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金融學業 > 金融專業去什麼單位好

金融專業去什麼單位好

發布時間:2020-12-05 17:01:14

㈠ 我是金融專業,出來進銀行哪個部門有前途,謝謝。

應屆畢業生去了銀行,先看是哪家銀行。四大行基本進不去,但是只要進內去了就好辦了,業務壓容力不大,不過相應的工資也不高,勝在穩定。要是進了股份制銀行或者是城商行,像浦發興業南京銀行什麼的,業務壓力很大。尤其是存款業務,壓得你喘不過起來。還有個問題,像這些銀行,進去後基本是實習期,想轉正基本都要2000萬以上的存款,要是沒關系,沒門路,基本很難轉正。進去開始基本都是業務助理,幫助信貸經理之類的做些文案,處理他們沒時間處理的事情,轉正之後就是做信貸,出去拉存款之類的!至於做會計,基本很困難,銀行對這些要求很高的,剛畢業很難做到!還有,現在在銀行做櫃員也很不容易,也有存款任務的,只是會比較少而已!
耗了 ,我知道的大致就這么多了

㈡ 請問金融學博士就業如何一般去什麼單位急!

我現在就是做金融方面的,很簡單的告訴你,你的年齡的確有點大了。不過回如果你答真想去金融行業也不是不行,不過金融行業並沒有你想像中的那麼好,一般來說你沒什麼背景會去給一些二流的證券機構做分析師一類的。所以我建議你還是和家人多加溝通。希望採納,謝謝。

㈢ 金融專業能去哪些事業單位

幾大銀行、保險公司、外經、外貿、國有大企業等。

㈣ 從事金融行業的什麼單位工作輕松,待遇最好

我認為,首先要看你自己的興趣所在,如果你是那種喜歡輕松,穩定,福利較好,專待遇可以接屬受即可的工作,我建議你現在不用再去念研究生了,因為你現在有公共關系和金融學這兩個學位,所以可以考慮做公務員,或者某個事業單位。但如果你覺得男孩子做公務員沒沖盡,不是你想要的生活,那你可以考慮選擇別的職業。
其次,要看你的性格。如果你的性格是能沉住氣,比較從長遠看的人,那麼可以選擇讀研,因為你要知道,考研,讀研這個過程其實還是滿艱辛的,如果人內心比較浮躁,那麼我想還是算了吧。
最後,從現實角度看,我覺得你可以列一張LIST,把你對自己以後的期望,讀研和不讀研的利弊寫出來,自己衡量把握,畢竟人家說的都是旁觀者,最後拿主意的還是你。但是,我想,你還是要聽從自己內心的意見。
坦白說,從職業規劃的角度來看,研究生在就業初期是屬於劣勢的,像你這樣的專業,可以考慮從金融行業(如銀行,金融公司等)起步。

㈤ 金融專業研究生就業怎麼樣都去哪些單位了

進銀行待遇一般怎樣啊?比如說月薪,福利,還有是不是金融生就能進,還是要靠關系的。我是窮孩子,就為了好就業

㈥ 畢業了 哪些金融單位就業比較好

如果要進金融類的企業的話,千萬別去保險公司,這是大多數剛畢業大學生的感受,不管保險公司招聘的是什麼崗位,其實畢業生招進去都是做業務的,而保險的業務員是讓世人相單排斥的。
其它金融公司的話,像銀行、證券、期貨、基金等都還好的。下面我一一說明一下:
銀行的工作比較穩定,待遇也還好,但不能去做櫃台,他們要求拉存款的,後台崗位都還好,但是面試時競爭很大,如果有關系的話,比較容易進。就算是後台,不同的銀行待遇也相差比較大的,一般的櫃台第一年3萬左右。
證券是靠天吃飯的行業,如果做業務崗位的話,不好做的,該崗位符合99+1的定律,即在證券行業做業務的100人裡面有可能只有1人做的比較好。當然證券公司的後台崗位也不比銀行差的,首先壓力不會很大,其次待遇也行。不過起碼要有證券從業資格證,這個證難度很小,差不多每個月都能考。
期貨這幾年都已百分之百的速度在發展。基本情況和證券差不多。
基金公司待遇很大概率在證券、期貨之上。但要求很高,基本上不招畢業生和沒有工作經驗的人。
就你的專業來說,是和我上面說的幾類公司對口的,雙學位會給你帶來一點優勢的。
我覺得找工作有一個問題比較關鍵,就是你要選擇找什麼崗位,進什麼行業,入什麼公司?
至於待遇方面的話,國有企業、上市公司、外企會相對好一點。
另一方面你要看該公司的業績在業內的排名,業績比較好的,基本上待遇也好,但不絕對。
我現在就是在證券公司的,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㈦ 學習金融專業有什麼工作可以找

金融專業就業前景還是非常好的,主要有以下幾下方面:

