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金融學業 > 互聯網金融對傳統銀行的沖擊

互聯網金融對傳統銀行的沖擊

發布時間:2020-11-25 18:35:32

互聯網金融給傳統金融行業帶來了哪些沖擊和改變

1、以支付寶為代表的第三方支付以及移動支付正在改變用戶實現支付的接入方式,使顧客可以更方便地完成支付,傳統的支付介質被新型支付方式所替代,而銀行的傳統支付結算業務受到巨大的沖擊。
2、以阿里小貸為代表的網路貸款模式浮出水面並逐步走向成熟,且由於對其平台上的小微企業無需抵押,方便快捷,所以增長速度迅猛,威脅到銀行傳統小微貸款業務。
3、 P2P信貸模式實現了小額存貸款的直接匹配,成為未來互聯網直接融資模式的雛形,有效地彌補了銀行信貸空白,形成了一種全新型的「網路直接融資市場」,未來還有著廣闊的發展空間。
總體上講,盡管到目前為止,互聯網金融仍處於發展初期,在規模上難以與銀行相提並論。但從長遠眼光來看,伴隨著互聯網、大眾消費方式以及現代金融理念的發展,銀行業支付、小額存貸款等傳統業務領域將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特別的,互聯網正在改變用戶實現金融服務的接入方式,傳統的渠道和產品被新型的互聯網渠道和產品所替代,成為更好處理金融交易和積累客戶的解決方案,從而對銀行的傳統業務構成顯著沖擊。

⑵ 互聯網金融對傳統銀行的沖擊有多少

互聯網金融與傳統銀行業的關系可以用一個詞來總結,那就是「亦敵亦友」。以銀行業為例,在微型貸款、金融產品銷售和消費貸款方面,傳統銀行業會受到互聯網金融的明顯沖擊;而在對公大中型企業業務、高端零售業務以及機構業務上,傳統銀行業則基本不會受到互聯網金融的影響。
針對互聯網金融帶來的沖擊與影響,工商銀行總行電子銀行部總經理指出,「雖然互聯網金融有很好的發展前景,但從體量上來講還遠遠不能與傳統銀行相比,其對傳統金融的沖擊和影響被有意誇大。」不過,他也坦承,互聯網金融會推動中國的金融深化,面對互聯網金融帶來的沖擊,傳統銀行發力和轉型互聯網金融勢在必行,而其核心是服務創新和風險管理。

⑶ 如何面對互聯網金融對傳統銀行業帶來沖擊及擬採取的應對措施

1、調整戰略,積極革新 互聯網金融模式的出現無疑對傳統銀行業尤其是大銀行提出版了挑戰,同時權也為小銀行的發展提供機會。
2、拓展互聯網業務,實現服務升級 我國互聯網用戶規模巨大,已超過5億,這無疑是金融業巨大的客戶資源,互聯網也將是最有前景的交易平台。
3、以數據、信息為根基,提升資源配置效率 互聯網金融模式下,通過資料庫和網路信用體系,使得信息快速傳遞,交易成本大幅減少,資源配置效率極大提高。
4、明確市場定位,強化專業化、差異化競爭優勢隨著金融界互聯網金融的興起、更多網路金融企業發展起來爭奪現有市場,傳統銀行業更要重新定義或鞏固自身市場定位和業務拓展方向,提供更專業化的服務,注重某一業務的擴展和深化,形成差異化競爭優勢。

