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金融學業 > 2014國際金融市場

2014國際金融市場

發布時間:2021-03-08 11:59:07

A. 2014中國金融熱點話題有哪些

國企改革,自貿區,

B. 2014年中國經濟什麼時間復甦

從實體經濟來看,2014年我們面對的最大風險有兩個:
一是全國住房信息聯網和房地產稅的推出,可能導致住宅市場的需求發生逆轉。
2012年,我國內地城市的住宅人均面積為32.91平方米,超過日本、韓國、新加坡和中國香港這些亞洲發達國家和地區,按照亞洲的人口密度和居住特徵,以及普遍生活水準來推算,中國的城市住宅供給已經超過居住的需求,大量居民購置住宅是出於資產保值增值的投資需求。
如果在全國住房信息聯網的前提下推出存量房產征稅政策,投資需求將會因為房屋持有成本的上升而萎縮,城市住宅的供求關系就可能發生逆轉。從長期趨勢來看,人口老齡化和農村轉移人口的下降將加劇這種供求失衡,房地產將面臨一輪漫長的蕭條周期。因此,房價拐點一旦出現,房地產(尤其是住宅市場)必然面臨收縮,從而引起建材、汽車、傢具、家電等相關行業的需求下降。
二是地方政府的債務問題,以及政府職能轉變導致的基建投資下降,也將影響鋼鐵、水泥等相關建築建材行業的市場需求,加劇這些產能過剩產業的不景氣。
從2013年8月開始,全國固定資產投資的增速逐月下降。一方面隨著政府職能的轉型、地方政府考核指標的調整,政府投資的動力在下降;另一方面,隨著地方政府財政壓力的增大,地方政府擴大基建投資的財政能力也受到一定製約。
從以上兩方面來看,2014年政府投資的力度將有可能進一步縮減。從PMI數據來看,最近3個月新訂單連續下降,市場需求減弱,原材料庫存最近兩個月也有所下降,企業預期明顯變差。供求和預期數據也在昭示2014年製造業的市場復甦形勢不容樂觀。
金融市場的不確定性
從金融市場來看,2014年同樣充滿不確定性:
一是金融機構去杠桿的過程中,利率中樞上移,流動性風險有所加大。
過去5年,中國的信貸規模平均每年增長22%,雖然中國的企業總杠桿率並不算高,但高杠桿企業中有一半多屬於地方債務平台,現金流很弱,償債率較低,債務風險令人擔憂。根據國家審計署的數據,到2013年6月底,地方性政府債務中有超過10萬億元的債務來自於銀行貸款,占其全部債務(包括擔保等或然負債)的56%。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的統計報告,最近50年來,亞洲70%的信貸過度繁榮之後,都導致了金融危機,IMF衡量「信貸過度繁榮」的依據是名義信貸規模增長率超過20%,2009年初,中國的社會融資總額只有6.98萬億元,2013年1~11月社會融資總額的規模就已超過16萬億元,五年時間增長了將近150%,每年的復合增長率接近20%,是全球信貸增長率最高的國家。
既然杠桿在很多情況下是危機之源,為了控制金融機構過度提高杠桿率,降低流動性風險,銀監會於2013年3月出台了8號文,將銀行理財產品中的非標產品規模限制在總資產的4%之內,而一行三會即將聯合出台的107號文,進一步強化對影子銀行的監管。這些措施會在不同程度上收緊金融市場的流動性,推高利率中樞,使得一些商業銀行、信託公司的流動性風險進一步加大。
二是產能過剩行業在去產能的過程中,部分低效率企業財務會惡化甚至破產倒閉,可能引爆信用債危機。
2009年是中國信用債市場的擴容高峰,當年發行的5年期債券較多,2014年,市場將迎來第一個長期債券的還本付息高峰,與此同時,隨著信用風險的預期上升,貨幣政策收緊形成的流動性緊張對信用產品的擠壓會進一步加劇。
此外,近年來根據國家審計署和發改委官員披露的數據,雖然從總體上看中國地方政府沒有資不抵債的問題,但從債務結構看,短期還債壓力大,2014年將有1000億元城投債到期兌付,並且87%的債務集中在市、縣級的地方政府,資產負債結構不對稱,地方債平台的流動性危機隨時可能發生。
還有經濟結構的轉型本質上也是「不破不立」的過程,隨著一些「僵屍」企業的退出,信用債和信託產品出現違約的局部風險將是2014年金融市場必須面對的大概率事件。2014年或許是中國信用債市場結束「剛性兌付」的開始。
三是美國QE退出推升美元指數和美國的資產回報率,將對中國的金融市場產生不確定的流動性沖擊。
2013年12月18日的美聯儲議息會議正式啟動QE退出計劃,雖只縮減了100億美元的購債計劃,美元指數立馬創出新高,目前美國十年期國債收益率已經攀升至3%以上,長短利率的上升預期也影響了全球資本的流向。新興市場國家的股市應聲而跌。
2014年,美國量化寬松的逐漸退出將是國際金融市場最有影響力的事件。如果美國經濟復甦帶來就業持續改善,通脹溫和上升,美聯儲將於2014年底之前完全終結QE。那麼,美國加息也只是個時間問題。經濟復甦、利率上行和資產收益率提高,將吸引大量國際資本流向美國,此外,歐盟和日本的復甦也會使得部分資本迴流,這對中國等新興市場國家來說,將形成資本外流的壓力,尤其在資本項目開放的政策改革背景下,2014年的市場流動資金供給將進一步體現外部市場變化帶來的沖擊。
總之,從整個宏觀經濟的運行邏輯來看,上述各種風險糾纏在一起,局部有可能互為因果,彼此強化。如何在充滿風險的改革過程中去博取制度的紅利,要看新一代領導人的智慧和運氣。

