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美國真的是通過傳銷擺平二戰時期的金融危機嗎
這條線是應該是 獨立戰爭—南北戰爭—1戰—2戰 貫穿起來看的,獨立分開給你分析有點難理解,我盡量整理
其實應該說是銀行家以金融危機為手段,迫使美國總統參戰。
1929 美國經濟大蕭條
策劃者:摩根和雷波庫恩公司控制下的美聯儲紐約銀行董事長本傑明 英格蘭銀行董事長諾曼 早在2年前就敲定了股市暴跌
目的:廢除金本位 實行廉價貨幣政策 為二戰鋪平金融道路
結果:世界經濟大衰退,啟動超級通脹掠奪德國人民財富,動盪英國經濟,迫使英鎊與金本位脫鉤。收割美國這只肥羊。
1938 美國金融危機
策劃者:國際銀行勢力
目的:為二戰掃除金融障礙 超級赤字財政 迫使美國參戰
結果:美國國債從1930年的160億美元狂漲到1946年的2690億美元
美國在1935年到1937年先後通過三項中立法案,嚴禁美國再次被誘騙而捲入戰爭。
在國內經濟方面,羅斯福新政已經開始5年多了,美國經濟始終不見起色,失業率仍然高達17%,到1938年美國再次陷入嚴重的衰退。銀行家們和羅斯福都認為只有凱恩斯所提倡的超級赤字財政,狂發廉價貨幣才能挽救經濟,而只有大規模戰爭才能達到這樣的效果。
在1933年廢除金本位之後,所有通往戰爭之路上的障礙都已被搬開,萬事俱備只欠戰爭借口。
喬治城大學歷史教授查爾斯.湯塞認為對日本的作戰早在1933年羅斯福上台之前就已經計劃好了。1932年,美國海軍就已經證實了從珍珠港海域60英里發動襲擊可以重創太平洋艦隊。美國情報部門於1940年8月破譯了日本軍方的密碼,並可以解碼所有早前截獲的日本電報記錄。美國製造的破譯密碼機被送到了世界各地,唯獨漏掉了珍珠港這個美國在太平洋最大的海軍基地。許多歷史學家都相信,羅斯福事先就已經知道日本海軍將偷襲珍珠港。
1943年1月13日,羅斯福和丘吉爾在卡薩布蘭卡發表了德國必須無條件投降的聲明,這個聲明令德國內部反對希特勒,主張與盟國媾和的勢力大吃一驚。德國本來早在1942年8月就提出了和盟國媾和的條件,德國退回1939年9月1日之前的邊境,以結束這一場德國必敗的戰爭。德國內部主張推翻希特勒和納粹政權的力量已經在著手策劃軍事政變,羅斯福的聲明嚴重打擊了德國內部反戰力量的影響力。基辛格是這樣解釋羅斯福卡薩布拉卡宣言的動機的:「羅斯福基於若干理由而做出這項聲明(德國必須無條件投降)。他擔心討論對德和平條件可能使盟國內部意見分歧,他希望盟國先集中力量打贏戰爭再說,他也急於向陷於斯大林格勒戰役僵局的斯大林擔保,絕不單獨對德議和。但是,最基本的原因是羅斯福力圖避免日後德國的修正主義人士起來聲稱,德國當年是被空口承諾誑騙才停戰的。」
基辛格說的當然有道理,但是事實是殘酷和代價高昂的戰爭被延長了兩年多,無數生命和財富化為灰燼。其中就包括600萬死於納粹之手的猶太人,如果戰爭於1943年結束,他們中的相當一部分人非常可能得以倖存,畢竟在德國有條件投降的協議上,盟國可以有很大的發言權。但是,剛剛才熱了熱身的國際銀行家豈可輕易結束發大財的好機會。當戰火在1945年8月最終熄滅時,美國的國債從1930年僅160億美元狂漲到1946年的2690億美元,凱恩斯的赤字財政和廉價貨幣的主張終於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硝煙中得到「驗證」。國際銀行家們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再次爆發一筆橫財
國際清算銀行位於瑞士,它的實際功能就包括美英的銀行家向德國提供戰爭融資以便使戰爭打得更長一些。銀行總裁為美國人,銀行是德國的銀行,董事是美德雙方的銀行家。這就是為什麼瑞士可以一直保持中立的原因。
人們一直不理解為什麽瑞士能在四面戰火的環境下保持著「中立」,而同樣弱小的比利時、盧森堡、挪威、丹麥即使想保持中立,也難逃納粹的鐵蹄。其實問題就在於國際清算銀行位於瑞士,它的實際功能就包括美英的銀行家向德國提供戰爭融資以便使戰爭打得更長一些。
