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2014年中央電大形成性測評系統金融市場(專科)形成性考核二答案!謝謝大神!!!
中央電大職業技能實訓平台單機版2.0版 各個專業一共五個形成性考核,每個考核100道左右的題目內,完成這五個容考核,綜合成績合格,就可以通過了,如果要拿證書,需要達到85分惟上.
好多人發練習答案騙人,其實不是考核的答案,我有考核的,可以給你。
我剛剛做完,都90分左右,可以幫你
② 電大 合作金融概論 形 成 性 考 核 冊 答案
設總輛為1,則還需x天完成,則有:
x/20+(1/20+1/25)*5=1;
x/20=11/20;
x=11;
乙還需11天才能完成
③ 《金融市場》形成性考核作業
中國期貨市場產生的背景是糧食流通體制的改革。隨著國家取消農產品版的統購統銷政策、放開大權多數農產品價格,市場對農產品生產、流通和消費的調節作用越來越大,農產品價格的大起大落和現貨價格的不公開以及失真現象,農業生產的忽上忽下和糧食企業缺乏保值機制等問題引起了領導和學者的關注,能不能建立一種機制,既可以提供指導未來生產經營活動的價格信號,又可以防範價格波動造成市場風險成為大家關注的重點。1988年2月,國務院領導指示有關部門研究國外的期貨市場制度,解決國內農產品價格波動問題,1988年3月,七屆人大一次會議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積極發展各類批發貿易市場,探索期貨交易。拉開了中國期貨市場研究和建設的序幕。
④ (電大)金融風險管理形成性考核冊作業答案
貨幣銀行學形成性考核冊參考答案貨幣銀行學作業1
一、解釋下列詞彙
存款貨幣:是指能夠發揮貨幣作用的銀行存款,主要是指能夠通過簽發支票辦理轉賬結算的活期存款。
准貨幣:可以隨時轉化為貨幣的信用工具或金融資產,一般由銀行的定期存款、儲蓄存款、外幣存款,以及各種短期信用工具,如銀行承兌匯票、短期國庫券等構成。
貨幣制度:是國家對貨幣的有關要素、貨幣流通的組織與管理等加以規定所形成的制度,簡稱幣制。
無限法償:貨幣具有的法定支付能力,是指不論支付數額多大,不論用於何種性質的支付,對方都不得拒絕接受。
格雷欣法則:金銀復本位制條件下出現的劣幣驅逐良幣現象。指當兩種市場價格不同而法定價格相同的貨幣同時流通時,市場價格偏高的貨幣(良幣)就會被市場價格偏低的貨幣(劣幣)所排斥,在價值規律的作用下,良幣退出流通進入貯藏,而劣幣充斥市場。
布雷頓森林體系:是以1944年7月在「聯合國同盟國家國際貨幣金融會議」上通過的《布雷頓森林協定》為基礎建立的以美元為中心的資本主義貨幣體系。中心內容是以美元作為最主要的國際儲備貨幣,實行「雙掛鉤」和固定匯率制。
牙買加體系:是1976年形成的、沿用至今的國際貨幣制度,主要內容是國際儲備貨幣多元化、匯率安排多樣化、多種渠道調節國際收支。
外匯:是指以外幣表示的可用於國際間結算的支付手段。廣義的外匯是指一切在國際收支逆差時可以使用的債權。狹義的外匯則專指以外幣表示的國際支付手段。
匯率:兩國貨幣之間的相對比價,是一國貨幣以另一國貨幣表示的價格,是貨幣對外價值的表現形式。
直接標價法:是指以一定單位的外國貨幣為基準來計算應付多少單位的本國貨幣,因此也稱為應付標價法。
間接標價法:是指以一定單位的本幣為基準來計算應收多少外幣,因此也被稱為應收標價法。
固定匯率:指兩國貨幣的匯率基本固定,匯率的波動幅度被限制在較小的范圍內。
浮動利率 :浮動利率是指在借貸期間內隨市場利率的變化而定期進行調整的利率。
徵信:指對法人或自然人的金融及其他作用信息進行系統調查和評估。
商業信用:是指工商企業之間在買賣商品時,以商品形式提供的信用。
商業票據:是商業信用工具,它是提供商業信用的債權人為保證自己對債務的索取權而掌握的一種書面債權憑證。
銀行信用:是銀行或其他金融機構以貨幣形態提供的信用。
國家信用:是指以國家(政府)為一方的借貸活動,即國家(政府)作為債權人或債務人的信用。
消費信用:是企業、銀行和其他金融機構向消費者個人提供的用於生活消費的信用。
國際信用:是指跨國的借貸活動,即債務人和債權人不是同一個國家的居民。
利息:是借貸關系中資金借入方支付給資金貸出方的報酬。
利率:是指借貸期滿所形成的利息額與所貸出的本金額的比率。
收益資本化:是指對於有收益的事物,可通過收益與利率的對比計算出它相當於多大的資本金額。
利率市場化:是指通過市場和價值規律機制,在某一時點上由供求關系決定的利率運行機制。它是價值規律作用的結果。
二、判斷正確與錯誤
1.根據歷史記載和考古發現,最早的貨幣形式是鑄幣。 (錯)
2.貨幣作為計價單位,是指不僅用貨幣去計算並衡量商品和勞務的價值,更重要的是實現商品的價值,從而使貨幣成為計算商品和勞務價值的惟一現實標准。 (對)
