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世界十大金融中心城市排行榜
1、紐約--全面領先
作為此次排名第一的紐約,其"產業支撐"和"綜合環境"在所有參評的45個城市中位於第一位,綜合得分87.2。紐約的"金融市場"和"服務水平"也排在第二高位。僅有"成長發展"相對薄弱,位列中國三個城市之後,排名第四。
紐約的全面發展是紐約超越倫敦、在國際金融中心發展指數中排名第一的主要原因。
國際上可與紐約抗衡的競爭對手目前只有倫敦。在成長發展、產業支撐和創新產出方面,紐約的表現優於倫敦;而在市場和服務水平方面則略遜於倫敦。
2、倫敦--老牌勁旅
倫敦歐洲排名第一,從綜合指數得分上看,85.7分的高分與紐約僅有1.5分的差距,兩個城市幾乎難分伯仲。
倫敦在金融市場和服務水平兩個要素上排第1位,綜合環境排名第2位,產業支撐排名第3位,成長發展排名第6位。
作為老牌的國際金融中心城市,在跨國銀行拆借、國外股票交易、國際債券發行與二次買賣、外幣匯兌、海上保險與航空保險等眾多國際金融市場都擁有重要地位。
倫敦銀行間同業拆借利率(Libor)作為金融行業重要指標,直接影響國際貨幣市場定價。並且全球各地又在Libor的基礎上衍生出了包括Nibor(紐約)、Sibor(新加坡)、Hibor(香港)、Shibor(上海)等同類產品。
3、東京--領軍亞洲
東京在"金融市場"、"服務水平"和"綜合環境"三方面的排名全都是第3,這也決定了東京在全球金融中心的"三甲"地位。依靠日本發達的工業產業,東京的"產業支撐"排在第二位,僅次於紐約,唯一拉東京後腿的是"成長發展",排在該項的第5位。
作為亞洲區的頭號種子,東京在亞洲金融中心排名第一,超過香港、新加坡和上海。除了創新方面落後於上海、香港,其他各項排名中,東京全都是亞洲區的領軍者。
4、香港--承東啟西
地理位置是香港無與倫比的優勢。在這樣一個全球市場中,歐洲大陸和美洲大陸之間需要有一個接駁點來連接,香港以其獨特的地理優勢成為首選。
在發展指數報告中,香港在5個評價要素方面發展均衡,皆名列前茅,尤其是成長發展方面表現突出,排名第2,僅次於上海。
香港成為國際金融中心並且排名靠前與香港政府的不斷推動密切相關。香港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陳家強此前在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就曾表示,作為國際金融中心,有中國內地良好的經濟發展前景做基礎,香港定位於和紐約、倫敦的競爭。
5、巴黎--服務至上
雖然在法國出現了金融界史上最大的違規交易案,雖然有"魔鬼交易員"之稱的法國興業銀行前期貨交易員熱羅姆·凱維埃以一己之力就給銀行帶來了幾十億歐元的損失,但是浪漫之都巴黎還是以它的金融服務贏得了選票。
作為世界重要金融市場之一的巴黎,其優勢在於人才智力資本、政府服務水平和城市生活環境對金融產業的服務水平。其服務排名第4,金融市場、綜合環境排名第5,產業支撐排名第6,而成長發展成為巴黎金融中心的短板,僅列第9位。
法國巴黎銀行行長米歇爾·皮貝魯此前就曾在上海表示:鼓勵金融服務類產業發展,調動其積極性,是世界級金融中心建立所必須的。此外,人才的培養和引進也是保障國際金融中心長期發展的基礎。
6、新加坡--均衡發展
新加坡的優勢在於產業支撐較強,各方面發展平衡,不存在明顯短板。位列此次十大金融城市第6位。
從五項指標來看,新加坡的單項排名全部在5-8名之間。產業支撐排名最靠前,位居第5。服務水平排名第6,成長發展和綜合環境雙雙排在6位。
立足、服務於整個東南亞地區是新加坡獲得較強產業支撐的基礎。建立亞洲美元市場、在亞洲最早設立金融期貨市場等,新加坡一直走在隊伍的前列。
7、法蘭克福--歐洲心臟
歐洲統一使用歐元之後,歐洲中央銀行就設在法蘭克福,其前身是設在法蘭克福的歐洲貨幣局。如此得天獨厚的"心臟"位置決定了法蘭克福在金融中心中的地位。
這座位於歐洲心臟的大都市,其優勢在於其發達的金融市場,在此次排名中,法蘭克福的金融市場排名居第6位。目前共有300多家德國和外國的銀行、金融機構駐扎法蘭克福。
法蘭克福證券交易所是世界著名交易所之一,僅次於紐約和東京的交易所。
8、上海--成長先鋒
上海的優勢在於成長發展潛力大,在所有45個參評城市中排名第一位。在五大新興經濟體城市(上海、聖保羅、莫斯科、約翰內斯堡、孟買)之中,受訪者對上海構建全球金融中心的信心程度最高。
正在舉辦的世博會,有利於提高科技創新力,更有利於促進上海金融市場的活躍程度。從各種構建國際金融中心的子要素分析,上海目前都處於積極發展的地位,並具有強大的待開發潛力。
然而,上海在服務水平和綜合環境方面也存在短板。根據IFCDIndex顯示,上海在金融市場和產業支撐方面排名均為第7位,但服務水平和綜合環境的得分均在50分以下,遠低於其他入圍城市。
9、華盛頓--美洲老二
華盛頓不但是美國的政治中心,在金融城市環境上也有突出表現,在美洲地區的金融城市排名中位列第二。
其服務水平和綜合環境方面表現較好,分別排第8和第10,成長發展排名第12,產業支撐排名第12。
10、悉尼--環境優越
悉尼的優勢在於服務水平和綜合環境,而在金融市場、成長發展和產業支撐方面均遜於東京、香港、新加坡和上海。
但作為大洋洲為數不多的金融中心,悉尼在南半球以及亞太地區,都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
❷ 國際金融中心的排名
