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特朗普上任對國際金融有什麼影響
特朗普經濟政策主張
美國總統在貿易方面擁有很大自由度,無需國會批准。「對於違反貿易協定或有其他不公平貿易行為的國家」,《1974年貿易法》授權總統徵收關稅及採取其他制裁措施。這部法律的另一節則授權總統通過徵收至多150天、至多15%的臨時進口附加稅,來應對「龐大而嚴重的美國國際收支赤字」。美國總統歐巴馬2009年就憑借貿易法的授權,對自中國進口的輪胎大徵關稅。特朗普也可能讓他的高級貿易官員向世界貿易組織(WTO)發起對中國的投訴,雖然過去的案例表明,這一過程或需耗費數年時間
特朗普上任中國怎麼辦
作為總統候選人時,特朗普曾承諾將中國列為匯率操縱國,起訴中國的「不公平補貼行為」,並使用「總統的一切合法權力來解決貿易爭端」,包括徵收關稅。他一度聲稱要對自華進口徵收45%的稅率,之後又否認這么說過。
對於這個世界最大出口國來說,貿易戰可能導致經濟緊縮和通貨緊縮,給其11萬億美元的經濟產值造成數千億美元的損失。大和資本市場駐香港的首席亞洲經濟學家賴志文在美國大選期間稱,按特朗普提出的對中國商品徵收45%關稅來估算,中國對美出口會因此下降87%--即下降4,200億美元,有朝一日,這將給中國國內生產總值(GDP)帶來4.8%的沖擊。即使稅率沒那麼高,假設徵收15%,也將導致中國GDP損失1.8%。
B. 深度解析:美國大選對國際和中國金融市場有什麼影響
《華爾街日報》的弗蘭哥斯(Alex Frangos)上周表示,特朗普對中國貨幣政策的敵意,並不意味著他的當選就是此前人民幣(6.8243, 0.0153, 0.22%)兌美元再度觸及六年來低點的主因。但這一狀況,確實能對人民幣匯率的下一步走向產生影響。
上周五(11月11日)人民幣兌美元的中間價為6.81。自由交易的離岸變體在同一水平觸及6.83左右。在2008年至2010年與美元掛鉤。
在競選期間,特朗普曾一再指責:中國人為的壓低人民幣的匯率,但外媒稱,事實並非如此。中國銀行從技術上分析了人民幣疲軟的原因。雖然仍不清楚央行的決策,但人們知道它受到一籃子貨幣兌人民幣的影響。
隨著日元和歐元(1.0785, -0.0044, -0.41%)的疲軟,現在一籃子貨幣中,美元權重最大。這將是一年多後貨幣發展的方向。單純看市場力量:中國人正努力將賺錢的目標轉向國外市場。為了阻止人民幣暴跌,在國際收支平衡的基礎上,中國方面三季度總計拋售了1360億美元外匯儲備用以遏制人民幣過快貶值。但即使中國努力嘗試,目前也無法有效的促使人民幣升值。當前更重要的問題不是中國會否主動貶值人民幣,而是中國是否還可以阻止人民幣的匯率以更快的速度下跌。
在這一點上,特朗普將推行何種政策就顯得尤為重要。事實上,現在中國正想方設法阻止人民幣快速下跌,因為中國要穩定國內的經濟,防止大量的資金外流。美國多年來借經濟問題糾纏中國。特朗普考慮上台以後立即徵收高額關稅,也為中美的緊張關系埋下了伏筆,這將推動人民幣匯率加速探底。
分析師預測人民幣匯率一年內可能貶值10%或更多,這樣在塵埃落定後的突如其來的貶值,使資本外流,導致中國的外匯儲備進一步下降。在此過程,已習慣於中國現行貨幣路徑的全球市場可能受到沖擊。雖然,特朗普依然認為人民幣匯率受到低估,但市場投資者卻不這么認為,而中國政府實際上是在試圖維穩人民幣匯率,而非加速貶值本幣增強出口行業優勢,這也會令特朗普對中國政策的攻擊失去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