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什麼是金融
金融
金融是貨幣流通和信用活動以及與之相聯系的經濟活動的總稱,廣義的金融泛指一切與信用貨幣的發行、保管、兌換、結算,融通有關的經濟活動,甚至包括金銀的買賣,狹義的金融專指信用貨幣的融通。
金融的內容可概括為貨幣的發行與回籠,存款的吸收與付出,貸款的發放與回收,金銀、外匯的買賣,有價證券的發行與轉讓,保險、信託、國內、國際的貨幣結算等。從事金融活動的機構主要有銀行、信託投資公司、保險公司、證券公司,還有信用合作社、財務公司、投資信託公司、金融租賃公司以及證券、金銀、外匯交易所等。
金融是信用貨幣出現以後形成的一個經濟范疇,它和信用是兩個不同的概念:(1)金融不包括實物借貸而專指貨幣資金的融通(狹義金融),人們除了通過借貸貨幣融通資金之外,還以發行股票的方式來融通資金。(2)信用指一切貨幣的借貸,金融(狹義)專指信用貨幣的融通。人們之所以要在「信用」之外創造一個新的概念來專指信用貨幣的融通,是為了概括一種新的經濟現象;信用與貨幣流通這兩個經濟過程已緊密地結合在一起。最能表明金融特徵的是可以創造和消減貨幣的銀行信用,銀行信用被認為是金融的核心。
從經濟學分化出來的、研究資金融通的學科。傳統的金融學研究領域大致有兩個方向:宏觀層面的金融市場運行理論和微觀層面的公司投資理論。
金融的特徵:
1. 金融是信用交易。
(1)信用
經濟學上的信用,是一種商品交易的形式,對應於現貨交易(即時清結的交易)。
信用是金融的基礎,金融最能體現信用的原則與特性。在發達的商品經濟中,信用已與貨幣流通融為一體。
(2)信用交易的應有特點
a. 一方以對方償還為條件,向對方先行移轉商品(包括貨幣)的所有權,或者部分權能;
b. 一方對商品所有權或其權能的先行移轉與另一方的相對償還之間,存在一定的時間差;
c. 先行交付的一方需要承擔一定的信用風險,信用交易的發生是基於給予對方信任。
2. 金融原則上必須以貨幣為對象。
3. 金融交易可以發生在各種經濟成分之間。
其主要研究分支包括:
金融市場學(en:Financial market)
公司金融學(en:Corporate Finance)
金融工程學(en:Financial Engineering)
金融經濟學(en:Financial Economics)
投資學(en:Investment Investment)
貨幣銀行學(en:Money, Banking and Economics)
國際金融學(en:International Finance)
財政學(en:Public Finance)
保險學(en:Insurance Insurance)
數理金融學(en:Mathematical Finance)
金融計量經濟學(en:Financial Econometrics)
取自"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9%87%91%E8%9E%8D%E5%AD%A6&;variant=zh-cn"
頁面分類: 需要合並的條目 | 經濟學 | 金融學 | 金融
⑵ 什麼是外匯儲備,通俗點講…
外匯儲備,又稱為外匯存底,指為了應付國際支付的需要,各國的中央銀行及其他政版府機構所集中掌權握的外匯資產即外匯儲備。
外匯儲備的具體形式是:政府在國外的短期存款或其他可以在國外兌現的支付手段,如外國有價證券,外國銀行的支票、期票、外幣匯票等。主要用於清償國際收支逆差,以及干預外匯市場以維持該國貨幣的匯率。
⑶ 市場營銷是學什麼的
本專業培養具備管理、經濟、法律、市場營銷等方面的知識和能力,能在企、事業單位及政府部門從事市場營銷與管理以及教學、科研方面工作的工商管理學科高級專門人才。
主要課程