根據英國Z/Yen咨詢公司發布的報告,2014年全球金融中心指數(GFCI)香港穩居第三,繼續力壓新加坡、東京、首爾,蟬聯亞洲首位。而內地一線城市深圳和上海也位列前20名。香港得分為761分,較去年9月略高2分。2013年,香港首次超越東京,成為全球綜合競爭力前3位的國際金融中心。深圳今年進步顯著,首度打入前20位,較9月大升37分,排名由第27位躍至18位,以2分優勢超越排名第20的上海。因自貿區概念備受關注的上海,排名從9月的第16,降至第24,較2011年3月的第5更大幅倒退。據英國媒體報道,由於所得評分的降幅是上榜的前50座金融中心城市中最大的,倫敦在全球金融中心指數中被紐約超過。英國Z/Yen咨詢公司每年會進行兩次調查,在此次公布的調查結果中,排名前四的城市仍然包括紐約、倫敦、香港和新加坡。自2007年建立排名以來,倫敦一直以微弱的優勢領先於紐約,而兩座亞洲金融中心城市也在逐漸縮小差距。該報告指出,倫敦評分下滑的幅度,為前50個金融中心當中最大(下滑10分),可能受到多項因素影響,包括歐洲的不明朗因素、倫敦對外國人的吸引力下降,及外界認為倫敦市場受到操控。報告又指,紐約雖擊敗倫敦,但以1000分總分計算,兩者僅差2分,差距其實不大。他認為,香港及新加坡等亞洲金融中心繼續發展,紐約及倫敦的領導地位很容易被動搖。倫敦、紐約、香港和新加坡長期位列該榜前四位,但與蘇黎世、東京和首爾等「追趕集團」之間的差距不斷縮小。據悉,這是英國Z/Yen咨詢公司自2007年啟動以來進行的第15次調查,共詢問了3246名受訪者。調查結果除了考慮受訪者對各金融中心不斷變化的競爭力的評價外,還要結合基礎設施、人才隊伍規模和國際市場准入度等客觀因素的排名情況。排名城市 得分01紐約786分02倫敦784分03香港761分04新加坡751分05蘇黎世730分06東京722分07首爾718分08波士頓715分09上海713分10三藩市711分
「新華·道瓊斯國際金融中心發展指數報告(2014)」11月6日在上海發布,全球綜合競爭力最強的十大國際金融中心新座次出爐:老牌國際金融中心紐約和倫敦牢牢占據兩強席位,上海比2013年上升一位與香港並列第五,而北京成長發展速度加快,五年來首次進入前10隊列,位居第九位。
■ 第一紐約
■ 第二倫敦
■ 第三東京
■ 第四新加坡
■ 第五香港上海
■ 第七巴黎
■ 第八法蘭克福
■第九三藩市
■ 第十芝加哥
國際金融中心位次變動呈現規律明顯,歐洲地區金融中心位次仍處於小幅下滑態勢,亞太及北美金融中心位次均有所提升。金磚國家方面,除莫斯科以外,其他國家金融中心均處在穩健或上升通道中。報告認為,綜合對比過去四年排名情況,排名前10位城市發生一定微調,但在全部45個樣本城市排名中依然最為穩定,個別年份相互之間位次有變動。2014年國際金融中心城市排名較為穩定的城市增加較多,位次穩定與較為穩定的金融中心為35個,占樣本城市總數的77.78%,高於2013年17.78個百分點。異常波動與波動性較大的金融中心有所減少。
美國紐約
紐約(New York),是紐約都會區的核心,也是美國最大城市。紐約是一座世界級城市,直接影響著全球的經濟、金融、媒體、政治、教育、娛樂與時尚界。紐約在商業和金融的方面發揮巨大的全球影響力。紐約的金融區,以曼哈頓下城的華爾街為龍頭,被稱為世界的金融中心。紐約證券交易所是世界第二大證交所,它曾是最大的交易所,直到1996年它的交易量被納斯達克超過。紐約時報廣場位於百老匯劇院區樞紐,被稱作「世界的十字路口」,亦是世界娛樂產業的中心之一。紐約是世界的經濟中心,也是世界三大金融中心之一(另外兩個為倫敦和東京)。據財經日報辛科迪亞斯統計,截至2008年底,紐約控制著全球40%的財政資金,是世界上最大的金融中心。紐約證券交易所擁有全球最大上市公司總市值,全球市值為15萬億美元。有超過2800家公司在此上市。根據美國聯邦政府的報告,截止到2013年底,紐約市的所有財產總值為879萬億美元。在世界500強企業中,有73家企業位於紐約。曼哈頓中城是世界上最大的CBD及摩天大樓集中地,曼哈頓下城是全美第三大的CBD(僅次於芝加哥)。由於在2013年日元兌美元單邊大幅度貶值20%等因素,2013年紐約GDP超越東京,現位居世界第一。人均GDP13.88萬美元,居世界城市第一名。2010年大紐約都會區GDP為27544億美元。在2013新華-道瓊斯國際金融中心發展指數位居世界第一。
英國倫敦
倫敦(London),是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簡稱英國)首都,歐洲最大的城市。與美國紐約並列世界上最大的金融中心。倫敦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經濟中心之一,也是歐洲最大的經濟中心。倫敦是和紐約齊名的世界最大的國際金融中心。金融業是倫敦最重要的經濟支柱,從業人員約325,000 (2007年)。倫敦城(City of London)或稱為「一平方英里」(Square Mile)是倫敦的最大的金融中心,分布有許多的銀行、保險公司和金融機構。大約有一半以上的英國百強公司和100多個歐洲500強企業均在倫敦設有總部。倫敦擁有全球最大的OTC金融衍生品市場,占據全球交易份額49%,日均交易量2.72萬億美元。全球大約41%的貨幣業務在倫敦交易。倫敦證券交易所是世界上最重要的證券交易中心之一。倫敦目前是世界上最大的國際外匯市場,他每年的外匯成交總額可以達到三萬億英鎊,全球大約41%的貨幣業務在倫敦交易。倫敦城還是世界上最大的歐洲美元市場,石油輸出國的石油收入成交額有時一天可達500多億美元,佔全世界歐洲美元成交額的1/3以上。倫敦城是世界上最大的國際保險中心,共有保險公司800多家,其中170多家是外國保險公司的分支機構。在倫敦保險業中,歷史悠久,資金雄厚,信譽最高的是勞埃德保險行
日本東京
東京(Tokyo),位於日本本州島東部,是日本首都及最大城市,亞洲最大的城市,同時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之一,為亞洲最重要的世界級城市。東京經濟高度發達,與美國紐約,英國倫敦,法國巴黎並稱為世界四大國際大都市。東京也是世界5大金融中心之一。東京還擁有全球最復雜、最密集且運輸流量最高的鐵道運輸系統和通勤車站群,其中東京的地鐵系統每日平均客運量達1080萬人次,繁忙程度居全球地鐵第一位。東京也是日本的經濟中心。日本的主要公司都集中在這里。它們大多分布在千代田區、中央區和港區等地。東京同它南面的橫濱和東面的千葉地區共同構成了聞名日本的京濱葉工業區。主要工業有鋼鐵、造船、機器製造、化工、電子、皮革、電機、纖維、石油、出版印刷和精密儀器等。東京金融業和商業發達,對內對外商務活動頻繁。素有「東京心臟」之稱的銀座,是當地最繁華的商業區。