C. 2014年世界經濟為什麼還在總體呈下滑趨勢

世界經濟下行的因素:

1、世界經濟仍處於危機後的修復期。2014年,世界經濟仍處在國際金融危機後的深度調整過程中,各國深層次、結構性問題沒有解決。如:結構調整遠未到位、人口老齡化加劇、新經濟增長點尚在孕育、內生增長動力不足等問題,都制約著經濟發展
2、全球需求不足。一方面,全球進口需求增長乏力。2012-2013年全球貿易量增速連續兩年低於經濟增速,2014年貿易量增速也僅比GDP增速快0.8個百分點,與國際金融危機前5年貿易量快於GDP增速1倍形成強烈反差;另一方面,在內需不振的情況下,各國均致力擴大出口,競爭性貨幣貶值的誘惑力增大,國際競爭趨於激烈。同時,全球貿易保護主義抬頭,區域貿易自由化有取代全球貿易自由化之勢。
3、各經濟體貨幣政策分化加劇。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之後,國際組織的政策協調成效並不明顯,特別在維護金融穩定、恢復金融秩序與保持經濟增長方面更是如此。在2014年11月舉行的二十國集團(G20)首腦峰會上,各方承諾在未來五年內將G20整體GDP由目前預測水平提高2%以上。但總體來說,具體實施效果不容樂觀,IMF和世界銀行等國際經濟組織倡導的改革則一拖再拖。各國貨幣政策措施分化嚴重。美國於2014年10月份完全退出量化寬松;歐元區和日本年中以後仍在加大寬松政策力度;俄羅斯和巴西分別升息6次和5次,累計升息幅度全年達1150個和125個基點;羅馬尼亞和韓國分別降息3次和2次,累計降息100個和50個基點。
4、國際金融市場再起波瀾。2014年國際金融市場在年初出現一波震盪以後,一直處於相對穩定的狀態。到了下半年,特別是四季度出現了大幅波動,涉及股市、匯市等多個領域。
1)、股市。美國道瓊斯工業指數在2014年屢創歷史新高,而主要歐洲股市下半年來震盪加劇,全年總體走勢平平。日本股市在2014年下半年走出了一波上漲行情。新興市場則出現了明顯的劇烈震盪走勢,2014年2月初至9月初一路上揚,4季度急劇下跌,幅度超過12%,致使上半年成果盡失。
2)、匯市。美元走強,歐元和日元走弱。美元指數在2014年下半年上漲超過13%。受烏克蘭危機影響,俄羅斯盧布全年貶值超過73%,僅2014年4季度就貶值了近43%。烏克蘭格里夫納全年貶值近48%。受經濟疲弱及國際大宗商品價格下跌等因素影響,拉美主要國家成了貨幣貶值的重災區,阿根廷比索全年累計貶值近23%,巴西雷亞爾貶值近14%,墨西哥比索貶值超過11%。
5、國際市場大宗商品特別是原油價格大幅下跌。
1)、大宗商品價格連續三年下跌。據世界銀行統計,2014年,能源、非能源價格比上年分別下跌7.2%和4.6%,均連續三年下跌。其中,農產品價格下跌3.4%,肥料下跌11.6%,金屬和礦產下跌6.6 %。糧農組織食品價格指數2014年全年平均為202點,比上年回落3.7%;12月份同比下跌8.5%。其中,穀物價格跌幅最大,穀物價格指數年平均為192點,比上年下降12.5%。全球穀物供應充足,2014/15年度世界穀物產量預計將再創紀錄,達到25.32億噸,比2013/14年度的原紀錄再增700萬噸,增幅為0.3%,為連續兩年增長。
2)、原油價格暴跌。受全球原油供給增加、原油需求增長放緩、美元繼續升值以及投機需求減弱等因素影響,全球原油價格出現暴跌。2014年,歐佩克一攬子原油價格為96.2美元/桶,比上年下跌9.2%;紐約期貨市場輕質原油價格為93美元/桶,比上年下跌3.6%,均連續兩年下跌。2015年1月12日,歐佩克一攬子原油價格更是創下國際金融危機以來的最低點43.55美元/桶,比2014年內最高點110.48美元/桶暴跌60.6%。
原油價格下跌對世界經濟將產生較大影響:一是對世界經濟產生正向拉動。據世界銀行測算,油價每下跌30%,將拉動全球經濟增長0.5%;二是對石油出口國造成較大負面影響,原油價格每下降10%,其GDP增速將大幅回落0.8-2.5個百分點,同時還導致財政收入下降、貨幣貶值、資本外流等不利影響;三是拉低CPI漲幅,加大部分經濟體通貨緊縮風險。據分析,油價每下降30%,全球CPI將回落0.4-0.9個百分點。
6、地緣政治等非經濟因素。俄烏沖突、中東局勢等地緣政治形勢惡化,一方面造成了該區域的不穩定性,使國際投資、資本撤離該地區;另一方面,西方和俄羅斯經濟上的制裁與反制裁,也打壓投資者信心,抑制各自的進口需求和相互間的貿易,使歐洲和俄羅斯不穩固的經濟雪上加霜。2014年,埃博拉疫情的擴散,也使相關地區的交通、旅遊等行業遭受損失。
資料來源:國家統計局

