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世界離岸金融中心有哪些
不同評價機構在不同時間用不同的評價方式,排名會有不同的,以下是其中一個機構做的排名。
理論上主要離岸金融中心可分為三類:1、以倫敦為代表的倫敦型離岸金融中心。其特點:經營的貨幣是境外貨幣,市場的參與者可以經營離岸金
國際離岸金融中心地理圖
融業務,又可以經營自由市場業務。在管理上沒有什麼限制,經營離岸業務不必向金融當局申請批准。2、以紐約為代表的紐約型離岸金融中心,經營離岸業務的本國銀行和外國銀行必須向金融當局申請。經營離岸離岸金融業務可以免交存款准備金,存款保險金的優惠,享有利息預扣稅和地方稅的豁免權。離岸業務所經營的貨幣可以是境外貨幣,也可以是本國貨幣,但離岸業務和傳統業務必須分別設立帳戶。3、避稅型離岸金融中心,一般設在風景優美的海島和港口,政局穩定,稅收優惠,沒有金融管制。這是我們通常意義上所說的離岸金融中心。近年來,世界上一些國家和地區如英屬維爾京群島(BVI)等紛紛以法律手段揣摩並培育出一些特別寬松的經濟區域,允許國際人士在其領土上成立一種國際業務公司,這些區域一般稱為離岸管轄區或稱為離岸司法管轄區。而所謂離岸公司就是泛指在離岸管轄區內成立的有限責任公司或國際商業公司。
目前比較著名的離岸金融中心有英屬維爾京群島、開曼群島、巴哈馬群島、百慕大群島、西薩摩亞、安圭拉群島等等。
B. 什麼是離岸金融中心
【商務師考訊】
歐洲貨幣市場是由眾多的分布在世界各地區的金融中心組成。在這些金融中心,歐洲貨幣業務比較集中,而且歐洲貨幣業務是主要的離岸金融活動,所以稱為離岸金融中心。離岸金融中心的分類:
1. 從功能來看,分為功能中心和記賬中心
(1) 功能中心集中了諸多銀行等金融機構,是從事具體存放借貸業務的中心。功能中心又分為基金中心和收放中心。
l 基金中心主要吸收國際游資,然後貸放給本地區的資金需求者。例如新加坡,其資金來自世界各地,而貸放對象主要是東盟成員國和亞太地區國家。
l 收放中心主要吸收本地區的多餘資金,然後貸放給世界各地的資金需求者。例如巴林,主要吸收中東石油輸出國的巨額石油美元,然後貸放到世界其他地區。
(2) (04年試題)記賬中心又稱名義中心、避稅港型中心,不經營具體融資業務,只從事借貸投融資業務的轉賬或登記等事務手續。這些中心多集中在加勒比海地區,如巴哈馬、開曼和百慕大等,免徵有關稅收,是銀行理想的避稅天堂。一些國際性大銀行在這些地方的分行甚至沒有一個工作人員,有的僅僅是一個牌子,實際上就是建立一個走賬的賬戶,即所謂的空殼分行,旨在逃避稅收和管制。
2. 從與國內金融業務的關系區分為一體型中心和分離型中心
(1) 一體型中心是內外金融業務混在一起,市場對居民和非居民都開放。這類中心的特點是:①交易的貨幣幣種是不包括市場所在國貨幣的其他貨幣;②經營范圍比較寬泛,市場的參與者可以同時經營在岸金融業務和歐洲貨幣等離岸金融業務;③對經營離岸金融業務沒有嚴格的申請程序。倫敦和香港就屬於這種類型。
(2) 分離型中心是內外金融業務嚴格分離,只允許非居民參加離岸金融業務。這類中心的特點是:①歐洲貨幣業務包括市場所在國貨幣的非居民之間交易;②管理上對境外貨幣和境內貨幣嚴格分賬。紐約的國際銀行業便利、東京的海外特別賬戶以及新加坡的亞洲貨幣單位均屬這種類型。
例1:主要集中本地區多餘的境外貨幣,然後貸放給世界各地的資金需求者,這是:( B )
離岸金融中心的:
A.集中性中心
B.收放中心
C.基金中心
D.分離性中心
例2:(2006年試題)
下列不屬於分離型離岸金融中心特點的是( A )
A、 對經營離岸金融業務沒有嚴格的申請程序
B、 內外金融業務嚴格分離
