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互聯網金融這個專業前景怎樣
學互聯網技術不一定在本地呢 多看看專門的電腦學校
目前學計算機 還是挺不錯的好就業,計算機分很多專業如平面設計,UI設計,互聯網營銷,電競,動漫,都是非常好就業的專業哦,選擇自己喜歡的專業
可以去電腦學校看看的 對比哈更加靠譜
Ⅱ 金融科技的前景怎麼樣
近年來,中國金融科技發展迅速,甚至在一些技術領域比如支付處置能力等方面處於全球領先地位,不過,我國金融科技行業發展仍不平衡,比如第三方支付相對發達,而網路貸款比較混亂、股權眾籌基本沒有做起來。同時,互聯網金融的過快發展和創新帶來了諸多風險問題。
據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科技金融服務深度調研與投資分析報告》顯示,2017年第二季度,全球在金融科技領域的投資超過84億美元,超過第一季度36億美元的兩倍。其中,支付服務占整個金融科技的17.6%,儲蓄和投資佔16.7%,保險服務佔7.7%,在線借貸則佔5.6%。
與此同時,隨著互聯網、區塊鏈等技術的發展,越來越多的新名詞不斷涌現。打著金融科技旗號行騙的例子並不罕見。因此,對於金融科技的風險,我們也要有所判斷。
Ⅲ 請問金融的就業前景好還是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啊
穩定性:金融和計算機差不多。
金融要突破要考關系的,沒關系很難,計算機就不一樣了。
計算機和金融難度相同。本人計算機專業,我覺得很容易的,金融個人感覺更難,本人計算機專業,金融的雙學位。還有就是金融也需要學數學的,金融數學很難。計算機里要學離散,也很難。感覺難度差不多。
工作:計算機本科就業率90%+.(本人211高校,是這個就業率),金融30%差不多吧,金融很多畢業時給比人打雜的。金融比較適合家庭比較好的學生。
發展:對於家庭社會關系良好的,金融比計算機好多了,一個是天一個是地。如果家庭很普通,計算機就比金融好多了,也是一個天一個地。也就是說,如果家庭很普通,學金融你將很難發展。
建議:如果你是高富帥,就學金融。屌絲還是計算機好了。
Ⅳ 華科的金融專業學生,未來的出路怎麼樣
學技術可以考慮計算機相關的專業,因為現在人人都離不開,社會發展的趨勢也告訴我們這個行業的巨大前景,學習這方面的專業將來可從事崗位多,就業薪資高。可選擇專業有軟體、硬體、網路、設計等等,可以了解後做決定。
Ⅳ 未來就業前景最好的十大專業是哪些專業
就業前景比較好的專業有:
1、園林建築專業:在園林大行業迅速發展的背景下,園林建築專業就業前景非常廣闊,2009年畢業生人數與來校招聘企業需求人數比達1:3,就業率達100%。
畢業後可以到各企事業單位及私營實體單位應聘園林建築設計、施工、管理等工作崗位,如到建築設計公司從事建築設計工作,或者從事土木設計工作;到園林設計公司、景觀設計公司、景觀建築等相關公司從事園林建築設計施工、建築施工管理、園林設計施工工作;
到雕塑、園林小品、構築物等相關設計公司從事園林小品的設計、施工及銷售等相關工作;到建築模型製作公司從事微型園林建築模型設計與製作工作;到景觀效果圖公司從事建築建模、渲染等處理工作。
4、機械專業:主要包括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工業設計、過程裝備與控制工程等。不少同對該類機械專業的就業機械專業前景存在著誤解,認為該類機械專業的對口工作看起來不太「體面」。
其實,他們都忽視了機械類機械專業所具備的廣度適應性,比如在設備維護、數控維修、環保設備設計等領域的應用。
同時,機械類機械專業還涉及不少交叉科,通過這些知識的積累,也為跨機械專業、跨行業就業提供了強有力的保障。該類機械專業要求同學們具備敏銳的感受力和獨特的創造力,富於想像力,並具備較強的動手能力。
5、經濟類專業:經濟預測、分析人員,此職位各個行業中都有,但一般只有跨國公司、大中型企業和政府經濟決策部門、公共研究機構才會設置。主要負責各種市場數據的收集和分析,該崗位的重要性越來越明顯。
Ⅵ 互聯網金融這個專業前景怎樣
作者:侃財社
