權
1.1拿破崙的滑鐵盧與羅斯切爾德的凱旋門
1.2羅斯切爾德起家的時代背景
1.3老羅斯切爾德的第一桶金
1.4內森主宰倫敦金融城
1.5傑姆斯征服法蘭西
1.6所羅門問鼎奧地利
1.7羅斯切爾德盾徽下的德國和義大利
1.8羅斯切爾德金融帝國
第二章 國際銀行家和美國總統的百年戰爭
2.1刺殺林肯總統
2.2貨幣發行權與美國獨立戰爭
2.3國際銀行家的第一次戰役:美國第一銀行(1791-1811)
2.4國際銀行家卷土重來:美國第二銀行(1816-1832)
2.5「銀行想要殺了我,但我將殺死銀行」
2.6新的戰線:「獨立財政系統」
2.7國際銀行家再度出手造成「1857年恐慌」
2.8美國內戰的起因源於歐洲的國際金融勢力
2.9林肯的貨幣新政
2.10林肯的俄國同盟者
2.11誰是刺殺林肯真正的兇手?
2.12致命的妥協:1864年國家銀行法
第三章 美聯儲—私有的中央銀行
3.1神秘的哲基爾(Jekyll)島
3.2華爾街七巨頭:美聯儲的幕後推手
3.3策立美聯儲的前哨戰:1907年銀行危機
3.4從金本位到法定貨幣(FiatMoney):銀行家世界觀的大轉變
3.51912年大選烽煙
3.6B計劃
3.7美聯儲法案過關,銀行家美夢成真
3.8誰擁有美聯儲?
3.9美聯儲第一屆董事會
3.10不為人所知的聯邦咨詢委員會
第四章 戰爭與大衰退:國際銀行家的「豐收時節」
4.1沒有美聯儲,就沒有第一次世界大戰
4.2戰爭中的美聯儲
4.3「為了民主和道德原則」,威爾遜走入戰爭
4.4美國戰時的重要人物
4.5凡爾賽和約:一份為期20年的休戰書
4.6剪羊毛(FleecingoftheFlock)與美國1921年農業衰退
4.7國際銀行家的1927年密謀
4.81929年泡沫破裂:又一次」剪羊毛「行動
4.9策劃大衰退的真正圖謀
第五章 廉價債務貨幣的「新政」
5.1凱恩斯的「廉價貨幣」
5.21932年總統大選
5.3誰是佛蘭克林.德蘭諾.羅斯福
5.4廢除金本位:銀行家賦予羅斯福的歷史使命
5.5「風險投資」選中了希特勒
5.6華爾街資助下的納粹德國
5.7昂貴的戰爭與廉價的貨幣
第六章 統治世界的精英俱樂部
6.1「精神教父」豪斯上校
6.2國際清算銀行:中央銀行家的銀行
6.3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與世界銀行
6.4統治世界的精英集團
第七章 誠實貨幣的最後抗爭
7.1肯尼迪:白銀美元的殉葬品
7.2約翰遜:美元銀本位的終結者
7.3「黃金互助基金」
7.4特別提款權
7.5廢除黃金貨幣的總攻
7.6「經濟刺客」與石油美元迴流
7.7里根:離心臟僅一毫米的子彈打碎了金本位的最後希望
第八章 不宣而戰的貨幣戰爭
8.11973年中東戰爭:美元反擊戰
8.2保羅.沃爾克:世界經濟「有控制地解體」
8.3世界環保銀行(WorldConservationBank):要圈地球30%的陸地
8.4金融核彈:目標東京
8.5索羅斯:國際銀行家的金融黑客
8.6阻擊歐洲貨幣的「危機弧形帶」
8.7亞洲貨幣絞殺戰
第九章 美元死穴與黃金一陽指
9.1部分儲備金體系:通貨膨脹的策源地
9.2債務美元是怎樣「煉成」的
9.3美國的「債務懸河」與亞洲人民的「白條」
9.4金融衍生品市場的「霸盤生意」
9.5房利美和房地美(GSE):「第二美聯儲」
9.6黃金:被軟禁的貨幣之王
9.7一級警報:2004年羅斯切爾德退出黃金定價
9.8黃金一陽指
第十章 謀萬世者
10.1貨幣:經濟世界的度量衡
10.2金銀貨幣:動盪經濟世界的定海神針
10.3債務貨幣脂肪與GDP減肥
10.4金融業:經濟的戰略空軍
10.5中國的金融戰略:「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
10.6金銀中國元:邁向世界儲備貨幣之路
4. 除金融危機外近年我國或國際上金融方面的大事件都有哪些
比如汶川地震:23萬億災後重建資金重建災區:http://biz.icxo.com/special/08pandian.htm(資料)
抵制家樂福事:奧運火炬巴黎遭難:http://biz.icxo.com/special/fbrand.htm
還有著名的三聚氰胺事件啊:http://biz.icxo.com/zt/sanyuan/
經歷了漫長的14年討論燃油稅改革正式啟動:http://biz.icxo.com/top_view_23136_1.htm
可都是專業的財經盤點哦,如果滿意的話,把你的懸賞給我啦,也不枉費我給你列這么多,這么多人里我對你最熱情!
