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宏觀經濟學試題
1. 做成實質利率差, 分配成本, 交易成本, 對沖所帶來的成本都會有差
2. 國B 執行緊縮型貨幣政策, 國B的收入下降,利率上升=>國B貨幣匯率上升, 相對國A的匯率下降, 假如馬歇爾- 勒納條件成立, 國A對國B的出口上升, 入口下降, 國A GDP上升, 但亦有很多傳導機制, 視乎國A使用甚麼匯率制
3. IS: 財政政策/投資/消費/以上的邊際傾向/稅率/
LM: 貨幣政策/需求變動
4. 不一定, 普通來說, 保護政策不一定會成功. 深一點來說, 入口其實算做國家福利的指標, 減少入口不對代表"帶來利益"
5.國民收入下降, 匯率下降
goodcyanite
『貳』 高分相送!!急,給我大學專科金融市場學或者金融類的試卷。
《金融學》試卷
一、名詞解釋(每題2分,共10分)
1. 貨幣 2. 貨幣需求3. 貨幣供給 4.中央銀行 5.商業銀行
二、判斷題(每題1分,共12分)
1.貨幣需求量即想要得到的貨幣量。( )
2.貨幣供給量即能夠供應的貨幣量.( ) ,
3.我國現階段人們的現金貨幣需求還主要是交易性現金需求和預防性現金需求。( )
4.企業的存款貨幣需求大都屬於營業動機的貨幣需求。( )
5.中央銀行可以通過控制貨幣乘數從而控制貨幣供給量。( )
6.我國現階段貨幣供給量控制的重點應放在現金和狹義貨幣上 ( )
7.商業銀行是對工商企業進行長期投資、長期貸款、包銷新證券的專業銀行( )
8.商業銀行區別於其他金融機構的特點之一是能夠創造信用。( )
9.存款負債是商業銀行最主要的資金來源。( )
商業銀行是一種專業性較強的銀行。( )
10. 「不把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里」的含義是分散風險。( )
11.我國當前擴張性的財政政策不能長期實施。( )
12.外資的大量流入和進口貨物價格上升會導致所謂「輸入型通貨膨脹」。 ( )
三、填空題:(每空0.5分,共20分)
1. 《巴塞爾協議》規定,從事國際性業務的商業銀行的資本充足率必須達到———,核心資本比例不低於———。
2.資產負債管理理論的基本原理有:———原理、———原理、———原理和——原理。
3.商業銀行的職能可概括為:———、———、———和 ———。
4.商業銀行的組織結構分為———制、———制、———制和———制。
5.我國「商業銀行資產負債比例管理暫行監控指標」規定:貸存比例不得高於———,中長期貸款比例不得———於120%。
6.商業銀行的業務分為:負債業務、資產業務和———業務,其中,負債業務包括:———、———和其他負債;結算屬於———業務。
四、不定項選擇題:(每題2分,共20分,多選或少選均不得分)
1.商業銀行經營管理的目標是——
A.流動性 B.安全性 D.社會性 E.合法性
2.商業銀行流動性最大的資產是——
A.貸款 B.有價證券C.現金 D.固定資產
3.在商業銀行貸款中,風險最大的貸款是
A.貼現貸款 B.信用貸款 C.抵押貸款 D.擔保貸款
4.商業銀行因沒有足夠的現款清償債務和保證客戶提取存款而使銀行信譽受損所形成的風險
A.流動性風險 B.信用風險C.結算風險 D.利率風險
5.巴塞爾協議的主要內容包括.
A.資本的組成 B.資本充足率的規定C.資產風險權數規定D.對違反協議的處罰
6.商業銀行的中間業務主要包括—
A.結算業務 B.信託業務C.代理業務 D.咨詢業E.租賃業務
F.存、貸款業務
7.商業銀行的特點是;——
A資金來源主要靠吸收存款B.具有創造存款貨幣的機能C.是唯一能吸收支票帳戶存款的銀行D.是多功能、綜合性銀行 E.多採用股份有限公司形式組建
8.——是銀行經營管理中最常見、最傳統的風險形式;
A.信用風險 B.利率風險 C.匯率風險
D.經營風險 E.系統性風險
9.我國商業銀行監控指標中規定中長期貸款比率不得大於()%。
A.25 B.75 C.100 D.120
10.派生存款是原始存款的()倍。A.K B.K+1 C.K-1
五、問答題(共38分)
1.什麼是公開市場政策?其作用過程如何?有何優點?
2.我國中央銀行的金融監管有哪些主要內容?。
3.簡述存款准備金政策的作用過程及局限性。
4.目前我國中央銀行可運用哪些貨幣政策工具?