⑷ 面對互聯網金融的沖擊,對傳統商業銀行的發展有什麼啟示

有的,沖擊是多方面的。 一,p2p行業對銀行沖擊:銀行在信貸方面信仰抵押物崇拜,但現在我國有很多有發展潛力的小微企業和農戶在銀行難借款,因為銀行不需要他們也能活的滋潤。這其實是銀行拱手獻出了這塊市場,於是經過七年發展一批p2p企業比如特易貸,宜信,拍拍貸,小馬bank等通過努力,強化了信貸能力,銀行以後想開拓新市場其實隱患很大,因為未來是屬於這些小微企業的。 二,寶寶類理財產品沖擊銀行,上半年的余額寶就讓銀行很緊張,因為寶寶理財是活期,但收益比定期還高,而且很穩定,因為他是貨幣基金,這類基金借著淘寶的營銷變得更厲害了。銀行因為長期壓力小,還是沒有搶到這批市場,這其實是年輕一代的市場,而隨著時間推移,年輕一代終究是理財的主力軍。 還有其他方面的沖擊,但目前來看,這兩方面沖擊比較大,不過瘦死的駱駝比馬大,將來如何還是未定之天

⑸ 互聯網金融對傳統銀行業影響有哪些

筆者解答:

互聯網金融對傳統銀行業的影響?

在我國,銀行業一直是金融業的主體。互聯網金融的快速發展給傳統金融業帶來越來越大的影響,以商業銀行為代表的傳統金融機構正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和沖擊。面對這一新變化、新挑戰,傳統銀行業應該如何看待與應對?本文從互聯網金融的內涵與表現形式出發,分析其對商業銀行的影響,並從互聯網金融的角度重新審視傳統銀行業,提出相關的建議和對策。

(一)提高銀行業的包容水平,拓展銀行業務的客戶和渠道。
截至2013年底,我國網民數量已達到6.04億,互聯網普及率達45%以上。在互聯網金融模式下,銀行的目標客戶群發生了改變,傳統物理網點優勢漸漸弱化,追求多樣化、個性化服務和樂於接受新鮮事物的中小企業及個人客戶更傾向於通過互聯網參與各種金融交易。金融服務的覆蓋面和滲透率不斷擴大,提高了傳統金融的包容水平。以余額寶為例,客戶對支付寶的安全與信譽的認同,使其將余額寶等同於高息活期存款,提高了支付寶客戶將銀行活期存款轉入余額寶的概率。同時,余額寶模式大大拓寬了基金銷售渠道,減少了基金公司對商業銀行代銷的依賴。

(二)商業銀行的金融中介角色面臨弱化,加速金融脫媒。
傳統商業銀行在金融業務往來中主要扮演資金中介的的角色。互聯網金融將加速金融脫媒,使商業銀行的資金中介功能邊緣化,這正是互聯網金融的核心意義所在。在互聯網金融模式下,互聯網企業為資金供需雙方提供金融搜索平台,資金融通雙方可以通過網路平台自行完成信息甄別、匹配、定價和交易。

(三)互聯網融資長期內將對商業銀行貸款形成直接沖擊。
憑借其在信息處理方面的優勢,互聯網融資可針對小微企業融資需求「短、小、頻、急」的特點設計流程及產品,更好地為其提供融資支持,搶占商業銀行在小微企業信貸領域的市場份額。相對於傳統融資方式,互聯網時代供需雙方可以直接聯系和交易,不需要任何中介就可以完成,信息幾乎完全對稱,交易成本降低,交易可能性邊界也極度擴大,這些優勢都是傳統銀行無法媲美的。

(四)商業銀行的傳統經營服務模式面臨變革。
一是「以客戶為中心」的服務模式亟待完善。互聯網金融尊重客戶體驗、強調互動式營銷、主張平台開放,運作模式上更注重互聯網技術與金融核心技術的深度整合,為客戶提供靈活性產品。二是商業銀行小微企業金融服務模式有待創新。通過余額寶、支付寶等平台,阿里金融擁有了堪比央行徵信系統的資料庫,通過大規模數據雲計算,將網路行為、網路信用應用到小額貸款中,降低甄選客戶的成本和風險。三是商業銀行互聯網化進程仍需進一步加快。近年來,商業銀行紛紛加大了對電子銀行業務的投入,但這僅僅是對互聯網技術的應用,尚未達到互聯網金融的層面。互聯網金融不是將金融產品互聯網化,而是結合互聯網與金融進行創新。

