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如何申請香港大學的金融專業
GPA,托福和GRE都需要不錯才行,如果你跨專業的話,難度就又增加了,推薦信只保留1封是本院老師的personality和potential方面的評價就可以,其他的2封要專業相關的,最好一個是老師,一個是實習的金融機構主管。Gpa至少3.0以上,但是實際上3.5以上才有競爭力,而且你跨專業會涉及到一些數學和經濟方面的前提課程。如果你確定要申請的是香港大學,你可以先寫信到系裡去詢問一下歷年錄取的情況。當然打電話也行。
托福80分以上 雅思6以上 單項不低於5.5 GMAT成績需要,但沒給出具體要求,越高越好吧
2. 中國那所大學金融專業最好香港大學怎末樣
香港大學世界排名前20,亞洲第1。
大陸院校中金融專業NO.1當然是中國人民大學,其他內實力較強的高校還有復旦容大學、南開大學、廈門大學、北京大學、上海財經大學、中央財經大學、西南財經大學、吉林大學、武漢大學、遼寧大學、對外經濟貿易大學、西安交通大學、湖南大學等等,當然,按照就業實力來比,分類如下:
頂尖級:進入這個級別的高校,你將有很大的擇業權,就業質量會很高。
清華大學、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中國人民銀行研究生部、復旦大學
中堅級:進入這個級別,你會進入比較理想的公司。
南開大學、廈門大學、武漢大學、西安交通大學、中山大學、對外經濟貿易大學、中央財經大學、上海財經大學。
入門級:顧名思義,想進金融單位的門,這些學校是基本的要求,以後想發展就全靠實力了。
東北財經大學、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湖南大學、遼寧大學、西南財經大學
3. 考入香港大學金融系的條件
文理都可以。
高分當然要><
只是提前報名而已。
雅思托福不是必須的…還是高考比較重要…
加油~~
4. 香港大學學金融出來好就業嗎
嗯,我感覺系!
香港大學金融嘅經濟及工商管理學院包括:
*商學院
*經濟金融學院
*亞洲案例版研究中心
*亞洲創權業精神及營商價值研究中心
*中國金融研究中心
*金融創新及風險管理研究中心
*華人管理中心
*香港經濟及商業策略研究所
*亞太經濟合作研究中心
*香港經濟研究中心
*電子商業科技研究所
咁都好好嘅,你鍾意學邊個?
商學院:http://www.chinadaily.com.cn/mba/2006-09/06/content_682910.htm
5. 關於香港大學的金融研究生申請要求
招生條件
1)香港大學傾向招收有兩年在金融機構,銀行,政府監管部分工作經驗的學生
2)如果沒有工作經驗,學生需要有很強的學術背景才有希望被錄取。
3)GPA 3.5+/4,托福100或者是雅思7分(每一項不低於6.5)。雖然沒有硬性規定要提交GMAT成績,但有高分GMAT成績的學生相對會有競爭優勢。
4)要提供兩封推薦信。
5)申請費:$300。
註:學制1年,學費是HK$222,000(2013-2014 intake),分3次交付。每年會有7名優秀的學生可以獲得4萬港幣獎學金。
香港大學的金融碩士專業
香港大學的金融碩士專業包括4門針對CFA(Chartered Financial Analysts)考試的金融分析基礎課,有效地拓寬學生對的定量分析,財務報表分析,經濟學和資產評估基礎的了解,學生上完這些課後可以更好地去應對CFA level 2考試。
學生學完那4門金融分析基礎課後,還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和職業目標繼續學下去選擇風險管理(Risk Management)和金融工程(Financial Engineering)這兩個分支。風險管理分支有5門課,金融工程有6門課。有能力的學生,可以兩個分支都上。加上一些選修課,學生一共要上12門課才能完成學業。