管理學、微觀經濟學、宏觀經濟學、管理信息系統、統計學、運籌學、會計學、財務管理、市場營銷、經濟法、消費者行為學、消費心理學、國際市場營銷、市場調查、基礎會計、金融概論、企業銷售策劃、商業銀行實務、人力資源管理學、
市場調查與預測、分銷渠道管理、銀行營銷、服務營銷、客戶關系管理、定價管理、現代推銷技術、營銷創新、廣告理論與實務、財政與稅收、公共關系學、廣告溝通、促銷管理以及商務禮儀和商務談判等。
就業去向
就業簡介
市場畢業生可以從事市場調研、營銷策劃、廣告策劃、市場開發、營銷管理、推銷服務和教學科研等工作。市場營銷人員是大型企業不可缺少的人才,多數小企業容易混淆銷售與營銷的概念。
主修課程工商管理、基礎會計、財務管理、管理學基礎,市場營銷學、市場調查與預測、市場營銷策劃、商務談判、人力資源管理、經濟學基礎、商品學、統計學、電子商務、物流管理、國際商務、客戶關系管理等。
就業崗位
市場類: 市場調研員 ,商業數據分析員, 廣告設計人員(包含平面設計及視頻廣告剪輯製作人員),商業建模預測人員(包含商業選址人員,企業拓展投資項目可行性分析與預測),商業大數據研究員,用戶畫像製作員;
經營類: 會計(需取得相應資格證書),法務(需取得相應資格證書), 企業顧問(企業在經營中遇到的問題可以詢問市場營銷人員怎麼解決,例如員工流動性的問題),人力資源專員, 客戶關系管理專員,商務拓展專員等。
其他類: 公共關系專員(包含輿情監測與應對專員), 網站論壇運營專員,活動運營專員,轉行 等。
⑷ 國際經濟與貿易(國際金融)專業屬於金融學的范疇嗎
不屬於,屬於國際經濟與貿易的范疇。
國際經濟與貿易和金融同屬於經濟學。
而你所說的這個專業是指雖然主體還是貿易方向,但加上了國際金融的內容。方便進行國際投資領域的工作。
⑸ 香港理工大學的王牌專業有哪些
1、交通運輸工程專業位居世界第23位。(2018年世界大學學術排名學科排名)
2、機械工程位專業居世界第29位。(2018年世界大學學術排名學科排名)
3、計算機科學與工程專業位居世界第49位。(2018年世界大學學術排名學科排名)
4、人工智慧研究領域專業全球第8位。 (泰晤士高等教育2018《全球十大人工智慧研究最具影響力院校》)
5、工商管理專業排名亞洲第3、世界第17。(2018年KUBS《世界商學研究排名》)
6、營運管理及管理科學專業研究領域排名世界第1。 (2018年KUBS《世界商學研究排名》)
7、商學院排名亞洲第4,世界第60。(2019年UTD全球商學院科研百強榜)
8、酒店及旅遊管理專業位居世界第1位。(2018年世界大學學術排名領域學科排名)
(5)國際金融范疇擴展閱讀:
香港理工大學開辦了221門課程,其中非學位課程15門,學士課程118門,碩士課程82門,博士課程6門,獲國家教育部認可之中國內地課程23門,居香港及海外大學之冠 。
學校開設的多門全日制學士學位課程為香港獨有,包括設計學、工程物理學、環境與可持續發展、服裝與紡織學、測繪與地理資訊、國際航運與物流管理學、醫療化驗科學、眼科視光學、職業治療學、物理治療學和放射學。
社會評價:
1、世界排名第91位。 (2020年QS世界大學排名)
2、亞太地區大學排名第27位。 (《泰晤士高等教育》2018年亞太地區大學排名)
3、香港地區大學排名第3位。 (CWTS萊頓世界大學排名2019年香港地區排名)
4、全球五十強年輕大學排名第7位。 (2019年QS全球五十強年輕大學排行榜)
5、全球百強年輕大學排名第15位。 (《泰晤士報高等教育》2019年全球百強年輕大學排名)
網路-香港理工大學
⑹ 國際經濟與貿易(國際金融)方向的專業屬於金融學范疇么
不屬於,屬於國際經濟與貿易的范疇。
國際經濟與貿易和金融同屬於經濟學。
而你所說的這個專業是指雖然主體還是貿易方向,但加上了國際金融的內容。方便進行國際投資領域的工作。