D. 2014年的貨幣政策對貨幣市場與資本市場的影響

2014年貨幣市場流動性將會呈現怎樣的格局,是否也會出現類似2013年的狀況,資金成本是否將維持高位或者繼續尋頂,對於飽受流動性沖擊的銀行,其資產負債業務將如何調整,在此背景下銀行板塊二級市場個股該如何選擇。

本文將從銀行體系層面來研究流動性松緊,重在剖析2014年基礎貨幣的變動及央行公開市場操作方面的可能舉措對貨幣市場流動性的影響,進而導致資金價格會發生怎樣的變化,以及這些變化對作為流動性創造主體之一的商業銀行資產負債業務將會產生哪些沖擊。

外匯占款減弱流動性釋放

2003年之前中國的基礎貨幣主要由央行主動吐出;2003年之後,基礎貨幣不再由中央銀行主動吐出而改由通過外匯占款來提供。在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下,當中央銀行買進外匯時,就要放出等值的基礎貨幣,則貨幣供應量相應增加;當中央銀行出售外匯時,則基礎貨幣減少,貨幣供應量相應減少。央行副行長易綱曾經表示,2011年之前,由雙順差累計的外匯占款占投放的基礎貨幣量遠大於100%。

近年來經濟形勢發生了很大的變化,特別是從2011年四季度以來,隨著新增外匯占款的急劇下降,被動投放的基礎貨幣規模增速總體下滑,外匯占款作為流動性釋放主要渠道的作用有所減弱,央行的外匯資產余額增速也逐步趨緩。首先,貿易順差主要由國外經濟的復甦狀況決定。隨著歐美經濟的復甦,將對中國2014年的出口起到促進作用,進而將逐步增加貿易順差。其次,外商直接投資(英文簡稱FDI)近年來較為穩定,每月增量基本在80億~100億美元左右浮動,預計2014年將繼續保持穩定。最後,熱錢的流入與否,短期主要與人民幣的升值幅度以及利差密切相關,中長期與中國資產價格的升值幅度密切相關。

從國外來看,美聯儲退出量化寬松將導致短期資本持續流出。隨著美國經濟數據反彈,美聯儲收緊貨幣政策的節奏可能加快,這將導致短期資本持續流出;而隨著美國加息預期的升溫,中美利差將有所縮小,熱錢將進一步流出。

從國內來看,首先,隨著人民幣匯率升值速度趨緩,升值的預期也將減弱,從而導致熱錢流入減緩;其次,從貨幣政策來看,如果貨幣政策持續偏緊,資金價格進一步上行,那麼熱錢短期的套利空間仍然存在,這將刺激熱錢流入;但是從中長期來看,房地產等資產價格將會出現下行風險,熱錢中期將持續流出。最後,從監管層面來看,外管局《關於完善銀行貿易融資業務外匯管理有關問題的通知》進一步加強了對虛假貿易融資行為的監管,防範異常外匯資金的流入。

綜合來看,初步判斷2014年新增外匯占款將較2013年有所減弱,預計將在1.5萬億~2萬億人民幣左右;在這種背景下,基礎貨幣的被動投放將明顯減少,貨幣供應量的增速也將有所降低。預計2014上半年由於美聯儲退出量化寬松以及監管趨嚴的影響,預計新增外匯占款較弱;下半年隨著貿易順差的擴大預計新增外匯占款將有所提升。

公開市場操作保持流動性

貨幣政策目標決定央行貨幣政策操作和流動性投放的力度。現階段央行的貨幣政策目標有兩個。首先,經濟增長目標已然降低,不會為了短期提升經濟增速而大幅放鬆貨幣;監管層認為,其實是可以讓經濟增長得更快,但是把增長目標調低,實質是希望通過壓低增長率來實現經濟結構的轉型升級。

