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談談"互聯網+"怎樣與房地產企業未來發展相結合
房地產是個很傳統的行業,很多人理解為蓋房子和賣房子,發展的大和小無非就是東家資金的多少和發展的規模問題,少了蓋幾棟商品樓,多了就打造成城市巔峰,類似萬達廣場之類。感覺房地產也沒有什麼商業模式,就是從政府批塊地,銀行貸完款就開售,完了蓋樓。
如果要談互聯網+房地產,也並不是房地產商拉幾根光纖,做幾根綜合布線在網上售房這么簡單;也不是蓋出的樓房光纖進線,三網合一,各種智能對講、監控、傳媒電視齊全。
房地產業的自我轉型依舊在摸索中。互聯網運營思路以及未來目標的設定認知差異,成為開發商觸網屢戰屢敗的核心,房地產在未來也有可能因為互聯網的介入被創新或者被顛覆。互聯網在數年前以及當下對於營銷的幫助,已經獲得認可,除了萬科等少數互聯網企業對於互聯網營銷有自己的獨特方式,但更多的開發商還是在被動的選擇廣告、媒體服務、電商代理銷售等模式,所謂移動端開發、微博、微信的玩法等都是簡單的互聯網應用而已,目前來看,開發商尚未形成有效的對互聯網的基本認知,基於互聯網之下對房地產行業的產業鏈顛覆改造也未有研究。
隨著全球智慧國家概念的提出,智慧城市、智慧社區、智慧家庭熱點不斷,房地產商也在積極探索布局這塊未來的蛋糕(發展方向)。智能生活服務,社區娛樂、社區出行,到社區金融。互聯網+延伸出的新格局,為房地產產品戰略的升級和探索智慧化生活帶來無限的機會和挑戰。這句話適用於所有的開發商,以及互聯網服務提供商。
主流的房地產與互聯網的結合應用,如果從公司控制力角度,可以分為:互聯網公司平台、金融公司平台、開發商互聯網平台,涉及的業務收入主要有:新房業務、二手房業務、租賃業務、互聯網金融業務以及興起的社區O2O業務。
互聯網+房地產商的未來更多的是商業模式的改變,更多的是像互聯網企業的模式靠近,或者結合的方式。其實,互聯網公司也在顛覆房地產業,比如智能化家居就成為成為一種顛覆手段。
其他的社區O2O模式,比如採用倉儲(需要建造)+小區內定點門面(需要建造)+物流配送的方式搶佔小區居民的快遞或者商超就是房地產結合互聯網思維的一種轉型,外在仍然是蓋房子,實質做什麼變了,不再是蓋好房子賣或者租,或者開商場。模式變了。
總之,互聯網網路文化、互聯網生態、媒體化表現的基本認知,將會是房地產企業對於互聯網利用的基本法則,從基本的網路營銷開始,未來的房地產應用,應該嘗試在建立互聯網入口級服務、房地產自身產品精細化改造、物業服務等領域進行改造和創新,一切以改變人類生活方式為目標,互聯網的二十年發展,誕生和死亡了眾多模式,當下房地產的互聯網模式尚未形成,這是最大的機會,試錯在所難免,無邊界的互聯網提供了更大的舞台,房地產公司可能也會有可能新一代BAT,這應該就是互聯網帶給房地產最好的思維和未來吧。
❷ 金融行業和房地產行業那個發展前景比較好
公信力來自於公眾的信任,公眾的信任又源自行業的自律與完善的監管體系,這是行業發展的根本推動力。樹立正確的價值觀,是建立互聯網金融行業公信力的基礎。
完善的監管體系是互聯網金融得以健康發展的根本保障。從行政上要盡快彌補對互聯網金融行政監管的空白,盡快出台一些監管規定。此外,在行業監管法規出台之前,應該盡快在各地建立互聯網金融行業協會,通過自律與自我約束肅清行業亂象。對企業家而言,則要有法律意識與安全意識。
隨著越來越多金融機構、上市公司,包括傳統巨頭、國有企業紛紛開始發力於互聯網金融,行業將逐漸結束低層草根的創業階段。
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15-2020年 中國互聯網金融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❸ 如何才能把金融,互聯網和地產三者無縫對接
你好,前段時間看過萬科去小米取經,想把互聯網和房地產結合起來,後來主持人在采訪的時候給他們提出意見,說還可以結合金融,一起做,我覺得這個和你提問的很像,建議你看看那個節目。
大概的額思路就是利用互聯網深入到小區的物業管理,然後深入到居民的生活,然後居民可以把生活的必備錢交由物業金融管理,建議你親自看看。
希望能夠幫到你,有什麼不懂的繼續問我
❹ 互聯網金融房地產目前投資可以嗎
還是可以抄的,雖然說房市已經漲了很多襲,但是由於一些政策制,房價是很難跌下來的,加上現在國內興起房地產眾籌,例如像千盤網的房地產眾籌就做的很不錯,所以對於目前房地產的投資,前景還是有的,但是切勿盲目,要了解好市場在投資吧
❺ 金融行業,互聯網和房地產的中高端人才分別指的是哪些崗位謝謝。
後台研發部門
❻ 觀點:互聯網金融對房地產行業有何重大影響
很多房地產企業都在藉助互聯網金融渠道來籌集資金,似乎互聯網金融的興起反而讓房地產企業多了一個融資渠道的來源,看似是互聯網金融促進了房地產的發展,其實不然因為目前銀行的主要利潤來自貸款,而銀行的貸款總額是受存貸比限制的,如果存款不斷減少,那麼相應的貸款額度必然也會不斷減少,而銀行貸款額度的不斷減少,首當其沖的便是房地產!