5.簡述我國中央銀行的地位及作用。
6.簡述再貼現政策的作用過程及局限性
『叄』 西方經濟學微觀部分試題及答案
《西方經濟學》試卷A
姓名:
一、名詞解釋(15』)
1.需求:
2.廠商利潤最大化原則:
3.公共物品:
4.GDP:
5.貨幣政策:
二、單項選擇題(40』)
6.微觀經濟學的中心問題是 【 】
A.收入問題 B.就業問題
C.價格問題 D.消費問題
7.王女士某月收入為2000元,最有可能作為此月需求的是 【 】
A.購買價值3500元手機一台 B.購買價值500元的女裝一套 C.購買價值200元的金利來領帶十條 D.去駕校學車,費用為3000元
8.如果甲產品價格下降引起乙產品供給曲線向左移動,則 【 】
A.乙是甲的替代產品 B.乙是甲的連帶產品
C.甲的需求減少,乙的供給量增加 D.甲的供給減少,乙的需求量增加
9.若供給增加,需求增加,將導致均衡數量 【 】
A.不變 B.增加 C.減少 D.不確定
10.在一條等產量曲線的不同點上,要素的邊際替代率 【 】
A.一定相同 B.一定不同
C.一定為零 D.可能不同
11.在價格不變條件下,總收益曲線是一條 【 】
A..先上升後下降的曲線 B.向右下方傾斜的曲線
C.水平的直線 D.向右上方傾斜的直線
12.完全競爭的市場特點是 【 】
A.廠商是價格的接受者 B.廠商進出行業全自由
C.所有廠商的產品是「同質的」 D.以上都正確
13.完全競爭情況下,廠商的長期均衡中 【 】
A.超額利潤逐漸增加 B.虧損逐漸減少
C.價格等於邊際成本 D.既無超額利潤,也無虧損
14.下列闡述不正確的是 【 】
A.汽車噪音對他人的影響被稱為外部不經濟
B.如果社會成本大於私人成本就存在外部不經濟
C.社會成本的均衡價格比私人成本高 D.外部經濟不會導致市場失靈
15.下列屬於注入的是 【 】
A.儲蓄 B.稅收 C.進口 D.出口
16.下列不屬於政府的轉移支付的是 【 】
A.社會保障金 B.國防經費
C.企業救濟金 D.兒童福利基金
17.下列不屬於要素收入的是 【 】
A.工廠發放給工人的加班補助 B.某人出租房屋收到的租金
C.股東紅利 D.資本折舊
18.當就業量等於潛在就業量時,失業率 【 】
A.等於零 B.大於自然失業率
C.小於自然失業率 D.等於自然失業率
19.古典貨幣數量理論認為,導致通貨膨脹的直接原因是 【 】
A.貨幣供給量增加 B.貨幣的流通速度加快
C.物價指數上升 D.國民收入增加
20.新劍橋學派認為發生「滯脹」的主要原因是 【 】
A.政府過度增加貨幣供給量的結果 B.赤字財政和通貨政策的結果
C.赤字財政和通貨政策的結果 D.以上都是
21.根據儲蓄函數關系,引起儲蓄增加的因素是 【 】
A.收入增加 B.價格水平上升
C.利息率上升 D.預期收入減少
22.根據貨幣需求理論,不影響貨幣需求的因素是 【 】
A.債券的預期收益 B.物品和勞務的相對價格
C.一般物價水平 D.預期的通貨膨脹率
23.假定某國的農業生產在世界上效率最高,那麼 【 】
A.該國不會進口食物 B.該國將出口食物
C.根據此假設仍不能決定該國出口或進口食物
D.該國因生產自給而不能從貿易獲得好處
24.對人民幣和美元兩種貨幣來講,如果人民幣的匯率上升,
則美元的匯率將 【 】
A.上升 B.下降 C.無法確定 D.不變
25.在固定匯率制下,一國貨幣對他國貨幣的匯率 【 】
A.絕對固定,沒有波動 B.基本固定,在一定范圍內波動
C.由外匯市場的供求關系自發地決定
D.確定一個固定的比價,隨一種貨幣或幾種貨幣進行浮動
三、計算題:(15』)
26.已知消費函數為C=60+0.8Y,投資為自主投資,I=50,求:
(1) 均衡的國民收入Y為多少?
(2) 如果投資變為I=100,均衡的國民收入變為多少?
(3) 投資乘數K為多少?
