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金融學業 > 互聯網金融並購成功案例

互聯網金融並購成功案例

發布時間:2020-12-08 19:00:13

㈠ 快手並購易聯給雙方帶來哪些好處

並購易聯意味著快手可以拿到一張移動支付牌照,可以進軍互聯網金融領域。根據相關媒體報道,快手公司已經收購了易聯支付公司,也就是說,快手已經通過收購的方式,獲得了移動支付牌照了。據相關人員表示,這次交易,快手以現金加股票的方式完成了這筆交易,其中現金金額超過了3億,交易完成之後,快手將持有一半以上的易聯支付股份。而被收購的易聯支付於2005年成立的,在2014年獲得了移動支付牌照,此次快手的收購,也主要是為了這張互聯網支付的牌照。

除了這起收購案以外,近期快手也頻頻傳出IPO上市的消息,而近日快手也正是公布了其招股書,數據顯示其直播業務日活用戶超過了1.7億,人均打賞消費為45元,每月的付費打賞用戶超過6000萬,營收實現大幅上漲。

㈡ 阿里巴巴互聯網,阿里巴巴並購餓了么案例

阿里巴巴並購餓了么案例分析:

一、並購雙方基本情況

1、並購方阿里巴巴集團概述

阿里巴巴集團創建於1998年年底,總部設在中國杭州,並在海外設立美國矽谷、倫敦等分支機構。阿里巴巴集團是B2B電子商務的著名品牌,是目前全國最大且世界領先的電子商務企業。

阿里巴巴於2014年9月19日在紐約證券交易所正式上市。在2016年10月的阿里巴巴雲棲大會上,阿里巴巴馬雲在演講中第一次提出了「新零售」這個概念,並對外宣告此計劃。

2、被並購方上海拉扎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餓了么)概述

餓了么是2008年創立的本地生活平台,主營在線外賣、新零售、即時配送和餐飲供應鏈等業務。餓了么擁有高效體系完整的物流配送體系和數字化餐飲系統,致力於用科技打造本地生活服務O2O平台。餓了么在外賣配送方面,推動了中國餐飲的數字化進程,改變了人們傳統的就餐方式,大大推進了餐飲業和物流業的發展。

在全國范圍內,餓了么已覆蓋2000個城市,加盟餐廳130萬家,用戶量達2.6億和超過300萬名的騎手。2017年8月24日,餓了么正式宣布合並網路外賣。

二、並購動機

1、新零售計劃開展的需要

「線上線下和物流結合在一起,才會產生新零售。」而阿里巴巴作為一個B2B的電子商務企業,具有豐富的線上經驗,卻缺乏線下的經驗。在線下這一區域,可以說是一個全新的領域也,是空白的領域。如果自己白手起家,從頭搭建整個線下體系,其缺乏相關經驗、技術以及人脈,是不理智的商業決策。

而餓了么剛好有著完善的物流配送體系,是一個發展成熟的O2O企業,剛好滿足了阿里巴巴發展線下業務的需要。餓了么有幾百萬的專職和兼職騎手團隊,通過與阿里巴巴合作,能夠使自己的業務不再局限於外賣行業,而能夠與阿里巴巴共享資源和途徑。通過餓了么線下配送平台和阿里巴巴線上購物平台,如淘寶、支付寶等相結合,打通了線上和線下之間的屏障。

2、帶來協同效應的需要

阿里巴巴並購餓了么,可以形成協同效應,可以幫助形成 「1+1>2」的效應。通過內外部協同相結合的方式,兩家企業可以減少運營成本費用,增加利潤,並購方可以給被並購方提供資金促其開拓發展。

從兩者共同的角度來看,阿里巴巴副總裁王磊、原阿里巴巴健康CEO出任餓了么CEO能夠實現兩者技術、管理、資源的融合,能夠優勢互補,彌補缺陷。同時也在品牌效應、技術、企業文化等方面也實現協同,為兩者帶來規模經濟效益,為新零售計劃的開展提供了經濟力量支持。在此並購基礎之上,餓了么也可以利用阿里巴巴的資金支持,使餓了么月初巨大的補貼損失由阿里巴巴來彌補。