3.貨幣具有降低產品交換成本,提高了交換效率的作用。 (對)
4.在對貨幣層次的劃分上,世界各國大體相同而且長期穩定。 (錯)
5.虛金本位制是指本國貨幣雖然仍有含金量,但國內不鑄造也不使用金幣,而是流通銀幣或銀行券,銀幣或銀行券不能在國內兌換黃金,只能兌換本國在該國存有黃金並與其貨幣保持固定比價國家的外匯,然後用外匯在該國兌換黃金這樣一種具有過渡性質的貨幣制度。
( 對 )
6.復本位制是金、銀兩種鑄幣同時作為本位幣的貨幣制度。 ( 對 )
7.牙買加體系是一種新的國際貨幣制度。 ( 對 )
8.在金幣本位制度下,匯率決定的基礎是鑄幣平價,市場上的實際匯率則圍繞鑄幣平價上下波動,但其波動的幅度不超過黃金輸送點。 ( 對 )
9.國際借貸說從商品市場的角度研究貨幣的長期匯率水平的決定。(錯)
lO.貼水表示遠期匯率高於即期匯率。 ( 錯 )
11.在現代經濟中,信用活動的風險和收益是相匹配的。 ( 對 )
12.從本質上說,社會誠信系統就是信用調查系統。 (錯 )
13.商業信用的工具是銀行承兌匯票。 ( 錯 )
14.銀行信用既可以貨幣形態提供.也可以商品形態提供。 (錯 )
15.賒銷是消費信用的獨有形式。 ( 錯 )
16.由於銀行信用克服了商業信用的局限性.它終將取代商業信用。(錯)
17.從本質上看,支票實際上是一種即期匯票。 (錯)
18.利率有多種分類法,比如按利率的真實水平可以期分為官方利率、公定利率和市場利率。(錯)
19.利率的期限結構是指違約風險相同,但期限不同的證券收益率之間的關系,即在一個時點上因期限差異而產生的不同的利率組合。 ( 對 )
20.利率市場化並非指利率由市場供求關系決定,而是指政府在充分進行市場調研的基礎上,遵循價值規律,確定利率水平。 ( 錯 )
三、單項選擇題
1.中國人民銀行公布的貨幣量指標中的貨幣增長率指標反映了( C )的狀況。
A.貨幣存量 B.貨幣流量
C.貨幣增量 D.貨幣總量
2.一定時期內貨幣流通速度與現金和存款貨幣的乘積就是( B )。
A.貨幣存量 B.貨幣流量
C.貨幣增量 D.貨幣總量
3.流動性最強的金融資產是( D )。
A.銀行活期存款 B.居民儲蓄存款
C.銀行定期存款 D.現金
4.馬克思的貨幣理論表明( D )。
A.貨幣是國家創造的產物
B.貨幣是先哲為解決交換困難而創造的
C.貨幣是為了保存財富而創造的
D.貨幣是固定充當一般等價物的商品
5.價值形式發展的最終結果是( A )。
A.貨幣形式 B.紙幣 C.擴大的價值形式 D.一般價值形式
6.貨幣在( A )時執行流通手段的職能。
A.商品買賣 B.繳納稅款
C.支付工資 D.表現商品價值
7.貝幣和谷帛是我國歷史上的( C )。
A.信用貨幣 B.紙幣
C.實物貨幣 D.金屬貨幣
8、美元與黃金內掛鉤,其他國家貨幣與美元掛鉤是( C )的特點。
A.國際金本位制 B.牙買加體系
C.布雷頓森林體系 D.國際金塊本位制
9、牙買加體系的特點是( C )。
A.保持固定匯率 B.國際收支可自動調節
C.國際儲備貨幣多元化 D.國際儲備貨幣單一化
10、市場人民幣存量通過現金歸行進入的是( C )
A.發行庫 B.國庫 C.業務庫 D.金庫
11、目前人民幣匯率實行的是( B )。
A.以市場供求為基礎的、單一的、有管理的固定匯率制
B.以市場供求為基礎的、單一的、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
C.以市場供求為基礎的、單一的盯住匯率制
D.以市場供求為基礎的、單一的彈性匯率制
12、在匯率制度改革中,目前我國實現了( D )。
A.資本賬戶下人民幣自由兌換 B.經常賬戶下人民幣自由兌換
C.資本賬戶下人民幣完全可兌換 D.經常賬戶下人民幣完全可兌換
13、信用的基本特徵是( C )。
A.平等的價值交換 B.無條件的價值單方面讓渡
C.以償還為條件的價值單方面轉移 D.無償的贈予或援助
14、在我國,企業與企業之問普遍存在「三角債」現象,從本質上講它屬於( A )。
A.商業信用 B.銀行信用 C.國家信用 D.消費信用
15、在現代經濟中,銀行信用仍然是最重要的融資形式。以下對銀行信用的描述不正確的是( B )。
A.銀行信用在商業信用的基礎上產生 B.銀行信用不可以由商業信用轉化而來
C.銀行信用是以貨幣形式提供的信用 D.銀行在銀行信用活動中充當信用中介的角色
四、多項選擇題
1、在我國貨幣層次中,狹義貨幣量包括( AE )。
A.銀行活期存款 B.企業單位定期存款
C.居民儲蓄存款 D.證券公司的客戶保證金存款 E.現金
2、我國貨幣層次中准貨幣是指( BCDE )。
A.銀行活期存款 B.企業單位定期存款
C.居民儲蓄存款 D.證券公司的客戶保證金存款 E.其它存款
3、關於狹義貨幣的正確表述是( AD )。