師資方面,教師來自各種不同的教育背景:金融,經濟,統計,數學,法律,會計,計算機科學以及其他定量學科。
6. 關於港大經濟金融專業的問題~
香港大學 AF(會計與財務) EF(經濟金融) BBA(工商管理) 另外BBA下面有 幾個方向可以選擇
香港中文大學 商科基礎班(據說港中大的商科是亞洲最好的。。)
香港科技大學 環球經濟管理(具體的不太記得了,不知是學費還是學制跟其他專業不太一樣)
港大和港科大是獨立報名的,所以要是你特別想去香港念書,這兩個都報上吧,不沖突的。中文大學可以在填高考志願的時候作為提前批填上去。還有香港城市大學,香港理工大學也可以考慮的。
經濟金融專業是包括在FBE裡面的。FBE就是傳說中的faculty of business and economic
7. 香港大學都有哪些比較出名的金融學或經濟學教授
同學,來你好。1,關於讀研自:從排名看,港大在世界排名比北大靠前。從學習環境來看,香港是國際金融中心,金融資訊發達,對於學習金融非常有利,北大所處的內地環境在這方面不及香港。從教學語言來看,港大金融是全英授課,具有語言優勢。從讀研的時間來看,港大全日制學生只需要修讀一年,北大修讀兩年。從費用來看,北大卻比港大便宜。2,關於就業:金融類的就業前景都非常好,但就讀港大非常有利於留港工作,香港這個國際金融中心對金融類人才需求非常大。3,關於出國:香港是眾多學子選擇作為去歐美名校深造的跳板,可見香港學校在歐美國家的受認可度之高,何況是港大這所香港最好的大學,在這方面港大比北大有優勢。從總體來看,港大金融會更好。
8. 香港大學的哪些專業比較重點經濟學,金融學和國際經濟與貿易三個專業和清華的比起來哪個大學更好些
都是名校 看自己的選擇。
給點資料 看狀元們的選擇
內地高考狀元紛紛赴港就讀引關注 解讀赴港求學
2011年08月13日 人民日報海外版 作者:尹世昌
近年來,內地許多優秀學生,包括一些高考狀元都把去香港讀書作為自己報考志願的重要選項,今年仍是如此。人們不禁會問,花那麼多錢去香港讀大學值嗎?香港高校適合內地學生嗎?面試時考官會問什麼問題?畢業之後去向如何?為給有意去香港讀書的學子提供一些幫助,本報記者采訪了香港高校的招生負責人、在讀學生及畢業生等。
——編者
香港高校2011年內地招生已經基本結束。香港大學今年共收到來自內地的本科入學申請10362份,最終錄取291人,包括11名省級狀元,北京更是有3名狀元選擇港大。香港城市大學今年投放內地198個名額,在北京的錄取線理科平均分為650分,文科為629分,都大大高於一本線,可謂競爭激烈。這些數字讓很多想投考香港高校的學生望而卻步——門檻太高了,是不是只有狀元或者成績特別拔尖的才能被錄取?
狀元未必獲錄取
報考情況的確熱烈,不過,港大最終錄取的狀元,只有17人,而申請者中,擁有「狀元」頭銜的超過40人。
香港大學內地事務總監黃依倩說,港大內地招生絕非「唯狀元論」。學校的錄取原則是:「在優秀學生中,挑選最適合港大的,而未必是考試最好的。」
香港大學推行「全人」教育,要求學生有很好的組織、判斷、溝通、應對能力,這些在高考成績中無法體現。所謂「狀元」僅僅是體現了考生的學習能力比較強。
「錄取狀元只會提升學校知名度,讓學校有面子,但我們的招生決策以學生為本,如果認為他不適合港大,來香港讀書不利於他的長遠發展,我們也不會錄取。」黃依倩舉例說,假如一個優秀考生喜歡的專業,不是港大的優勢專業,港大會勸他留在內地。
選內地,還是香港
每一個想進入香港高校讀書的內地學子都曾面臨抉擇,而促使他們作出最終抉擇的原因又各不相同。
陸昊辰,2007年畢業於北京人大附中,高考取得了677分的好成績,已經從香港大學精算專業畢業,到麥肯錫(北京)工作。
「高考填報的志願是清華大學經管學院,當時知道自己的分數肯定超過清華的錄取線。但是,我不能肯定一定被心儀的專業錄取。」而香港大學則直接把錄取專業告訴了他,正是這個「時間差」讓陸昊辰下了決心。