3、制衡競爭對手的需要

目前線下O2O龍頭企業僅餓了么以及美團兩家獨大。騰訊優先選擇了美團,如果阿里巴巴想要拓展線下業務,那麼阿里巴巴選擇權僅剩下餓了么。從阿里巴巴的角度來看,阿里巴巴需要制衡的競爭對手是網路、騰訊等。

餓了么的業務正好符合阿里巴巴螞蟻金服的業務發展戰略需要,阿里巴巴收購餓了么,也許未來支付寶以及淘寶里的口碑就可以直接和餓了么相接,使得阿里巴巴能夠利用螞蟻金服重新沖刺本地生活服務這一塊領域。

三、並購風險

1、企業整合風險

總的來說,企業並購後整合的效果對於企業並購最終是否成功起著決定性的作用。因為阿里巴巴和餓了么雖然同屬於網路行業,但是兩者的業務卻是截然不同的。前者是線上B2B電子商務企業,後者是線下O2O訂餐平台,如果兩者合並的話,必然存在企業整合風險。

這里的整合,不僅僅只是資源整理這樣一個單方面的過程,同時也包括一個文化整合的過程。阿里巴巴想要對本地生活市場進一步整合,根據相關新聞訊息,知道阿里巴巴本地生活服務公司將由餓了么和口碑兩大業務合並組成。

而在未來,阿里巴巴有著想要本地生活服務公司將與阿里巴巴生態內原有各個板塊產生更大的協同效應的願景。但兩個企業之間整合方面就存在兩個方面的難題:第一是餓了么和口碑的整合;第二是餓了么和阿里巴巴的整合。

2、支付風險

阿里巴巴成功以95億美元的現金對價形式實現對餓了么的並購行為,對餓了么完成全資收購。這次收購被稱為互聯網史上最大的現金收購案例。

而此前阿里巴巴收購優酷土豆、萬達電影的金額分別為45億美元和46.8億美元。華聯股份披露了相關的細節,其對餓了么進行估值,企業價值約為90.53億美元,低於阿里巴巴投入的總現金金額。阿里巴巴此次採用巨額全現金的對價形式收購餓了么,此次支付的對價是之前的兩倍多。

阿里巴巴這樣做雖然可以迅速達到並購的目的,且現金對價形式不同於負債類融資和股權類融資,其具有防止股權過度分散的優勢,也一定程度上避免了舉債的金融杠桿風險。但一定程度上會影響企業的正常經營,因為需要其在短時間內迅速支付大數量金額,那麼企業的資金鏈也有斷裂的可能性。除此之外,企業可能會產生過度交易的不良後果。

3、獨立性風險

餓了么可能喪失獨立性。阿里巴巴通過全資收購餓了么,其實也是全資控股了餓了么,成為絕對的大股東。並宣布阿里巴巴集團副總裁王磊擔任了餓了么CEO。這跟並購之時,阿里巴巴說的堅持餓了么獨立運營的原則不變,餓了么將保持獨立品牌、獨立運營相矛盾。

餓了么雖然被阿里巴巴並購之後能夠獲得大力的資金支持,但其獨立性的削弱,意味著其要成為阿里巴巴手下的一顆棋子,一顆布局本地生活服務市場的棋子。餓了么喪失獨立性之後,公司的業務和戰略將會被顛覆,以原本的外賣配送業務為主或許會成為阿里巴巴布局本地生活服務市場的一個輔助工具。

四、結論

互聯網企業的並購行為對自身企業的未來發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對於並購方來說,應該考慮並購後對企業流動性的影響,對企業財務狀況是否會帶來不利影響。公司應該提前做好財務規劃和預測,提前防範此過程中的財務風險。應提前考慮並購的必要性及合理性,要記住並購要服務於公司的總體發展目標,並購是為了形成協同效應及達成規模經濟效益,而不是單純為了抗衡競爭對手而進行盲目並購。

並購的過程中,還要考慮對價金額及對價形式是否最優,制定合理的資本結構,降低融資風險,保障企業流動性償債能力。在並購以後不可忽視資源整合和文化整合風險,加強協同效應以實現規模經濟效益。