『貳』 考研二戰失敗 ,作為一個本科金融畢業的普通一本學生,有什麼好的工作選擇嗎
你好:現在各行各業,都是人滿為患,就業壓力非常大,畢業生的就業形勢不容樂觀。好工作很多,自己能不能去上很關鍵。一個人的工作機會跟很多因素有關,最常見的是天時、地利、人和,三者缺一不可。眼下最有本事的人或者自己和家庭的有社會關系的人容易找到好工作,否則,對於普通人而言,有一份工作就不錯了。比較適合金融畢業生工作的單位有:
一、商業銀行 包括四大行和股份制商行、外資銀行駐國內分支機構。
二、證券公司 含基金管理公司
三、信託投資公司、投資咨詢公司
四、四大資產管理公司、金融租賃、擔保公司
從近幾年就業情況來看,金融學專業畢業通常有這樣幾種去向:
一、商業銀行 包括四大行和股份制商行、外資銀行駐國內分支機構。。
二、證券公司 含基金管理公司
三、信託投資公司、投資咨詢公司
四、四大資產管理公司、金融租賃、擔保公司
五、保險公司
六、中央(人行)銀行、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證券業監督管理委...
『叄』 第二次世界大戰對金融的影響有哪些
美國大發戰爭財,掌握了全球大部分的黃金儲備,二戰後的布雷頓森林體系奠定了美元的霸權地位
『肆』 二戰至金融2008年金融危機,一直推動世界經濟最主要的引擎是什麼以來
主要肯定是科技發展咯。還有人口增加以及金融體系的成熟。可以從生產要素方面分析。另外從這么大的時間緯度來看政治影響可能就不是非常重要的了。
『伍』 自考從0開始可以考上上財的金融專業嗎很喜歡也願意努力,但不想努力和精力白費。(二戰到頭)
如果你本身基礎就很差,自考的話難免會走許多彎路,為什麼不選擇跟班復習,最起碼在學習上能夠避免許多彎路,有重點的去學習。高速的話確實有點難,但是只要你努力學,相信你是可以的。我數學也不好,當時跟著太奇學的,但是還要自己努力才行,加油吧,相信你可以考上的
『陸』 【金融二戰跨考】考研實力大致在考上首都經貿金融學碩水平左右,能考上央財、對外經貿、西財金融專碩嗎
1。這個不是很好估計啊,西財的金融專碩和央財對外經濟貿易大學不是一個等級啊,西財壓分專業是出了名的,西財專業課很多都是90+,很少上120的,公共課多用工夫爭取高分,你所說的水平就給你分析下難度吧,中財對外經貿難度大於西財大於首都經貿,西財的金融不容易啊,現在太火了,中心沒有400+不敢說有把握錄取,專碩的話其實很多985的綜合都可以考慮嘛,比如西交大川大武大之類的,金融不上財大就去985
2。前幾年差距很大,但是現在差距都差不了多少的,專碩現在報的人很多,小一點吧,英語二比一好一點,專業課確實差距比較大,我給你說幾個例子吧,我幾個關系好的考研,專業課實力都差不多的,一個考中南130+,一個考西財只有90+,人大的話他們說可能70都上不了,北京的政治和英語貌似改的比較嚴,而且北京那邊對英語要求較高於二區的
3.其實我不是很建議你考金融,現在太火了,一個30名後的211金融比一般985經濟都難,就業上都差不多,前提是你去特別好的企業,比如投行,有的投行只要金融的,金融確實比經濟學類好,但是一般985經濟學院和財大差距不是很大,進國內銀行差距比較小,金融就業雖好,但是性價比不高,有實力還是金融,但是難度你知道的,我知道個統計學的西交大碩士畢業3年現在年薪30萬了,但是那些金融的沒多少比他混得好...
『柒』 二戰以後,國際金融領域內的發揮重要作用的機構和體系是( )。
布雷頓森林體系,機構:世界銀行
『捌』 往屆生金融考研:面試要不要告知自己是二戰、三戰
很多往屆金融考研考生由於種種原因可能選擇二戰、三戰考研,那麼在金融考研面試的時候到底要不要告訴導師自己二戰、三戰呢?其時考研整理了往屆生金融考研:面試要不要告知自己是二戰、三戰?希望對往屆金融考研考生有所幫助!