新加坡
新加坡(Singapore),全稱新加坡共和國,舊稱為新嘉坡、星洲或星島,別稱為獅城,是東南亞的一個島國,政治體制實行議會制共和制。位於馬來半島南端,毗鄰馬六甲海峽南口,南隔新加坡海峽與印度尼西亞相望,北面有柔佛海峽與馬來西亞緊鄰,並以新柔長堤與第二通道等橋梁相連與兩岸之間。新加坡的國土除了本島之外,還包括周圍數島。新加坡是亞洲重要的金融、服務和航運中心之一,是繼紐約、倫敦、東京之後的第四大國際金融中心[2]。工業是新加坡經濟發展的主導力量,擁有裕廊工業區,是亞洲最早成立的開發區之一。新加坡在綠化和保潔方面的效果顯著,故有「花園城市」的美稱
中國香港
香港(Hong Kong),全稱為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是國際大都市。1840年之前的香港還是一個小漁村。1842至1997年間,香港淪為英國殖民地。二戰後,香港經濟和社會迅速發展,不僅成為亞洲四小龍之一,也是全球最富裕、經濟最發達和生活水準最高的地區之一。香港是亞洲重要的金融、服務和航運中心,以廉潔的政府、良好的治安、自由的經濟體系以及完善的法制聞名於世。1997年7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正式對香港恢復行使主權。香港是一個奉行自由市場的資本主義經濟體系,其經濟的重點在於政府施行的自由放任政策。美國傳統基金會1995年起、以及加拿大費沙爾學會1996年起發表的自由經濟體系報告,一直將香港評定為全球第一位。香港的外匯市場發展完善,買賣活躍,在全球外匯市場中占不可或缺的地位。由於香港與海外其他外匯市場均有聯系,因此香港可全日24小時與世界各地進行外匯買賣。根據國際結算銀行在2004年進行的每三年一度全球調查,香港外匯市場的成交額在世界排行第六位。
中國上海
上海(Shanghai),簡稱「滬」。中華人民共和國直轄市之一,中國的經濟金融中心,擁有中國大陸首個自貿區「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經濟實力,人口規模,GDP總量均居中國城市之首。截至2014年上海市常住人口數量已突破2500萬,是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之一。上海港貨物吞吐量和集裝箱吞吐量均居世界第一,是一個良好的濱江濱海國際性港口。上海正致力於在2020年建成國際金融、航運和貿易中心。上海地處長江入海口,東向東海,隔海與日本九州島相望,南瀕杭州灣,西與江蘇、浙江兩省相接,共同構成「長三角經濟圈」。中國外匯交易中心。陸家嘴金融貿易區是中國上海的主要金融中心區之一,經營人民幣業務的外資金融機構,必須在陸家嘴金融貿易區開設辦事處,包括匯豐銀行、花旗銀行、渣打銀行、東亞銀行等。
法國巴黎
巴黎(Paris),是法蘭西共和國的首都,法國最大城市,法國的政治、經濟、文化、商業中心。巴黎是法國的經濟和金融中心,在政治、科技、文化、教育、時尚、藝術、娛樂、傳媒等領域對世界都有重要影響力。巴黎還同紐約、倫敦和東京一起被公認為世界四大都市之一。巴黎的紡織、電器、汽車、飛機等工業都非常發達,時裝和化妝品工業更是舉世聞名。巴黎設有許多世界性的大銀行、大公司、大交易所,它們以巴黎為基地,積極開展國際性業務,構成了一個國際性營業網。巴黎也是國際活動的重要場
所,各種類型的國際會議在這里召開。今天的巴黎,不僅是西歐的一個政治、經濟、文化中心,而且是一座旅遊勝地,每天吸引無數來自各大洲的賓客與遊人。
德國法蘭克福
法蘭克福(Frankfurt),正式全名為:美因河畔法蘭克福(德語:Frankfurt am Main),以便與位於德國東部的奧得河畔法蘭克福(德語:Frankfurt an der Oder)相區別。它是德國第五大城市,是德國乃至歐洲重要工商業、金融和交通中心,位於德國西部的黑森州境內,處在萊茵河中部支流美因河的下游。法蘭克福是德國乃至歐洲重要的工商業、金融服務業和交通中心,全城擁有超過324家銀行,經營著德國85%的股票交易、歐洲規模最大的國際性車展。法蘭克福不僅是世界的一個金融中心,同時它又是一個具有800年歷史傳統的著名的博覽會城市。每年要舉辦約15次大型國際博覽會,如每年春夏兩季舉行的國際消費品博覽會;兩年一度的國際「衛生、取暖、空調」專業博覽會;國際服裝紡織品專業博覽會;汽車展覽會;圖書展覽會;烹飪技術展覽會。每逢展覽季節,法蘭克福都呈現出一片繁忙的景色,市區街道更顯得生氣勃勃。參加博覽會的人數平均每年超過100萬,博覽會已成為人們了解世界及世界了解德國的一個重要窗口
中國北京
北京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首都,中央四個直轄市之一,全國政治、文化和國際交往中心,全國經濟、金融的決策中心和管理中心,北京同時也是中國陸空交通的總樞紐和最重要的國內國際交往中心。
全球只有極少數城市像北京一樣長時間作為一個國家的政治和文化中心。《不列顛網路全書》將北京形容為One of the world's great cities,而且斷言,「這座城市是中國歷史上最重要的組成部分。在中國過去的八個世紀里,不論歷史是否悠久,幾乎北京所有主要建築都擁有著不可磨滅的民族和歷史意義」。故宮、天壇、頤和園、北海等等數不勝數的古跡也為這座城市添加了更絢爛的色彩。
今日的北京,更已發展成為一座現代化的國際大都市:世界五百強總部數量全球第一;金融街、北京商務中心區等商務區更是北京對外開放和經濟實力的象徵。此外,中國國家大劇院、北京首都國際機場3號航站樓、中央電視台總部大樓、「鳥巢」等建築也成為了北京的現代符號。北京正以它古老又時尚的全新面貌,迎接每年超過1億4700萬的旅客。另外,北京已經成功舉辦了2008年北京奧運會。
美國芝加哥
