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求國際金融專業的論文
股票安全投資的必然邏輯
一、投資股票定位於投資企業能夠消除投資的終極風險。
從生物學和生態學的角度講,某種種群存在的意義就在於其生生不息的繁衍與進化,人類盡管創造了有別於自然的社會形態,但仍然是自然的一部分,其存在的意義歸根結底是其生生不息的生存和發展,人們所選擇的活動只要與人類的生存和發展息息相關,也就能持續存在和發展,以投資企業的理念投資股票正是基於這個基本邏輯確定的。
人類與自然界的其他物種不同之處在於,人們生存所需物品不是從自然界直接獲取,而是從市場中間接交換而來,而滿足市場交換的產品或服務大部分由企業所提供。所以,只要人類能夠生生不息存在下去,企業就一定會存在下去。
人類的演進和發展是在波折中進行的,企業的成長當然也會時快時慢、時好時壞,但總體是持續演進和成長,投資人所要做的是,當眼前出現困難的時候,要想到未來必然出現的而非猜測的美好前景;明天好起來的時候,則需心懷謹慎想到企業也會出現低迷狀態。
人們稱華爾街是由兩種力量推動的,即貪婪和恐懼,但從人類演進的生物學考察,人們最脆弱的心理狀態是生存恐懼本身,貪婪也來自於人們急於擺脫恐懼的心理訴求。恐懼是影響人們生存和正常決策的最不利的心理障礙,如果人們的思考和行為有利於消除恐懼,生存狀態就容易趨於穩定,心理壓力就容易消除或減低。投資企業定位讓投資人清楚,自己做出了終極沒有風險的選擇,有利於從根本上消除潛藏的恐懼心理,投資過程和投資行為容易趨近於理性和安寧。
二、投資企業是投資企業組合。
企業生存與人類發展的關聯是指企業整體而非個別企業與人類發展的關聯。並且從統計學的角度講,從全部樣本中抽出的樣本數達到一定數量,抽樣樣本的表現基本接近於全部樣本。這樣,可以用組合投資替代對企業整體的投資。
在實際觀察中看到,一個投資組合中,即使個別企業投資完全失敗,也只損失幾十分之一或十幾分之一,但組合中投資成功的企業卻能給投資人帶來高額倍數的收益,這些收益在彌補若干失敗企業的基礎上仍然可以給投資人帶來合理收益。
三、合理估值既是為了提高投資收益也是避免投資過程中發生過大風險而產生恐懼。
將投資股票定位於投資企業組合是從投資的終極結果考慮的,但投資過程的風險控制則體現在對企業的估值上,企業估值高時買進企業股票雖然也沒有終極投資風險,但投資過程的較大損失仍然難以避免。反過來講,企業估值低時買進企業股票,仍然可能由於市場進一步下跌而給投資人帶來損失,但這時所發生的損失相對較小並有價值底線保證,投資人一般可以接受。這樣,合理估值能夠起到雙向作用,股市上漲時可以帶來合理的投資收益,股市下跌時可以避免較大投資風險。
合理估值從直接的目的是防止投資過程出現較大投資損失風險,更深層次的目的是將投資人在投資微觀過程中的心理恐懼也消除掉。
四、投資超額收益來源於投資的隨機性。
投資企業、組合投資、合理估值下買入股票其目標都是避免風險或將風險控制在較低程度,而投資超額收益則來自於風險控制後的隨機過程。大家常常看到的現象是,低估值的股票不一定比較低估值的股票漲得更多,投資風險底線可以控制,但收益就要交給市場的隨機性了,所以我們反復強調組合投資而不強調優選企業投資,所謂優選是在組合中加以優選企業。只要組合整體有合理收益,即使組合中的個別企業選錯或由好變壞導致個別投資失敗,也可坦然接受。
五、證券市場的開放性是投資必然成功的條件。
需要時時提醒自己,證券市場是開放性市場,對你來說,你與那些炒股者不同的是,你沒有將證券市場視為投資人相互之間博弈股票價格的封閉賭場。你的投資對象企業,大多數是在證券市場之外的,你在合理估值下購買的股票雖然暫時有可能下跌,但由於估值合理,不僅下跌幅度有限,而且你完全可以將自己和企業一樣置身於證券市場之外,只要不在所買進企業股票下跌時將其賣出,所謂股價下跌所導致的損失只是一時的賬面損失而已,等到價值嚴重高估時賣出時才是真實衡量投資結果的時候。