這表明如果2008年以來在擴張性貨幣政策下形成的膨脹的產能和扭曲的結構得不到真正的壓縮和矯正,接下來的信貸放鬆就會迅速再利用起它們,雖然經濟增速短期內會加快,但肯定並不利於中長期的結構調整和產業升級。

其次,維護通脹水平和房價穩定,由於通脹和房價上漲壓力較大,貨幣政策放鬆或將觸發通脹和房價穩定;目前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為3%,為了避免實際利率為負,預計2014年CPI將在3%左右。因此,為了實現2014年貨幣政策目標,2014年M2增速大概率仍將設定在13%左右。

從貨幣政策操作來看,2013年以來央行重啟正回購、重啟3個月央票以及3年期央票;二季度,央行對於到期票據採取正回購進行對沖;下半年對於到期央票央行採取到期續做,鎖長放短,包括繼續進行國庫現金定存操作,顯示央行對當前整體流動性狀況並不是十分擔憂。

公開市場操作的主要目的是平滑銀行間市場資金量的時間分布,避免貨幣市場利率的大起大落。除公開市場外,央行和財政部聯合進行的中央國庫現金定期存款招投標也可以扮演一定的流動性供給角色,具體可以通過增加招投標的數量和頻率來滿足市場流動性的需求,即財政通過變換自身的存款,將國庫存款通過拍賣的方式變成商業銀行一般存款,以通過增加基礎貨幣,直接增加銀行的存款來源,這是財政政策配合貨幣政策的結果。因此,如果再算上國庫現金定存的到期量,全年公開市場凈投放量僅為140億元。

因此,為了實現2014年M2增速13%的目標,央行存在兩種選擇,要麼通過公開市場操作增加基礎貨幣投放量,要麼提高貨幣乘數。總的來說,在間接融資體制下,銀行的資產結構決定了貨幣乘數,進而決定了貨幣創造和存款派生的能力;事實上,也正是由於2013年以來銀行同業資產和非標債權的貨幣創造能力與央行的貨幣政策目標產生了沖突,使得央行為了維護貨幣政策目標,降低系統性風險,相較短期利率,更注重信貸擴張和貨幣供應,更注重維持資金面的緊平衡,逐步實現銀行和實體經濟的去杠桿過程。按照2013年9月末2.1%的超儲率水平估算,流動性總量應處在「比較充足」的水平。

資金價格將逐步上行

事實上,在流動性總量比較充足的背景下,央行對於短期利率的飆升採取了相對漠視的態度,認為流動性緊張是由前期杠桿率較高的金融機構引起的局部性的、結構性的風險,隨著這些金融機構去杠桿化的過程逐漸實現,資金面依靠市場的力量也會擺脫這種過度緊張的局面。從銀行業層面來理解,貨幣市場利率的大幅飆升反映出過度擴張的銀行業資產規模和不斷膨脹的表外理財產品所帶來的流動性管理問題。

從表內同業業務來看,同業業務模式使得本來用來管理銀行流動性的同業資產異化為主要依賴期限錯配來逐利的非標業務,流動性風險劇增。由於存款在一級市場上流向不均衡,商業銀行需要在資金市場上調劑頭寸,因此同業業務產生;但目前同業業務已異化成解決理財資金投向、放大資產負債規模和滿足某些監管指標的重要手段,同時同業業務已開始主要依賴期限錯配來逐利,使得本應用來管理銀行流動性的同業資產,在信貸額度受限的情形下,成為銀行隱匿信貸的工具,大量投資非標資產。

從表外理財業務來看,近一半投向貨幣存款和同業存款,這些業務基本能做到資產和負債的久期相匹配。另一半投向債券和非標業務,這部分資產負債期限錯配,也是支撐理財業務高收益的重要原因。因此這部分理財產品的短期負債與長期資產的錯配,在禁止銀行理財可以由自營資金接盤後,商業銀行要麼使用表內備付金對接到期理財產品,要麼需要不時在貨幣市場進行同業拆借或者回購籌措資金來償還投資者。

因此貨幣市場利率飆升,其實反映的是銀行同業業務、理財業務快速增長導致銀行流動性缺口放大這一態勢;一些銀行(尤其是中型股份制銀行)嚴重依賴在銀行間市場借入短期資金,缺乏長期穩定的負債來源,如果這種短負債、長資產的過度運用,一旦某個環節因期限錯配問題出現資金鏈的斷裂,市場就會出現流動性風險甚至危機。

鑒於流動性緊張就是由一些杠桿率較高的金融機構所引起的,因此央行漠視短期貨幣市場利率飆升,其意圖的實質就是警告和打壓部分商業銀行的信用風險偏好,促使其以更加謹慎的方式管理資產負債表,特別是節制流動性錯配,節制因杠桿擴大而導致的期限錯配風險。事實上,至今的信貸擴張大多隱藏在表外,而且通常會覆蓋好幾層交易,流動性分配不均勻,貨幣市場拆借利率的驟然上漲能夠促使部分商業銀行以更加謹慎的方式來管理資產負債表,可以打擊銀行用於增加杠桿隱藏貸款等監管套利活動,減少部分機構因杠桿擴大而導致期限錯配的局面,進而緩釋金融風險。