芝加哥(Chicago)是位於美國中西部,屬於伊利諾伊州,東臨密歇根湖,是美國僅次於紐約市和洛杉磯的國際化大都市,美國第三大城市。芝加哥地處北美大陸的中心地帶,為美國重要的鐵路、航空樞紐。芝加哥同時也是美國重要的金融、文化、製造業、期貨和商品交易中心之一。逐漸成為具有在世界重大影響力的都市之一芝加哥是美國GDP第3高的大都會區(僅次於紐約和洛杉磯),2010年GDP高達5320億美元。同時該都市區也被評為美國發展最均衡的經濟體。它被萬事達卡全球貿易中心指數(MasterCard Worldwide Centers of Commerce Index)評為全球最重要的商業中心的第四名。此外,芝加哥都市區新增的企業數在2001年到2008年這七年有六年一直位居美國第一位。而且該市的科技創新力也名列美國第三。在2009年,該市被瑞銀集團評為全球最富的城市的第九位。
(2)根據金融交易發生與否,可將國際金融中心劃分為功能型和記賬型兩類。如果金融機構在當地金融市場為客戶提供服務或從事實質性金融交易,並創造就業和收入機會,那麼該地區就是功能型的國際金融中心,如東京、新加坡等;如果不發生實質性的業務活動,只是為發生在其他地區的金融交易提供合法的登記場所,則稱其為記賬型國際金融中心。
(3)根據地理空間的不同,可將國際金融中心劃分為全球型和地區型兩類。前者如紐約、倫敦、香港;後者如東京、法蘭克福、巴黎。 (1)作為國際金融市場的樞紐,國際金融中心為世界經濟的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
(2)國際金融中心的發展也給當地經濟帶來顯著地收益。 國際金融中心之間表現出競爭與合作的關系。
由於國際金融中心可以為所在國家和地區的經濟發展帶來巨大利益,國際金融中心之間的競爭歷來有之。歷史上倫敦和紐約為了競爭主導全球的金融中心地位曾有「凱恩斯計劃」和「懷特計劃」之爭,最後美國憑借強大的經濟實力是「懷特計劃」最終勝出,美元成為戰後全球金融體系的主導貨幣,紐約也取代倫敦成為國際金融中心的領頭羊。
當然國際金融中心之間並不完全表現為競爭關系,共同的利益導向也會誘發相互合作的需要。由於各個金融中心的稟賦能力有限,在業務內容上可能各有側重,輻射區域也有所差別,基於業務分工和區域分工的優勢互補能夠產生外部經濟性,在合作過程中提高各自的競爭力。例如在歐洲內部,盡管歐盟內部各個金融中心的競爭日趨激烈,但是各國並未就此忽視合作的重要性,而是通過協調金融稅收制度、組建泛歐金融市場、開展金融業務交流等途徑,加強相互間多層次的緊密合作,在各自發展的基礎上形成了互有分工、相互合作和有序競爭的基本格局。 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是建立在多種資源條件的綜合優勢之上的,是在一系列供給和需求因素的推動下形成和鞏固的。
根據歷史經驗和相關研究成果,可將這些條件概括如下:
(1)強大繁榮的經濟基礎。
(2)安定和平的政治環境。
(3)高效健全的金融制度。
(4)分布集中的金融機構。
(5)鼓勵扶持的政策取向。
(6)低廉合理的稅費成本。
(7)完備齊全的基礎設施。 1、自然演進的發展路徑:經濟貿易發展-金融服務需求-自發形成國內金融中心-自然演進為國際金融中心,典型代表為紐約、倫敦。
2、政府推動的發展路徑:政府推動金融中心建設-政策措施引導-金融機構聚集-迅速成長為國際金融中心,典型代表為東京、新加坡。 香港(Hong Kong),全稱為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是國際大都市,亞洲重要的金融中心。
香港地處中國華南,珠江口東側,瀕臨南中國海。由香港島、九龍半島、新界(包括大嶼山及230餘個大小島嶼)組成。北隔深圳河與廣東深圳相接;西與澳門隔海相望,相距僅60公里左右。
1840年之前的香港還是一個小漁村。1842至1997年間,香港淪為英國殖民地。第二次世界大戰後,香港經濟和社會迅速發展,不僅成為亞洲四小龍之一,也是全球最富裕、經濟最發達和生活水準最高的地區之一。香港是亞洲重要的金融、服務和航運中心,以廉潔的政府、良好的治安、自由的經濟體系以及完善的法制聞名於世。1997年7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正式對香港恢復行使主權。
香港保持資本主義制度,並可享受外交及國防以外所有事務的高度自治權。香港是中西方文化交融之地,也是國際和亞太地區重要的航運樞紐和最具競爭力的城市之一,經濟自由度指數位居世界首位。有「東方之珠」、「美食天堂」和「購物天堂」等美譽。 新加坡是亞洲重要的金融、服務和航運中心之一,是繼紐約、倫敦、香港之後的第四大國際金融中心。工業是新加坡經濟發展的主導力量,擁有裕廊工業區,是亞洲最早成立的開發區之一。新加坡在綠化和保潔方面的效果顯著,故有「花園城市」的美稱。[1]
新加坡是東南亞國家聯盟(ASEAN)10個成員國之一,也是世界貿易組織(WTO)以及亞洲太平洋經濟合作組織(APEC) 成員經濟體之一。
❸ 金融專業大學排名
1 復旦大學
2 北京大學
3 南開大學
4 中國人民大學
5 廈門大學
6 上海財經大學
7 西南財經大學
8 武漢大學
9 蘇州大學
10 暨南大學
11 東北財經大學
12 中央財經大學
13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
14 南京大學
15 湖南大學
16 天津財經學院
17 中山大學
18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
19 遼寧大學
❹ 中國金融類大學排名
關於金融排名,我見到的有兩個比較准確的一個是網路上多為流傳的中國金融強校的排名:1.人民大學 考研難度:難(公平,招生規模不大 )
優勢:全國重點,在大學里,金融學的整體實力最強,從早年的黃達到現在的周升業都是金融學的有名人物;各個分科目實力平均,不論是貨幣銀行,證券投資還是國際金融都有一手.地區優勢明顯,學生素質高。
劣勢:官場氣息濃厚,思想守舊,老師因為在北京,無心教學,只想出名,常在中央台拋頭露面,學校在北京好象算比較破.
