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金融學中,利率有哪些分類各有什麼特點
決定和影響利率的主要因素有:
(1)利潤率的平均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中,利息仍作為平均利潤的一部分,因而利息率也是由平均利潤率決定的。根據我國經濟發展現狀與改革實踐,這種制約作用可以概括為:利率的總水平要適應大多數企業的負擔能力。也就是說,利率總水平不能太高,太高了大多數企業承受不了;相反,利率總水平也不能太低,太低了不能發揮利率的杠桿作用。
(2)資金的供求狀況。在平均利潤率既定時,利息率的變動則取決於平均利潤分割為利息與企業利潤的比例。而這個比例是由借貸資本的供求雙方通過競爭確定的。一般地,當借貸資本供不應求時,借貸雙方的競爭結果將促進利率上升;相反,當借貸資本供過於求時,競爭的結果必然導致利率下降。在我國市場經濟條件下,由於作為金融市場上的商品的「價格」——利率,與其他商品的價格一樣受供求規律的制約,因而資金的供求狀況對利率水平的高低仍然有決定性作用。
(3)物價變動的幅度。由於價格具有剛性,變動的趨勢一般是上漲,因而怎樣使自己持有的貨幣不貶值,或遭受貶值後如何取得補償,是人們普遍關心的問題。這種關心使得從事經營貨幣資金的銀行必須使吸收存款的名義利率適應物價上漲的幅度,否則難以吸收存款;同時也必須使貸款的名義利率適應物價上漲的幅度,否則難以獲得投資收益。所以,名義利率水平與物價水平具有同步發展的趨勢,物價變動的幅度制約著名義利率水平的高低。
(4)國際經濟的環境。改革開放以後,我國與其他國家的經濟聯系日益密切。在這種情況下,利率也不可避免地受國際經濟因素的影響,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①國際間資金的流動,通過改變我國的資金供給量影響我國的利率水平;②我國的利率水平還要受國際間商品競爭的影響;③我國的利率水平,還受國家的外匯儲備量的多少和利用外資政策的影響。
(5)政策性因素。自1949年建國以來,我國的利率基本上屬於管制利率類型,利率由國務院統一制定,由中國人民銀行統一管理,在利率水平的制定與執行中,要受到政策性因素的影響。例如,建國後至十年動亂期間,我國長期實行低利率政策,以穩定物價、穩定市場。1978年以來,對一些部門、企業實行差別利率,體現出政策性的引導或政策性的限制。可見,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中,利率不是完全隨著信貸資金的供求狀況自由波動,它還取決於國家調節經濟的需要,並受國家的控制和調節。
希望對你有用
㈡ 貨幣金融學 名義利率和實際利率 標有箭頭的那一句怎麼得出來的
箭頭公式用作精確計量利率變動情況:
名義利率=實際利率+通脹率
這個公式是以本金內為單位來衡量的。也就容是說,相對於100元本金,名義利率應當包含實際利率和本金的貶值幅度。
但是別忘了,利息也會因為通脹而貶值。
所以如果要更精確的計算,就必須把這部分損失也計算在內,於是就有了:
名義利率=實際利率+通脹率+利息通脹率。
r=i+p+ip=(1+i)(1+P)-1
㈢ 金融學中關於利率方面的問題 急!!!!!!!
現在就以利率的提高作為例子,
利率提高就是LM曲線向左移動,貨幣緊縮,貨幣供應就減少。對於物價水平的高低原因很大程度上是市場中流動貨幣的影響,利率的提高使得一部分的貨幣轉為銀行的儲蓄,然而市場中流動的貨幣就會減少,物價也會下降。
社會的總需求AD是由IS-LM的移動形成,利率的提高會使得LM向左移動,在IS不動的情況下,AD向左移動。因為利率的上升會引起物品需求的減少和產出的下降。
對於外匯和國際資本的流動:資金是追逐利潤的,利率的提高,會使得國外的資金流入國內,外幣要兌換成本幣,即本幣需求增加,所以匯率提高,國際資金流入。
對於經濟的成長來說,利率的提高往往是抑制經濟過熱減少通脹的一種手段。利率影響的是貨幣的供給,對整體經濟來說不能一概而論說是高好還是低好。
㈣ 金融學和利息理論裡面的名義利率和實際利率是否一樣
Fisher equation: (1+r)(1+i)=(1+R)r是實際利率,i是通脹率,R是名義利率,二者不一樣r是衡量購買能力,R是忽略了通脹率
㈤ 金融中的實際利率到底怎麼算
名義利率與實際利率的換算:i=(1+r/m)^m-1
式中:r為名義利率;m為年復利次數
㈥ 貨幣金融學中的利率一般指什麼利率
利率是指各國央行發布的基準利率。長期債權是按面額貼息發行的,當遠專期利率上屬升時,貼現率也上升,這意味著當初發行債券時的價格應該更低才公平,這樣債券的收益率就相對下降了。
利率表示一定時期內利息量與本金的比率,通常用百分比表示,按年計算則稱為年利率。其計算公式是:利息率=利息量/ 本金x時間×100%。加上x100%是為了將數字切換成百分率,與乘一的意思相同,計算中可不加,只需記住即可。
㈦ 經濟學里實際利率和名義利率的區別!
1.如年貸款利率為10%,一年計息一次,那麼年利率就是8%。
2.如年貸款利率是10%,一個季度計息一次,就是說一年下來,計息了4次(計息次數m),那麼年利率就會比10%要大了。
這種情況下,就會出現名義利率和實際利率的區別,即年名義利率r=10%,而年實際利率ieff的計算公式為:ieff=(1+r/m)m-1
。【注意:後面的m是上標,m次方】此時算出來的年實際利率就是10.38%了。
不知道你明白沒有?
㈧ 金融學利率問題
銀行的利率是名義利率, 名義利率—通貨膨脹率=實際利率
首先搞清楚定義。你問的「你希望明年以前銀行付給你的名義利率是多少」當然是超過通貨膨脹率了,也就是超過6% 該年末不知是今年還是明年。。把時間描述清楚
㈨ 舉例說明名義利率與實際利率的不同 金融學
比如現在名義利率是5%,但是現在有3%的通貨膨脹,實際利率就是2%。可以看成專,現在手上有5塊錢屬,在沒有通脹的情況下5塊錢能買價值5塊錢的東西,但是現在因為通貨膨脹的存在導致你的5塊錢貶值了,只能買價值2塊錢的東西了。
名義利率是央行或其它提供資金借貸的機構所公布的未調整通貨膨脹因素的利率,即利息(報酬)的貨幣額與本金的貨幣額的比率。實際利率是指剔除通貨膨脹率後儲戶或投資者得到利息回報的真實利率。通貨膨脹率是貨幣超發部分與實際需要的貨幣量之比,用以反映通貨膨脹、貨幣貶值的程度。
㈩ 名義利率與實際利率
名義利率就是銀行一般說的利率。如果你考慮了通脹,你會發現實際利率很低,有時候甚至是專負的屬實際利率。這就是為什麼大家說,把錢存銀行再貶值。金融學中的貼現率只是一個概念,並非是固定的哪個利率,這個是視情況而定的。 它的意義是,比如你未來能得到m人民幣,按照u貼現率折現,pv=n。 這個意思就是,假定你按照u的貼現率投資(就是這個項目能給你的報酬),你最終能得到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