C、 歐洲貨幣業務包括市場所在國貨幣的非居民之間交易D、 管理上對境外貨幣和境內貨幣嚴格分賬
C. 離岸金融中心在哪裡呢
按地域來分,主要的離岸金融中心可分為三類:
1、以倫敦為代表的倫敦型離岸金融中心。
其特點:經營的貨幣是境外貨幣,市場的參與者可以經營離岸金融業務,又可以經營自由市場業務。在管理上沒有什麼限制,經營離岸業務不必向金融當局申請批准。
2、以紐約為代表的紐約型離岸金融中心,經營離岸業務的本國銀行和外國銀行必須向金融當局申請。
經營離岸金融業務可以免交存款准備金,存款保險金的優惠,享有利息預扣稅和地方稅的豁免權。離岸業務所經營的貨幣可以是境外貨幣,也可以是本國貨幣,但離岸業務和傳統業務必須分別設立帳戶。
3、避稅型離岸金融中心,一般設在風景優美的海島和港口,政局穩定,稅收優惠,沒有金融管制。這是我們通常意義上所說的離岸金融中心。
近年來,世界上一些國家和地區如英屬維爾京群島(BVI)等紛紛以法律手段揣摩並培育出一些特別寬松的經濟區域,允許國際人士在其領土上成立一種國際業務公司,這些區域一般稱為離岸管轄區或稱為離岸司法管轄區。而所謂離岸公司就是泛指在離岸管轄區內成立的有限責任公司或國際商業公司。
希望可以幫到您,歡迎點贊關注,謝謝。
D. 何為離岸金融中心
離岸金融中心是指設在某國境內但與該國金融制度無甚聯系,且不受該國金融法規管制的金融機構所進行的資金融通活動的離岸金融市場集中的地區。
例如,一家信託投資公司將總部設在巴哈馬群島,其業務活動卻是從歐洲居民或其它非美國居民那裡吸收美元資金,再將這些資金投放於歐洲居民或非美國居民中,該公司從事的就是離岸金融活動。巴哈馬群島就是離岸金融中心。
從嚴格意義上講,離岸金融也就是不受當局國內銀行法管制的資金融通,無論這些活動發生在境內還是在境外。如美國的國際銀行業設施(IBF)和東京離岸金融市場的業務活動等,均屬離岸金融。
離岸銀行又稱離岸單位,是設在離岸金融中心的銀行或其它金融組織。其業務只限於與其它境外銀行單位或外國機構往來,而不允許在國內市場經營業務。
離岸金融市場又稱境外金融市場。採取與國內金融市場隔離的形態,使非居民在籌集資金和運用資金方面不受所在國稅收和外匯管制及國內金融法規影響,可進行自由交易的市場。
離岸金融業務的發展始於20世紀60年代,當時,一些跨國銀行為避免國內對銀行發展和資金融通的限制,開始在特定的國際金融中心經營所在國貨幣以外其它貨幣的存放款業務。70年代,以美元計價的離岸存款急劇增長。到80年代,隨著國際銀行業設施和東京離岸金融市場的建立,離岸金融業務將所在國貨幣也包括進來。區別在於這種貨幣存放僅限於非居民。
離岸金融業務迅速發展的主要原因是:離岸銀行不必持有準備金,其經營成本低於國內銀行;離岸銀行不受利率上限的約束,即它們對存款戶支付的利率可高於銀行對國內存款戶支付的利率,而且可以對活期存款支付利息;離岸金融享受稅收上的優待。
離岸金融中心70年代以來獲得迅猛發展,從倫敦、巴黎、法蘭克福、蘇黎世、盧森堡等歐洲地區擴展到新加坡、巴拿馬、巴哈馬、拿騷等地。80年代以來,又在紐約、東京等地出現新的離岸金融中心,到90年代,離岸金融中心已遍布世界各地。
種類 按性質劃分,離岸金融中心大致有三種類型:
倫敦型 屬於「自然形成」的市場。倫敦離岸市場始於50年代末,它既經營銀行業務,也經營證券業務。非居民除獲准自由經營各項外匯、金融業務外,其吸收的存款也不需繳納法定準備金。過去,這類市場業務因受外匯管制等限制,而與國內業務截然分開,但自從1979年10月外匯管製取消後,對外匯金融業務的管理與國內金融業務同等對待,「離岸」本身的含義便發生了變異,倫敦離岸市場實際上已經成為兼具境內和離岸業務的「內外一體式」金融市場。香港自從1972年廢除外匯管制後,也逐漸演變成亞太地區一個主要的倫敦型離岸市場。