預計2014貨幣市場資金價格上行仍具有內在的結構性沖動。在流動性總量供給處於比較充分的背景下,從需求方面來看,在影子銀行等監管套利的創新驅動下,資金仍將源源不斷地流往地方政府融資平台、房地產企業等,這些利率不敏感主體對資金需求的慾望仍然強大。

首先,盡管地方政府融資平台是2014年治理的重點,但是這只能規范地方政府開拓融資渠道,而不會減弱地方政府對融資的需求;其次,隨著房地產市場的升溫,使得房地產開發和房貸需求不斷增加。因此,如果這兩個主體融資需求仍然強烈,那麼2014年資金成本將繼續上升。反過來說,貨幣市場利率中樞下移的前提條件就是有效約束地方政府、房地產行業等這些利率不敏感主體的融資沖動。

進一步,信貸市場的資金價格也已經開始逐步上行。首先,銀行的融資成本被不斷上升的貨幣市場利率所波及,且已經傳導到貸款的定價水平;其次,隨著金融改革和利率市場化的推進,原來的金融抑制有所消除,必然使得存款利率水平上行;最後,由於農村剩餘勞動力大幅減少,以發達國家經驗來看,儲蓄率的拐點大約在劉易斯拐點之後5年左右出現,中國的劉易斯拐點在2004~2007年間已經出現(對應的是農民工短缺以及勞動力成本快速上漲),因此現在中國儲蓄率的拐點可能已經出現,而這意味著銀行體系大量低成本的資金來源將逐漸變得緊缺。

但是利率上行的負面效應也是顯而易見的。隨著不斷上升的貨幣市場利率,銀行的融資成本必然上行,且已經傳導到貸款的定價水平,這是貨幣市場資金成本向信貸市場傳導的必然結果。隨著利率上升,一方面壓縮中小企業和民營資本的融資需求,使得中國實體經濟創造有效投資機會的能力出現下滑,也使得實體經濟擠出無效產能的能力出現下滑;另一方面高利率將加劇借款人的債務負擔,使現有債務的質量惡化,產生更多不良貸款,而這可能會加速金融體系和實體經濟去杠桿,進一步如果利率上升過高,可能會刺破泡沫,產生信用危機。

因此事實上,央行的貨幣政策工具操作已經陷入兩難境地:一方面利率市場化以及資金成本高企迫使企業去杠桿,進而經濟增長承壓;另一方面,如果央行放水推動銀行間利率水平下行,這又將使得企業加杠桿,此前去杠桿的效果將大打折扣。

因此2014年貨幣信貸工作會議和央行《2013年第四季度貨幣政策執行報告》中指出,將繼續實施好穩健的貨幣政策,堅持穩中求進。貨幣信貸工作的「穩」主要體現為「總量穩定」,重點是要為經濟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創造一個穩定的貨幣金融環境;通過加強和改善銀行體系流動性管理,保持適度流動性,發揮好宏觀審慎政策工具的調節作用,引導貨幣信貸和社會融資規模合理增長;同時引導商業銀行加強流動性和資產負債管理,做好各時點的流動性安排,合理安排資產負債總量和期限結構,提高流動性風險管理水平。

2014貨幣市場資金面將維持「緊平衡」,一方面,央行2014年還會繼續保持2013年對基礎貨幣和銀行間市場流動性投放的中性趨緊,央行「放短鎖長」將維持,防止貨幣信貸規模過快增長,配合經濟增速放緩,逐步實現去杠桿,但可能造成的短期資金面波動將通過公開市場操作等手段供給來平抑,不能根據短期銀行間資金價格的波動和央行的頻繁靈活操作來看待短中期貨幣政策的變化;另一方面,從監管政策來看,2014年可能將出台監管具體措施來限制非標業務的過度擴張。

總的來說,2014年央行將通過「貨幣政策中性趨緊」以及「非標業務規范監管」來實現貨幣信貸平穩增長。在流動性總量比較充足的背景下,央行將繼續保持對短期利率飆升的相對漠視,這是由杠桿率較高的金融機構引起的局部性的、結構性的風險,這是經濟去杠桿緩釋期限錯配風險的陣痛,這是以時間換空間來解決結構性頑疾的必然選擇,因此在現有的銀行考核體系下,2014年季末或者年末的貨幣市場資金價格將不時飆升,流動性風險甚至危機將繼續重演,不排除將繼續出現因流動性錯配而產生信用違約的個案。