A.包括現鈔和銀行活期存款 B.包括現鈔和准貨幣
C.包括銀行活期存款和准貨幣要性就越小
D.金融產品創新速度越慢,重新修訂貨幣層次的必要性就越小
E.金融產品越豐富,貨幣層次就越多
4、貴金屬不能自由輸出輸入存在於( DE )條件下。
A?銀本位制 B.金銀復本位制
C?金幣本位制 D.金匯兌本位制 E.金塊本位制
5、布雷頓森林體系存在的問題主要是( AB )。
A.各國無法通過變動匯率調節國際收支
B.要保證美元信用就會引起國際清償能力的不足
C.缺乏統一穩定的貨幣標准
D.浮動匯率為主加大了外匯風險
E.無法滿足各國對國際清償能力的需要
6、人民幣貨幣制度的特點是( ACE )。
A.人民幣是我國法定計價、結算的貨幣單位
B.人民幣主幣無限法償,輔幣有限法償
C.人民幣採用現金和存款貨幣兩種形式
D.現金由中國人民銀行和國有商業銀行發行
E.目前人民幣匯率實行單一的、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
7、若其他條件不變,一國貨幣貶值將引起該國( BC )。
A.進口增加 B.出口增加 C.進口減少 D.出口減少 E.國內物價水平降低
8、牙買加體系下的匯率制度具有以下性質( ACE )。
A.匯率制度是以信用貨幣本位為基礎 B.可以實現國際收支的自動調節
C.以浮動匯率制為主導 D.以固定匯率制為主導
E.無法實現國際收支的自動調節
9、高利貸信用的特點是( ACE )。
A.具有較高的利率
B.促進社會化大生產的發展
C.具有資本的剝削方式
D.具有資本的生產方式
E.與社會生產沒有直接的密切聯系
10、根據融資活動中當事人的法律關系和法律地位,信用形式可以分為( AB )。
A.債務信用 B.股權信用
C.直接信用 D.間接信用
E.銀行信用
11、以下對現代信用活動的描述正確的是( ABD )。
A.現代信用活動與現代社會經濟發展關系密切
B.信用關系成為觀代經濟中最普遍、最基本的經濟關系
C.在現代經濟活動中,風險與收益並不經常匹配
D.現代信用活動中,信用工具呈現多樣化的趨勢
E.現代信用活動越來越獨立於信用中介機構及其服務
12、下列屬於社會徵信系統子系統的有( ABCDE )。
A.信用檔案系統 B.信用調查系統
C.信用評估系統 D.信用查詢系統 E.失信公示系統。
13、以下對商業票據的描述正確的是( BCE )。
A.商業票據是一種所有權憑據 B.商業票據可分為期票和匯票兩種
C.商業票據的流通轉讓有一定的范圍 D.商業票據只可以轉讓一次
E.商業票據又稱商業貨幣,它包括在廣義的信用貨幣范疇之內
14、銀行信用的特點是( ABE )
A.銀行信用可以達到巨大規模 B.銀行信用是以貨幣形態提供的信用
C.銀行是作為債權人的身份出現的 D.銀行是作為債務人的身份出現的
E.銀行信用具有相對靈活性,可以滿足不同貸款人的需求
15、銀行信用與商業信用的關系表現為( ABCE )。
A.商業信用是銀行信用產生的基礎
B.銀行信用推動商業信用的完善
C.兩者相互促進
D.銀行信用大大超過商業信用,可以取代商業信用
E.在一定條件下,商業信用可以轉化為銀行信用
五、分析思考題
1、為什麼說貨幣是價值形態和商品生產與商品交換發展的必然產物?
從邏輯的角度看,貨幣是源於商品的,是伴隨著商品生產和商品交換的產生和發展而產生的,沒有商品的生產和交換,就不可能有貨幣,因為商品是用於交換的勞動產品,而貨幣主要是媒介商品交換的,是商品價值的外在表現。所以說,貨幣是商品生產與商品交換發展的必然產物。
從歷史的角度看,交換發展的過程可以濃縮為價值形態的演化過程:從簡單價值形態到擴大價值形態再到一般價值形態、貨幣形態。價值形態發展演變的過程,其結果是推導出貨幣。所以說,貨幣是價值形態發展的必然產物。
從根本上說,貨幣起源於商品生產和商品交換,形成於價值形式的發展。
2、為什麼要劃分貨幣供給層次?
現實經濟中存在著形形色色的貨幣,需要將它們劃分為不同的層次,使貨幣供給的計量有科學的口徑。
處於不同層次的貨幣,貨幣性不同。
由於不同層次的貨幣供給形成機制不同,特性不同,調控方式也不同,因此劃分貨幣供給層次有利於有效地管理和調控貨幣供應量。
各國劃分貨幣層次的共同依據是金融資產的流動性。但具體貨幣層次的劃分均根據本國的具體情況進行。
我國貨幣層次3個口徑的劃分:
M0=流通中現金
M1=M0+活期存款
M2=M1+准貨幣(定期存款+儲蓄存款+證券公司的客戶保證金+其他存款)
3、現行信用貨幣制度有何特點?
現行信用貨幣制度的特點:貴金屬非貨幣化;流通中的信用貨幣主要由現金和存款貨幣構成;現實經濟中的貨幣均通過金融活動投入流通;中央銀行代表國家對信用貨幣進行統一管理與調控成為金融和經濟正常發展的必要條件。
4、匯率是如何決定的?如何看待人民幣匯率問題?