1、不必刻意告知
大多數導師招生的目的,都是為了在最優秀的學生里選擇適合自己的。有的老師比較看重百折不撓的堅強毅力,有些老師則更願意錄取一次金融考研成功的同學。但我們並不知道老師的想法。鑒於此,給大家的建議是,不要刻意去提到自己不是應屆生。進入復試,大家都在一條起跑線上,你和其他同學的機會相同。所以把自己的身份隱藏起來,更有利於公平競爭。
2、見機行事
復試面試的老師從簡歷等得知你不是應屆生,也不排除老師問你為什麼一直堅持金融考研的情況。在這種情況下,說明老師還是會酌情考慮你的金融考研經歷。這個時候,你可以放心說出你的真實情況。比如對某個專業的熱愛、對學術的追求等等。簡言之,見機行事,如果老師不提,你也不要提如果老師提到,你盡量向積極的方面回答。
3、自信重要
往屆生金融考研,可能身邊很少有相同經歷的人。但是縱觀近3年考研人的結構比,全國二戰三戰的一抓一大把。記住,你並不特殊,也絕非失敗者,既然你已經拿到了復試的機會,就應該信心滿滿的去考試,發揮自己的最佳狀態。
『玖』 二戰後新國際貨幣金融體系的特點是什麼
布雷頓森林體系,是指第二次世界大戰後以美元為中心的國際貨幣體系協定。布雷頓森林體系是該協定對各國對貨幣的兌換、國際收支的調節、國際儲備資產的構成等問題共同作出的安排所確定的規則、採取的措施及相應的組織機構形式的總和。
(一)主要內容:
1.以黃金為基礎,以美元作為最重要的國際儲備貨幣。美元直接與黃金掛鉤,其他國家貨幣與美元掛鉤,即以美元為中心的匯兌平價體系,即所謂的「雙掛鉤」體系。
2.實行可調整的固定匯率制。
3.儲備制度上,美元取得與黃金具有同等地位的國際儲備資產地位。 4.對外匯交易不的加以限制,不得施行歧視性的貨幣措施和多種貨幣匯率制度。
5.為了保證貨幣制度的貫徹執行,建立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世界銀行兩大國際組織。
布雷頓森林體系下的國際貨幣體系實質是以黃金—美元為基礎的國際金匯兌本位制。
(二)特里芬難題
由於規定了雙掛鉤制度,由於黃金的產量和美元黃金儲備的增長跟不上世界經濟和國際貿易的發展,於是,美元便出現了一種進退兩難的狀況:為滿足世界經濟增長和國際貿易的發展,美元的供應必須不斷地增長;美元供應的不斷增長,使美元同黃金的兌換性日益難以維持。美元的這種兩難,是美國經濟學家羅伯特·特里芬於20世紀50年代首先預見的,故被稱為特里芬難題。
(三)布雷頓森林體系的根本缺陷是美元的雙重身份和雙掛鉤制度,由此導致的體系危機是美元的可兌換性危機,或可稱為人們對美元可兌換性的信心危機。
(四)對布雷頓森林體系的評價
1.作用:①以美元為中心的世界貨幣體系實行可調整的固定匯率制度,匯率的波動受到嚴格的限制,因而匯率相對穩定。
②在這一國際貨幣體系下,美元是最主要的國際儲備貨幣和國際支付手段,
美元又等同於黃金,可作為黃金的補充,這在一定條件下解決了和國際支付不足的問題。
③為了維持國際貨幣體系的正常運轉,戰後建立起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它在促進國際金融合作,建立多邊支付關系方面起了積極作用。尤其是對會員國提供各種形式的短期和中期貸款,可以暫時緩解會員國國際收支逆差所造成困難,有利於世界經濟的穩定和增長。
2.缺陷
①美元的清償能力和對美元的信心構成矛盾,表現為美元的國際貨幣儲備地位和國際清償能力的矛盾、儲備貨幣發行國與非儲備貨幣發行國政策協調的不對稱性以及固定匯率制下內外部目標之間的兩難選擇等。
②匯率體制僵硬,無法通過匯率浮動自動實現國際收支平衡,調節國際收支平衡的責任主要落在非儲備貨幣發行國一方,犧牲了它們的經濟發展目標
『拾』 二戰後的四大金融體系
二戰後美元被全世界使用,在布雷德利森林體系中奠定其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