銀行流動性偏好加速資產負債表結構調整

上文的分析顯示,2014年貨幣政策維持中性穩健,貨幣市場資金面將繼續維持緊平衡,銀行間市場利率將不時飆升,因此,對於銀行這種重要的金融媒介來說,將面臨流動性沖擊;短期來看,尤其是那些嚴重依賴理財產品和銀行間市場作為資金來源、而其貸款主要投向房地產開發商和地方政府融資平台的銀行,將存在更為嚴重的流動性錯配問題,這將促使商業銀行流動性偏好提升,倒逼商業銀行調整和修復過度膨脹且健康度不高的資產負債表。

1資產端:生息資產擴張減速

生息資產規模擴張減速,預計未來生息資產規模增速的中樞將在10%左右。2013年以來,在貨幣政策維持中性背景下央行管理和維持銀行體系流動性的穩定和適度,引導貨幣信貸及社會融資規模平穩增長;另一方面,關於「用好增量、盤活存量」的金融調控,實質是減少貨幣信用創造,推進金融脫媒化進程。在這一過程中,商業銀行面對流動性約束,自覺加強流動性管理,提升流動性偏好,修復過度膨脹的資產負債表。

具體來看,銀行業的生息資產規模增速繼續收縮,從2010年的18%降至2013年三季度的10.5%左右,鑒於商業銀行流動性偏好抬升,因此預計未來生息資產規模增速的中樞將在10%左右。在生息資產規模減速的同時,銀行存量資產的結構變換也愈加凸顯。

1)信貸資產配置

信貸資產配置總量上受制於央行規模管控和銀監會監管指標,結構上繼續向高收益率的個人消費性貸款和小微貸款傾斜,期限上傾向於短期貸款。2014年銀行信貸投放將繼續受制於央行的信貸規模管控,以及銀監會的存貸比、資本充足率等監管指標;信貸結構上,由於負債成本的提升,必然要求商業銀行提升信用風險偏好,向高收益率的個人消費性貸款以及小微企業貸款傾斜;貸款期限結構上,將以提高資產周轉率進而提升凈資產收益率(英文簡稱ROE)為目標,信貸期限趨於短期化。

2)同業資產

同業資產繼續降杠桿,一般同業類資產的期限將降低,收益率較低、受到嚴格監管的同業非標業務將繼續壓縮,同時根據監管松緊程度保留部分高收益的同業非標業務,並且預計商業銀行將繼續加強「類貸款業務」的創新。

從同業業務來看,使得本來用來管理銀行流動性的同業資產,在信貸額度受限的情形下,成為銀行隱匿信貸的工具,大量投資非標資產,加大了期限錯配和流動性風險。基於對同業業務監管措施出台的預期及其影響的不確定性,銀行同業資產從2013年二季度以來延續收縮的態勢,目前上市銀行同業資產的規模大約為9.91萬億元。同業資產與同業負債的比例從2013年一季度末的97.3%降至三季度末的84.8%左右,同業杠桿降幅明顯。

2014年在流動性沖擊下,銀行將降低一般同業類資產的期限,同時繼續收縮部分同業非標資產。但是,在同業負債成本提升的情形下,一方面商業銀行將繼續保留部分高收益的同業非標業務,這將視監管松緊程度而定,另一方面預計商業銀行將繼續加強「類貸款業務」的創新。

3)債券類資產配置

債券類資產的配置將有限提升,高收益率信用債的配置將繼續增加。在流動性沖擊下,銀行基於盈利要求,在同業業務規模收縮的同時,債券資產配置提升,其中應收款項類投資繼續大幅攀升,這體現在應對同業業務的非標治理過程中,商業銀行在會計科目處理上將信託受益權從同業資產科目轉移到債券投資類資產進行規避。

因此,從監管角度來看,隨著同業去杠桿的加劇以及對於同業非標資產投資的限制,銀行債券類資產的配置將得到進一步提升;但是考慮到流動性總量的趨緊以及資金成本的抬升,預計2014年銀行債券資產的配置佔比提升較為有限,但將增加高收益率信用債的配置。

2負債端:存款增長中樞下移

歷史數據顯示,金融機構存款余額的增速與M2增速基本保持一致。中國過去一直以來依靠貨幣信貸拉動投資,進而促進經濟增長的發展模式已經難以持續;隨著經濟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的重要性明顯上升,相應地,經濟發展模式的轉變將使得信貸需求持續降低,這將導致M2增速趨勢性降低,從而存款的增速也將降低。2014年存款余額的增速將在13%左右,與M2增速一致。考慮GDP增速、CPI以及3%~4%的差值,中期M2和存款余額的增長中樞將在10%~11%左右。

存款雖然一直以來是銀行付息負債的主要部分(佔比80%以上),但是近年來隨著同業負債的擴張,銀行業負債增速明顯高於存款余額的增速;隨著2013年銀監會「8號文」要求商業銀行2013年底之前將表外非標余額降至理財產品的35%及總資產規模的4%,銀行業同業業務經歷了明顯的去杠桿過程。從2013年二季度以來,同業負債擴張趨緩,銀行業負債回歸一般性存款。