紐約型 最大特點在於「人為創設」和「內外分離」,而且沒有證券買賣。1981年12月,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同意設立國際銀行業設施(又稱國際銀行便利)之後,紐約離岸金融業務迅速發展。它的主要交易對象是非居民。籌資只能吸收外國居民、外國銀行和公司的存款,但開辦國際銀行業設施的不限於外國銀行,任何美國的存款機構、「愛治法」公司和外國銀行在美分行皆可申請開辦。存款不受美國國內銀行法規關於准備金比率和存款比率的限制。貸款必須在美國境外使用。該「設施」可使用包括美元在內的任何一種貨幣計價。由於美元是最主要的國際通貨,而該離岸市場主要交易貨幣也是歐洲美元,所以紐約離岸市場以本國貨幣作為主要交易貨幣。1986年開放的東京離岸市場也屬這一類型。
巴哈馬型 只有記帳而沒有實質性業務的離岸金融中心,又稱「逃稅型」離岸市場,這類市場實際上是「逃稅港」。由於在某些國家或地區開展金融業務可以逃避銀行利潤稅及營業稅等,同時在這些地方開辦分行的成本與費用也遠較倫敦低,所以離岸金融市場紛紛在這些地方開辟。拿騷、開曼群島和巴林等地皆屬此類。
離岸金融業務發展和離岸金融中心的迅速擴張,促進了國際性銀行的發展和國際信貸、國際融資的增長,但由於離岸存款不受各國國內法規的各種限制,它對存款所在國的貨幣供應量、銀行管制與貨幣政策的實施都產生了一定的影響。
E. 離岸金融中心的主要分類
理論抄上主要離岸金融中心可分為三類:
1、以倫敦為代表的倫敦型離岸金融中心。其特點:經營的貨幣是境外貨幣,市場的參與者可以經營離岸金融業務,又可以經營自由市場業務。在管理上沒有什麼限制,經營離岸業務不必向金融當局申請批准。
2、以紐約為代表的紐約型離岸金融中心,經營離岸業務的本國銀行和外國銀行必須向金融當局申請。經營離岸離岸金融業務可以免交存款准備金,存款保險金的優惠,享有利息預扣稅和地方稅的豁免權。離岸業務所經營的貨幣可以是境外貨幣,也可以是本國貨幣,但離岸業務和傳統業務必須分別設立帳戶。
3、避稅型離岸金融中心,一般設在風景優美的海島和港口,政局穩定,稅收優惠,沒有金融管制。這是我們通常意義上所說的離岸金融中心。
近年來,世界上一些國家和地區如英屬維爾京群島(BVI)等紛紛以法律手段揣摩並培育出一些特別寬松的經濟區域,允許國際人士在其領土上成立一種國際業務公司,這些區域一般稱為離岸管轄區或稱為離岸司法管轄區。而所謂離岸公司就是泛指在離岸管轄區內成立的有限責任公司或國際商業公司。
F. 四大離岸金融中心有哪些
四大離岸金融中心:
倫敦離岸金融中心、紐約離岸金融中心、新加坡離岸金融中心、加勒比海地區離岸金融市場。
G. 百慕大,開曼,維爾京屬於什麼類型的離岸金融中心其快速發展帶來的負面作用有哪些
根據業務經營和管理,離岸金融中心可以分為三種類型:內外混合型、內外分離型和避稅港型。
避稅港型離岸金融中心擁有大批註冊金融機構和公司,這些公司通常被稱作離岸公司或國際商業公司,但這些機構通常並不在這里設立實體,實際業務都在母國進行,只是通過注冊的機構在賬簿上進行境內和境外交易,以求享受該地區的稅收優惠,其典型為加勒比地區的英屬維爾京群島、巴哈馬、開曼群島、百慕大,南太平洋上的諾魯、薩摩亞,英吉利海峽上的海峽群島以及地中海上的塞普勒斯。
負面影響:
