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金融學,第1題為什麼錯了
主要課程:
主幹學科:經濟學主要課程:政治經濟學,經濟學,金融學,國際經濟學,貨幣銀行學,國際金融管理,證券投資,保險,商業銀行,中央銀行,投資銀行理論與實踐的業務管理等等。
主要實踐性教學環節:包括課程實習,畢業實習,為期六周一般安排。
學制:四年學位
:經濟學國際經濟與貿易金融金融金融工程信用保險貿易和經濟管理網路經濟學體育經濟投資經濟管理八大就業環境資源方向:經濟學
相近專業大學本科和房地產管理及發展經濟學估計稅收
國際文化貿易融資:中央(人民)銀行,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保險業監督管理委員會,這是金融業監管局
兩家商業銀行,包括四大行和股份制商行,城市商業銀行,外資銀行分行在該國。
三,國家開發銀行,中國農業發展銀行等政策性銀行。
四家證券公司(包括基金管理公司),信託投資公司,金融控股集團,如大型金融公司的風險。
五,四家資產管理公司,金融租賃,擔保公司。
六,保險公司,保險經紀公司。社保基金管理中心或社保局。
七上市(上市希望)股份公司證券部,財務部,代表董事會秘書處證券交易。高等教育財政金融專業教師的機構;;
8政府行政機構,如國家公務員序列,財政,審計,海關部門和其他研究機構的研究人員
中國PS:今年以來,財政部預計將很受歡迎,有沒有一定的把握最好不要去冒險
⑵ 金融學是學什麼東西,剛進大1的話 主要掌握什麼方面
金融,從宏觀上來講就是資金融通,不過現在的金融開始逐漸偏向於微觀,微觀金融是建立在時間和風險二維之上的資源的配置。
金融學習,基礎課應該都差不多,西方經濟學,貨幣銀行學,國際金融,投資學之類的,到後期的更詳細的專業課學習中(這要看你所在的學校的課程安排),金融就開始分方向了,一般金融學,國際金融專業學習的是商業銀行,比如像商業銀行經營管理,銀行會計,國際結算等等;證券投資,金融工程專業學習的是投資銀行,比如像投資銀行學,資產評估等等~
國內金融最好的大學,北大的光華,ccer,清華的經管,人大的漢青(很強大),財金院,南開的國金專業,五道口(這個地方沒有本科的,實務性很強)等等~
學金融,除了理論性知識,相關的信息搜集要敏感,多看看像《中國經營報》,《經濟觀察報》,《財經》之類的報紙和雜志,很有幫助的~
⑶ 金融學中的M1.M2.M3指的是什麼
貨幣供應量 按流動性劃分為 M0、M1、M2、M3四個層次;
現階段我國貨幣供應量劃分為以下三個層次:
M0 --流通中的現金
M1 -- M0 +企業單位活期存款+機關團體部隊存款+農村存款 ;
M2 -- M1 +企業單位定期存款+自籌基本建設存款+個人儲蓄存款+其他存款。
M1 是狹義貨幣供應量, M2 是廣義貨幣供應量; M1 與 M2 之差是准貨幣。
=======================================
中美兩國的區別:
在薩繆爾森的《宏觀經濟學》中M1=現鈔+支票;M2=M1+儲蓄存款。而在英國的銀行體系中還有M0、M3等項目。根據我們國家統計局的公開資料,我國是以M0、M1、M2為框架體系。其中貨幣總量:M0、M1、M2。
M0=流通中現金
M1=M0+非金融性公司的活期存款
M2=M1+非金融性公司的定期存款+儲蓄存款+其他存款。
毫無疑問,我們是模仿國外的所謂現代銀行管理、統計體系設立的M系統。但我們多年了的M系統僅僅是模仿,而沒有實際經濟意義。
比如,中美兩國的M系統,若M1數值相同,則美國的有實際經濟意義的現鈔就是M1,而中國有實際經濟意義的現鈔則要遠遠小於M1。這個差別使中國經濟單位沒有足夠的流通貨幣,而美國相對於中國則有充裕的貨幣。
造成這個差別的原因在於,中國的支票不能直接兌換成現鈔,盡管它是貨幣。
再比如在M2項目下,若M2相同,則中國的儲蓄額很大,但流通的、有實際經濟意義的貨幣卻很少,因為中國的M2被高額儲蓄佔掉了,而美國卻幾乎全部是M1(美國儲蓄率很低)實際也就是全是M0,即決大部分是現鈔,市場有經濟意義的貨幣充足。而中國卻是市場嚴重缺少有實際經濟意義的貨幣。
這就是為什麼美國一直傾向於使用M2來調控貨幣的原因。
中國金融界無論是理論家還是主管部分一直有一個非常固執和愚蠢的見解,認為美國人不儲蓄。其實這是一種錯誤的見解,美國人也是人、也需要穿衣、吃飯、養老等支付,這些支付同樣需要持有貨幣存量,那麼為什麼美國的儲蓄率很低呢?其實既不是美國人不儲蓄,也不是美國人沒有錢,而是這些貨幣存量不在儲蓄項目下,而是在支票項目下,即在M1項目下。
因此,同樣的M2、M1、M0水準,美國的M體系有大量的具有實際經濟學意義的貨幣,而中國則是嚴重貨幣短缺。
如果中國金融改革僅僅改變這個M系統,則中國實際有經濟學意義的貨幣就將增加十萬億以上(儲蓄轉成支票,支票可自由兌換現鈔),而貨幣總量卻不需要任何改變。
另外一個方面,美國及西方國家設立M系統是為了便於統計和調控印鈔數量及觀測經濟動向。其中支票有大額和一般額度,這才是區分M1和M2的關鍵,也就是說有多少交易是以大額交易的、有多少交易是以一般額度交易的。大額交易主要發生在大型公司之間和投資性交易。
正如前文所述,無論M1、M2,由於支票的自由兌換性,二者都有實際的經濟學意義。在貨幣總量上意義相同,但在資金用途上卻有重要的經濟學意義。貨幣總量以M1出現,則消費和終端市場活躍;以M2出現,則投資和中間市場活躍。
美聯儲和各商業銀行可以據此判定應如何判定貨幣政策。M2過高而M1過低,表明投資過熱、需求不旺,有危機風險;M1過高M2過低,表明需求強勁、投資不足,有漲價風險。在貨幣總量則基本保持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