六、長期復利收益不僅取決於長期時間,而且取決於投資成本。
投資短期超額收益一般來源於隨機性,投資長期收益則來自於復利收益,而復利收益的規則是,投資成本越低,長期的復利收益越高,也就是說,復利收益有時間和投資成本兩項要素而不是時間一項要素所決定。
堅持合理估值下進行投資是確保投資人的初始投資成本合理,而交易則是為了進一步降低投資成本,短期內當隨機性導致個別股票急速上升,不妨賣掉一部分將所持股票投資成本降低後再長期持有。
雖然主張優先投資中小企業,但一般是指是估值水平與大企業估值水平接近時,更激進的策略是稍稍放寬中小企業估值基準,但是如果中小企業股票估值過高卻不應配置。
七、價值基準的選擇既要符合實際又要考慮可操作性。
將內生價值(企業盈利所帶來的凈資產增長,滬深股市成立以來至2007年底上市公司凈資產收益率為12%,即以凈資產為基準衡量企業內生價值增長率為12%)和外生價值(由於企業增發股份或配股給企業已有股東所帶來的凈資產增長,與上述內生價值同時期滬深上市公司已有股東外生價值年均增長3%)作為價值基準雖然不如內在價值的提法那麼漂亮,卻十分有效。雖然主張以內在價值作為價值標準的人會講,投資企業是投資未來,正確估計企業未來收益及折現值即內在價值是重要的,但估計企業未來收益時,因為事情還未發生,內在價值評價結果很大程度上受評價者主觀因素影響,不確定性太大。而內生價值和外生價值是以過去發生的事實為依據的,不受任何人主觀影響,數據可靠,具有可操作性。
八、一個需要反復強調的關鍵詞是「統計」。
上述方法的有效性不依賴於某個個人的獨特技能,而決定於可以復制的常識性方法,並得到統計支持,也就是說,溯及既往,無論誰投資,當初只要按照上述方法投資都可獲得合理的投資收益。而且這種方法可以繼續復制,當然,每個人都有自己「能力圈」的差異,在基本遵循上述方法的基礎上,可以結合自己的能力特點適當加以調整。
九、人們能夠獲得什麼樣的信息取決於自己的態度。
信息傳播中有一條定理叫「六檔法則」,意思是說,人們向陌生人傳達信息,最多隻需經過6個人,信息就會傳遞到陌生人那裡。西方還有一句話,「你所需要的消息無論如何都會到達你的耳朵里」。把這兩點結合起來思考,長期困擾一些人的所謂信息不對稱問題就有了答案。事實上,每天有很多人都在發布投資或投機的信息,我們都是要接受這些信息的陌生人,投資信息或投機信息都可能到達我們的耳朵里,也就是說,市場上根本就沒有信息不對稱的問題,那麼我們到底會接受什麼信息呢,這取決於我們自己是什麼樣的人,如果你是投機者,投機信息就會到你的耳朵里,如果你是投資人,投資信息就會到達你的耳朵里。
應該恍然大悟吧,為什麼有人抱怨信息不對稱,抱怨被虛假信息欺騙,其實,被騙者本身就是投機客,投機客需要的信息是投機信息,投機信息往往就不期而至。同樣的,投資人需要的是投資信息,投資信息也往往不期而至。如果今後誰還會被虛假信息欺騙,不要再抱怨,而是要檢討,要醒悟你被騙是因為你還沒有將自己定位成投資人,當你成為真正的投資人時,你會驚喜發現,你所需要的投資信息總是不期而至。這也是我在課堂上避免推介股票的原因,因為如果你真正成為了投資人,陌生人都會將投資信息傳達給你。
十、警惕已有思維習慣的誤導。