首先,它給予國際游資逃避監管以及操縱資本流動的機會。現代機構投資者通常要接受嚴密的監管。以美國的共同基金為例,它必須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登記注冊,在組織結構和經營的所有方面幾乎都要接受嚴格的監管,包括可投資證券的類別、比重等。相反,對沖基金大部分在離岸金融中心注冊,無需接受上述監管要求,並可以在大多數市場參與者不知情的情況下奉行極為激進乃至不無操縱市場色彩的投資策略,而它們的這些策略在20世紀90年代的歷次大的金融危機中都發揮了重大作用。 其次,為逃稅、資本外逃和洗錢犯罪創造了機會。資本外逃是世界性問題,在發展中國家和經濟轉軌國家尤其突出。當今15個重債發展中國家中,有9個曾經出現大規模資本外逃。20世紀90年代以來,中國和前蘇聯東歐轉軌經濟體的資本外逃問題也極為引人注目,以至於出現了這種說法:「俄羅斯惟一的資本形成發生在塞普勒斯的銀行賬戶上。」這些外逃資本,就有相當一部分流入離岸金融中心。烏克蘭前總理拉扎連科在任期間,利用職權從俄羅斯低價購買石油,然後在烏克蘭市場上高價出售牟利,所得非法收益中相當一部分流向離岸金融中心。1999年8月,瑞士調查人員在日內瓦某家銀行發現拉扎連科1996年設立的私人賬戶,該年流動在這些賬戶上的資金總額有7200萬美元,其中約4400萬美元流向加勒比地區的銀行。尤科斯、秋明石油、西伯利亞石油公司等在私有化浪潮中涌現的俄羅斯巨型企業集團,其法定注冊地均不在俄羅斯國內,而是選在塞普勒斯、直布羅陀、英屬維爾京群島等避稅港型離岸金融中心。在這些莫斯科力量不及的地方,正在忙於化公為私的人可以合法洗錢,已經化公為私者則可以大幅度避稅。 離岸金融中心在協助逃稅、資本外逃和洗錢犯罪中的作用引起了國際社會的強烈反感。2000年6月21日,反洗錢國際組織「金融行動特別工作組」(Financial Action Task Force)宣布了與打擊洗錢活動合作不力的國家和地區名單,巴哈馬、開曼群島、庫克群島、多米尼加、列支敦斯登、馬紹爾群島、諾魯、紐埃、巴拿馬、聖克里斯多福及尼維斯、聖文森特等離岸金融中心名列其中。
H. 離岸金融市場與傳統金融市場相比有哪些特徵它有哪些類型
根據性質不同,國際金融市場可分為傳統金融市場和離岸金融市場
1、傳統的國際金融市場是指從事市場所在國貨幣的國際信貸和國際證券業務,並受市場所在國政府管轄的金融市場。這種類型的國際金融市場一般是歷史上逐漸形成的,經歷了區域金融市場一→全國金融市場一→國際金融市場的發展階段,如倫敦、紐約、巴黎、法蘭克福、東京等。
2、離岸金融市場[offshore financial markets ],是指非居民之間以銀行為中介在某種貨幣發行國國境之外從事該種貨幣交易的市場,也有人將它稱為歐洲貨幣市場。它實際上包括三個方面的內容。首先是進行境外貨幣的借貸業務,其次是發行各種以境外貨幣表示的債券,再次是各種境外貨幣之間的兌換市場,即外匯市場。
種類 按性質劃分,離岸金融中心大致有三種類型:
倫敦型 屬於「自然形成」的市場。倫敦離岸市場始於50年代末,它既經營銀行業務,也經營證券業務。非居民除獲准自由經營各項外匯、金融業務外,其吸收的存款也不需繳納法定準備金。過去,這類市場業務因受外匯管制等限制,而與國內業務截然分開,但自從1979年10月外匯管製取消後,對外匯金融業務的管理與國內金融業務同等對待,「離岸」本身的含義便發生了變異,倫敦離岸市場實際上已經成為兼具境內和離岸業務的「內外一體式」金融市場。香港自從1972年廢除外匯管制後,也逐漸演變成亞太地區一個主要的倫敦型離岸市場。
紐約型 最大特點在於「人為創設」和「內外分離」,而且沒有證券買賣。1981年12月,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同意設立國際銀行業設施(又稱國際銀行便利)之後,紐約離岸金融業務迅速發展。它的主要交易對象是非居民。籌資只能吸收外國居民、外國銀行和公司的存款,但開辦國際銀行業設施的不限於外國銀行,任何美國的存款機構、「愛治法」公司和外國銀行在美分行皆可申請開辦。存款不受美國國內銀行法規關於准備金比率和存款比率的限制。貸款必須在美國境外使用。該「設施」可使用包括美元在內的任何一種貨幣計價。由於美元是最主要的國際通貨,而該離岸市場主要交易貨幣也是歐洲美元,所以紐約離岸市場以本國貨幣作為主要交易貨幣。1986年開放的東京離岸市場也屬這一類型。