⑺ 經濟指標有哪些
經濟指標有生產要素和生活條件指標體系、社會生產成果指標體系、國民收入的初次分配和再分配指標體系、國民收入的最終使用指標體系、社會產品實物的流通和消費指標體系和人民生活指標體系。
「實現增長、物價、就業、收入、環保多重目標協調發展」包含的理念與實踐,投射出政府的施政思路,勾勒出推進中國經濟轉型的軌跡,也顯示了這個世界第二大經濟體追求「更有含金量」增長的決心和信念。
(7)國際金融范疇擴展閱讀
經濟指標體系既有實物量的又有價值量的,兩套指標體系應該各自綜合平衡並相互對應。為了考核經濟效益和實際管理的需要,還應該按性質、時間、空間等因素層層細分和補充,成為各種互相獨立而又互相聯系的指標體系。
隨著生產關系和經濟結構的變革,科學技術的發展,科學技術研究成果的推廣應用,國際經濟聯系的擴展,新的經濟范疇和經濟指標不斷涌現,使經濟指標更加系統化、程序化,以同現代計算技術相適應。
⑻ 當代中國經濟,在金融學中,哪兩個范疇的概念流派最多,最難以理解
經濟學——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具有扎實的馬克思主義經濟學理論基礎、熟悉現代西方經濟學理論,掌握現代經濟分析方法和有關經濟部門業務知識及技能,知識面較寬,具有向經濟學相關領域擴展滲透的能力,具有知識創新能力和實際工作能力,能熟練運用外語和計算機,在綜合經濟管理部門、政策研究部門、金融機構和企業從事經濟分析、預測、規劃和經濟管理工作的高級專門人才。
主要課程:中級宏觀經濟學、中級微觀經濟學、計量經濟學、發展經濟學、外國經濟思想史、產業經濟學、高級政治經濟學、國際經濟學、管理學、金融學、會計學原理、財政學、西方經濟學流派、當代中國經濟等。
就業方向:本專業畢業生適合到綜合經濟管理部門、政策研究部門、金融機構、企業和事業等單位工作
國際經濟與貿易——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具有較系統的國際經濟與國際貿易基本理論,掌握馬克思主義經濟學基本原理和國際貿易的基本知識與基本技能,了解當代國際經濟貿易的發展現狀,熟悉通行的國際貿易規則和慣例,以及中國對外貿易的政策法規,了解主要國家與地區的社會經濟情況,能在涉外經濟貿易部門、外資企業及政府機構,從事實際業務、管理、調研和宣傳策劃工作的應用型高級專門人才。
主要課程:宏觀經濟學、微觀經濟學、國際經濟學、國際貿易概論、國際貿易實務、國際商務談判、國際服務貿易、國際市場營銷、國際貿易規則與慣例、國際貿易業務案例分析、國際貿易單證、國際經濟合作等。
就業方向:本專業畢業生適合到涉外經濟貿易部門、外資企業、金融及政府機構等部門工作。
以上在我們學校屬於經濟貿易系的,我們學校是金融類院校哦
市場營銷——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掌握寬厚、扎實的營銷及相關理論基礎,有較完善的知識體系,具有「營銷+金融」復合型知識結構,具有營銷實務工作能力,具備較強的市場經濟意識、社會適應能力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能勝任營銷或其他相關領域工作,有較強的外語與計算機應用水平並具有創新及創業精神的應用型專門人才。
主要課程:市場調查與預測、市場營銷學、管理信息系統、消費者行為學、廣告學(雙語)、推銷學、公共關系學、分銷管理、商務談判、國際市場營銷(雙語)、宏觀經濟學、微觀經濟學、會計學原理、管理學原理、經濟法、統計學原理等。
就業方向:本專業畢業生能在各類工商企業和金融機構的營銷部門從事實際營銷工作。
它是屬於工商管理系的。
在我們學校經濟貿易系是挺好的專業來的,工商管理的話就很貼近市場的需要,但到你畢業的時候可能就飽和了!!