互聯網金融之所以異軍突起, 一個重要原因是它提供了更加簡便和個性化的金融解決方案。不容否認,當今商業銀行在經濟調控、風險控制、社會徵信、龐大的線下客戶及專業服務等方面還具有強大優勢,但也存在不少弱性和缺失。因此,商業銀行要積極創新,不斷提升傳統業務的水平,改進賬戶管理、支付結算、存貸款流程等基礎性金融服務,以優質服務贏得市場、贏得客戶。傳統商業銀行要加快轉型步伐,提升網路銀行、手機銀行等支付工具功能,依託移動通訊、互聯網,改進和開拓網上銀行、手機銀行、iPad 銀行、微信銀行等電子銀行「家族」業務,提供客戶遠程服務,向公眾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現代金融服務。

互聯網金融的崛起對於傳統銀行帶來的不僅是挑戰,也有機遇。互聯網企業的金融嘗試在一定程度上對銀行傳統業務也是一種補充,它也覆蓋了傳統銀行業務的一些盲區,因此還是有很積極的作用。同時,壓力也促使銀行主動去創新,不斷地加大創新和變革的力度,順應發展的潮流,充分發揮自身的優勢。通過重新洗牌,一些銀行可能成為行業中新的領頭羊。銀行所具有的豐富的產品開發和管理的經驗、完善的風險管理體系將有助於互聯網金融市場的穩定。

⑹ 怎樣看待互聯網金融對商業銀行在沖擊

隨著互聯網金融對傳統金融業務的不斷滲透,各種互聯網基金短期內吸納了巨量活期資金,在活期存款、理財產品和基金中間業務方面,搶奪了銀行相當一部分客戶資源。
余額寶等互聯網金融產品的推出,吸納了大量商業銀行的流動性,余額寶不僅有商業銀行定期存款的收益,而且還有活期存款的支取便利性,是商業銀行存款業務強有力的競爭者。從實際情況看,余額寶等互聯網金融產品的推出給商業銀行的流動性帶來了致命打擊。
在長期計劃經濟體制下,商業銀行形成了絕對的壟斷競爭優勢。商業銀行掌握了金融行業絕大多數業務渠道和市場資源,具有絕對的行業競爭話語權。隨著金融體制改革不斷推進,我國商業銀行市場地位開始受到各種新興市場力量的沖擊。以第三方支付平台為例,商業銀行支付結算功能幾乎被市場完全拋棄。各類互聯網金融產品對商業銀行市場地位的撼動是明顯的。
自余額寶推出之後,各大互聯網巨頭先後推出了以「某某寶」為命名方式的現金理財產品。很顯然,未來金融「攪局者」將會對傳統金融市場帶來巨大沖擊。傳統金融可能被顛覆,互聯網隨時可能成為市場新寵兒,而只有創新才能夠應對這樣的巨變。支付寶的崛起,是互聯網成功「試水」金融市場的結果,它在我國金融市場注入了一股創新活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促進意義。

⑺ 網路銀行對傳統銀行沖擊有多大

互聯網金融對傳統銀行有沖擊,首先他得跟銀行一樣,是金融機構,才能和銀行構成競爭關系。
然而目前所謂的「互聯網金融」,只是「金融中介」或者「金融信息中介」、不是「金融機構」。

我國的「金融機構」必須是政府頒發牌照的銀行、保險公司、證券公司、信託基金(也就是題主所說的傳統金融機構)。擁有了這些牌照,本身就是「傳統的金融機構了」,跟所謂的「互聯網金融」也沒什麼關系,互聯網金融只是渠道。
從短期來看,互聯網金融理財會在一定程度上對銀行造成沖擊。而從長遠來看,互聯網金融理財將與傳統銀行共同發展下去,成為金融行業的兩種形態。
但是互聯網金融理財不同於傳統銀行,每一個領域最終稱霸市場的理財平台不會太多。

