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網貸平台合法嗎有沒有法律法規保障資金安全
2015年11月3日,《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的建議》正式發布,互聯網金融首次被納入國家五年規劃建議。在《建議》的第三節「堅持創新發展,著力提高發展質量和效益」的第六條「構建發展新體制」中的具體表述為:規范發展互聯網金融。
互聯網金融首次寫入五年規劃,意味著互聯網金融「身份」終於得到正名。在過去的發展中,互聯網金融受到了認可,可以預見的是未來地位將進一步得到提升,而且將有一系列利好的政策要陸續出台。
可以合理預期,下一個五年,互聯網金融將迎來真正的黃金發展期。過去互聯網金融一路高歌猛進,但是更多的是「野蠻發展」,在灰色領域游離,更不乏踩踏紅線者。這次「十三五」規劃建議中,既強調了發展,又指出了規范,也就意味著今後行業將不是毫無章法的發展,而是在國家政策、法律法規的引導下,進入健康、有序的發展時期。
這次「十三五」規劃建議中對互聯網金融的描述,是在「加快金融體制改革,提高金融服務實體經濟效率」條目中。這也就是說,在國家層面的架構中,互聯網金融是傳統金融的有效補充,為提高傳統金融的服務效率而服務。
早在今年7月18日發布的互聯網金融行業的「基本法」《關於促進互聯網金融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中,就明確指出互聯網金融與傳統金融是融合而非顛覆。互聯網金融的本質是金融,與傳統金融是一種融合關系。「十三五」期間將進一步明確傳統金融機構和互聯網金融深度融合的發展趨勢,「十三五」期間將會有更多具體的規定出台,來規范兩者之間的關系。
與此同時,在《建議》的第三節「堅持創新發展,著力提高發展質量和效益」的第二條「拓展發展新空間」中,特地描述了拓展網路經濟空間,加強「互聯網+」。這意味著在「互聯網+」的大方向下,隨著大數據、雲計算和社交網路、搜索引擎等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互聯網金融與傳統金融的融合廣度和深度將不斷加強。雙方將在資產獲取、出借,徵信體系,風控系統等方面加強合作,為國家的金融體系改革提供支持。
綜合這些政策層面的信息可見,國家對互聯網金融這種新生事物是持信任和扶持態度的,國家的信任和支持態度將是這個行業發展的根本動力。另外,也只有互聯網金融和傳統金融的融合才能排除互聯網金融發展的阻力。趨勢很明顯,傳統金融和互聯網金融不是你死我活的的競爭關系,而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信任共贏關系。可見,互聯網金融事實上已經建立了跟國家政策層面和傳統金融行業互信關系。孔子說民無信不立。信任是一切社會行為的根本原則基礎。無論是傳統金融行業,還是新興的互聯網金融,信任的作用更是怎麼強調都不過分,基本用可以這樣一句話來概括:「沒有信任,就沒有金融。」
❷ 互聯網金融監管新政策,如何規范p2p
2015年以來,P2P網貸行業規模高速擴張,風險事件也持續升級,處在冰火交困中的P2P行業引起了監管層的高度重視。
去年7月銀監會發布的《關於促進互聯網金融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更標志著P2P行業正式進入「監管時代」。
近一年多時間里,互聯網金融專項整治工作雖然整體進展較慢,但政策層面的關注卻十分密集,期間出台了包括《網路借貸信息中介機構業務活動管理暫行辦法(徵求意見稿)》、《網路借貸信息中介機構業務活動管理暫行辦法》在內的多份重量級監管文件。近期,在距離《暫行辦法》的頒布不到兩個月時間里,銀監會又出台了《互聯網金融風險專項整治工作實施方案》,引起了業內的高度重視。
監管緊盯、政策密集,短期內可能會給P2P平台以較大的生存壓力,但長期來看,卻是一股推動行業有序發展的重要力量。
有數據顯示,截至2016年9月底,P2P行業停業及問題平台共計98家,其中問題平台40家(跑路32家、提現困難8家),停業平台58家(停業57家、轉型1家),主動停業平台佔比逐漸擴大,一定程度上也說明了監管整改的初見成效。