匯率的決定是極其復雜的問題,在不同的貨幣制度下,匯率的決定與影響因素也不同。在金本位制度下,兩國貨幣匯率是由其含金量的大小決定的,鑄幣平價是決定匯率的基礎。外匯匯率的波動是在市場供求關系變動的影響下圍繞鑄幣平價,在黃金輸送點之間上下波動。
在信用貨幣流通制度初期,各國參照過去金幣含金量規定紙幣的法定含金量,匯率主要是由紙幣法定含金量的對比決定的。1944年國際貨幣制度採用布雷頓森林體系後,在美元與黃金掛鉤、各國貨幣與美元掛鉤的情況下,各國貨幣根據與美元所規定含金量的比例確定匯率,中央銀行負有穩定匯率的責任;70年代布雷頓森林體系崩潰後,各國普遍採用浮動匯率制度,匯率主要由兩國貨幣在外匯市場上的供求狀況來決定。因此,當前凡影響外匯供求的因素就成為影響匯率變動的深層次因素,主要有:國際收支、通貨膨脹、利率、經濟增長狀況、中央銀行的干預、市場預期等,其中任一因素的變動都能引起匯率的變動。隨著金融的發展,特別是經濟全球化和金融全球化的推進,決定和影響匯率的因素變得日益復雜,於是許多經濟學家又從其他角度來解釋匯率的決定。例如貨幣分析法認為導致貨幣市場失衡的各種因素,通過對各國物價水平的影響而最終決定匯率水平;金融資產說則認為金融資產的供求對匯率的決定性影響;我國學者提出的換匯成本說主要把考慮貿易品的價格對比作為決定匯率及其變動的因素,我國一直依據出口換匯成本作為確定人民幣匯率水平的重要依據。
正確理解和看待人民幣匯率決定的歷史背景與條件約束。教材上分了四個階段來描述人民幣匯率的變化過程。人民幣匯率形成的主要影響因素:出口換匯成本。1994年以後至目前,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的基本制度框架:銀行結售匯制度與銀行周轉頭寸管理;中國人民銀行公開市場操作;銀行間市場撮合交易制度;銀行間市場匯率浮動區間管理.
考慮人民幣匯率決定的特殊國情及其變化。1994年以來人民幣匯率的改革績效是顯著的。人民幣匯率一直保持了穩定,即使在97年東南亞金融危機的沖擊下仍然堅持不貶值,不僅贏得了世界的普遍好評,也有利於我國的經濟發展。首先是促進了進出口額大幅增長,發揮了匯率對外貿的調節功能。其次,有利於我國外匯儲備的快速增長。10年來,人民幣匯率的穩中有升,不僅提高了人民幣的國際地位和威信,還降低了進出口交易的成本。
但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人民幣匯率的制度安排仍然存在一些問題,主要有:第一,現行的強制結售匯制並未真正意義上實現人民幣經常項目下的可自由兌換。因為現實中實行的是無條件地售匯和有條件的購匯。同時,這種權利與義務的不對稱,打擊了企業創匯的積極性,扭曲了市場的供給和需求,表現出虛假的外匯供給大於外匯需求。第二,為了穩定人民幣匯率水平,一方面規定外匯指定銀行應持有的外匯頭寸限額,另一方面中央銀行在上海外匯交易中心設立外匯交易室直接進入市場從事外匯買賣。當外匯指定銀行在辦理結售匯業務過程中出現超過限額的頭寸後,必須在外匯市場上進行拋補。這使得外匯指定銀行僅成為中央銀行經營外匯業務的櫃台,而不是真正的市場交易主體。同時中央銀行被動地服從市場吞吐外匯和人民幣,這與中央銀行宏觀調控的初衷相悖,一定程度的喪失了貨幣政策的自主性。第三,現行結售匯製造成了國內外匯市場與國際外匯市場的分割,迫使企業只關注國內的結售匯價,而無需理睬國際市場匯價的變動。從而削弱了企業自主經營的權利和加強風險管理的能動性。因此,人民幣匯率制度的改革仍然任重而道遠,特別是在我國加入WTO的新形勢下,這一命題顯得格外重要和充滿魅力。
5、何謂利率市場化?結合我國利率改革的進展情況論述其必要性。
所謂利率市場化,是指通過市場和價值規律機制,在某一時點上由供求關系決定的利率運行機制,它是價值規律作用的結果。利率市場化強調在利率決定中市場因素的主導作用,能真實反映資金成本與供求關系,靈活有效地發揮其經濟杠桿作用,因此是一種比較理想的、符合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要求的利率決定機制。
改革開放以來,隨著我國經濟體制從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軌,利率體制改革刻不容緩。要充分發揮出利率對經濟的作用,需要推進利率市場化改革。利率市場化是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及金融經濟發展的要求與重要內容。我國已明確了利率市場化改革的目標和總體思路,確定了改革的基本原則,我國的利率市場化改革正穩步推進。因此,利率市場化改革既是我國利率改革的方向,也是對世界的承諾,更是經濟一體化和金融全球化的本質要求。
⑤ 求金融風險管理形成性考核冊作業答案
好像有點不一樣……
但我這個也是2012的。
希望能夠幫到你……
財務管理形成性考核冊答案(完整)
財務管理作業一
1、 某人現在存入銀行1000元,若存款年利率為5%,且復利計息,3年後他可以從銀行取回多少錢?