㈢ 阿里巴巴收購了哪些公司的股權

一、搜索引擎

雅虎中國:是曾經的全球第一門戶搜索網站,業務遍及24個國家和地區,為全球超過5億的獨立用戶提供多元化的網路服務。2005年8月,中國雅虎由阿里巴巴集團全資收購。於2013年9月1日零時起,不再提供資訊及社區服務。【收購】

搜狗:10年,搜狐與阿里巴巴集團宣布達成合作。宣布,將旗下的搜索業務——搜狗分拆成立獨立公司。12年,回購阿里巴巴所持有的搜狗約10%的股份。搜狗與阿里巴巴兩年的牽手宣布正式終止。和阿里分家後,2013年9月16日,騰訊向搜狗注資4.48億美元,並將旗下的騰訊搜搜業務和其他相關資產並入搜狗,交易完成後騰訊隨即獲得搜狗完全攤薄後36.5%的股份,而且騰訊持股比例會在近期內增加至40%左右。

神馬:2013年由全球用戶量最大的移動瀏覽器UC優視與中國互聯網行業領軍企業阿里巴巴共同發起組建。

馬雲曾表示:「今後的電子商務絕對離不開搜索引擎。」因此,阿里曾兩次在搜索引擎領域做出重磅投資。

二、020領域

口碑網:口碑是阿里巴巴集團與螞蟻金服集團整合雙方資源,聯手打造的一家互聯網本地生活服務平台,於2015年6月23日正式成立。【全資子公司】

美團:2011年07月13日,阿里巴巴領投美團網5000萬美金。2015年11月,阿里確認退出美團。

快的打車:2013年4月,快的獲得阿里巴巴、經緯創投1千萬美金的A輪融資。2015年2月14日,快的打車與滴滴打車宣布進行戰略合並。【投資】

高德地圖:中國領先的數字地圖內容、導航和位置服務解決方案提供商。2013年05月,阿里巴巴2.9億美元入駐高德,成為高德第一大股東。2014年02月,阿里巴巴斥資11億美元完成對高德地圖的全資收購。【收購】

TicketNew:阿里影業近日收購了一家印度在線票務公司TicketNew的大部分股權,投資金額接近12億盧比(1盧比約為0.1056元人民幣),此次收購將提升TicketNew運營能力以及擴張其在印度本土的服務體系。【收購】

大麥網:2017年3月份,阿里巴巴集團收購中國最大的演出票務平台大麥網。【收購】

盒馬鮮生:據業內人士透露,盒馬鮮生已經完成了規模大約1.5億美金的融資,而背後的「金主」就是阿里集團。【投資】

石基信息:這是一個你非常陌生的上市公司:它成立於 1998 年,並在 2007 年掛牌深交所主板。在中國五星級酒店業信息管理系統市場,它的市場佔有率在 90%以上。阿里在 2014 年用 28.1 億元買下了這家公司 15% 的股權,為的就是讓這套系統,以及其所連接的數據能夠為阿里的旅行業務服務。【投資】

從2006年收購口碑網之後,阿里多次在本地生活領域進行收購投資。阿里希望能夠以本地生活服務為切入點,緊密圍繞本地化的發展方向,以餐飲娛樂、房產交易為重點,立足全國數十家大中城市,以提高的用戶體驗為宗旨,發展成為國內最大的本地化生活社區平台,並最終為阿里巴巴集團旗下的各類服務帶來更好的用戶黏性和口碑。

除了上述提到的,在本地生活領域,阿里的動作還有投資3500萬美金,成為易圖通公司

控股股東,以及與花旗共同投資千萬美元,入股丁丁網等。

三、電子商務領域

中國萬網,是中國領先的互聯網應用服務提供商。阿里巴巴集團於2009年收購萬網,2013年1月6日阿里巴巴集團宣布,旗下的阿里雲與萬網將合並為新的阿里雲公司,合並後「萬網」品牌將繼續保留,成為阿里雲旗下域名服務品牌。其實大家都慢慢忘記了萬網呢!【收購】

cnzz:是中國互聯網目前最有影響力的流量統計網站。2011年阿里巴巴集團花費1500萬美元收購CNZZ【收購】

寶尊電商,是國內領先的數字服務和電子商務服務商,助力於品牌方和零售商在中國電商市場上的成功,說白點就是電商公司的服務商。【投資】

Auctiva:是一個依託於全球電子商務巨頭eBay的公司,主營業務是幫助其客戶更好地在eBay上發布產品、管理產品和達成交易。目前,Auctiva擁有17萬活躍的網店,這些網店每年的銷售額超過50億美元。【收購】