⑻ 互聯網金融模式及對傳統銀行業的影響有哪些啊

互聯網金融對銀行業的消極影響
:銀行活期存款、定期存款、小額貸款快速流失;商業銀行中間業務空間收窄;商業銀行客戶資源快速流失

互聯網金融對銀行業發展的積極影響
:商業銀行被迫快速寬沖轉變經營理念,加快金慎孝殲融創新;拓展銀行業務的客戶;在互聯網金融模式下,商業銀行應與自身發展戰略結合,積極挖掘、吸引目標客戶,增加客戶粘合度,拉近與客戶間的業慎帶務關系。

⑼ 互聯網金融對傳統商業銀行的影響有哪些

1.互聯網金融改變商業銀行的價值創造和價值實現方式
近十年來,中國商業銀行實現了持續快速穩定的發展,總資產和總負債年均復合增長率近20%。但到目前為止,商業銀行的發展模式和盈利方式基本上還是傳統上「重投入輕效益、重數量輕質量、重規模輕結構、重速度輕管理」的外延粗放式增長模式,「一高二低三優」的內涵集約化經營任重道遠。當前,利差仍然是中國商業銀行的主要收入來源,2011年,我國銀行業非利息收入佔比盡管有所提升,但僅佔19.3%。從商業銀行傳統的價值創造和價值實現方式看,因為其客戶主要是對貸款有穩定需求的大企業客戶以及高端零售客戶,安全、穩定、低成本和低風險是客戶的基本訴求,銀行的價值創造和價值實現主要是以其專業的技術、復雜的知識和冗繁的流程向客戶提供安全、穩定、低成本和低風險的金融產品與服務。
在互聯網金融模式下,目標客戶類型發生了改變,客戶的消費習慣和消費模式不同,其價值訴求業發生了根本性轉變,使得商業銀行傳統的價值創造和價值實現方式被徹底顛覆。市場參與者更為大眾化和普及化,中小企業、企業家和普通大眾都可以通過互聯網參與各種金融交易。金融產品或服務提供商是那些聚焦於為客戶提供快捷、低成本服務的新興金融機構,其社會分工和專業化被大大淡化。客戶主要是追求多樣化、差異化和個性化服務的中小企業客戶及年輕消費者,方便、快捷、參與和體驗是客戶的基本訴求。
互聯網金融機構的競爭基礎是網路技術、信息技術和數據處理技術,需求響應、期限匹配、風險定價與管理等業務流程被大大簡化。互聯網金融模式下,金融機構為客戶提供的產品與服務是在數據分析上的模塊化資產組合,以往傳統商業銀行為客戶提供的那種基於密集知識和復雜技術的金融產品的優勢被削弱了。根據破壞性創新理論,互聯網金融使傳統商業銀行的競爭基礎發生了演變,由安全、穩定、低成本和低風險轉向快捷、便利和體驗,進而從金字塔的底端開始對銀行核心業務進行破壞。
2.互聯網金融導致商業銀行支付功能邊緣化
互聯網金融模式下的支付方式是以移動支付為基礎,其通過移動通信設備、無線通信技術來轉移貨幣價值以清償債權債務關系。互聯網金融進一步加速金融脫媒,使商業銀行的支付中介功能邊緣化,並使其中間業務受到替代。例如,支付寶、財付通、易寶支付和快線等已經能夠為客戶提供收付款、自動分賬以及轉賬匯款、機票與火車票代購、電費與保險代繳等結算和支付服務,對商業銀行形成了明顯的替代效應。
迄今為止,央行為前後5批、共計197家第三方支付企業頒發了支付業務許可證,其中包括阿里巴巴、騰訊、盛大、網路和Ebay等互聯網巨頭。目前,第三方支付的業務范圍已經涵蓋行動電話與固定電話支付、銀行卡支付、貨幣匯兌、預付卡發行受理、互聯網支付、數字電視支付等,所提供的服務由單純支付、結算滲透至為整個產業鏈提供行業解決方案,區域范圍突破京滬和沿海擴大到河南、山西、四川、重慶、內蒙古、黑龍江等中西部地區。
隨著互聯網和電子商務的發展,中國的互聯網第三方支付平台交易量、虛擬貨幣的發行和流通量越來越大,涉及的用戶越來越多,第三方支付已經成為一個龐大的產業。據易觀智庫的數據顯示,2011年中國第三方互聯網支付市場全年交易額規模達2.16萬億元人民幣,較2010年增長99%。盡管與當年全國支付系統近2000萬億元的業務處理金額相差甚遠,但第三方支付組織已將手伸向了銀行的核心業務,且在電子支付領域奠定了優勢地位。業界人士預計,未來幾年其交易額將迎來爆炸式增長,業務佔比會不斷提升。
3.互聯網金融重構已有融資格局
在互聯網金融模式下,互聯網金融搜索平台為資金供需雙方提供了一個機會發現的市場,同時現代信息技術大大降低了信息不對稱性和交易成本,雙方對對方信息基本實現完全了解,資金中介將不再需要,取而代之的是資金信息中介。