1.銀行,剛開始基本從櫃台或者大堂的基礎業務做起。一人進銀行,全家拉存款。所以在銀行提升的快慢,取決於你的個人能力和獲得資金的實力。工作壓力是有的,不過還算是比較安穩的。比如,中國工商銀行、光大銀行。

2.保險,進去一般都從銷售崗位做起,就是賣保險的,拼業績。比如,中國人壽,太平洋保險。

3.證券,剛進去基本都從拉客戶開戶做起,涉及比如投資分析方面的基本都是需要研究生的。國內的證券公司,比如銀河證券、中信證券,國外的投資銀行,比如摩根斯丹利、摩根大通。

4、私募、風投、信託。高風險也高收益,也還是蠻鍛煉人的。這類機構以及資產管理公司、互聯網金融機構,基本也是金融比較對口的行業。

5、國外咨詢行業。像埃森哲等專業的管理咨詢服務機構,蠻有挑戰性的,要求也蠻高。

6、四大會計師事務所。很多人擠破頭想進去,四家專業的服務機構對員工的自身發展很好,壓力大的環境也很能鍛煉人,許多公司都很看好,這曾在四大鍛煉出來的工作經驗。不過需要努力考到證書,畢竟會計行業證書很重要的。

7、各家企業。有些好的企業的企業文化,員工福利都還是很好的,像世界500強企業,都很注重對員工的培訓和個人發展。

8、政府部門。就是考公務員,做機關單位的各種工作,比較安穩.

(7)金融專業去什麼單位好擴展閱讀:

金融學是從經濟學中分化出來的應用經濟學科,是以融通貨幣和貨幣資金的經濟活動為研究對象,具體研究個人、機構、政府如何獲取、支出以及管理資金以及其他金融資產的學科。金融學專業培養具備金融學方面的理論知識和業務技能,能在銀行、證券、投資、保險及其他經濟管理部門和企業從事相關工作的專門人才。

㈧ 金融專業的學生去哪些單位實習比較好

銀行證券比較好,抄途徑有的是襲學校安排,有的是老師推薦,也有網上找的。前兩個途徑概率比較大,網上機會要少一些,不過也好。人才和單位都是對等的,一般好的金融單位,都只要重點大學的實習生。所以最好有人推薦,實習也有留單位的可能,不過現在金融危機,一些大的金融單位都不怎麼進人了。希望你好運!

㈨ 金融行業都有什麼就業職位

生活中有太多的約定俗成了。

比如,成績好的,就是好學生;畢了業,就一定要找到工作。

甚至在很多人眼中,如果畢業你沒找到工作,不是啃老,就是廢材。

特別對於從北方小縣城靠讀書走出來的小宇來說,這種外界的壓力更大。

當年能考上了北京的大學,雖說不是什麼名校,但在街坊鄰居口中,別人家的孩子。

但這兩年,街坊鄰居話鋒一轉「學習可別學傻了」。因為她大學畢業後,在家待業1年了。

小宇說:」沒人能理解畢業未就業的尷尬處境,當年一心想圓名校夢,誰能想要兩年時間,夢醒時分,沒經驗,沒實習,沒學歷。
沒工作沒經驗,自降「身份」去實習,用人單位招未畢業的都不招我...「畢業未就業,不僅要忍受巨大的心裡負擔,還要接受外界的輿論的壓力,更重要的是不受用人單位待見...



01

」拿到畢業證,就不能再做實習生了「小宇從小受父母的影響,認知里是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而老師也一直教導,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所以,小宇幾乎在沒踏入大學校門的時候,就已經決定之後一定要讀研,讀研就是唯一的一條路。
無論同學是在玩社團,還是在實習,小宇都在為圖書館里啃書,學習成績一直也是班級的前幾名。在小宇的規劃里,從沒有沒考上研之後其他的第二條路,第一年面試被刷,雖然有些失落,但一丁點也沒動搖她再考的信念。可,考研(考試)這件事,有時候真的要考慮運氣的因素,今年二戰成績一出,小宇就知道涼了,而且涼的很徹底。
小宇想到家裡的經濟條件,也不考慮服從調劑(轉在職),就開始著手找工作,而今年的春招情況,不僅延遲了,也少了很多機會。而像小宇這樣的情況,沒有實習經驗,畢業一年,還沒就業,又沒有工作經驗。投了很多簡歷,都沒回復,面試的機會都沒有。小宇甚至投了實習的崗位,沒想到用人單位也直截了當的給拒絕了。為什麼畢了業,就不能做實習了?是這樣的,按照我國《勞動法》的規定:用人單位除了與學生和超過退休年齡的人員可以不簽勞動合同外,對其他人員都要依法簽訂勞動合同。所以,用人單位不是不想招,是不敢招,涉及違反勞動法,可是要擔法律責任的。



02

」畢業後,才知道應屆生身份只能用一次「

前兩天#應屆生的身份有多重要#上了熱搜,讓很多同學認識到了應屆生的重要性,政策性傾向、特定的崗位、各地的福利、對企業的幫助...