四、論述題:(30』)
27.試述利潤在經濟中的作用。(15』)
28.試述用GDP(或GNP)來衡量經濟成果會有哪些缺陷?(15』)
《西方經濟學》試卷A答案
姓名:
一、名詞解釋(15』)
1. 需求:消費者在某一特定時期內,在每一價格水平下願意而且能夠
購買的商品和勞務的數量。
2.廠商利潤最大化原則:是MR=MC,據此確定產量,把該賺到的利潤
都賺到,實現利潤最大化。
3.公共物品: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競爭性的物品。
4.GDP:按國土原則計算的一定時期內最終產品和勞務價值的總和。
5.貨幣政策:政府根據宏觀經濟調控目標,通過中央銀行對貨幣供給
和信用規模管理來調節信貸供給和利率水平,以影響和調節宏觀
經濟運行狀況的經濟政策。
二、單項選擇題(40』)
6.微觀經濟學的中心問題是 【 C 】
A.收入問題 B.就業問題
C.價格問題 D.消費問題
7.王女士某月收入為2000元,最有可能作為此月需求的是 【 B 】
A.購買價值3500元手機一台 B.購買價值500元的女裝一套
C.購買價值200元的金利來領帶十條 D.去駕校學車,費用為3000元
8.如果甲產品價格下降引起乙產品供給曲線向左移動,則 【 B 】
A.乙是甲的替代產品 B.乙是甲的連帶產品
C.甲的需求減少,乙的供給量增加 D.甲的供給減少,乙的需求量增加
9.若供給增加,需求增加,將導致均衡數量 【 B 】
A.不變 B.增加 C.減少 D.不確定
10.在一條等產量曲線的不同點上,要素的邊際替代率 【 D 】
A.一定相同 B.一定不同
C.一定為零 D.可能不同
11.在價格不變條件下,總收益曲線是一條 【 D 】
A..先上升後下降的曲線 B.向右下方傾斜的曲線
C.水平的直線 D.向右上方傾斜的直線
12.完全競爭的市場特點是 【 D 】
A.廠商是價格的接受者 B.廠商進出行業全自由
C.所有廠商的產品是「同質的」 D.以上都正確
13.完全競爭情況下,廠商的長期均衡中 【 D 】
A.超額利潤逐漸增加 B.虧損逐漸減少
C.價格等於邊際成本 D.既無超額利潤,也無虧損
14.下列闡述不正確的是 【 D 】
A.汽車噪音對他人的影響被稱為外部不經濟
B.如果社會成本大於私人成本就存在外部不經濟
C.社會成本的均衡價格比私人成本高 D.外部經濟不會導致市場失靈
15.下列屬於注入的是 【 C 】
A.儲蓄 B.稅收 C. 出口 D. 進口
16.下列不屬於政府的轉移支付的是 【 B 】
A.社會保障金 B.國防經費
C.企業救濟金 D.兒童福利基金
17.下列不屬於要素收入的是 【 C 】
A.工廠發放給工人的加班補助 B.某人出租房屋收到的租金
C. 資本折舊 D. 股東紅利
18.當就業量等於潛在就業量時,失業率 【 D 】
A.等於零 B.大於自然失業率
C.小於自然失業率 D.等於自然失業率
19.古典貨幣數量理論認為,導致通貨膨脹的直接原因是 【 A 】
A.貨幣供給量增加 B.貨幣的流通速度加快
C.物價指數上升 D.國民收入增加
20.新劍橋學派認為發生「滯脹」的主要原因是 【 B 】
A.政府過度增加貨幣供給量的結果 C.結構失業的結果
B.赤字財政和通貨膨脹政策的結果 D.以上都是
21.根據儲蓄函數關系,引起儲蓄增加的因素是 【 A 】
A.收入增加 B.價格水平上升
C.利息率上升 D.預期收入減少
22.根據貨幣需求理論,不影響貨幣需求的因素是 【 B 】
A.債券的預期收益 B.物品和勞務的相對價格
C.一般物價水平 D.預期的通貨膨脹率
23.假定某國的農業生產在世界上效率最高,那麼 【 C 】
A.該國不會進口食物 B.該國將出口食物
C.根據此假設仍不能決定該國出口或進口食物
D.該國因生產自給而不能從貿易獲得好處
24.對人民幣和美元兩種貨幣來講,如果人民幣的匯率上升,
則美元的匯率將 【 B 】
A.上升 B.下降 C.無法確定 D.不變
25.在固定匯率制下,一國貨幣對他國貨幣的匯率 【 B 】
A.絕對固定,沒有波動 B.基本固定,在一定范圍內波動
C.由外匯市場的供求關系自發地決定
D.確定一個固定的比價,隨一種貨幣或幾種貨幣進行浮動
三、計算題:(15』)
26.已知消費函數為C=60+0.8Y,投資為自主投資,I=50,求:
(1) 均衡的國民收入Y為多少?
(2) 如果投資變為I=100,均衡的國民收入變為多少?
(3) 投資乘數K為多少?
(1)Y=C+I=60+0.8Y+50,
Y=550
(2) Y=C+I=60+0.8Y+100,
Y=800
(3) MPC=0.8,K=1/(1-MPC)=5
四、論述題:(30』)
27.試述利潤在經濟中的作用。(15』)
第一, 正常利潤是企業家才能的報酬;
第二, 由創新產生超額利潤鼓勵企業家大膽創新;
第三, 由風險產生超額利潤鼓勵企業家勇於承擔風險;
第四, 追求利潤使企業降低成本,有效利用資源;
第五, 社會以利潤引導投資,使投資與資源配置符合社會需要。
28.試述用GDP(或GNP)來衡量經濟成果會有哪些缺陷?(15』)
第一, 難以全面衡量經濟成果;
第二, 不能全面反映人們的福狀況;
第三, 地下活動有合法與非法之分;
第四, 不能說明是什麼產品和勞務;
第五, 不能反映生活質量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