例如,2005年3月成立的全球第一家人人貸公司——Zopa,在資金借貸過程中充當了信息中介的功能:在 Zopa網頁上,貸款者可列出貸款金額、利率和想要出借款項的時間;借款者可以在無中介的情況下自由尋找適合自己的貸款產品,而借貸雙方達成的借款利率,主要因貸款人的風險喜好程度而定,風險偏好型的貸款人會追求較高的利率水平,而風險厭惡的貸款人則會確定較低利率以規避相關風險。類似的,國內融360也致力於為客戶提供專業的融資貸款搜索服務,實現用戶和業務人員的直接對接,讓用戶通過搜索就能獲取更高性價比的融資貸款產品。
需要強調的是,互聯網金融在服務中小企業融資及個人消費貸款等方面具有獨特的優勢,包括貸款審批流程簡單、放款速度快、產品類型豐富多樣等。例如,專注於小微企業融資服務的阿里信貸,其淘寶商戶貸流程包括:3分鍾申請、沒有人工審批、1秒到款到賬。近年來,互聯網金融發展勢頭異常迅猛,其中阿里金融自2010年成立以來,已累計為超過13萬家的中小企業提供融資服務,貸款總額達280億,2012年上半年就累計發放貸款130億,新增獲貸企業4萬家,不良貸款率為僅為0.72%。
另據報道,甚至有專家預測,「如果阿里巴巴拿到銀行牌照,三年內超過民生銀行不成問題!」。因此,互聯網金融模式不僅可以達到與直接融資和間接融資一樣的資源配置效率,而且還能大幅減少交易成本。中國投資有限責任公司副總經理謝平指出,20年後「互聯網直接融資市場」或「互聯網金融模式」,可能形成一個既不同於商業銀行間接融資、也不同於資本市場直接融資的第三種金融運行機制。
4.互聯網金融挑戰商業銀行傳統金融中介理論
Mishkin(1995)指出,金融中介的存在主要有兩個原因:第一,金融中介有規模經濟和專門技術,能降低資金融通的交易成本;第二,金融中介有專門的信息處理能力,能夠緩解儲蓄者和融資者之間的信息不對稱以及由此引發的逆向選擇和道德風險問題。因此,資金中介和信息中介是商業銀行作為金融中介最為基礎的兩個功能,分擔風險、提供流動性和信息也成為銀行最主要的服務。互聯網金融的出現和興起商業銀行傳統金融中介理論的存在基礎形成了有力挑戰,具體可以從三個方面進行分析:
首先,互聯網金融降低市場交易成本。銀行直接融資以及股票和債券市場間接融資盡管對資源配置和經濟增長有重要的推動作用,但也產生很大的市場交易成本,包括貸款信息收集成本、銀行與客戶簽約成本、客戶信用等級評價成本、貸後風險管理成本以及壞賬處理成本等。這可以從銀行和券商高昂的利潤體現出來,如根據2012年三季度報告顯示,2471家上市公司1-9月份的實現凈利潤1.49萬億,其中16家上市銀行就高達8127.67億元,佔54.5%。
在互聯網金融模式下,資金供求方運行完全依賴於互聯網和移動通信網路進行聯系和溝通,並可以實現多方對多方同時交易,客戶信用等級的評價以及風險管理也主要通過數據分析來完成,交易雙方在信息收集成本、借貸雙方信用等級評價成本、雙邊簽約成本以及貸後風險管理成本等極小。
其次,互聯網金融降低信息不對稱。信息不對稱是商業銀行存在的重要基礎之一。在互聯網金融模式下,交易雙方之間信息溝通充分、交易透明,定價完全市場化,風險管理和信任評級完全數據化。例如,一位上海客戶需要申請一筆貸款期限為12個月、金額為10萬元消費貸款,當通過融360專業貸款搜索平台進行融資時,他可以在10個商業銀行以及9個非銀行金融機構所提供的27個貸款產品中進行選擇,並且每個產品都有獨特的產品特點。
再如,Zopa平台在承擔資金借貸中介功能時,首先會參照該借款人在Equifax信用評級機構信用評分的基礎上對借款人進行風險評級;其次,錄入借款人的家庭情況、借款用途、借款金額、願意支付的最高借款利率及信用評級,並將其安排進入相應等級的細分市場;最後,特定信用評級的貸款人參考借款人的信用評級,結合貸款期限,以自身貸款利率參與競標,利率低者勝出。
第三,互聯網金融加速金融脫媒。互聯網金融中大量第三方支付機構的涌現和崛起,大大加速金融脫媒。在傳統的支付產業鏈中,電商、第三方支付公司和銀行扮演著各自的角色:電商為用戶提供網上交易平台;第三方支付建立網關服務平台,實現消費者、商家、金融機構之間的在線支付,並提供現金流轉、資金清算服務;銀行則是最終資金結算服務的提供者。
但隨著第三方支付機構的發展壯大,他們已不不滿足於只做銀行的網關支付平台,而是藉助其數據信息積累與挖掘的優勢,開始直接向供應鏈融資、小微企業信貸融資等領域擴張。盡管目前互聯網金融由第三方支付所衍生出的信貸業務占仍比較小,但由於其為資金借貸雙方之間提供了直接連通的通道,成為商業銀行戰略和業務轉型的重要方向。

