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互聯網金融需要什麼樣的人才
大部分的互聯網金融公司人才構成都在摸索中,現在都沒有定型。因為金融和互聯網兩個行業交融並大發展的時間太短,從央行下發各類支付牌照,到謝平的研究報告,最後到余額寶橫空出世加速發展,也就僅僅幾年時間。所以現在的互聯網金融行業對人才的需求量非常大,下面列舉一下一個優秀互聯網金融方面人才所具備的的能力。
1. 具備金融實體從業經驗、對互聯網數據和用戶行為漏斗、用戶特徵有理解的數據挖掘人員,包括數據挖掘、風控建模、信貸審核工作內容等。
2. 具有「跑會」經驗和人脈的風控合規人員,斗得了一行三會科員主任、穩的住地方監管部門領導。
3. 具有金融產品知識(至少知道產品賣點與原理、優缺點、適用人群),又懂得互聯網銷售漏斗的營銷策劃/運營人員。
4. 有金融產品客戶服務經驗的客服,學習快、待客溫和有禮有序,抗壓能力強。
5. 有金融系統產品建設經驗的互聯網產品經理、程序員。
6. 有金融產品人脈、懂得金融產品本質、有好的談判技巧和內外協調能力的BD/金融產品經理,負責拿來好東東
總的來說就是看一個人的綜合素質:包括學習能力、分析能力、預判能力……最重要的就是各方面的綜合能力,無論是互聯網方面還是金融方面。
2. 什麼樣的人會選擇互聯網金融產品
大部分還是相對保守的人會選擇互聯網金融產品。
一類是單純求高收益的,18%以上的收益類產品
一類是本息保障的,8%-10%的產品還是比較靠譜的
3. 互聯網金融總結貼:看看你對互聯網金融的人是有多深
兄弟,標題看一下,我怎麼讀都沒有讀通順呢,好像是不對呢,內容還好! 查看原帖>>
4. 普通人可以用互聯網金融掙錢嗎
當然了,互聯網金融的優勢就是不高冷,誰都能夠參與進來,比如中
金國泰P2P,就是沒有門檻的。
5. 國外對互聯網金融進行研究的人有哪些叫什麼
美國互聯網金融的發生發展,是兩大決定性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一是傭金自由化和金融混業經營放開,促進了競爭機制活化和金融創新;二是互聯網技術的發展和成熟,並投入商業化應用。
1975年,美國開始傭金自由化,證券經紀業務競爭加劇,1990年代互聯網技術大發展使高效、低成本的網路證券經紀服務競爭優勢凸顯,從而誕生了純網路經紀商E—Trade,嘉信理財也由折扣經紀商轉型為網路經紀商。自此,美國證券業拉開了證券電子商務發展的序幕,也是美國互聯網金融的開端。此後,銀行、保險、理財服務也逐步「互聯網化」。
1999年美國頒布實施《金融服務現代化法》,消除了銀行、證券、保險公司和其他金融服務提供者之間經營業務范圍的嚴格界限,對於互聯網金融業態和產品創新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2000年以後,除了傳統金融服務的「互聯網化」以外,網路支付(移動支付)、網路借貸、眾籌融資等互聯網金融創新模式不斷涌現,並獲得大眾的青睞。目前,「移動支付」成為全球互聯網金融的寵兒,美國發展相對滯後,但是2010年以後,競爭也日趨白熱化。
盡管美國是世界上互聯網和金融都最為發達的國家,美國的互聯網巨頭公司Google、Amazon、Facebook並沒有像國內的BAT那樣,大舉進軍互聯網金融領域,對以銀行為首的傳統金融體系業務沖擊都比較小。美國為什麼沒有產生互聯網金融巨頭主要有三個原因。
第一,美國市場化的機制使得軍事、科技、金融、教育四大支柱產業,在相對自由的體制中均衡發展,難以滲透到對方核心領域。
第二,美國的金融體制完善,利率市場化完成近三十年,產品和服務都接近完善。金融行業競爭非常激烈,也使得金融機構積極擁抱互聯網,進行金融產品和服務的創新。由於競爭激烈壓低盈利,互聯網公司參與積極性不高。