▲圖片來源:網路

但,悠悠明白這個道理,卻付出了很大的代價。

悠悠是19屆畢業生,在畢業前她的室友都簽了工作,最後就只有她一個人工作還沒著落,一直佛系的她也急了。

因為之前也沒重視找工作這件事,臨近畢業才開始著急,正好當時有家北京(之前學姐入職的)外企來學校補招。

擔心找不到,就趕緊簽了,連工作內容都多問,具體干什麼都沒太搞明白。

因為是製造型企業,所以廠子是在北京郊區,但不得不說工資待遇還挺好試用期5000多,公司有食堂還給租的兩居做員工宿舍,總之,各種福利待遇都算不錯。

但悠悠幹了3個月還是主動辭職了,開始了真的意義上的「北漂」。

搬進了城裡,但也住進了不到10㎡的合租房。為了求職,快跑遍了全北京,雖然剛畢業,但企業已經不認她的應屆生身份了。

到底怎麼判斷自己還是不是應屆生身份?

小編本著嚴謹負責的態度,找到了應屆生身份的官方說法:在一般情況下,由國家統一招生的普通高校畢業生離校時和在擇業期內(國家規定擇業期為2年,部分地區延長為3年)未落實其工作單位、檔案及黨團關系,保留在原畢業學校或畢業生就業指導服務中心、各級人才交流服務機構和各級公共就業服務機構的畢業生,可按應屆高校畢業生對待。

這么一大段,是不是有點暈。

簡單來說,應屆生分為兩種:1.常規意義上的應屆生:即將畢業,但還沒拿到畢業證的同學;2.擇業期沒就業的同學:已經拿到畢業證,在擇業期內,沒就業的同學。那啥叫「擇業期,沒就業」?就是在擇業期。沒正式工作(沒交社保),人才檔案放在學校或者當地就業服務中心,如果參加工作被提檔,社保有過記錄,也就失去了應屆畢業生身份。

所以,已經使用過應屆生身份的悠悠,只能參加社招和有經驗的「社會人」同台競爭了。

社招都很看重經驗,所以,第一份工作還是要慎重一些。像悠悠只做3個月就離職,沒攢下多少經驗不說,又賠了應屆生身份。

03

非」延遲就業「不可,怎麼辦?「如果能就業誰不想就業?」今年馬上畢業的劉放說出了多少人的心聲。
今年的就業環境多差,考研落榜的大多數,還有大批量留學回來的海歸,都把求職壓在今年的春招。
可是今年春招的情況,疫情的影響,有4成的企業都表示會縮招和停招,即便想就業也沒合適的機會啊。

擺脫焦慮的最好辦法,不是忽略它,而是正視它。

焦慮的原因是我們知道自己不知道,從這點來說,其實是個好事情,至少我們知道自己的能力不行。

其次,我們焦慮也是因為我們想改變現狀,只是缺少一些方法和耐心。

雖然大環境下機會變少了,但用人單位的要求沒有變,而我們能做的就是趁這段時間好好提升求職技能。

個人能力提升了,工作就不會沒著落。

那麼,問題來了,怎麼改變?

第一,保持積極樂觀的心態:很多同學很悲觀,看不到有哪些機會。其實,轉化一下角度,疫情的影響,也利好了一些企業,比如:線上教育、電商行業、醫療等等。

而且,今明兩年事業單位和公務員對應屆生的招聘是有傾向的,很多崗位明確要求只招收應屆生,也是再幫應屆生降低求職難度。

機遇還是挑戰,有時就是一牆之隔。第二,提升自身的求職技能:很多同學一直再說找不到工作啊,簡歷投了沒有回應。那為什麼不看看自己的簡歷是不是可以好好修改一下,語言精煉一點,格式統一一點,崗位明確一點。筆試、面試也是這個道理,每一個細節都可以提升。所以,即便就業很難,只要你好好准備,不鬆懈對自己的管理,你就跑贏了80% 的人了。

閱讀全文

與金融專業去什麼單位好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天高科國際貿易 瀏覽:896
都勻經濟開發區2018 瀏覽:391
輝縣農村信用社招聘 瀏覽:187
鶴壁市靈山文化產業園 瀏覽:753
國際金融和國際金融研究 瀏覽:91
烏魯木齊有農村信用社 瀏覽:897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ipo保薦機構 瀏覽: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葯材種植產業發展規劃 瀏覽:748
博瑞盛和苑經濟適用房 瀏覽:708
即墨箱包貿易公司 瀏覽:720
江蘇市人均gdp排名2015 瀏覽:279
市場用經濟學一覽 瀏覽: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瀏覽:59
中國金融證券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4
國內金融機構的現狀 瀏覽:255
西方經濟學自考論述題 瀏覽:772
汽車行業產業鏈發展史 瀏覽:488
創新文化產業發展理念 瀏覽:822
國際貿易開題報告英文參考文獻 瀏覽:757
如何理解管理經濟學 瀏覽: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