⑼ 國際經濟法的基本原則是什麼
1.國家經濟主權原則。
國家經濟主權原則是國家主權原則在國際經濟法領域內的具體體現,它構成了新的國際經濟秩序的基礎。國家經濟主權表現在國家對其全部財富和資源的擁有權、使用權和處置權,以及對經濟活動的支配權等。
在內容上,該原則包括國家對其境內一切自然資源享有永久主權,國家對外國投資者及其活動的管理和監督權,以及國家有權決定對境內的外國資產實施國有化或徵收的措施等。
2.平等互利原則。
平等互利原則指所有國家在法律上一律平等,國家應以平等的資格參與經濟活動,並平等分享成果。平等互利是國際經濟交往中應遵守的基本原則。在國際經濟交往中,各國不論大小強弱,其在法律地位上一律平等。
平等是實質上的平等,而不僅僅是形式上的平等。互利指不能只謀取本方的利益,而置其他各方的利益於不顧。平等互利是不可分割的整體。最惠國待遇是平等互利原則的一個典型範例。
3.國際合作與發展原則。
國際合作與發展原則指發展中國家應通過國家經濟的發展逐步縮小並消除窮國與富國的差距,發達國家應與發展中國家在經濟、社會、文化、科學和技術等領域進行合作,以促進各國特別是發展中國家的經濟進步和社會發展。
依《聯合國憲章》的規定,國際合作以謀求發展是所有國家的一致目標和共同義務。該原則首先強調的是承認和尊重發展中國家的發展權,發達國家的繁榮與發展中國家的發展是聯系在一起的。在此基礎上,為了實現共同發展,就應加強各國間在經濟、社會等各方面的合作,當然包括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間的合作,也包括發展中國家之間的合作。
(9)國際金融范疇擴展閱讀:
就國際經濟法中所包含的各國涉外經濟法或民商法而言,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以前處在殖民地、附屬國地位的眾多弱小民族,或根本沒有立法權,或只有形式上的立法權。
二戰結束後數十年來,被壓迫弱小民族的反殖民主義斗爭陸續勝利,眾多新主權國家相繼興起,逐漸形成了第三世界,開始有了獨立的國內立法權。盡管在社會經濟制度、政治傾向和意識形態等方面存在著這樣那樣的差異,但它們有著共同屈辱歷史,共同斗爭經歷,共同現實處境,因而有關徹底改變這種現狀的共同願望和強烈要求,並且正在從事改造國際經濟舊秩序、建立國際經濟新秩序的共同斗爭。
第三世界發展中國家的這種要求和平共處的努力,當然會遇到來自發達國家的各種阻力和障礙。因此,在當代國際經濟法基本規范或基本原則更新發展的全過程中,始終貫穿著保護既得利益、維護國際經濟舊秩序與爭取平等地位、建立國際經濟新秩序的矛盾和斗爭。這乃是當代世界「南北矛盾」斗爭的主要內容。
在最近四五十年來「南北矛盾」斗爭中逐步形成的國際經濟法基本規范或基本原則,可以大體上歸納為經濟主權原則、公平互利原則、全球合作原則以及有約必守原則等四個方面,以下各節,分別予以闡述。
參考資料:網路-國際經濟法基本原則
⑽ 國際經濟與貿易(國際金融)方向的專業屬於金融學范疇么
雖然都屬於經濟學大類,但是國貿是國貿,國際金融屬於金融學的一個分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