余樂平是今年上海高考理科狀元,他也曾經面對「清華還是港大」的抉擇,不過選擇的過程並不艱難。「如果我的第一志願是工科專業,或許會在兩所高校之間躊躇。但是面對清華經管和港大國際商業及環球管理,我很快就選擇了後者。」
讓這個上海青年下定決心的因素有兩個:一個是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能提供更好的實習和就業機會;二是他認為港大的專業在課程設置、交流活動安排、考核方式等更適合他。
蔣藝畢業於廈門外國語學校,現在一家國際咨詢公司的香港辦公室做暑期實習。她說:「選擇港大是想轉換一下環境,看重的是香港的國際化和在金融商業方面較先進的體系。」
面試考什麼,怎麼考
面試是進入香港讀大學的重要環節。記者聯繫到一名香港大學內地招生的面試官——香港大學醫學院病理學系教授馬宣立,請他介紹了面試的一些情況。
「群面」是面試的主要方式,一個小組有六七個人,在考官引導下參與一些話題的討論。為什麼採取這種方式呢?馬教授解釋,因為港大教學有很多時候是以小組討論的形式進行,這種形式可以更好地判斷一個學生是否適合香港大學。
馬教授介紹,面試沒有成文的判分標准,但考官都是非常有經驗的老師。全英文面試考察的不僅僅是學生的英語能力,還考察一個學生的眼界是否寬廣、能否很好地與別人溝通、傾聽別人的意見,看考生對他投考的專業是否了解等。
余樂平介紹,港大的面試主要分為兩個部分:小組面試和個人面試。小組面試的形式大致為7名左右的同學為一組,一起討論一個話題,然後每個小組選取表現比較出色的同學進行一對一的個人面試。在個人面試的最後,教授也會讓考生向他提一個問題。
教學方式:更加國際化
有家長擔憂,孩子在內地一直接受中文教育,到香港的全英文教學環境中,能跟得上嗎?黃依倩說,全英文教育是香港大學的優勢,讓學校更加國際化,內地同學到香港讀書的最大獲益,正是來自於這種國際化氛圍和英文教育。而且,在入香港大學之前,會安排一年的內地委培,給學生一個緩沖期。
一些在香港讀書的內地學生介紹,香港高校的環境很自由,給學生提供的資源多,在學生的專業學習上也給了很大的自主空間。這也要求學生有很強的自主能力,很多機會擺在面前,但要自己去規劃。
港大很少去安排學生的學習,每個新生都會拿到自己專業培養計劃,然後自己去選課、做計劃。那麼,這種在內地家長看來像「放羊」的教學方式,會不會讓剛進入陌生環境的內地學生迷失?馬宣立建議,調整慢一些的同學,未必一定要來香港讀本科,也可以來讀研究生。
陸昊辰介紹,港大有專門的學生發展資源中心(CEDARS),為同學提供幫助。港大也有內地生的學生組織(CSSAUD),執委會會為每名內地新生安排學長、學姐作為夥伴幫助他們適應環境,融入港大的圈子。他本人就曾是CSSAUD的執委會成員。蔣藝說,學校每年會發布課程大綱,各專業都有協調和負責的老師,即使跨專業,學生也可以很方便地聯繫到老師,獲得資訊,而且老師會盡職地提供幫助。
獎學金:拿全獎不易
港大為錄取的內地生提供不同額度的獎學金,全額獎學金每年16萬元(港幣,下同),以應付學生在學費(每年11.9萬)﹑宿費(每年1萬多)及基本生活費等方面的開支。估計30人左右能拿到全獎,60人能拿到半獎。
黃依倩說,有學生接到錄取通知後,如果最終拒絕了港大,最多的是因為經濟原因,能拿到全額獎學金的畢竟還是少數。
日常生活:會很快適應
不少內地家長擔心,十七八歲的孩子隻身到一個陌生城市,會不會不適應?香港高校為此做出了一些特別安排。黃依倩介紹,香港大學保證內地學生第一年一定會住在學校宿舍,本地學生就沒有這項保證。而且,即使將來學生出去租房住,學校也會幫助找房。
對於香港的生活,多名內地學生認為,南方的同學不會有什麼不適應,北方的同學在飲食習慣等問題上需要一些調整,但也不是什麼大問題。