但是中長期來看,銀行主動性負債具有較大的增長空間。首先,考慮到中國銀行業同業負債作為銀行主動負債,佔比僅為付息負債的14%左右,與國際銀行業主動性負債的佔比一般都在45%左右相比,中國銀行主動性負債仍具有較大的增長空間;其次,正如上文所述,一般性存款余額的增長中樞將趨勢性放緩,在流動性沖擊下,為了緩釋流動性錯配風險,商業銀行需要提升主動性負債的配置規模,並且拉長負債端的久期;最後,利率市場化和互聯網金融背景下,短期理財產品、余額寶等貨幣市場產品使得低成本負債向收益率更高的同業負債遷移。實際上,可以觀察到同業負債的收縮幅度低於同業資產。

E. 2014河南省考許昌公務員專業類別問題國際金融屬於財會金融類還是經濟類還是二者均可

省考的公告後面有關於職位的分類附件。
財會金融類:財務管理、會計學、金融、證券版、審計學權、投資學、財政學、稅務、稅收、統計學、銀行學、保險等;
經濟類:經濟學、經濟管理、國民經濟管理、宏觀經濟管理、國際經濟管理、國際經濟與貿易、工業經濟、農業經濟、貿易經濟、勞動經濟、金融學、企業管理、工商管理、市場營銷等;

F. 2014年是金融危機的一年嗎

總體來說,2013年不能說是金融危機,更不用說是2014年,銀行系統缺錢不是因為危機回造成,而是中國經答濟走向的適度微調,雖然去年的經濟相對「平穩」,今年開局也算不差,但是可以看到PMI數據只是小幅起落,國內伴隨著影子銀行及地方債務的風險發酵,整體市場對經濟走強的信心走弱,自去年以來經濟已經開始有了復甦跡象,但是弱復甦的格局已然定性,一些公開的經濟指標也證實了這些。如果國際經濟環境沒有大的壞事情發生,真正意義上的金融危機不會發生,而且未來中國經濟走勢繼續向上仍為大概率事件。

G. 2014年世界經濟運行呈現什麼特點

1、 世界經濟緩慢復甦。全球需求增長近一半將來自發展中國家; 分地區來看,全內球經濟復甦步伐容各異。2、未來增長風險猶存。 首先,債務危機陰影揮之不去;在世行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經濟學家看來,當前世界經濟呈現出不同速度復甦的特點,其中發展中國家尤其是亞洲新興經濟體引領著全球經濟復甦,而一些高收入國家的債務問題則為可持續復甦蒙上陰影,為全球發展製造了新的障礙。 其次,國際金融體系亟待改革。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目前努力進行改革,希望以更積極、更有效的方式來建立一個新的國際貨幣體系,提倡國際儲備貨幣多樣化。第三,全球經濟不平衡問題依然存在。一方面,一些發達經濟體遭遇主權債務危機;另一方面,國際資本正從發達國家市場流向新興經濟體市場。 3、短期來看,國際金融市場的一些表現顯示了市場脆弱性。 從中期來看,世界經濟面臨的不確定因素還包括國際資本流量減少、失業率高企、通貨膨脹等。

H. 2014年全球經濟的三大變化是

2014年,全球經濟復甦步伐弱於預期,美國經濟復甦勢頭較好,但歐回元區和日本經濟答出現停滯不前現象;受金融動盪及烏克蘭危機影響,新興經濟體增速繼續放緩,但改革力度較大的印度經濟表現較好;全球就業市場出現積極變化,但青年失業率仍處較高水平;發達國家物價低位徘徊,新興經濟體仍存在較大通脹壓力;全球貿易低速增長。2015年,再工業化有望推動美國經濟繼續擴張,結構調整將會促進全球經濟復甦,但美國貨幣政策正常化將會對新興市場形成一定沖擊,發達國家高負債及主要經濟體潛在增長率下移也將對世界經濟構成一定不利影響。預計2015年世界經濟表現將好於2014年,但仍屬緩慢復甦,IMF預計增速將在3.8%左右。
1、全球經濟復甦步伐弱於預期,增長格局出現新變
2、就業市場出現積極變化,但青年失業率仍處較高水平
3、發達國家物價低位徘徊,新興經濟體通脹壓力較大