所以互聯網金融和房地產就是這樣糾結的發展著。
❼ 房地產企業需要具備哪些互聯網金融基因
互聯網金融正在以一種前所未有的方式,顛覆著人們購房置業的投資習慣。無論內是通過P2P模式籌集首付容資金,還是通過眾籌模式參與地產銷售,抑或是通過C2B方式進行戶型設計,都只是現階段的一個又一個產物。隨著互聯網金融與房地產業的更深層次合作,相信後期市場還將上演一個又一個嶄新的運作模式。
❽ 做數據挖掘和建模是去互聯網金融還是房地產好一些
互聯網金融不是長久的生意。這種公司對打工者來說,就別想長回久,奔著高薪去,能幹多答久就干多久,別想太多。為啥?這種公司的生意是空來空去,沒有根本的。你仔細研究一下那些關於他們的報道就明白了。房地產按說稍好一點,但目前房地產行情下行。依附於其上的IT公司自然也不會多好。所以,這兩個業務行對IT公司來說都不是好依附的。對打工者來說,如果你已經在其中打工,那就以掙錢為目的能幹多久就干多久得了。
其實國內的軟體公司說到底,都是依附於業務行業為生的。就這種情況而言,自然是吃央企,吃壟斷行業、吃政府機構的各種生意最安全穩定了。所以如果你打工去這種IT公司相對會穩定不少。當然,掙錢嗎!就看你的本事了!!!
❾ 房地產和互聯網金融投資怎麼合作
有以下幾種熱門的結合方式。
1)P2P+購房者+開發商:降低購房門檻
在「房地產+P2P」的玩法中,最主流和成熟的是房屋抵押貸款,此外還有贖樓貸、首付貸和租金收益權產品等。
首付貸是伴隨P2P行業發展新興的貸款類型。目前大部分住房按揭貸款的首付比例都基本在房屋總價的30%以上,令不少剛需購房者和改善型購房者望而卻步,首付貸滿足了購房者足額支付房屋首付款的短期貸款需求。
2)眾籌平台+開發商+投資人:理財為主
部分眾籌平台則推出了籌資購房、賣出賺取差價的眾籌項目。平台從開發商處以折扣價預定一批房源後,依託平台募集購房資金購買,並由第三方房產託管公司代為持有並管理眾籌項目購買的房產,根據眾籌參與者共同決定處置房產,負責尋找有意向單獨購買該房產的優質客戶。房子轉手出售之後,所得款項按眾籌參與者投入的份額比例進行分配,所得的收益作為投資收益。
3)眾籌平台+開發商+購房者:營銷為主
在前一種類型中,房子需要等待買家出現,籌資人才能獲益,由於時間不確定,機會成本較高。因此,一些眾籌平台將籌資人限定為有購房意願的人。
4)購房者+開發商:眾籌建房
為了契合個性化需求,也有企業推出眾籌建房項目,購房者可參與建房的全部流程。市場已經出現的某個案例具體的操作如下:發起人通過微信等渠道發起籌資建房項目,申請人遞交申請表、通過審核後,交納100元訂金即可進入購房微信群,項目的設計、戶型、價格等,全部通過群員商議決定,建立眾籌家園小區,小區的初步設計方案中,房價在3500元/平方米以內,戶型包括88平方米、93平方米、110平方米三種,可以辦理銀行貸款,每人限購一套,房價比市場水平至少便宜30%。
5)P2P+商業地產開發商+投資人:權益類投資
以上的創新模式均集中在住宅類,近期還出現了「商業地產+互聯網金融」的玩法,核心是開發商將旗下購物中心的多筆租金收益轉讓給投資人。
❿ 房地產互聯網金融是指什麼
房地產結合互聯網形成的互聯網思維,主要是指房地產營銷與互聯網的結合。
主要形式為:在互聯網上搭建產品銷售平台。
例如房多多之類,將各種房源匯集到其網上平台,將盡可能多的房地產銷售公司、銷售員,甚至有銷售渠道的普通老百姓用注冊的方式匯集到其網上平台。相當於所有的人賣所有的房子,從而以低成本、大信息量、大渠道的優勢,實現較大的成交量。最大化的實現了房地產營銷供需雙方的資源整合。
還有例如房拍拍,集中各類房源,在其網路平台進行房源拍賣,省去了購房的中間環節(代理、渠道),也是一種互聯網營銷方式。
再如房地產眾籌,將一套或一批房源放在網上平台,由多人對一套房進行眾籌,買到的房子歸參與眾籌的所有人員,再將該房進行銷售或經營,實現參與者獲利。
除以上之外還有很多方式,例如在項目開發前,由買戶者對房子的規劃設計、建築用材、品質、面積等提出要求,開發商只相當於建築商,建好後交付業主,也是利用網路平台營銷,還有利用網路策劃房地產事件以博得市場的認同或提升知名度等等,都是利用互聯網思維進行的房地產營銷。這就是房地產的互聯網思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