答:F=P.(1+i)n=1000×(1+5%)3=1157.62(元)
3年後他可以從銀行取回1157.62元
2、 某人希望在4年後有8000元支付學費,假設存款年利率3%,則現在此人需存入銀行的本金是多少?
答:P=F.(1+i)-n=8000×(1+3%)-4=8000×0.888487=7107.90(元)
此人需存入銀行的本金是7108元
3、 某人在3年裡,每年年末存入銀行3000元,若存款年利率為4%,則第3年年末可以得到多少本利和?
答: F=A. =3000× =3000×3.1216=9364.80(元)
4、 某人希望在4年後有8000元支付學費,於是從現在起每年年末存入銀行一筆款項,假設存款年利率為3%,他每年年末應存入的金額是多少?
答:A=F. =8000×0.239027=1912.22(元)
5、 某人存錢的計劃如下:第一年年末存2000元,第二年年末存2500元,第三年年末存3000元。如果年利率為4%,那麼他在第三年年末可以得到的本利和是多少?
答: F=3000×(1+4%)0+2500×(1+4%)1+2000×(1+4%)2
=3000+2600+2163.2
=7763.20(元)
6、 某人現在想存入一筆錢進銀行,希望在第1年年末可以取出1300元,第2年年末可以取出1500元,第3年年末可以取出1800元,第4年年末可以取出2000元,如果年利率為5%,那麼他現在應存多少錢在銀行?
答:現值=1300×(1+5%)-1+1500×(1+5%)-2+1800×(1+5%)-3+20000×(1+5%)-4
=1239.095+1360.544+1554.908+1645.405
=5798.95(元)
現在應存入5798.95元
7、 ABC企業需要一台設備,買價為16000元,可用10年。如果租用,則每年年初需付租金2000元,除此以外,買與租的其他情況相同。假設利率為6%,如果你是這個企業的抉擇者,你認為哪種方案好些?
答:租用設備的即付年金現值=A[ ]
=2000×[ ]
=2000×7.80169
=15603.38(元)
15603.38元<16000元
採用租賃的方案更好一些
8、 假設某公司董事會決定從今年留存收益提取20000元進行投資,希望5年後能得到2.5倍的錢用來對原生產設備進行技術改造。那麼該公司在選擇這一方案時,所要求的投資報酬率必須達到多少?
答:根據復利終值公式可得F=P(1+i)n
5000=20000×(1+i)5
則i=20.11%
所需投資報酬率必須達到20.11%以上
9、投資者在尋找一個投資渠道可以使他的錢在5年的時間里成為原來的2倍,問他必須獲得多大的報酬率?以該報酬率經過多長時間可以使他的錢成為原來的3倍?
答:根據復利公式可得:
(1+i)5=2
則i= =0.1487=14.87%
(1+14.87%)n=3
則n=7.9
想5年時間成為原來投資額的2倍,需14.87%的報酬率,以該報酬率經過7.9年的時間可以使他的錢成為原來的3倍。
10、F公司的貝塔系數為1.8,它給公司的股票投資者帶來14%的投資報酬率,股票的平均報酬率為12%,由於石油供給危機,專家預測平均報酬率會由12%跌至8%,估計F公司新的報酬率為多少?
答:投資報酬率=無風險利率+(市場平均報酬率-無風險利率)*貝塔系數
設無風險利率為A
原投資報酬率=14%=A+(12%-A)*1.8,得出無風險利率A=9.5%;
新投資報酬率=9.5%+(8%-9.5%)*1.8=6.8%。
財務管理作業二
1、 假定有一張票面利率為1000元的公司債券,票面利率為10%,5年後到期。
(1)若市場利率是12%,計算債券的價值。
價值= +1000×10%×(P/A,12%,5)
=927.91元
(2)若市場利率是10%,計算債券的價值。
價值= +1000×10%×(P/A,10%,5)
=1000元
(3)若市場利率是8%,計算債券的價值。
價值= +1000×10%×(P/A,8%,5)
=1079.85元
2、 試計算下列情況下的資本成本:
(1)10年債券,面值1000元,票面利率11%,發行成本為發行價格1125的5%,企業所得稅率33%;
K= =6.9%
(2)增發普通股,該公司每股凈資產的賬面價值為15元,上一年度現金股利為每股1.8元,每股盈利在可預見的未來維持7%的增長率。目前公司普通股的股價為每股27.5元,預計股票發行價格與股價一致,發行成本為發行收入的5%;
K= +7%=13.89%
(3)優先股:面值150元,現金股利為9%,發行成本為其當前價格175元的12%。
K= =8.77%
3、某公司本年度只經營一種產品,稅前利潤總額為30萬元,年銷售數量為16000台,單位售價為100元,固定成本為20萬元,債務籌資的利息費用為20萬元,所得稅為40%。計算該公司的經營杠桿系數,財務杠桿系數和總杠桿系數。
息稅前利潤=稅前利潤+利息費用=30+20=50萬元
經營杠桿系數=1+固定成本/息稅前利潤=1+20/50=1.4
財務杠桿系數=息稅前利潤/(息稅前利潤-利息)=50/(50-20)=1.67
總杠桿系數=1.4*1.67=2.34
4 某企業年銷售額為210萬元,息稅前利潤為60萬元,變動成本率為60%,全部資本為200萬元,負債比率為40%,負債利率為15%。試計算企業的經營杠桿系數,財務杠桿系數和總杠桿系數。