I. 盤點2014年金融改革都有哪些內容

.存貸款利率改革VS匯率改革
政府在今年可以對貨幣進行了全面改革,對內對存款利率進行改革,下調了金融機構一年期貸款基準利率0.4%,同時也下調了一年期存款基準利率0.25%;但是金融機構存款利率浮動區間上限調整為存款基準利率的1.1倍—1.2倍。非對稱性的降息並沒有縮小銀行的利潤空間,但是給放貸留出了更大的空間。對外,授權外匯交易中心在銀行間市場開展人民幣對外國貨幣的直接交易,進一步推動了人民幣匯率市場化改革。
2.「定向降准」VS「創新貨幣工具·」
兩次定向降准,4月25日第一次下調縣域農村商行人民幣存款准備金率2%以及下調縣域農合行人民幣春款准備金率0.5%;第二次下調一部分商業人民銀行人民幣存准0.5%。在創新貨幣工作上,9月份首創中期借貸便利(MLF)
3.進一步開放金融
一來對境內外企業發行人民幣債券(境外發行1000億,境內發行5億);二來開通滬港通(滬股通3000億元,港股通2500億元);另外還開放了上海自貿區和港澳粵地區自貿區等,促進自貿賬本體系,推動利率市場化等。
4.人民幣國際化
擴大了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規模,與多國簽訂了雙邊本幣互換,總金額達3萬億元;與12個國家簽訂了人民幣清算安排。
5.發展存款保險制度
存款保險機構可以在銀行倒閉的情況下向存款人提供財務救助,支付上限達50萬的存款金額。銀行必須按比例向存款保險機構繳納保費,由存款保險機構在銀行發生經營困難面臨破產的時候代替銀行向存款人作出賠付。

J. 2014年全球是通貨緊縮還是通貨膨脹

總體來說是通縮,除了美國表現較好。

以下內容摘自中國人民銀行《2014年第四季度中國貨幣政策執行報告》(原因分析也在其中):
2014年,全球經濟仍處於深刻的再平衡調整期,總體溫和復甦,但增長動力依然不足,主要經濟體經濟表現和宏觀政策分化明顯,國際金融市場和大宗商品價格波動較大,地緣政治等非經濟擾動因素增多。具體來看,美國經濟復甦勢頭較為強勁,歐元區經濟整體走弱且面臨通縮壓力,日本經濟受政策影響波動明顯,新興市場經濟體增長普遍放緩,部分國家金融市場動盪增多。
美國經濟復甦動能增強。第一季度受年初不利天氣影響,實際GDP環比折年率萎縮2.1%。從第二季度開始,在企業投資大幅增長、房地產市場持續回暖以及消費和出口增長等因素的共同驅動下,美國經濟強勁反彈,全年實際GDP增長2.4%,創四年來最大增幅。受美元升值、油價下跌等因素影響,價格漲幅較低。同時,2014年是美國自1999年以來新增就業崗位最多的一年,平均每月新增就業崗位20.8萬,失業率從上年末的6.7%下降至2014年末的5.6%。
歐元區經濟弱於預期,且伴隨較大的通縮壓力。自2014年二季度以來,經濟增長再度放緩,投資乏力,雖然歐央行出台了一系列寬松貨幣政策,但仍未從根本上提振歐元區經濟。第二季度和第三季度經濟環比僅增長0.1%和0.2%。通脹水平持續下行,2014年12月歐元區綜合物價指數(HICP)同比下降0.2%,通縮壓力較大。失業率仍居高不下,近幾個月持續維持在11.5%左右。
日本經濟受政策影響明顯。第一季度經濟增速大幅反彈,但隨後受4月1日消費稅率上調等因素影響,增速明顯回落。第四季度製造業PMI數據有所回升,對外貿易形勢有所好轉,但消費和投資信心依然低迷,消費者信心指數9月份以來一直處於40以下的低位。此外,受國際油價持續下跌等影響,日本物價水平再次面臨較大下行壓力,實現通脹目標的難度加大。
新興市場經濟體增長普遍放緩,部分國家遭遇金融市場動盪。在美國貨幣政策回歸正常化、地緣政治風險增大、國際油價大幅下跌、結構性問題凸顯的背景下,部分新興市場經濟體面臨資本外流風險。其中,俄羅斯、巴西、馬來西亞等高度依賴大宗商品出口的國家首當其沖,印度尼西亞等結構性問題較大的亞洲國家也受到波及。

而我國的情況,大家都懂的。

閱讀全文

與2014國際金融市場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天高科國際貿易 瀏覽:896
都勻經濟開發區2018 瀏覽:391
輝縣農村信用社招聘 瀏覽:187
鶴壁市靈山文化產業園 瀏覽:753
國際金融和國際金融研究 瀏覽:91
烏魯木齊有農村信用社 瀏覽:897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ipo保薦機構 瀏覽: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葯材種植產業發展規劃 瀏覽:748
博瑞盛和苑經濟適用房 瀏覽:708
即墨箱包貿易公司 瀏覽:720
江蘇市人均gdp排名2015 瀏覽:279
市場用經濟學一覽 瀏覽: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瀏覽:59
中國金融證券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4
國內金融機構的現狀 瀏覽:255
西方經濟學自考論述題 瀏覽:772
汽車行業產業鏈發展史 瀏覽:488
創新文化產業發展理念 瀏覽:822
國際貿易開題報告英文參考文獻 瀏覽:757
如何理解管理經濟學 瀏覽: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