巴哈馬型 只有記帳而沒有實質性業務的離岸金融中心,又稱「逃稅型」離岸市場,這類市場實際上是「逃稅港」。由於在某些國家或地區開展金融業務可以逃避銀行利潤稅及營業稅等,同時在這些地方開辦分行的成本與費用也遠較倫敦低,所以離岸金融市場紛紛在這些地方開辟。拿騷、開曼群島和巴林等地皆屬此類。
離岸金融業務發展和離岸金融中心的迅速擴張,促進了國際性銀行的發展和國際信貸、國際融資的增長,但由於離岸存款不受各國國內法規的各種限制,它對存款所在國的貨幣供應量、銀行管制與貨幣政策的實施都產生了一定的影響。
離岸金融市場的特徵
首先,市場基本不受所在地政府當局的金融政策、法令的管制和外匯管制措施的約束。
其次,市場以外國人的各項業務為主體,不對本國居民開放。
第三,市場經營的是外國貨幣,不涉及本國貨幣的經營和借貸。
第四,市場具有相對獨立的利率體系,不受所在國利率水平的限制,但是離岸市場之間的同種貨幣利率存在趨同的趨勢。
第五,市場使用的貨幣種類多樣,能夠向全球提供的交易和服務種類多樣。
I. 簡述離岸金融中心的類型
離岸金融市場是金融衍生市場的一種。離岸金融市場
(Off-Shore Financial Market)亦稱「境外金融中心」,是非居民間從事國際性金融業務的市場。離岸市場以非居民為交易對象,資金必須來源於銀行所在國的非居民和其他國際來源的外幣資金。離岸金融市場是一種無形市場,從廣義看,它只存在於某一城市或地區而不存在於某一固定的交易場所,它是通過所在地各金融機構與國際金融市場上的業務交往而存在。近20年來,紐約、倫敦、盧森堡、瑞士、列支敦斯登、摩洛哥、奎因西島、新加坡、香港、東京、菲律賓、百慕大、巴哈馬、巴林、巴拿馬、開曼群島等相繼成為著名離岸金融市場。
種類 按性質劃分,離岸金融中心大致有三種類型:
倫敦型 屬於「自然形成」的市場。倫敦離岸市場始於50年代末,它既經營銀行業務,也經營證券業務。非居民除獲准自由經營各項外匯、金融業務外,其吸收的存款也不需繳納法定準備金。過去,這類市場業務因受外匯管制等限制,而與國內業務截然分開,但自從1979年10月外匯管製取消後,對外匯金融業務的管理與國內金融業務同等對待,「離岸」本身的含義便發生了變異,倫敦離岸市場實際上已經成為兼具境內和離岸業務的「內外一體式」金融市場。香港自從1972年廢除外匯管制後,也逐漸演變成亞太地區一個主要的倫敦型離岸市場。
紐約型 最大特點在於「人為創設」和「內外分離」,而且沒有證券買賣。1981年12月,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同意設立國際銀行業設施(又稱國際銀行便利)之後,紐約離岸金融業務迅速發展。它的主要交易對象是非居民。籌資只能吸收外國居民、外國銀行和公司的存款,但開辦國際銀行業設施的不限於外國銀行,任何美國的存款機構、「愛治法」公司和外國銀行在美分行皆可申請開辦。存款不受美國國內銀行法規關於准備金比率和存款比率的限制。貸款必須在美國境外使用。該「設施」可使用包括美元在內的任何一種貨幣計價。由於美元是最主要的國際通貨,而該離岸市場主要交易貨幣也是歐洲美元,所以紐約離岸市場以本國貨幣作為主要交易貨幣。1986年開放的東京離岸市場也屬這一類型。
巴哈馬型 只有記帳而沒有實質性業務的離岸金融中心,又稱「逃稅型」離岸市場,這類市場實際上是「逃稅港」。由於在某些國家或地區開展金融業務可以逃避銀行利潤稅及營業稅等,同時在這些地方開辦分行的成本與費用也遠較倫敦低,所以離岸金融市場紛紛在這些地方開辟。拿騷、開曼群島和巴林等地皆屬此類。
