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今年互聯網金融情勢最近有沒有破產關門跑路的
今年整體來說是一個合規年,合規是今年互聯網金融平檯面臨的最大不確定性,也是各家平台亟需解決的首要問題。而合規,也將是進一步推進互聯網金融行業洗牌的重要因素。更有人預計,在合規的重壓之下,今年的互聯網金融平台數量將減少至去年底數量的三分之一。
截止到17年5月份,最新的數據顯示目前已經有205家P2P平台上線銀行直接存管,而在初期宣布與銀行簽訂直接存管協議的平台有389家,所以到底在規定的時間之前能有多少家平台能夠完成存管還不曾知曉,但是時間確實不多了。至於跑路平台的名單,建議你去一些比較大的網站進行查詢,一般都會有相關的新聞
Ⅱ 互聯網金融平台跑路頻繁的背景下,怎樣投資理財
選擇適合自己的,再者就是先仔細考擦,一下不要投太多,開始先分散著試,專觀察好行情屬在入手唄1
現在是很流行利用網路平台理財的,透明度高而且操作也比較方便
就像理財通,利息一銀行高,還可以隨時支取,首創投資設置安全卡,只可以提現到安全卡,保障資金的安全。
安全性很重要,一般正規的官方的平台還是比較可靠的。
Ⅲ 為什麼互聯網金融平台的跑路潮頻發
一直都很想反駁各路媒體對於互聯網金融的歧視態度,每次有什麼P2P平台跑路媒回體都會大肆宣揚,但答是那些跑路的平台根本就不是互聯網金融平台。經濟學家郎咸平的團隊統計了從2011年到2015年的數據。有問題的平台一共是660家,其中跑路平台280家占問題平台比重42%,詐騙平台17家佔比3%,停業平台66家佔比10%,提現困難平台297家佔比45%。而其中280家跑路平台和17家騙子平台基本上都不是P2P互聯網金融平台,首先一個真正的互聯網金融平台必須是第三方資金託管,而這些跑路的和騙子平台都是沒有第三方資金託管的,都是有存在資金池的情況因而能匯聚大量的資金,才能這些平台跑路的捲款跑路的機會。
而剩餘的66家停業平台以及297家提現困難的平台,才能算是互聯網金融的違約,平均到每一年違約率大概為7.15%,而相對互聯網金融平台帶來每年12-20%的回報率來算,這個違約率是很低的。銀行的理財產品每年只有5%的回報率,而且還是預期,同樣也是存在違約的,因此對於一些平台跑路要謹慎的分析看待,切勿杯弓蛇影,一桿子打翻一船人。而那些有第三方資金託管、有足額優質抵押項目的真正的互聯網金融是不會輕易跑路的。
Ⅳ 如何看待頻繁發生的互聯網金融平台「跑路「現象
金享財行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總裁周翀認為,這是一種正常現象。各個行業在發回展的過程中,公司的判斷都答有可能出現錯誤,「跑路」就是一個優勝劣汰的過程。通過市場競爭的過濾,會留下來發展較好的企業,業績不好的企業會被淘汰掉。我認為所有的互聯網企業必須要做到的,就是公開和透明。他還表示,如果對某項業務沒有做到百分之百精通,自己和公司不會輕易涉及。
望採納謝謝
Ⅳ 互聯網金融公司倒閉了、捲款逃跑、一夜間消失怎麼辦
目前我國互聯網金融仍在發展的初級階段,業務模式還不成熟,容易突破非法集資等專監管底線。屬」一方面在經濟下行周期,互聯網金融面臨較大的風險壓力,另一方面互聯網導致去中間化和去中心化,容易被洗錢等犯罪行為所利用。
行業高速發展但問題頻生,對於不斷上演的P2P倒閉跑路潮,業內人士表示,這種冰火兩重天的景象屬於成長期的「煩惱」。破除這些「煩惱」,及時快速監管大有可為。
1、必須加強監管,防患於未然;2、對捲款逃跑的互聯網金融公司應加大處理力度,追繳其非法所得。
Ⅵ 如何看待頻繁發生的互聯網金融平台"跑路"現象
常見的P2P跑路原因主要有兩大類:惡意詐騙和經營不善。
其實P2P平台無論什麼樣的活動做版短期投資還是可以的權,不建議長期投資。P2P都有一定的風險性。目前,建議選擇正規、背景實力強(上市公司背景)、收益合理、項目透明度好、風控保障體系好的平台,會比較安全可靠。現在做P2P理財的中介平台有很多,就我個人知道的就有愛投易貸、人人貸、陸金所等等。
P2P投資理財都有風險,目前市場P2P理財平台眾多,產品各有不同,收益率也不一樣,投資前,應當謹慎考察選擇平台,建議綜合從平台基本信息(上線時間、注冊資本、平台背景和項目情況)、平台風控保障體系(資金管理、風控保障模式)、收益范圍、資金流動性情況等因素去綜合選擇平台。
Ⅶ 互聯網金融非法集資平台跑路現象多嗎
「互金主流業務模式均已有了比較完善的監管框架,但由於機構數量多,執行層面參差不齊,非法集資平台跑路現象仍不鮮見,需要持續加強整治力度。」蘇寧金融研究院互聯網金融中心主任薛洪言近日在接受采訪時表示,藉助互聯網渠道,各類金融亂象活動呈現出波及范圍廣、發展速度快等特點,只有切實做到「打早打小」,才能有效控制各種潛在風險隱患,需要各相關部門增強跨機構協調處理機制。
盡管已經延期一年,但孫輝透露,互聯網金融專項整治工作還要繼續進行。具體來說,一是要繼續降低存量風險,進一步壓縮違規業務的規模,把合規合法的業務納入日常監管,同時實現違法違規業務平穩退出市場。二是探索建立互聯網金融長效監管機制,圍繞准入制度、日常監管機制,還有非法金融活動的認定和打擊,做一些機制制度方面安排,使互聯網金融風險的監管和防控進入有效階段。
Ⅷ P2P平台倒閉跑路的原因是什麼
一、一些平台建立的最初且唯一的目的就是通過互聯網非法集資。這種平台就是互聯網時代的龐氏騙局,以高息、短期標吸引投資者,利用新投資者的錢向老投資者支付利息和短期回報,製造賺錢的假象,從而進一步騙取更多投資。
二、有些平台可能是同一個老闆或者是一些關聯的平台。這些平台無非是想廣撒網多撈魚,為了更多的聚攏資金,實質上還是一種非法集資。
三、一些P2P平台成為企業的自融工具。自融在P2P互聯網金融中應該是被踢出山門的,因為所謂的P2P的實質就是幫貸款人找到資金以緩解燃眉之急,幫投資人找到合適的項目,賺的收益。而自融其實就是有實體的企業建立起一家P2P網貸平台,從平台上融到的資金主要用於給自己的企業或者關聯企業輸血。俗話說就是籌錢給自己用。這種情況隨著監管措施的到位會得到改善的。
四、風險控制沒做好。其實大多數的P2P平台都是本著做好互聯網金融的原則去的,之所以會倒閉、跑路,很大程度上還是風控沒有做好。眾所周知,P2P互聯網金融最難得地方就在風險控制。很多平台的風控沒有相應資質或者經驗,審查材料不嚴,導致「壞標」、「差標」都上了平台。有些還是大數額的貸款。導致平台累計了許多次級貸款,大量的貸款人發生逾期不能還款,貸款無法按時收回的情況。再加上平台本身的注冊資本不夠雄厚,無法承受大量的逾期貸款,導致平台無法正常運行。
————上海長久貸為您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