深圳一達通,建立了國內第一家面向中小企業的進出口流程外包服務平台,通過互聯網(IE+IT)一站式為中小企業和個人提供通關、物流、外匯,退稅、金融等所有進出口環節服務。2010年11月被阿里巴巴集團收購,形成了從『找外貿』到『做外貿』一站式服務鏈條。【收購】

蘇寧雲商,即原蘇寧易購。2015年8月10日,阿里巴巴集團投資283億元人民幣參與蘇寧雲商的非公開發行,占發行後總股本的19.99%,成為蘇寧雲商的第二大股東。今年年初,蘇寧全面控股天天快遞。【投資】

阿斯蘭:2014年完成了對總部在上海的國際機票B2B平台上海ASLAN(阿斯蘭)商旅服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阿斯蘭)及其屬下的B2C網站「酷飛在線」的收購。淘寶旅行的此次收購金額應該在7000-8000萬之間。【收購】

淘淘搜:2010年4月淘淘搜獲得阿里巴巴集團戰略投資。2010年5月搜圖購網站更名為淘淘搜,進入發展快車道。淘淘搜,已成長為國內最大的圖像購物搜索。【投資】

Yueke:電影票預訂軟體Yueke

Paytm,印度在線支付平台

Jet.com,美國在線零售商

Zulily,美國母嬰電商

魅力惠,亞洲時尚奢侈限時折扣網站

Lazada:阿里巴巴去年以10億美元收購了這家公司的控股股權,目前持有Lazada的51%股權。執行副主席蔡崇信暗示,該公司正考慮全面收購新加坡電子商務公司Lazada Group。【控股】

電子商務是阿里的主營業務,而為了更好的服務客戶,阿里在電商服務領域也進行了多次投資。

對其電商業務的服務體系進行完善,並深化其在垂直電商、跨境電商的能力。

四、社交與移動互聯網、安全領域

新浪微博:2013年4月29日,新浪公司其子公司微博與阿里巴巴集團的子公司【阿里巴巴(中國)】,簽署戰略合作協議。阿里戰略投資微博5.858億美元,占股30%。在規定的三年時間內,阿里如約為微博送上廣告收入。招股書顯示,微博在2013年度廣告和營銷的1.48億美元收入中,來自阿里巴巴的達4913.5萬美元,佔比三分之一。2013年8月阿里與新浪微博推出「微博淘寶版」,幾乎同時,屏蔽了微信營銷應用數據介面。天貓在「雙11」給消費者發放的現金紅包,依託新浪微博好友關系發放。2014年1月,微博與支付寶賬號全面打通,並互通二維碼支付,與微信支付展開競爭。

陌陌:陌陌就在今年 6 月 25 日宣布,收到 CEO 唐岩及大股東的私有化要約。上市前,阿里巴巴曾分數輪介入了這個社交應用的融資,總投資額約為 4000 萬美元。

UC瀏覽器:2014, UC優視全面並入阿里巴巴集團,成為阿里巴巴移動事業部的核心產品【收購】

閱讀全文

與互聯網金融並購成功案例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天高科國際貿易 瀏覽:896
都勻經濟開發區2018 瀏覽:391
輝縣農村信用社招聘 瀏覽:187
鶴壁市靈山文化產業園 瀏覽:753
國際金融和國際金融研究 瀏覽:91
烏魯木齊有農村信用社 瀏覽:897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ipo保薦機構 瀏覽: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葯材種植產業發展規劃 瀏覽:748
博瑞盛和苑經濟適用房 瀏覽:708
即墨箱包貿易公司 瀏覽:720
江蘇市人均gdp排名2015 瀏覽:279
市場用經濟學一覽 瀏覽: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瀏覽:59
中國金融證券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4
國內金融機構的現狀 瀏覽:255
西方經濟學自考論述題 瀏覽:772
汽車行業產業鏈發展史 瀏覽:488
創新文化產業發展理念 瀏覽:822
國際貿易開題報告英文參考文獻 瀏覽:757
如何理解管理經濟學 瀏覽: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