DOL=(210-210*60%)/60=1.4
DFL=60/(60-200*40%*15%)=1.25
總杠桿系數=1.4*1.25=1.75
5、某企業有一投資項目,預計報酬率為35%,目前銀行借款利率為12%,所得稅稅率為40%,該項目須投資120萬元。請問:如該企業欲保持自有資本利潤率24%的目標,應如何安排負債與自有資本的籌資數額。
答:設負債資本為X萬元,
則: =24%
求得X=21.43(萬元)
則自有資本為120-21.43=98.57萬元
6、某公司擬籌資2500萬元,其中發行債券1000萬元,籌資費率2%,債券年利率10%,所得稅率為33%;優先股500萬元,年股息率7%,籌資費率3%;普通股1000萬元,籌資費率為4%;第一年預期股利10%,以後各年增長4%。試計算籌資方案的加權資本成本。
答:債券資本成本= =6.84%
優先股成本= =7.22%
普通股成本= =14.42%
加權平均資本成本=6.84%×1000/2500+7.22%×500/2500+14.42%×1000/2500=9.948%
7、某企業目前擁有資本1000萬元,其結構為:負債資本20%(年利息20萬元),普通股權益資本80%(發行普通股10萬股,每股面值80萬元)。現准備追加籌資400萬元,有兩種籌資方案可供選擇。
(1)全部發行普通股。增發5萬股,每股面值80元
(2)全部籌措長期債務,利率為10%,利息為40萬元。企業追加籌資後,息稅前利潤預計為160萬元,所得稅率為33%
要求:計算每股收益無差別點及無差別點的每股收益,並確定企業的籌資方案。
答:求得兩種方案下每股收益相等時的息稅前利潤,該息稅前利潤是無差別點:
=
求得:EBIT=140萬元
無差別點的每股收益=(140-60)(1-33%)=5.36萬元
由於追加籌資後預計息稅前利潤160萬元>140萬元,所以採用負債籌資比較有利。
財務管理作業三
1、A公司是一家鋼鐵企業,擬進入前景良好的汽車製造業。先找到一個投資項目,是利用B公司的技術生產汽車零件,並將零件出售給B公司,預計該項目需固定資產投資750萬元,可以持續5年。財會部門估計每年的付現成本為760萬元。固定資產折舊採用直線法,折舊年限5年凈殘值為50萬元。營銷部門估計各年銷售量均為40000件,B公司可以接受250元每件的價格。生產部門估計需要250萬元的凈營運資本投資。假設所得稅說率為40%。估計項目相關現金流量。
答:年折舊額=(750-50)/5=140(萬元)
初始現金流量NCF0=-(750+250)=-1000(萬元)
第一年到第四年每年現金流量:
NCF1-4=[(4*250)-760-140](1-40%)+140=200(萬元)
NCF5=[(4*250)-760-140](1-40%)+140+250+50=500(萬元)
2、海洋公司擬購進一套新設備來替換一套尚可使用6年的舊設備,預計購買新設備的投資為400000元,沒有建設期,可使用6年。期滿時凈殘值估計有10000元。變賣舊設備的凈收入160000元,若繼續使用舊設備,期滿時凈殘值也是10000元。使用新設備可使公司每年的營業收入從200000元增加到300000元,付現經營成本從80000元增加到100000元。新舊設備均採用直線法折舊。該公司所得稅稅率為30%。要求計算該方案各年的差額凈現金流量。
答:更新設備比繼續使用舊設備增加的投資額=新設備的投資-舊設備的變現凈收入=400000-160000=+240000(元)
經營期第1~6每年因更新改造而增加的折舊=240000/6=40000(元)
經營期1~6年每年總成本的變動額=該年增加的經營成本+該年增加的折舊=(100000-80000)+40000=60000(元)
經營期1~6年每年營業利潤的變動額=(300000-200000)-60000=40000(元)
因更新改造而引起的經營期1~6年每年的所得稅變動額=40000×30%=12000(元)
經營期每年因更新改造增加的凈利潤=40000-12000=28000(元)
按簡化公式確定的建設期凈現金流量為:
△ NCF0=-(400000-160000)=-240000(元)
△ NCF1-6=28000+60000=88000(元)
3、海天公司擬建一套流水生產線,需5年才能建成,預計每年末投資454000元。該生產線建成投產後可用10年,按直線法折舊,期末無殘值。投產後預計每年可獲得稅後利潤180000元。試分別用凈現值法、內部收益率法和現值指數法進行方案的評價。
答: 假設資本成本為10%,則
初始投資凈現值(NPV)=454000 ×(P/A, 10%,5)=454000*3.791
=1721114元
折舊額=454000*5/10=227000元
NPC=407000*[(P/A,10%,15)-(P/A,10%,5)-1721114
=407000×(7.606-3.791)-1721114
=1552705-1721114
=-168409元
從上面計算看出,該方案的凈現值小於零,不建議採納。
年金現值系數=初始投資成本/每年凈現金流量
=1721114/(180000+207000)
=4.229
查年金現值系數表,第15期與4.23相鄰的在20%-25%之間,
用插值法計算
=
得x=2.73
內部收益率=20%+2.73%=22.73%
內含報酬率如果大於或等於企業的資本成本或必要報酬率就採納,反之,則拒絕。