2.五道口 考研難度:難(公平 招生規模60人左右)
優勢:人民銀行的嫡系,這一點優勢無與倫比,學生水平高,基礎條件好(費用也高)注重實際,容易找到工作。
劣勢:學校太小,沒有大學的氣氛,官僚思想嚴重。沒有固定的老師。
3.西南財經大學 考研難度:較難(比較公平,招生規模大:250人左右 )
優勢:全國重點,金融學中的貨幣銀行學在全國最強,從他的碩士招生規模就可以看出來,校園環境好,清凈。同學多,金融系統里校友多,以後有好處。
劣勢:不注重數學,思想保守,區位沒有優勢,近些年走下坡路。
4.上海財經大學 考研難度:難(比較公平 參加聯考 招生規模100人左右)
優勢:全國重點,證券學好,貨幣銀行,國際金融一般,保險也可以,區位優勢明顯。
劣勢:金融學歷史短,原來隸屬財政部,沒有金融學傳統,老師水平一般(有一兩個還行,比如戴國強)
5.北京大學 考研難度:難(有傳言說在北京每年都有漏題,不知道是不是真的。有兩個院招金融學碩士,招生規模一般,不大。)
優勢:中國最好的大學之一,不用別的,只要是北大,出來就不愁。地方好,學校景色建設好。
劣勢:金融學一般,沒有什麼高人,經濟學家一群,但在金融學方面也只是說說而已,沒有什麼建樹。
6.廈門大學 考研難度:較難(比較公平,可能可以調劑 招生規模75人左右)
優勢:985全國重點,貨幣銀行,金融工程好,學校環境優美,有好的老師(張亦春)學生素質比較高。
劣勢:不如北京上海有地區優勢。
7.復旦大學 考研難度:難(公平,參加聯考 招生規模中等)
優勢:985全國重點,全國僅次與人大的金融綜合性大學,在各方面都比較強,尤其是國際金融,貨幣銀行。接受西方知識比較新,學校氛圍也好,有幾個好老師(姜波克)。
劣勢:有寫老師有混日子的嫌疑,寫的書很爛。
8.對外經貿大學(原人民銀行直屬學校) 考研難度:較難(公平,注意有兩個金融學,金融學院的容易 招生規模小)
優勢:全國重點,國際金融強,十分注重抓英語,注重實用能力,區位優勢明顯
劣勢:金融水平一般,合並的中國金融學院歷史太短,沒有金融學的傳統。老師水平一般。
9.南開大學 考研難度:較難(公平,招生規模75人左右,參加聯考)
優勢:985全國重點,從解放開始就樹立了自己在國際金融學的首席地位,保險精算也是全國最好,學校好,學生素質高
劣勢:貨幣銀行一般,近些年學校走下坡路
10.中央財經大學(原隸屬於財政部) 考研難度:較難(比較公平,自己學校好學生都不考 招生規模一般60人左右)
優勢:區位優勢,有好的學校條件,學生素質一流。
劣勢:非重點,金融學一般(最近幾年有上升趨勢),老師水平差。
11.東北財經大學(原隸屬於財政部) 考研難度:較易(公平,招生規模小)
優勢:環境好,上學可以當療養院,學生素質好
劣勢:非重點,金融學一般(近幾年還在下降),老師一般
12.西安交通大學(原人民銀行直屬學校) 考研難度:挺難(比較公平,招生規模75人左右,注意今後上的研究生有的在蘇州上學)
優勢:名牌大學,貨幣銀行學比較好,原來人民銀行直屬學校(陝西財經學院),有幾個好老師
劣勢:學校不重視,致使原來的陝西財經學院的好老師有的已經流失,學生素質一般,地方不好。
13.湖南大學(原人民銀行直屬學校) 考研難度:較難 (比較公平,招生規模小)
優勢:985全國重點大學,全國最早引如保險精算的學校,保險不錯,原人民銀行直屬學校(湖南財經學院)貨幣銀行也不錯。
劣勢:學生素質一般,地方不好。
14.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原隸屬財政部) 考研難度:較易(比較公平,招生規模小)
優勢:合並後,比較重視金融學
劣勢:非重點,原來財政部的學校,金融學一般,學生一般。
15.清華大學 考研難度:難,招生規模小
優勢:中國最好的大學之一,學校建設好,理工科強,金融工程微觀金融以走在中國最前列。
劣勢:中國意義上的金融學不行,沒有金融學傳統, 不重視。
16.武漢大學 考研難度:較難
優勢:985全國重點大學,學校校園風景好,金融學最近記幾年比較重視,有好老師,黃憲好象是博導吧,金融工程也不錯。
劣勢:沒有金融學傳統,老師整體水平一般。
17.遼寧大學 考研難度:較易(招生規模不大)
優勢:地方重點大學,地方重視,有好老師,金融學白欽先,孔祥毅博導比較有名。
劣勢:最近發展緩慢,默默無聞,地方一般。
18.中山大學 考研難度:較難(招生規模不大)
優勢:校園風景好,廣州地方也不錯,金融系在嶺南學院,學生素質比較高,畢業在南方比較吃香。畢業領兩個學位證,好象嶺南學院還發畢業證的。
劣勢:沒有什麼特別著名的老師。
首批參加「金融學」聯考的13個單位是:(按各單位參加聯考確認函日期為序)南京大學,清華大學,蘇州大學,武漢大學,遼寧大學,廈門大學浙江大學,中央財經大學,南開大學,暨南大學,中山大學,中國人民銀行研究生部和復旦大學。
參加2003年第三次金融聯考的12所高校是:遼寧大學,山東大學,南京大學,東南大學,蘇州大學,復旦大學,上海財經大學,浙江大學,廈門大學,中山大學,暨南大學和南開大學;2003年聯考的科目是「金融學基礎」,考試內容含經濟學原理,貨幣銀行學和國際金融學3個部分。
參加2004年第三次金融聯考的13所高校是:遼寧大學,山東大學,南京大學,東南大學,蘇州大學,復旦大學,上海財經大學,浙江大學,江西財經大學,廈門大學,中山大學,暨南大學和南開大學;2004年聯考的科目是「金融學基礎」,考試內容含經濟學原理和金融學原理兩部門。
參加2005年第四次聯考的15所高校包括(按拼音字母排序):東南大學、復旦大學、杭州商學院、暨南大學、江西財經大學、遼寧大學、南京大學、南開大學、山東大學、山東經濟學院、上海財經大學、蘇州大學、廈門大學、浙江大學和中山大學。
參加2006年第五次聯考的16所高校包括(按拼音字母排序):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東南大學、復旦大學、湖南大學、暨南大學、江西財經大學、遼寧大學、南京大學、南開大學、山東大學、上海財經大學、蘇州大學、廈門大學、浙江大學、浙江工商大學和中山大學。
這個排名還是比較合理的,如果排除地域優勢,光是學術實力說來,我個人認為人民大學的金融學是中國最強的,北大和復旦實力不相上下,這三所應該是中國最強的三所,是中國頂級,關於中國稍微弱點的學校,樓主可以按金融聯考的分數高低來進行學校評估,雖然不大准確,但也說明了一個學校的綜合性實力,包括地域位置,就業狀況等。還有一個排名便是中國社科院關於大學排名,武書連的:2007中國大學經濟學100強名單 排名 等級 校 名
1 A++ 中國人民大學
2 A++ 北京大學
3 A++ 南開大學
4 A++ 復旦大學
5 A++ 廈門大學
6 A+ 上海財經大學
7 A+ 浙江大學
8 A+ 南京大學
9 A+ 西安交通大學
10 A 武漢大學
11 A 東北財經大學
12 A 清華大學
13 A 西南財經大學
14 A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
15 A 中山大學
16 A 暨南大學
17 A 吉林大學
18 A 中央財經大學
19 A 湖南大學
20 A 華中科技大學
21 B+ 四川大學
22 B+ 山東大學
23 B+ 北京師范大學
24 B+ 華東師范大學
25 B+ 西北大學
26 B+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
27 B+ 江西財經大學
28 B+ 天津財經大學
29 B+ 南京財經大學
30 B+ 浙江工商大學
31 B+ 首都經濟貿易大學
32 B+ 遼寧大學
33 B+ 蘇州大學
34 B+ 上海交通大學
35 B+ 東南大學
36 B+ 華南師范大學
37 B+ 浙江財經學院
38 B 山西財經大學
39 B 重慶大學
40 B 陝西師范大學
41 B 雲南大學
42 B 安徽財經大學
43 B 武漢理工大學
44 B 湖北大學
45 B 上海大學
46 B 河北大學
47 B 蘭州大學
48 B 湖南師范大學
49 B 華中師范大學
50 B 北京交通大學
51 B 南京師范大學
52 B 東北師范大學
53 B 福州大學
54 B 北京工商大學
55 B 鄭州大學
56 B 長春稅務學院