5. 求2009、2010年度以及2011年初大事件,包括網路、國內、國際、金融、政治、社會。
http://politics.people.com.cn/GB/1026/13636139.html
http://www.google.com/intl/en/press/zeitgeist2010/#review
6. 求07年至今中國金融大事件和對中國影響巨大的國際金融大事件
這些大事件復有美國次貸危制機、歐債危機、亞投行發起及成立、人民幣進入SDR等。
這些年的金融大事件很多,無法意義追溯,選擇幾個有代表性的事件。
1、國內金融大事件
2007年,股市大漲,中國郵政儲蓄銀行成立,中國投資公司成立,中行、工行上市創下多個中國及世界之最。
2008年,央行頻繁降息,多家金融機構海外投資出現巨大風險
2009年,國務院批准人民幣跨境交易試點,創業板誕生
2010年,四大國有銀行上市收官,銀行參股保險開始
2011年,第三方支付正式進入監管時代,銀行業新監管標准形成
2012年,利率匯率市場化改革提速,銀行業國際化加快,國家引導民間資本進入金融業
2013年,同業業務泛濫、流動性緊張、影子銀行爆發式增長,監管部門出台了一系列措施。
2014年,滬港通——資本市場國際化的里程碑,深圳前海微眾銀行開業,首家互聯網銀行
2015年,存款保險制度實施,人民幣加入SDR
2、對中國影響巨大的國際金融大事件
2007年初見端倪,2008年美國正式承認的美國次貸危機。
從2009年12月起至今的歐債危機。
2009年至今國際金價先暴漲後暴跌
2015年,亞投行由中國發起成立,多個國家積極響應
7. 江西國際信託投資股份有限公司的大事記
1、1981年5月13日,經江西省人民政府批准,江西省國際信託投資公司在江西南昌成立。
2、1984年2月22日,中國人民銀行批准公司開辦金融業務。
3、1984年9月18日,國家外匯管理局批准公司經營外匯業務。
4、2003年4月3日,經中國人民銀行批准,公司重新登記成立,注冊資本3億元人民幣,其中外匯1500萬美元,成為目前江西省唯一一家經營信託業務的地方金融機構。
5、2003年8月7日,公司發起設立「南昌市土地儲備中心貸款集合資金信託計劃」,金額人民幣1億元,成為我省首個資金信託計劃。
6、2003年10月22日,公司發起設立我省首個股權投資信託計劃——「江西速達股權投資信託計劃」
7、2004年4月28日,中共江西省委決定裘強同志任公司黨委書記。經江西省人民政府推薦,中國銀監會核准,6月2日,公司董事會選舉裘強同志為公司董事長。
8、2004年8月公司實現年內首個月度盈利。
9、在省委、省政府的關心支持下,在省國資委的指導下,公司董事長帶領員工以打包剝離的方式,於2004年9月29日成功剝離公司歷年不良資產9.28億元。
10、在董事長的帶領下,公司2005年度實現年度扭虧為盈,開始步入快速發展軌道。
11、2006年11月10日,公司發起設立金麒麟1號信託理財產品,規模5250萬元,並於2007年11月按約如期交付。截至2008年10月底,公司金麒麟已形成系列理財產品,發行7期,累計金額6.2億元。
12、2007年11月,公司受託管理的信託資產規模累計突破100億元。
13、2007年12月,公司受託管理的信託資產存量規模突破100億元。
14、2007年7月公司金融理財中心實現單個部門信託收入過千萬,11月份實現信託收入突破2000萬。
15、2008年3月,公司受託管理的信託資產規模累計突破500億元。
16、2008年10月,公司信託三部門實現單個部門信託收入突破4000萬元。
17、截至2008年11月底,公司累計為省內各地市發行信託發行32個,累計為當地經濟建設募集資金30億元。
18、2004年10月27日公司設立深圳聯絡處,並於2008年11月3日正式設立深圳金融研發中心。