現值指數法= = =0.902
在凈現值法顯,如果現值指數大於或等於1,則採納,否則拒絕。
4、某公司借入520000元,年利率為10%,期限5年,5年內每年付息一次,到期一次還本。該款用於購入一套設備,該設備可使用10年,預計殘值20000元。該設備投產後,每年可新增銷售收入300000元,採用直線法折舊,除折舊外,該設備使用的前5年每年總成本費用232000元,後5年每年總成本費用180000元,所得稅率為35%。求該項目凈現值。
答: 每年折舊額=(520000-20000)/5=100000(元)
1-5年凈現金流量=(300000-232000)(1-35%)+100000=144200(元)
6-10年凈現金流量=(300000-180000)(1-35%)+100000=178000(元)
凈現值=-520000+144200×5+178000×5=1091000(元)
5、大華公司准備購入一設備一擴充生產能力。現有甲乙兩個方案可供選擇,甲方案需投資10000元,使用壽命為5年,採用直線法折舊,5年後設備無殘值,5年中每年銷售收入6000元,每年付現成本2000元。乙方案需投資12000元,採用直線折舊法計提折舊,使用壽命也為5年,5年後殘值收入2000元。5年中每年的銷售收入為8000元,付現成本第一年為3000元,以後隨著設備折舊,逐年增加修理費400元,另需墊支營運資金3000元,假設所得稅率為40%。要求:
(1)計算兩方案的現金流量。
(2)計算兩方案的回收期。
(3)計算兩方案的平均報酬率。
答:(1)甲方案每年折舊額=10000/5=2000(元)
乙方案每年折舊額=(12000-2000)/5=2000(元)
甲方案每年凈現金流量=(6000-2000-2000)*(1-40%)+2000=3200元
乙方案第一年現金流量=(8000-3000-2000)(1-40%)+2000=3800元
乙方案第二年現金流量=(8000-3400-2000)(1-40%)+2000=3560元
乙方案第三年現金流量=(8000-3800-2000)(1-40%)+2000=3320元
乙方案第四年現金流量=(8000-4200-2000)(1-40%)+2000=3080元
乙方案第五年現金流量=(8000-4600-2000)(1-40%)+2000+2000+3000=7840元
(2)甲方案的回收期=原始投資額/每年營業現金流量=10000/3200=3.13(年)
乙方案的回收期=3+1320/3080=3.43(年)
(3)甲方案的平均報酬率=平均現金余額/原始投資額=3200/10000*100%=32%
乙方案的平均報酬率=(3800+3560+3320+3080+7840)/15000
=144%
6、某公司決定進行一項投資,投資期為3年。每年年初投資20000元,第四年初開始投產,投產時需墊支500萬元營運資金,項目壽命期為5年,5年中會使企業每年增加銷售收入3600萬元,每年增加付現成本1200萬元,假設該企業所得稅率為30%,資本成本為10%,固定資產無殘值。計算該項目投資回收期、凈現值。
答:年折舊額=3*2000/5=1200(萬元)
每年營業現金流量=(3600-1200-1200)(1-30%)+1200=2040(萬元)
原始投資額凈現值=2000×[ (P/A,10%,2)+1]
=2000×2.736
=5472(萬元)
投資回收期=原始投資額/每年營業現金流量
=5472/2040
=2.68(年)
NPV=[ 2040×(P/A,10%,5)(P/F,10%,3)+500(P/F,10%,8) ]-[2000+2000 ×(P/A,10%,2)+500×(P/F,10%,3)]
=(2040×3.7908×0.7513+500×0.4665)-(2000+2000×1.7355+500×0.7513)
=196.58(萬元)
財務管理作業四
1、江南股份有限公司預計下月份現金需要總量為16萬元,有價證劵每次變現的固定費用為0.04萬元,有價證劵月報酬率為0.9%。計算最佳現金持有量和有價證劵的變現次數。
最佳現金持有量= =11.9257(萬元)
有價證劵變現次數=16/11.9257=1.34(次)
2、某企業自製零部件用於生產其他產品,估計年零件需要量4000件,生產零件的固定成本為10000元,每個零件年儲存成本為10元,假定企業生產狀況穩定,按次生產零件,每次的生產准備費用為800元,試計算每次生產多少最合適,並計算年度生產成本總額。
此題適用於存貨模式確定經濟購進批量,生產准備費相當於采購固定費用,計算總成本時,應符合考慮固定成本和存貨管理成本,後者是屬於變動部分成本。
每次生產零件個數= =800(件)
年度生產成本總額= +10000=18000(元)
3、某公司是一個高速發展的公司,預計未來3年股利年增長率為10%,之後固定股利年增長率為5%,公司剛發放了上1年的普通股股利,每股2元,假設投資者要求的收益率為15%。計算該普通股的價值。
V= =22
說明該公司的股票每股市場價格低於22元時,該股票才值得購買。
4、有一面值1000元的債券,票面利率為8%,每年支付一次利息,2008年5月1日發行,2013年5月1日到期。每年計息一次,投資的必要報酬率為10%,債券的市價為1080,問該債券是否值得投資?
