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金融學業 > 亞太國際金融組織

亞太國際金融組織

發布時間:2020-11-25 17:27:50

㈠ 導致一戰和二戰的各原因是什麼

一、第一次世界大戰發生時間:1914年8月
直接原因/
導火線:薩拉熱窩事件
1914年6月28日(塞爾維亞國慶),奧匈帝國皇儲斐迪南大公夫婦(右圖)在薩拉熱窩視察時,被塞爾維亞青年加夫里若·普林西普槍殺。成為第一世界大戰的導火線。
二、第二次世界大戰發生時間:1939年9月1日-1945年9月2日
根本原因: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帝國主義時代所固有的各種基本矛盾一個也未解決,而又增加了戰勝國與戰敗國的矛盾以及帝國主義戰勝國之間的矛盾。隨著帝國主義國家間經濟、政治和軍事發展不平衡的加劇,軍事實力發展較快的德、意、日三國要求重新劃分世界勢力范圍,使帝國主義之間的矛盾進一步尖銳起來。
(1)亞太國際金融組織擴展閱讀:
一戰的影響:
(1)一戰給世界人民帶來了無盡的災難。死傷無數,經濟損失巨大。
(2)大戰造成了歐洲的相對衰落。
戰爭使歐洲各國的經濟受到重創,生產力水平遠低於戰前,一時難以恢復;在精神領域,人們失去了戰前的樂觀主義,對民主、自由、平等等觀念產生了懷疑,充滿了幻滅感和危機感;尤其是英國,戰爭加速了它的衰弱。
(3)戰後,美、日迅速崛起。
戰爭中美國本土沒有遭受戰火,美國的參戰以及不斷向協約國提供商品和貸款,進上步刺激了美國經濟的發展,戰後的美國已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債權國和資本輸出國,國際金融中心開始由倫敦轉向紐約。
日本在戰爭期間接受了歐洲的大量定單,經濟實力得到了長足發展,並且利用西方列強無暇東顧之機向中國擴展勢力,企圖獨佔中國。
(4)戰爭引起了革命和獨立的浪潮。
戰爭引起了革命,俄國發生了十月革命,戰後初期,在德國和匈牙利也出現了十一月革命。
大戰還造成了德意志、奧匈帝國等帝國內部民族矛盾的加深,相繼分崩離析,誕生了波蘭、捷克斯洛伐克等一批民族獨立國家。
戰爭還引起了亞非拉民族解放運動的高漲,沉重打擊了西方列強的殖民統治,奠定了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摧毀殖民體系的基礎。
參考資料來源:搜狗網路-第一次世界大戰
參考資料來源:搜狗網路-第二次世界大戰

㈡ 詳細介紹一下97年的亞洲金融危機謝謝了!

1997年6月,一場金融危機在亞洲爆發,這場危機的發展過程十分復雜。到1998年年底,大體上可以分為三個階段:1997年6月至12月;1998年1月至1998年7月;1998年7月到年底。第一階段:1997年7月2日,泰國宣布放棄固定匯率制,實行浮動匯率制,引發了一場遍及東南亞的金融風暴。8月,馬來西亞放棄保衛林吉特的努力。一向堅挺的新加坡元也受到沖擊。

10月下旬,國際炒家移師國際金融中心香港,矛頭直指香港聯系匯率制。台灣當局突然棄守新台幣匯率,一天貶值3.46%,加大了對港幣和香港股市的壓力。

10月23日,香港恆生指數大跌1 211.47點;28日,下跌1 621.80點,跌破9 000點大關。

11月中旬,東亞的韓國也爆發金融風暴,17日,韓元對美元的匯率跌至創紀錄的1 008∶1。21日,韓國政府不得不向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求援,暫時控制了危機。

但到了12月13日,韓元對美元的匯率又降至1 737.60∶1。韓元危機也沖擊了在韓國有大量投資的日本金融業。1997年下半年日本的一系列銀行和證券公司相繼破產。於是,東南亞金融風暴演變為亞洲金融危機。

(2)亞太國際金融組織擴展閱讀:

(1)經濟全球化帶來的負面影響。經濟全球化使世界各地的經濟聯系越來越密切,但由此而來的負面影響也不可忽視,如民族國家間利益沖撞加劇,資本流動能力增強,防範危機的難度加大等。

(2)不合理的國際分工、貿易和貨幣體制,對第三世界國家不利。在生產領域,仍然是發達國家生產高技術產品和高新技術本身,產品的技術含量逐級向欠發達、不發達國家下降,最不發達國家只能做裝配工作和生產初級產品。在交換領域,發達國家能用低價購買初級產品和壟斷高價推銷自己的產品。在國際金融和貨幣領域,整個全球金融體系和制度也有利於金融大國。

㈢ 介紹香港的資料

香港(Hong Kong),簡稱「港」(HK),全稱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

位於中國南部、珠江口以東,西與中國澳門隔海相望,北與深圳市相鄰,南臨珠海市萬山群島。區域范圍包括香港島、九龍、新界和周圍262個島嶼,陸地總面積1106.34平方公里,海域面積1648.69平方公里。

香港自古以來就是中國的領土,1842-1997年間曾為英國殖民地。二戰以後,香港經濟和社會迅速發展,不僅躋身「亞洲四小龍」行列,更成為全球最富裕、經濟最發達和生活水準最高的地區之一。1997年7月1日,中國政府對香港恢復行使主權,香港特別行政區成立。