57 B 湘潭大學
58 B 黑龍江大學
59 B 中南大學
60 B 深圳大學
61 B 東北大學
62 B 安徽大學
63 B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64 C+ 寧波大學
65 C+ 福建師范大學
66 C+ 哈爾濱工業大學
67 C+ 南京農業大學
68 C+ 廣東商學院
69 C+ 廣東外語外貿大學
70 C+ 山東財政學院
71 C+ 山東經濟學院
72 C+ 河南大學
73 C+ 雲南財經大學
74 C+ 青島大學
75 C+ 中國政法大學
76 C+ 南京 審計學院
77 C+ 華南理工大學
78 C+ 南京理工大學
79 C+ 西南交通大學
80 C+ 山西大學
81 C+ 同濟大學
82 C+ 中國海洋大學
83 C+ 河海大學
84 C+ 中國農業大學
85 C+ 重慶工商大學
86 C+ 揚州大學
87 C+ 河北經貿大學
88 C+ 華僑大學
89 C+ 哈爾濱工程大學
90 C+ 西北師范大學
91 C+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
92 C+ 浙江工業大學
93 C+ 外交學院
94 C+ 上海對外貿易學院
95 C 北京工業大學
96 C 中南民族大學
97 C 上海理工大學
98 C 上海師范大學
99 C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100 C 長沙理工大學經濟學專業並不能決定金融專業的好壞,比如清華,清華經濟很弱,但是金融工程卻很強,但是這個可以給樓主作為一個參考,因為一個學校金融要強大的話,我個人認為要求三個方面:一個是數學要很強大,因為經濟學學上去,到了中級宏微觀經濟學都是數學了;二是地理位置要好,位於比較富裕的城市,因為您想啊,金融學強的人都是可以坐在銀行、企業拿高薪的,你大學地理位置不好,誰願意為了放棄高薪到你那個落後的地方來,一是學校沒錢養這些人,二是地方不好,所以,比較落後的地方的話,很難有金融學強的學校,所以樓主要想就業好的話,我認為選擇城市比選擇學校更為重要;三就是經濟學要很強大,這個大家都明白我就不必贅述了,所以樓主想要考二流的學校,武書連的排名很有借鑒性。另外,如果樓主想要畢業不想去企業和銀行的話,去政府的話,我建議三個學校五道口、西南財經和人名大學,應該這三個學校與政府都有淵源,雖然這三個學校不好考,但是那些二三流金融院校很難與政府有關系,所以我建議樓主要去政府還是努努力吧。最後,祝你考上中國金融名校!!!
❺ 國際上金融專業排名靠前的大學
金融學排名(Finance)
1、芝加哥大學布斯商學院 (UniversityofChicago: Booth)
2、紐約大學斯特恩商學院(NewYorkUniversity: Stern)
3、賓夕法尼亞大學沃頓商學院(UniversityofPennsylvania: Wharton)
4、萊斯大學瓊斯商學院(RiceUniversity:Jones)
5、羅切斯特大學西蒙商學院 (UniversityofRochester: Simon)
6、倫敦商學院
7、哥倫比亞大學商學院 (ColumbiaBusinessSchool)
8、麥考瑞大學管理學院(MacquarieGraateSchool of Management)
9、愛荷華大學Tippie商學院(UniversityofIowa: Tippie)
10、多倫多大學羅特曼管理學院(UniversityofToronto: Rotman)
------------------------------------
Global MBA Rankings 2010 from Financial Times
金融時報 2010年 全球MBA排名
Rank
in
2010 3 y
ave. rank School name Country Audit
year*
1 1 London Business School UK 2010
2 1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Wharton USA 2008
3 4 Harvard Business School USA 2008
4 5 Stanford University GSB USA 2010
5 5 Insead France / Singapore 2009
6 7 IE Business School Spain 2009
6 4 Columbia Business School USA 2009
8 8 MIT Sloan School of Management USA 2009
9 14 Hong Kong UST Business School China 2006
9 10 University of Chicago: Booth USA 2007
11 11 Iese Business School Spain 2009
12 16 Indian School of Business India
13 12 New York University: Stern USA 2008
13 14 Dartmouth College: Tuck USA 2008
15 14 IMD Switzerland 2009
16 18 University of Oxford: Saïd UK 2008
16 17 Yale School of Management USA 2008
18 22 HEC Paris France 2008
19 19 Esade Business School Spain 2009
20 23 Duke University: Fuqua USA 2008
21 16 University of Cambridge: Judge UK 2007
22 14 Ceibs China 2006
22 22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Kellogg USA 2008
24 24 Lancaster University Management School UK 2008
25 28 Rotterdam School of Management, Erasmus University Netherlands 2006
26 30 Cranfield School of Management UK 2008
27 32 Nanyang Business School Singapore
28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China 2006
28 26 University of Michigan: Ross USA 2008
28 30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at Berkeley: Haas USA 2007
31 30 University of Virginia: Darden USA 2009
32 35 Imperial College Business School UK 2008
33 29 UCLA: Anderson USA 2008
34 28 Emory University: Goizueta USA 2010
34 44 Carnegie Mellon: Tepper USA 2009
36 36 Australian School of Business Australia 2006
36 35 Cornell University: Johnson USA 2008
38 41 SDA Bocconi Italy 2008
38 39 Georgetown University: McDonough USA 2010
40 31 Manchester Business School UK 2010
41 41 City University: Cass UK 2007
42 36 Warwick Business School UK 2010