V=1000×8×(P/A,10%,3)+1000×(P/F,10%,3)
=80×2.487+1000×0.751
=949.96
949.96<1080
債券的價值低於市場價格,不適合投資。
5、甲投資者擬投資購買A公司的股票。A公司去年支付的股利是每股1元,根據有關信息,投資者估計A公司年股利增長率可達10%。A公司股票的貝塔系數為2,證劵市場所股票的平均收益率為15%,現行國庫卷利率為8%。
要求:(1)計算該股票的預期收益率;
(2)計算該股票的內在價值。
答: (1) K=R+B(K-R)
=8%+2*(15%-8%)
=22%
(2) P=D/(R-g)
=1*(1+10%) / (22%-10%)
=9.17元
6、某公司流動資產由速動資產和存貨構成,年初存貨為145萬元,年初應收賬款為125萬元,年末流動比率為3,年末速動比率為1.5,存貨周轉率為4次,年末流動資產余額為270萬元。一年按360天計算。
要求:(1)計算該公司流動負債年余額
(2)計算該公司存貨年末余額和年平均余額
(3)計算該公司本年主營業務總成本
(4)假定本年賒銷凈額為960萬元,應收賬款以外的其他速動資產忽略不計,計算該公司應收賬款周轉期。
答:(1)根據:流動資產/流動負債=流動比率
可得:流動負債=流動資產/流動比率=270/3=90(萬元)
(2)根據:速動資產/流動負債=速動比率
年末速動資產=90*1.5=135(萬元)
存貨=流動資產-速動資產=270-135=135(萬元)
存貨平均余額= =140(萬元)
(3)存貨周轉次數=
則:主營業務成本=140*4=560(萬元)
(4)年末應收賬款=135萬元,
應收賬款周轉率=960/130=7.38(次)
應收賬款周轉天數=360/7.38=48.78(天)
7、請搜素某一上市公司近期的資產負債表和利潤表,試計算如下指標並加以分析。
(1)應收賬款周轉率
(2)存貨周轉率
(3)流動比率
(4)速動比率
(5)現金比率
(6)資產負債率
(7)產權比率
(8)銷售利潤率
答:我們以五糧液2011年第三季度報表為例做分析,報表如下:
股票代碼:000858 股票簡稱:五 糧 液
資產負債表 (單位:人民幣元) 2011年第三季度
科目
2011-09-30
科目
2011-09-30
貨幣資金
19,030,416,620.94
短期借款
交易性金融資產
17,745,495.68
交易性金融負債
應收票據
1,656,244,403.19
應付票據
應收賬款
107,612,919.33
應付賬款
254,313,834.71
預付款項
241,814,896.36
預收款項
7,899,140,218.46
其他應收款
48,946,166.03
應付職工薪酬
614,523,162.72
應收關聯公司款
應交稅費
1,457,830,918.25
應收利息
136,641,507.17
應付利息
應收股利
應付股利
60,625,990.25
存貨
4,860,415,255.91
其他應付款
757,530,281.41
其中:消耗性生物資產
應付關聯公司款
一年內到期的非流動資產
一年內到期的非流動負債
其他流動資產
其他流動負債
流動資產合計
26,099,837,264.61
流動負債合計
11,043,964,405.80
可供出售金融資產
長期借款
持有至到期投資
應付債券
長期應收款
長期應付款
1,000,000.00
長期股權投資
126,434,622.69
專項應付款
投資性房地產
預計負債
固定資產
6,066,038,876.13
遞延所得稅負債
1,418,973.68
在建工程
652,572,593.79
其他非流動負債
40,877,143.07
工程物資
3,959,809.39
非流動負債合計
43,296,116.75
固定資產清理
3,917,205.74
負債合計
11,087,260,522.55
生產性生物資產
實收資本(或股本)
3,795,966,720.00
油氣資產
資本公積
953,203,468.32
無形資產
294,440,574.50
盈餘公積
3,186,313,117.53
開發支出
減:庫存股
商譽
1,621,619.53
未分配利潤
13,844,972,803.46
長期待攤費用
55,485,489.72
少數股東權益
448,121,904.16
遞延所得稅資產
11,530,479.92
外幣報表折算價差
其他非流動資產
非正常經營項目收益調整
非流動資產合計
7,216,001,271.41
所有者權益(或股東權益)合計
22,228,578,013.47
資產總計
33,315,838,536.02
負債和所有者(或股東權益)合計
33,315,838,536.02
利潤表 (單位:人民幣元)
科目
2011年1-9月
科目
2011年1-9月
一、營業收入
15,648,774,490.19
二、營業利潤
6,606,727,357.39
減:營業成本
5,318,811,654.69
加:補貼收入
營業稅金及附加
1,220,745,003.90
營業外收入
40,815,541.13
銷售費用
1,480,296,163.33
減:營業外支出
30,022,491.64
管理費用
1,257,263,895.11
其中:非流動資產處置凈損失
堪探費用
加:影響利潤總額的其他科目
財務費用
-235,104,521.34
三、利潤總額
6,617,520,406.88
資產減值損失
-6,703,861.45
減:所得稅
1,616,253,918.88
加:公允價值變動凈收益
-2,934,365.60
加:影響凈利潤的其他科目
投資收益
-3,804,432.96
四、凈利潤
5,001,266,488.00
其中:對聯營企業和合營企業的投資權益
-4,089,468.16
歸屬於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
4,818,212,597.39
影響營業利潤的其他科目
少數股東損益
183,053,890.61
查詢相關報表得知年初應收賬款為89,308,643.66元,年初4,514,778,551.63元,
則應收賬款平均余額=(年初余額+當期余額)/2=98460781.5
則存貨平均余額=(年初余額+當期余額)/2=4687596903.77
(1)應收賬款周轉率= = =158.93
(2)存貨周轉率= = =1.13
(3)流動比率= = =2.36
(4)速動比率= = =1.92
(5)現金比率= = =1.87
(6)資產負債率= = =0.33
(7)產權比率= = =0.5
(8)銷售利潤率= = =0.32
Whatever is worth doing is worth doing we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