中央擁有對香港的全面管治權,香港保持原有的資本主義制度長期不變,並享受外交及國防以外所有事務的高度自治權,以「中國香港」的名義參加眾多國際組織和國際會議。「一國兩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是中國政府的基本國策。

香港是一座高度繁榮的自由港和國際大都市,與紐約、倫敦並稱為「紐倫港」,是全球第三大金融中心,重要的國際金融、貿易、航運中心和國際創新科技中心,也是全球最自由經濟體和最具競爭力城市之一,在世界享有極高聲譽,被GaWC評為世界一線城市第三位。

香港是中西方文化交融之地,把華人智慧與西方社會制度的優勢合二為一,以廉潔的政府、良好的治安、自由的經濟體系及完善的法治聞名於世,有「東方之珠」、「美食天堂」和「購物天堂」等美譽。

(3)亞太國際金融組織擴展閱讀

香港的名稱來歷:

說法一:香港的得名與香料有關。

宋元時期,香港在行政上隸屬廣東東莞。從明朝開始,香港島南部的一個小港灣,為轉運南粵香料的集散港,因轉運產在廣東東莞的香料而出了名,被人們稱為「香港」。

據說那時香港轉運的香料,質量上乘,被稱為「海南珍奇」,香港當地許多人也以種香料為業,香港與其種植的香料一起,名聲大噪,也就逐漸為遠近所認可。

不久這種香料被列為進貢皇帝的貢品,並造就了當時鼎盛的制香、運香業。可後來,村裡人不肯種植了,香料的種植和轉運也就逐漸消失,但香港這名稱卻保留了下來。

說法二:香港是一個天然的港灣,附近有溪水甘香可口,海上往來的水手,經常到這里來取水飲用,久而久之,甘香的溪水出了名,這條小溪,也就被稱為「香江」,而香江入海沖積成的小港灣,也就開始被稱為「香港」。

有一批英國人登上香港島時就是從這個港灣上岸的,所以他們也就用「香港」這個詞來命名整個島嶼。直到今天,「香江」仍然是香港的別稱。

盡管有不同的說法,但可以大致肯定的是,香港這地名最早出現在明朝,它最初是指今天香港島上的一個小港灣、小村落,後來才擴大為對整個島嶼(香港島)的稱呼,最後,到了19世紀初,才成了被英國殖民主義者佔領的整個地區的統稱。

㈣ 人民路(亞太國際金融中心)附近有沒有安全、便宜的旅店

附近應該能有旅店,不過價格肯定不能便宜,你可以坐公交沿路找找看,說不定就能找到合適你的!~~~

㈤ 沃爾沃金融服務調整亞太區組織架構

[汽車之家行業]?日前,沃爾沃金融服務宣布調整其亞太地區組織架構,其中沃爾沃金融服務亞太區(APAC)將調整為沃爾沃金融服務國際區,並進一步強化以以北京為總部的國際金融服務組織架構。

據悉,此次調整之後的沃爾沃金融服務國際區將收入南非和土耳其市場,而土耳其市場還將負責摩洛哥聯盟市場。除新增市場外,沃爾沃金融服務國際負責的市場還包括日本、中國、澳大利亞、印度、韓國以及東南亞聯盟市場。此次金融服務國際區的架構調整是沃爾沃金融服務整體改組工作的一部分。

官方資料顯示,沃爾沃金融服務隸屬於沃爾沃集團,該集團致力於以運輸解決方案推動社會繁榮,專注於卡車、客車、建築設備、船舶和工業應用驅動系統的製造與服務,並通過金融及售後服務的全套解決方案幫助客戶提升車輛和設備的運營時間與生產力。(文/汽車之家丁伯駿)

㈥ 上次去大連,看到大連亞太國際金融中心挺高的,一共多少層

一共28層。1F-5F 銀行和金融機構專用樓層;6F-16F超甲級寫字樓;17F羅馬風格豪華私人會所;18F-26F酒店回服務式公寓(大連答盛捷港灣服務公寓);27F-28F 豪華空中別墅。就是這些啦,具體可以到大廈裡面去看看哦,希望能對你有所幫助~~

㈦ 亞太地區政府兼國際金融組織叫什麼

亞太經濟合作組織(Asia-Pacific Economic Cooperation,簡稱APEC

閱讀全文

與亞太國際金融組織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天高科國際貿易 瀏覽:896
都勻經濟開發區2018 瀏覽:391
輝縣農村信用社招聘 瀏覽:187
鶴壁市靈山文化產業園 瀏覽:753
國際金融和國際金融研究 瀏覽:91
烏魯木齊有農村信用社 瀏覽:897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ipo保薦機構 瀏覽: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葯材種植產業發展規劃 瀏覽:748
博瑞盛和苑經濟適用房 瀏覽:708
即墨箱包貿易公司 瀏覽:720
江蘇市人均gdp排名2015 瀏覽:279
市場用經濟學一覽 瀏覽: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瀏覽:59
中國金融證券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4
國內金融機構的現狀 瀏覽:255
西方經濟學自考論述題 瀏覽:772
汽車行業產業鏈發展史 瀏覽:488
創新文化產業發展理念 瀏覽:822
國際貿易開題報告英文參考文獻 瀏覽:757
如何理解管理經濟學 瀏覽: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