第三,美國的信用卡體系已相當發達,沒有為第三方支付留下發展空間。2012年開始,美國移動信用卡、手機銀行也有了較快的發展,增速分別為24%和20%,但這並沒有削弱信用卡的金融功能,反而提高了其信息化水平。
日本互聯網金融的發展與美國類似,也是金融自由化與網路信息技術發展共同作用的結果。與美國「群雄並起」的模式不同,日本互聯網金融的發展壯大依循其慣有的集團化模式,重視集團內部互聯網金融產業鏈的打造,發揮「利益共同體」的業務協同優勢,這種模式促進了互聯網金融巨頭的產生,具有代表性的是SBI集團、樂天集團、Monex證券。
SBI控股公司作為日本網上金融服務的先驅企業於1999年成立,建立了全球獨具特色的「網路金融企業集團體制」。SBI集團目前有金融服務、基於創投的資產管理和生物科技相關業務。其中金融服務業務是公司最主要的收入來源。
望採納,謝謝
6. 互聯網金融這個領域都有哪些牛人
第一類的當然是BAT這類巨頭的實踐者,他們憑借寵大的流量,基本是涉中理財產品,以專貨幣基金的形式在做屬,為散戶理財。如阿里系的余額寶、網路系的百發、百賺等。
另一類的是垂直類創新,如好貸網,屬於信貸搜索,創始人李明順對互聯網有深刻的洞察。上面有人說的融360,91金融都屬於這個領域。
7. 互聯網金融運營人員全國大約多少人
1-要看全國有多少門店;
2-要看門店規模;
3-要看具體業務內容。
8. 互聯網金融這個領域都有哪些牛人
9. 互聯網金融適合什麼樣的「人群」
1、大學生賺錢無壓力
對於多數大學生來說,他的經濟來源主要是父母的支撐。然而在iphone不斷更新換代的時代來講,那點生活費遠遠不能滿足於學生的需求。去做兼職嗎?不,太累了。再說也沒有那麼多時間,這時候微交易就是個很好的選擇了。除了上課的時間,學生黨一般都是窩在宿舍玩游戲,看小說。而微交易你只要抽出十幾分鍾的時間都能做上好幾筆交易,收益也高。也不必擔心投資成本太高,輕松體驗為你創業提供資本,賺錢也能毫無壓力。
2、上班族閑錢投資
上班族的收入穩定,除了支付生活費外,很多上班族每月都能夠存下一小筆錢,為了避免手上的現金購買力持續下降,你可以將一部份的收入投入微盤交易市場,投資有風險,用多出來的閑錢投資不會造成心理上過大的壓力,充分運用周末的時間學習,並在下班後做幾手交易就能賺取回報,微交易不存在隔夜,在上班時也能安心上班,不用時時膽戰心驚倉位會虧損。
3、家庭主婦,空閑時間多
家庭主婦想在空閑時賺取回報,那麼微交易將會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因為你們時間充足,家庭主婦可以在空閑時先好好學習相關知識,經過一定的時間學習、做好資金規劃、風險控管後方可考慮入場交易,比起上班族的優勢是家庭主婦更能掌握自己的交易時間,可以挑選自己喜歡的時間段做交易。
4、專業投資人
專業的投資人以及機構基本不需要給太多的建議,他們非常清楚自己在做什麼,也清楚知道微交易的利潤及風險,對他們來說微交易是主要的收入來源,也可以是一個納入交易組合的投資工具。
5、害怕承擔大風險的投資者
很多人在投資市場徘徊不定,就是因為其風險性太大或者不好掌控,而微交易恰好是這類投資者的福音。由於微交易有著雙向交易,提前預知盈虧的特點,使得價格波動的風險下降,能有效的降低投資成本,進而提升獲利的機會。
6、追求流動資金者
也許在未來的半年或者一年你會有大額資金的需求,這時候就可以利用微交易做資金規劃了。每天只要花十幾分鍾,就能獲取千元收益。不但不會造成經濟和時間上的負擔,更能讓手裡的小錢變大錢,微交易存取款也極為方便。
10. 互聯網金融名人排名五十名
這些都不準的。。。看馬雲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