離岸金融業務發展和離岸金融中心的迅速擴張,促進了國際性銀行的發展和國際信貸、國際融資的增長,但由於離岸存款不受各國國內法規的各種限制,它對存款所在國的貨幣供應量、銀行管制與貨幣政策的實施都產生了一定的影響。
參考資料:摘自「靈魂鬼」回答
J. 離岸金融市場有哪些類型
恆信泰富為您解答離岸金融市場分類:
(一)依據各離岸金融市場實際運作的情況可以分為以下4 種類型
1.一體型,也稱內外混合型。即境內金融市場與境外金融市場的業務融為一體。居民和非居民均可從事各種貨幣的存款和貸款業務,銀行的離岸業務與在岸業務沒有嚴格的界限,合帳處理,倫敦與香港即屬此類型。倫敦離岸金融市場的特點是:
(1)離岸金融交易的幣種是市場所在地的國家以外的貨幣(即英鎊以外的歐洲貨幣)。1979年在倫敦的銀行也可以經營歐洲英鎊的存放業務,只是這種交易仍然只能通過英國的海峽群島的離岸金融中心達成。銀行在那裡設立機構,通過電訊設備進行交易。所以從立法的角度看,在倫敦是不能直接經營歐洲英鎊業務的。
(2)除離岸金融業務外, 還允許居民經營在岸業務和國內業務,但必須交納存款准備金和有關稅款,且金融機構嚴格控制「全面業務」執照的發放量。所以在這類市場上,在岸業務遠遠小於離岸業務規模。香港雖地處亞洲,但由於它與英國的特殊關系,其離岸,金融市場也屬一體型的。
2.分離型,也稱內外分離型。即境內金融業務與離岸金融業務分帳處理。居民的存貸款業務與非居民的存貸款業務分開,等等。典型地區是紐約、新加坡、東京及巴林。紐約《國際銀行便利》(IBT )具有以下特點:
(1)所有獲准吸收存款的美國銀行、外國銀行均可申請加入《國際銀行便利》,可為其會員銀行。《國際銀行便利》的交易嚴格限於會員機構與非居民之間。
(2)該市場交易可豁免存款准備金、 利率上限、存款保險,交易者還豁免利息預扣稅和地方稅。
(3 )存放在紐約《國際銀行便利》帳戶上的美元視同境外美元,與國內美元帳戶嚴格分開。可見,紐約離岸金融市場的特徵是業務范圍包括市場所在國貨幣(即美元)的境外業務,而在管理上把境外美元與本國境內美元嚴格分帳。另外,與倫敦的高度自由化不同,美國對《國際銀行便利》的限制較其它國家對離岸金融市場的限制嚴格得多。新加坡離岸金融市場由於有政府的強力扶植和嚴格監管,並針對亞洲金融市場的特點首創了有特色的亞洲美元市場和金融期貨市場,從而使新加坡能在對制度靈活自由的香港和資金實力雄厚的日本的競爭中,迅速發展成為東南亞地區影響最大的國際金融中心。截止1994年9 月, 該市場的總資產為4193 .72億美元,比1988年底的2382億美元增加76.1%。 與其它離岸金融市場相比,1986年建立的東京離岸金融市場的管制相當嚴格,如規定不許進行債券業務和遠期期貨業務,除營業稅外還要徵收政府稅和印花稅等。
3.簿記型,亦稱避稅港型。即這類市場沒有實際的離岸資金交易,只是辦理其它市場交易的記帳業務,目的是逃避交易市場所在地稅收,加勒比海的巴哈馬和開曼以及百慕大、巴拿馬和西歐的馬恩島等即屬於此類型。據報道,70年代起,許多銀行將資產大量轉移到加勒比海的巴哈馬、開曼等島國,因那裡政局穩定、稅賦低、沒有金融管理。許多外國銀行為了逃稅,只是在此進行記帳,並不進行實際交易,從而形成一種帳面上的離岸金融市場。
4.滲漏型。其基礎是分離型,即離岸業務與在岸業務分立兩大帳戶,居民的存款業務與非居民的存款業務分開但允許離岸帳戶上的資金貸給居民。這種類型主要出現在發展中國家,典型的如雅加達離岸金融市場。恆信泰富提供離岸金融相關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