43 41 University of Maryland: Smith USA 2010
44 54 Rice University: Jones USA 2008
45 44 University of Toronto: Rotman Canada 2010
46 44 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Kenan-Flagler USA 2007
47 69 Boston College: Carroll USA 2009
48 47 University of Rochester: Simon USA 2007
49 50 University of Western Ontario: Ivey Canada 2008
49 59 Washington University: Olin USA 2010
51 41 University of Strathclyde Business School UK 2010
❻ 金融學排名
金融學王牌院校
中國人民大學金融學的整體實力最強,各個分科目實力平均;
北京大學側重金融管理;
廈門大學側重貨幣銀行、金融工程;
復旦大學是僅次於人大的金融綜合性大學,尤其是國際金融表現突出;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國際金融專業實力強,十分注重抓英語;
南開大學的保險精算全國最好;
中央財經大學具有區位優勢,有好的學校條件;
湖南大學是全國最早引入保險精算的學校;西南財經大學該專業為國家級重點學科;
西安交通大學該專業為中國人民銀行直屬院校重點專業;
上海財經大學金融學科在全國的金融教學和學術研究領域具有較高的聲望和較大的影響;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的金融證券實力強大,是國內研究方向最齊全,專業最全的學科;
清華大學金融工程、微觀金融走在我國最前列。
2011中國大學經濟學最強學校
本科專業 排名 校名 等級 學校數
經濟學 1 北京大學 A++ 287
經濟學 2 中國人民大學 A++ 287
經濟學 3 南開大學 A++ 287
經濟學 4 南京大學 A++ 287
經濟學 5 復旦大學 A++ 287
經濟學 6 浙江大學 A++ 287
國際經濟與貿易 1 南開大學 A++ 449
國際經濟與貿易 2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 A++ 449
國際經濟與貿易 3 湖南大學 A++ 449
國際經濟與貿易 4 廈門大學 A++ 449
國際經濟與貿易 5 南京大學 A++ 449
國際經濟與貿易 6 上海財經大學 A++ 449
國際經濟與貿易 7 浙江大學 A++ 449
國際經濟與貿易 8 中人民大學 A++ 449
國際經濟與貿易 9 武漢大學 A++ 449
財政學 1 中國人民大學 A++ 85
財政學 2 上海財經大學 A++ 85
金融學 1 北京大學 A++ 256
金融學 2 南開大學 A++ 256
金融學 3 復旦大學 A++ 256
金融學 4 中央財經大學 A++ 256
金融學 5 中國人民大學 A++ 256
金融學 6 上海交通大學 A++ 256
保險W 1 北京大學 A++ 77
保險W 2 中國人民大學 A++ 77
金融工程W 1 南開大學 A++ 42
稅務W 1 中國人民大學 A++ 35
❼ 國際金融大學排名
排名
校 名
等級
1
北京大學
A++
2
中國人民大學
A++
3
南開大學
A++
4
復旦大學
A++
5
廈門大學
A+
6
上海財經大學
A+
7
武漢大學
A+
8
浙江大學
A+
9
南京大學
A
10
中山大學
A
11
西安交通大學
A
12
西南財經大學
A
13
東北財經大學
A
14
暨南大學
A
15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
A
16
吉林大學
A
17
清華大學
B+
18
山東大學
B+
19
中央財經大學
B+
20
四川大學
B+
21
湖南大學
B+
22
西北大學
B+
23
華中科技大學
B+
24
北京師范大學
B+
25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
B+
26
華東師范大學
B+
27
上海交通大學
B+
天津財經大學
B
江西財經大學
B
首都經濟貿易大學
B
遼寧大學
B
浙江工商大學
B
華南師范大學
B
蘇州大學
B
東南大學
B
重慶大學
B
南京財經大學
B
河北大學
B
東北師范大學
B
山西財經大學
B
上海大學
B
北京交通大學
B
湘潭大學
B
雲南大學
C+
福建師范大學
C+
陝西師范大學
C+
鄭州大學
C+
蘭州大學
C+
華中師范大學
C+
安徽財經大學
C+
深圳大學
C+
河南大學
C+
浙江財經學院
C+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C+
武漢理工大學
C+
中南大學
C+
青島大學
C+
湖北大學
C+
東北大學
C+
南京師范大學
C+
安徽大學
C+
寧波大學
C+
南京農業大學
C+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C+
長春稅務學院
C+
湖南師范大學
C+
北京工商大學
C
廣東商學院
C
南京理工大學
C
黑龍江大學
C
北京理工大學
C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
C
山東經濟學院
C
北京工業大學
C
山西大學
C
哈爾濱工業大學
C
天津師范大學
C
河北師范大學
C
福州大學
C
華僑大學
C
雲南財經大學
C
華南理工大學
C
河海大學
C
河北經貿大學
C
哈爾濱商業大學
C
華東理工大學
C
中國海洋大學
C
山東財政學院
C
廣東外語外貿大學
D+
同濟大學
D+
中國政法大學
D+
河南財經學院
D+
上海理工大學
D+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D+
西南交通大學
D+
浙江工業大學
D+
中國農業大學
D+
西北師范大學
D+
湖南科技大學
D+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
D+
2008中國大學研究生院經濟學100強
❽ 金融類大學排行榜
人民大學財政金融學院
聲譽指數:☆☆☆☆☆ 難度指數:☆☆☆☆☆ 薪酬指數:☆☆☆☆☆
師資:人大在中國的金融界歷來被視為老大哥,有一批非常優秀的土鱉和海龜。是全國金融學第一個國家重點學科。中國貨幣金融學的主要奠基人黃達教授是人大前校長,中國金融學會前會長,也是中國金融學會歷任會長中唯一一位學者會長(其餘都是由在任的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擔任)。
考試:從專業課試題上來看,比聯考難度要大得多。如果要考上,主要是兩個障礙:一個是專業課,可以分數不高,但一定要過線,還有一個是數學,是重中之重。
就業:人大金融的就業前景非常只好,這一點是不容置疑的。其就業形勢非常好,完全可以和北大清華相比。
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
聲譽指數:☆☆☆☆☆ 難度指數:☆☆☆☆☆ 薪酬指數:☆☆☆☆☆
實力:有厲以寧,張維迎等一大批經濟學家坐鎮,雖然不全是金融學領域的導師,金融方面最有名的導師應該是曹鳳岐教授。今年來一大批海歸的加盟,實力提升更快。
考試:專業課考試難度比較大,側重一定的數學能力,對綜合素質要求很高。還有就是考試范圍要廣,整體上看,北大光華的金融學考研錄取分數線至少需要370 分以上,當然,專業課的難度比較大。如果不下大功夫,還是不要嘗試了。另外,與其它院校不同,北大光華管理學院的金融要求考數學三,難度大大增加。
就業:北大的金融學雖然還不是國家的重點學科,但牌子在這擺著,所以就業形勢也非常不錯,而且有很多的出國機會。