優秀管理者並不一定能夠成為優秀投資人的原因往往在於管理者固有思維的影響,成功投資人與管理者的思維幾乎存在截然相反差異,可以概括為管理者是組織化生存的,而投資人往往是獨立生存的。管理者和投資人有三個方面的顯著差異。第一,管理者進行決策時,會預設情景改變能夠預測的前提,管理者往往認為組織內部的改變是由管理者直接驅動的,組織外的改變則通過可預見因素改變的判定而預測;投資人雖然也承認情景可改變,但不認為情景改變可預測,因此,投資人並不以未來情景改變可預測進行決策。第二,管理者的決策一般都不是完全決策,除組織最高層的最高決策者進行完全決策外,絕大數管理者都進行有限決策,即在組織中其他決策者決策的基礎上再進行決策;投資人特別是成功的投人沒有任何可以依賴的其它決策力量而需要自己的完全決策。第三,管理者可以在組織中尋求安慰,而投資人則需要自我救贖。這里再次重復已往討論的內容,目的是提醒大家,投資規則與管理規則有較大不同,大家思考投資問題和觀察投資人時要設法克服在管理中形成的固有思維的干擾。
當然,還可以進行更多的總結,但最終想強調的是,投資依賴於對規則的認識和對規則的執行的客觀性取勝,而不是依靠個人所謂聰明的主觀性臨機判斷獲得成功。
㈡ 國際金融方面的論文
樓主大大不管什麼寫自己最擅長的
你可以在課本里找啊,找個小標題的小節的就行。
㈢ 求一篇國際金融3000字左右的論文
,大綱,YOU
㈣ 國際金融學論文
可聯系我
㈤ 誰提供一篇關於國際金融的論文,
國際金融業的電子化與我國商業銀行的發展在國際金融市場一體化和金融創新浪潮推動下,西方商業銀行出現全面改革。他們長期實施的是以提高盈利為宗旨的服務競爭機制,隨著銀行間競爭日趨激化,金融風險增大,銀行現代化改革出現重大變化,即國際金融業的電子化勢在必行。我國商業銀行在不斷開放的環境中,與國際接軌,在國際金融市場中競爭、求生存,勢必要熔入國際金融業的電子化時代,為客戶提供不斷創新的電子金融服務。 在西方,金融業與工商業有驚人的相似之處,都注重市場營銷,將市場營銷觀念作為指導銀行業務經營的基本思想。對於金融機構而言,顧客才是最重要的財富。早期銀行的市場營銷,基本上以聯系與爭奪客戶、獲取最大利潤為目的。隨著銀行之間兼並加劇,競爭激化,單純用禮貌、周到的服務,已較難進一步拓寬顧客渠道。銀行為了在信息技術時代求生存首先也是要爭取顧客,盡可能為他們提供優質服務。客戶對銀行服務的需求,促使銀行服務手段現代化。銀行致力於採用新技術,為銀行與銀行間以及銀行與客戶間的聯系增加了新的內容,同時也促進了銀行內部管理的電子化。 一、建立客戶綜合服務網路 客戶綜合服務網路是針對金融行業這種特定行業的相關服務而設計建設的,客戶通過一定的通訊手段(電話、傳真、計算機通訊等)與服務網路中心取得聯系並得到身份確認後,即可享受系統所提供的相應金融行業信息服務及有限定范圍的賬戶操作服務,如獲取金融行業政策、法規、業務辦理通知信息,查詢新業務開辦方法,客戶賬戶往來查詢,查對用戶相關社會服務行業收費賬單,用戶進行限定范圍的賬戶轉賬和指定收費單位的簡單付費,以及其它某些相關行業特別業務操作,等等,也有人把它稱之為銀行服務呼叫中心(BANK SERVICE CALL CENTER)。 http://www.17net.net/Article/501/6368.html
㈥ 國際金融或金融方面的論文
暈,哪有這么便宜的事啊,建議可以參考FT中文網和華爾街早報進行寫作
㈦ 國際金融論文3000字左右
你好,匯率和貨幣政策方面的可以嗎
㈧ 關於國際金融方面三千字左右的論文!!!
關於國際抄金融襲方面的論文你可以去看一下 ;;
http://www.cankaoshu.net/biyelunwen/jingjilunwen/guojimaoyi/200601/5444.html
http://www.86qb.com/Article/zhengquanjinrong/11_Index.html
㈨ 求國際金融論文 5000字
我
昂
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