19、2004年12月8日,公司設立北京金融研發中心,邁開了公司省外信託業務拓展的步伐。截至2008年10月底累計為公司創收3700萬元。
20、2004年12月8日,公司設立上海金融研發中心,截至2008年10月底累計為公司創收290萬元。
21、2008年9月8日,公司設立西部金融研發中心。在一個月不到的時間即實現創收過百萬。
22、2008年11月3日,公司設立南部金融研發中心。
23、2012年10月由江西國際信託股份有限公司更名為中江國際信託股份有限公司,注冊資本人民幣11.56億元。
8. 1995年至2008年國際期貨每年的大事件(漲幅較大的各股)
道瓊斯指數崩盤 (1989年),蘇聯新政權的軍事襲擊 (1991年),美伊沙漠風暴 (1991年),全球金融牛市上升 (1992-1995年),英國霸克菱銀行倒閉事件 (1995年),亞洲貨幣慘遭狙擊面臨貶值 (1997年),美國911襲擊事件 (2001年),美伊戰爭 (2002年)2003年H股上漲4倍,是由於國際資金看好中國經濟的高速增長競相投資,H股從區域性被冷落的市場成為國際巨額資金投資的最佳場所;3)為何美國2003年攻打伊拉克都沒有讓石油價格大幅上漲? 2004年大宗商品價格指數卻暴漲,石油、重金屬價格翻翻。因為中國2003年、2004年固定資產投資的高增長,使得中國乃至世界整體供需短期失衡 (2004年中國石油需求的增長佔世界石油需求增長的50%),造就了期市大牛和2003年底的股市1300點---1700點大牛市(中國本輪針對固定資產的宏觀經濟調控源於此)2006年1月2日,國際金價為每盎司514美元。隨後,金價展開了跳躍式上漲,一天之內上漲20美元都不是新鮮事。到5月12日,國際金價終於創下每盎司730美元的歷史紀錄。2007美國次級按揭貸款危機演變為影響全球金融市場的大事件,讓投資者始料不及,但隨後美國實體經濟陷入低迷之中,確實給全球經濟和金融市場以很大沖擊。今年已有11家銀行關門, 始於去年8月的美國金融動盪,在14日雷曼兄弟申請破產、美林被低價收購等一連串重磅炸彈同時引爆後,其嚴重性儼然上升到了一個新的高度。僅今年,迄今為止,美國就已有11家銀行倒閉。
這不得不讓人聯想起1929~1933年美國大蕭條期間那場驚天動地的銀行倒閉潮。相關資料顯示,在那短短4年間,美國共有9755家銀行破產,占當時銀行總數的1/3。
雖然從數量上來看,此次美國銀行業危機遠不能和大蕭條時期相提並論,但在市場環境已發生巨變的時代背景下,仍出現如此規模的銀行倒閉潮,實屬觸目驚心。
9月5日,Silver State成為今年以來第11家破產的美國地方銀行。而此前的8個月,已分別有Douglass National、Hume、ANB Financial、First Integrity、Indy Mac、First Heritage、First National、First Priority、The Columbian Bank and Trust Company和Integrity等10家銀行先後倒閉。其中最大的銀行是7月11日宣布破產的IndyMac,該行擁有320億美元資產和190億美元存款,它也是美國歷史上破產的第三大銀行。
美國聯邦存款保險公司(FDIC)不久前曾透露,截至第二季度末,其黑名單上的「問題銀行」已增至117家之多,比首季度增加30%,接近去年同期的兩倍,創下了自2003年中期以來的最高紀錄。
自2000年10月以來,FDIC已關閉了37家銀行,其中2002年關閉了12家,為歷年之最,2005年和2006年均無銀行倒閉,2007年為3家。而今年到目前為止,已有11家銀行先後破產,僅7月以來的短短兩個多月就有7家。
FDIC董事長謝拉·布萊爾上月表示,她預計今年會有更多的銀行「難逃厄運」。