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
聲譽指數:☆☆☆☆ 難度指數:☆☆☆☆ 薪酬指數:☆☆☆☆☆
師資:導師主要有兩個有名的,一個是中國金融工程學會會長宋逢明教授,還有一個是研究公司金融的朱武祥教授。
考試:非常重視金融學中的數理分析,不過有時候給人感覺是過分的迂腐在數學模型之中,對實際問題重視程度有所不夠。由於偏好理工科學生,復試的時候還得考計量經濟學,所以報考者基本上是跨專業,考取難度很大。它是全國唯一一個要求考數學一的學校,這一點,基本上堵死了經濟類本專業讀的可能性。
總之,清華大學的金融學比起北大和人大還是比較弱的。不過金融工程還是比較強的。
南開大學經濟學院
聲譽指數:☆☆☆☆ 難度指數:☆☆☆ 薪酬指數:☆☆☆☆
國際金融的實力很強,在全國享有很高的聲譽,絕對的一流。和人大同為全國最早的國家重點學科。應該說,南開大學的國際金融和保險學水平還是排名全國第一。在教育部的評估中,其國際金融的科研實力甚至超過了人民銀行研究生部,排名全國第一。錢榮堃教授是我國國際金融領域的泰山北斗,是中國的MBA之父,不過其現在已經過世。現在的學術帶頭人是馬君潞教授,在國內很有名。據說南開大學培養的碩士全部都是國際金融領域的。保險學是傳統優勢。劉茂山教授非常有名。保險精算專業全國第一,中國保險精算師老師委員會就設在南開大學。由於聯考難度不大,對跨專業的考生是一件好事。學生素質比較高,但是就業不如人大和復旦。這一點主要是在與天津的城市環境不好。
復旦大學經濟學院
聲譽指數:☆☆☆☆ 難度指數:☆☆☆☆☆ 薪酬指數:☆☆☆☆
師資:全國第四個國家重點學科。絕對的名牌。近年來涌現了一大批像姜波克、張軍、劉紅忠這樣的青年學者(主要是海龜),致力於金融學最前沿的研究。
考試:06年錄取線達到了驚人的422分。復旦大學是聯考的領頭學校,大部分試題是復旦大學出的。聯考的范圍比較廣,但是難度不大。專業課成績普遍很高,130分以上的人很多。推薦跨專業的學生報考。英語要求一直都是60分以上,數學沒有130分基本不可能考上。總之,考研難度很大,風險很高。錄取比例遠遠超過了20:1。
就業:學科底蘊雖不如人大,但畢竟是名校,而且有著一批海歸,所以就業形勢一片大好,而且有很多出國的機會。
西南財經大學金融學院
聲譽指數:☆☆☆☆ 難度指數:☆☆ 薪酬指數:☆☆☆
原先是人民銀行直屬學校。學校的名氣在金融界應該是很響的了,幾乎金融界大部分的一把手都是畢業於此,銀行學的研究在全國被視為數一數二,擁有像曾康霖、劉錫良、殷孟波這樣的著名學者。中國金融研究中心也設在這里。是全國第5個國家重點學科。再加上招生規模與日俱增,幾乎有些過於飽和了。像前年,金融學參加復試的居然有260個人。另外,西南財大的保險精算專業考數學四,這一點,還是比較容易的。像南開大學,考數學三。還有一些學校考數學一。不過,考試難度不大,如果數學不好,可以考這里試一試。就業形勢一般,很多畢業生都去了南方。總體上就業不如北京和上海的高校。這一點是考試難度比較低的最大原因。
廈門大學經濟學院
聲譽指數:☆☆☆ 難度指數:☆☆☆ 薪酬指數:☆☆☆☆
師資:04年成為全國第六個國家重點學科。 參加聯考比較公平,可能可以調劑招生規模不大。總分只要能在370以上基本就可以被錄取了。但是據說專業課判捲尺度比較嚴。
優勢:貨幣銀行學和保險學實力比較強,學校環境優美,有好的老師(如張亦春、江曙霞、鄭振龍、林寶清等)學生素質比較高。還有,廈門大學的經濟管理學科整體上很強,如財政學,會計學都是國家重點學科,所以學校也很重視。所以學生的知識面和資源享受方面有一定優勢。
上海財經大學金融學院
聲譽指數:☆☆☆ 難度指數:☆☆☆☆ 薪酬指數:☆☆☆
金融學實力本來一般,是上海市重點學科。有一些比較好的老師,如戴國強。前年聘請了美國著名學者,美國康乃爾大學金融學終身教授黃明教授擔任院長。不過這點與整個專業實力的提高不一定有太大關系。但是上海財經大學地處上海,也吸引了不少優秀人才的加入,就業形勢較好,上海證券交易所的很多工作人員都是畢業於上海財經大學的證券投資專業。相反,貨幣銀行學和國際金融學專業的畢業情況就要差一些。考取難度比復旦小很多,也是參加聯考,推薦跨專業學生報考。值得注意的是,雖然上海財經大學金融學每年的招生簡章上寫的是招120人左右,但實際上每年都會擴招很多。
中央財經大學金融學院
聲譽指數:☆☆☆ 職位指數:☆☆☆ 薪酬指數:☆☆☆
中財的金融還是不錯,是全國第三個國家重點學科,老師的水平比較高,比如王廣謙校長,李健教授等。學生就業的情況也比較讓人滿意。考取難度屬於中等,還有一點中財招生比較公平。由於學校唯一的國家重點學科就是金融(雖然這一點在同類財經院校中明顯處於劣勢)。初試只考政治經濟學和西方經濟學,類似於西南財經大學。試題有一點難度,但過線的可能性比人大和北大還是大很多。
中央財經大學的金融專業最強的還是貨幣銀行理論。應該說,全國財經類院校都是如此,比如西南財經大學和上海財經大學,包括現在並入西安交通大學的原陝西財經學院。
❾ 求國內、國際金融專業大學最新排名
據我了解,國內的復旦、廈大跟人大的金融都不錯,還有一些專業性的學校如上財、中南財經、東北財經、央財、西南財經,另外中國人民銀行研究生部很牛。
從就業來說的話,上海的復旦跟上財是很好的,畢竟上海是金融重鎮,其次選擇人大跟廈大吧,我個人感覺金融學研究生會更好就業 。 國際的金融學排名(Finance)
1、芝加哥大學布斯商學院 (UniversityofChicago: Booth)
2、紐約大學斯特恩商學院(NewYorkUniversity: Stern)
3、賓夕法尼亞大學沃頓商學院(UniversityofPennsylvania: Wharton)
4、萊斯大學瓊斯商學院(RiceUniversity:Jones)
5、羅切斯特大學西蒙商學院 (UniversityofRochester: Simon)
6、倫敦商學院
7、哥倫比亞大學商學院 (ColumbiaBusinessSchool)
8、麥考瑞大學管理學院(MacquarieGraateSchool of Management)
9、愛荷華大學Tippie商學院(UniversityofIowa: Tippie)
10、多倫多大學羅特曼管理學院(UniversityofToronto: Rotman)
------------------------------------
Global MBA Rankings 2010 from Financial Times
金融時報 2010年 全球MBA排名
Rank
in
2010 3 y
ave. rank School name Country Audit
year*
1 1 London Business School UK 2010
2 1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Wharton USA 2008
3 4 Harvard Business School USA 2008
4 5 Stanford University GSB USA 2010
5 5 Insead France / Singapore 2009
6 7 IE Business School Spain 2009
6 4 Columbia Business School USA 2009
8 8 MIT Sloan School of Management USA 2009
9 14 Hong Kong UST Business School China 2006
9 10 University of Chicago: Booth USA 2007
11 11 Iese Business School Spain 2009
12 16 Indian School of Business India
13 12 New York University: Stern USA 2008
13 14 Dartmouth College: Tuck USA 2008
15 14 IMD Switzerland 2009
16 18 University of Oxford: S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