對於內地新生,香港城市大學有專責小組負責協助辦理簽證等事項。而且,發放錄取通知書後,學校還把迎新活動安排到學生家門口——在北京、上海、重慶、廣州4個城市,派學院及老師代表、學生代表等,向新生介紹赴港前的准備、簽證安排、大學中有什麼資源可以利用等。
如何尋找招生信息
在香港的高校中,香港城市大學和香港中文大學是納入全國高考統招的,考生在填報高考志願時,可以在提前批次中選擇。港大等其他大學則採用自主招生方式。香港理工大學介紹,內地同學報考理大程序非常簡單,在內地參加應屆高考,同時在理大的網站報名系統直接報名就可以。
特別提醒的是,要善於利用高校招生網站這個資源,網站會提供最權威、最迅捷、最詳細的信息。比如內地家長關注的招生報名程序、費用、專業介紹等情況,在香港高校的網站上都會發布。
畢業去向多種選擇
每年約10萬元人民幣的學費、三四萬元的食宿費,到香港讀大學到底值不值?這項「投資」的回報到底好不好?除了要看學生自身素質是否提高外,最直接的指標就是看學生畢業後的去向。
香港大學每年都會統計內地學生畢業去向。2008年的內地本科畢業生中,45%留在香港就業,25%出國繼續學業,21%留在香港繼續讀書,到海外就業的是5%,回內地就業的最少,只有4%。2009年,除了海外繼續學業的比例大幅增至35%,海外就業增至10%外,其他項目變化很小。而到了2010年,到內地就業的比例則大幅上升,達到10%。
香港城市大學介紹,54%的內地學生畢業後會繼續在香港或去海外攻讀碩博,只有約6%回到內地,其餘的則在香港或海外工作。香港理工大學的統計顯示,內地畢業生畢業後留港就業、留港升學及到海外升學者佔大多數,約80%。
港大畢業生陸昊辰說,對於港大畢業生,並不存在所謂的「就業難」,更多是能否找到自己最滿意的工作。對於金融相關專業的畢業生,由於金融行業不太穩定,所以就業情況每年都不一樣。他還告誡學弟學妹們,選擇專業的時候不要太過功利,因為所謂就業形勢之類的東西都是一直在變化的。「始終將伴隨你們一生的,是你四年所積累的知識,以及更重要的人生經歷。」港大內地事務總監黃依倩介紹,香港政府允許學生畢業後有一年時間留在香港找工作,但多數同學是還沒畢業,就已經找到工作了。
黃依倩還提醒子女已經被錄取的內地家長,不要覺得,這么優秀的孩子去了港大,自然一定會繼續優秀下去,應該多跟孩子保持溝通,畢竟學校只是提供了讓孩子成才的條件。有意投考港大的學生,要勇於嘗試,不要怕失敗,更要以平常心看待成敗。家長也要放手讓學生去嘗試,不要給他們太大壓力。
9. 我想知道香港大學的金融系都學些什麼科目
其實港大是沒有所謂的「金融系」的...而且課程的選擇彈性非常大,不過第一回年商學院的學答生通常都有選accounting, micro/macro-economics, finance...
這些應該夠你學好久了...
不過記住要學英文版的。
還有其實英語真的非常重要,多練習presentation的技巧。http://www.fbe.hku.hk/這個是商學院的地址..
祝你好運!
10. 香港大學的哪些專業最值得讀對成績的要求是什麼樣
首先,醫學、法律、金融都是港大很強大的專業,當然這也是最優秀的香港們所追逐的專業,畢業出來也會有很高的社會地位。相反local們對工科的感冒程度並不是特別高,主要因為以金融中心著稱於世的香港沒有很多工業,IT公司也不是很多。下面推薦幾個具體的學位項目。
1. J.D. 法學博士(其實是碩士學位)。港大JD在香港三所擁有JD學位的大學中是聲望最高的(另外兩所依次是港中文和港城)。首先是錄取難度上,港大JD每年僅僅招收四十餘人,對比之下港中文每年大約多出100人,這極大程度決定了港大JD的含金量。另外據說港大在PCLL考試上也比其他兩所學校有優勢,並且每年大約一半學生是投行高管,畢業後會擁有強大的connection。另外很大的優勢是可以不用考LSAT,並且學費2年大約35w HKD,遠比歐美JD性價比高。官網給出了具體的語言要求,詳細見網頁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