「我認為這場危機才剛過半,甚至可以說最壞的時候還未到來。未來幾個月我們看到的將不只是中小銀行倒閉,我們還將看到一家大投行或商業銀行倒閉。」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前首席經濟學家羅格夫說。
僅僅過了一個月,羅格夫的話就已應驗,雷曼兄弟宣布申請破產。諸多分析人士認為,2009年第一、第二季度才是銀行信貸損失的高峰。如果真是這樣,美國銀行的倒閉潮也許才剛剛開始。
9. 最近幾年的重大金融事件
1.雷曼兄弟倒閉 信心崩潰 美國第4大投資銀行雷曼兄弟由於投資失利,在談判收購失敗後宣布申請破產保護,引發全球金融海嘯。美國財政部和聯儲局協助挽救瀕臨破產的貝爾斯登,卻拒絕出手拯救雷曼兄弟的做法惹起重大爭議,市場信心崩潰一發不可收拾,股市狂瀉難止,為美國日後拯救AIG和推出7000億美元救市方案埋下伏筆。 2.CDS拖垮AIG 獲千億打救 全球最大保險集團美國國際集團(AIG) 承保數以百億美元計的信貸掉期合約(CDS),由於信貸掉期合約錄得巨額虧損,AIG亦面臨無力償債的局面。為恐AIG拖垮全球金融體系,聯儲局緊急宣布以1000億美元的一籃子拯救計劃支持AIG。 3.3大車廠臨破產 求助國會 由於信貸緊縮,30年來競爭力江河日下的 美國3大車廠通用、福特和克萊斯勒 出現流動資金短缺,加上汽車銷量暴跌,公司陷於財困,營運難以為繼。3大車廠要求國會提供340億美元緊急援助,否則車廠倒閉將導致美國多達550萬人在3年內失業。 4.花旗裁員「賣身」 市值跌9成 金融界「巨人」花旗銀行曾是全球最大金融機構,但敵不過金融危機沖擊,股價一度從高峰下跌9成。花旗今年宣布全球裁員7.5萬人及出售資產套現,並需接受聯邦政府注資200億美元。政府同時要為花旗逾3000億美元資產作擔保,避免花旗倒閉。 5.華府接管「兩房」 自釀苦酒 美國房屋抵押貸款公司房利美和房地美合計持有或擔保約半數美國房屋按揭貸款,由於房地產市場崩潰,兩房財困,被迫由政府歷史性接管。 《華盛頓郵報》最新消息稱,兩房數年前曾接獲內部警告,聲稱兩房購買或發放的次級按揭貸款風險甚高,許多借款人不明白貸款條件且還款能力成疑,對兩房、借款人和整個行業都造成危害。但兩房高層出於競爭壓力,執意購買和發放高風險次按,埋下隱患。 6.3A債券不安全 資金失避風港 導致華爾街金融風暴的元兇之一,正是一些被列為「安全」的投資產品,包括拍賣利率債券、聯邦基金和債務抵押債券,不少都獲得評級機構評為AAA級別。曾被視為超級安全的貨幣市場基金,資產價值亦跌穿每股1美元的長期穩定價,迫使美國財政部推出貨幣市場基金資產擔保計劃,以免觸發贖回潮。 7.評級機構失信譽 備受質疑 權威信貸評級機構穆迪、標准普爾和惠譽都有給予一些以次按作抵押的債券最高評級,忽略其潛在風險;然而,一旦問題浮現,價格下滑時,這些評級機構又會快速下調評級,惡化情況。信貸評級機構的可信性備受質疑。 8 對沖基金重創 喜憂參半 一向被視為投資精明的對沖基金,在這次金融危機中嚴重損手,不少對沖基金的價值蒸發了50%,部分基金因投資者大量贖回而被迫關閉。當然,也有一些基金因賣空銀行股票和與按揭業相關的股票而大賺特賺。 9.格林斯潘聲譽受損 走下神壇 曾被市場人士奉若神明的聯邦儲備局前任主席格林斯潘,被批評未有適當運用利率政策,導致房地產出現泡沫,又疏於監管高風險的次按債券,他也被迫承認要為目前的市場混亂負上責任。 10.冰島瀕臨破產 財富蒸發 擁有30萬人口的冰島貨幣克朗在今次金融海嘯中大幅貶值,整個國家的財富幾乎全被蒸發掉,無法償還數以十億歐元計的債務,瀕臨破產,需四處向國際社會借貸求救。不少冰島銀行的外國存戶損失慘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