鏈接:https://www.hu.com/question/24377077/answer/198232894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系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趨 勢 一:科 技 金 融
有人認為2017年將成為金融科技元年。從去年開始,金融科技儼然成為了國內互聯網金融圈最熱門的詞彙。這標志著中國互聯網新金融由商業模式為主的創新,轉向科技驅動。然而也存在著很多企業標榜Fintech的標簽,而科技屬性較弱的現象。
相比「互聯網金融」,「金融科技」這個詞更聚焦於以大數據、雲計算、移動互聯等代表的新一輪信息技術的應用與普及,並強調它們對於提升金融效率和優化金融服務的重要作用。根據麥肯錫的數據,過去5年,超過400億美元的資金流入這個領域。在強勢資本的支持下,全球已有超過2000家的金融科技公司。
未來新的金融體系應該是大眾金融、普惠金融、消費型金融,更多服務於普通用戶、長尾用戶,而移動互聯網、雲計算和大數據使普惠金融成為可能。展望2017年,平台之間的「流量之爭」或許仍在,但是「金融科技」之戰才是決定公司未來命運的關鍵。
趨 勢 二:消 費 金 融 細 分
消費金融是當下互聯網金融乃至整個金融領域的熱點,處於政策紅利階段,市場主體仍面臨增量市場。數據顯示,2017年互聯網消費金融市場規模預計將在2萬億元左右。顯而易見,這個萬億級別的市場,仍將處於風口前沿。
2016年8月24日,銀監會下發《網路借貸信息中介機構業務活動管理暫行辦法》,暫行辦法明確規定,個人在同一平台借款余額不超過20萬元,企業在同一平台借款余額不超過100萬元。網貸暫行辦法下發以後,很多平檯面臨業務轉型,其中消費金融成為熱點,競爭呈現白熱化。
同時,隨著消費場景趨於多元化。住房、汽車、電商、旅遊、教育等不斷細分,電商巨頭如阿里、京東也已紛紛發力消費金融,將相關產品植入線上購物平台,這也為消費金融在需求端打開出口。
趨 勢 三:集 團 化
互聯網金融緣起P2P,現在卻在一步步的淡化P2P。由於政策監管或市場競爭等因素,網貸行業需要將戰略重點轉移,擺脫單一的業務模式。2016年,經過業務剝離、獨立上市、兼並整合,版圖調整等一系列動作,一批起步於網貸的行業巨頭,正在淡化身上的P2P色彩,通過集團化和多元化的綜合財富管理業態轉型,向更多傳統機構的業務版圖滲透。
集團化有利於互聯網金融企業適應理財端、資產端的不同發展需求,形成互相配合的趨勢,穩定業務構架;同時淡化外界的原有印象,實現品牌升級,提升估值,增強企業的信任度,讓投資者更加看好公司集團化發展的優質平台。
趨 勢 四:監 管 趨 嚴
2016年,牽涉廣泛的惡性事件頻發,使得人們認識到,沒有安全,互聯網金融將無法真正發展。為了規范行業發展,多部文件密集下發,互聯網金融監管日漸趨嚴,形成了「中央統籌、行業自律、專項整治」三大行動體系。
隨著監管方案的逐步出台,2017年將是監管合規進一步落實之年。各種監管政策的過渡期、整改期臨近,都將加速行業洗牌。因此,2017年合規將成為互聯網金融平台發展的主基調,也將成為其先發的優勢。在徹底洗牌的行業格局之下,對平台資質的完善,對風控機制的構建,以及對運營模式的創新等諸多因素成為檢驗互聯網金融平台最基本的要點,率先完成各類監管的合規整改,就意味著能搶占行業先機。
因此,2017年合規將成為互聯網金融平台發展的主基調,也將成為其先發的優勢。在徹底洗牌的行業格局之下,對平台資質的完善,對風控機制的構建,以及對運營模式的創新等諸多因素成為檢驗互聯網金融平台最基本的要點,率先完成各類監管的合規整改,就意味著能搶占行業先機。
隨著各項監管政策的過渡期、整改期臨近,行業洗牌加速進程。可以說2017年是互聯網金融行業貫徹專項整治要求、建立監管長效機制的關鍵一年,也是協會自律管理規范的深化之年。1月23日,中國互金協會部署17年工作,繼續推進互聯網金融風險專項整治,會議提出了新的一年互聯網金融整治的9項主要任務,為互聯網金融行業行穩致遠積極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