⑽ 互聯網金融對傳統銀行業務帶來哪些沖擊銀行業如何應對互聯網金融的挑戰

沖擊:

1、對傳統負債業務形成挑戰
2、對資產業務帶來沖擊
3、渠道的入侵和客戶數據的流失

應對方式:
在互聯網金融咄咄逼人的攻勢下,銀行也打響了反擊戰。建設銀行聯手旗下基金公司建信基金正在醞釀推出貨幣基金T+0贖回到賬業務,該款產品將支持365*24小時全天候實時到賬,收益享受至贖回前一個自然日,客戶只需在網銀簽約即可,以增加貨幣基金的流動性和用戶的黏性

閱讀全文

與互聯網金融對傳統銀行的沖擊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天高科國際貿易 瀏覽:896
都勻經濟開發區2018 瀏覽:391
輝縣農村信用社招聘 瀏覽:187
鶴壁市靈山文化產業園 瀏覽:753
國際金融和國際金融研究 瀏覽:91
烏魯木齊有農村信用社 瀏覽:897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ipo保薦機構 瀏覽: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葯材種植產業發展規劃 瀏覽:748
博瑞盛和苑經濟適用房 瀏覽:708
即墨箱包貿易公司 瀏覽:720
江蘇市人均gdp排名2015 瀏覽:279
市場用經濟學一覽 瀏覽: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瀏覽:59
中國金融證券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4
國內金融機構的現狀 瀏覽:255
西方經濟學自考論述題 瀏覽:772
汽車行業產業鏈發展史 瀏覽:488
創新文化產業發展理念 瀏覽:822
國際貿易開題報告英文參考文獻 瀏覽:757
如何理解管理經濟學 瀏覽: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