監管的持續推進,一方面能夠凈化現有的行業環境,早期由於監管缺失,P2P行業出現了不少亂象,包括線下攬客、資金池、拆標等灰色行為,監管對諸如此類的行為進行嚴打,無疑是在為新秩序的建立清掃障礙。另一方面也有利於監督平台規范運營,最大限度保障投資人權益。
伴隨著政策潮的開啟,P2P平台今後在業務規范、行為准則、職業操守等方面都將受到諸多法規的約束,行業的規范化一定程度上也是在為投資人創造一個相對透明、穩定的投資環境。
❸ 電子商務的發展趨勢包括哪些方面
電子商務的發展趨勢包括六個方面:
1、縱深化發展。
電子商務的基礎設施將日臻完善,支撐環境逐步趨向規范,企業發展電子商務的深度進一步拓展,電子商務企業將把上下游利益相關者聯合起來,形成更高效的戰略聯盟,共同謀求更大的利益。
2、個性化趨勢。
個性化信息需求將會越來越強,個性化商品的深度參與成為必然。個性化定製信息需求和個性化商品需求成為發展方向,消費者將把個人的偏好參與到商品的設計和製造過程中去。
3、專業化趨勢。
專業化趨勢有兩個方面,一是面向個人消費者的專業化趨勢,要滿足消費者個性化的要求,提供專業化的產品和專業的服務。二是面向企業客戶的專業化趨勢。
4、全球化趨勢。
中國電子商務必然走向世界,同時也將面對世界電子商務強手的嚴峻挑戰。電子商務對我國的中小企業開拓國際市場,國外電子商務企業也將努力開拓中國市場。
5、區域化趨勢。
立足中國國情採取有重點的區域化戰略是有效擴大網上營銷規模和效益的必然途徑。中國電子商務的區域化趨勢與國際化趨勢並不矛盾。
6、融合化趨勢。
電子商務網站正在逐漸走向新的融合,包括同類兼並、互補性兼並和戰略聯盟協作。
一是同類網站之間的兼並。目前大量的網站屬於「重復建設」,定位相同或相近,業務內容趨同。激烈競爭的結果只能是少數企業最終勝出,處在弱勢狀態的網站免不了被吞並或出局。
二是不同類別網站之間互補性的兼並。那些處於領先地位的電子商務企業在諸多方面雖然有很大優勢,這些具備基礎和發展前景的網站在擴張的過程中必須採取收購策略。
三是戰略聯盟。由於電子商務發展的兩大趨勢,加上每個網站在資源方面是有限的,客戶的需求又是全方位的,所以不同類型的網站以戰略聯盟的形式進行互相協作勢必成為必然。
(3)浙江省互聯網金融相關政策法規擴展閱讀:
目前全球電子商務的市場發展的總體特點:
1、第一個特點是走向集聚。過去10年,全球電商市場發展都逐步朝頭部玩家進行集聚,我相信未來全球超大型的玩家可能就兩三個。
電商作為零售行業的一種形態,沒有逃脫行業基本規律,過去100年以來,零售行業都是逐步朝頭部進行集聚,也就是說愈大效率愈高,成本愈低,帶來的社會價值和消費者體驗就更好。
2、第二個特點是未來全球的電商公司都必須國際化。單一市場的玩家很難長時間生存,你在中國取得成功之後,如果你不能快速國際化在全世界把電商做好的話,5年、10年之後可能就會非常危險。
比如「無界零售」,它已經超越了線上線下的概念,一切回歸到原點,回歸到以消費者為中心,深度洞察消費者的需求。
3、第三個特點是電商跟線下各行各業的深度結合。它不是一般意義上的線上線下導流,不是O2O,而是商業模式深度融合和互補。
無界零售是希望面對未來復雜多變的場景化消費,而把後端的供應鏈一體化,品牌一體化、價格一體化、服務一體化,這樣才能夠隨時隨地滿足消費者不同的復雜的需求。
❹ 大學生現在注冊公司有哪些優惠政策
工商管理政策 高校畢業生從事個體私營經濟,持《畢業證》、《自主創業證》申辦個體工商戶或私人企業的,工商部門對其登記、注冊要優先受理、優先辦照,並簡化登記手續。 申請從事小規模私營企業者實行試辦期制。其中從事商貿經營者試辦期一年;從事生產型、科技型者試辦期兩年。試辦期間核發營業執照並註明經營期限,免收注冊登記費、變更手續費、年檢費。 稅收政策 自主創業的畢業生,持《畢業證》、《自主創業證》可享受財稅有關文件規定的增值稅、營業稅、城市維護建設稅、教育費附加和個人所得稅的優惠政策。 從事個體營銷的(除建築業、娛樂業及廣告業、桑拿、按摩、網吧、氧吧外),自領取稅務登記證之日起,三年內免徵營業稅、城市維護建設稅、教育費附加和個人所得稅。 對新辦咨詢業、信息業、技術服務企業或經營單位的,經主管稅務機關批准,自開業之日起,第一年至第二年免徵企業所得稅。 對新辦獨立核算的交通運輸業、通訊業企業或經營單位,經主管稅務機關批准,自開業之日起第一年免徵企業所得稅,第二年減半徵收企業所得稅。 對新辦獨立核算的公用事業、商業、物資業、對外貿易業、旅遊業、倉儲業、居民服務業、飲食業、教育文化衛生業的企業或經營單位,自開業之日起,經主管稅務機關批准,可減征或免徵企業所得稅一年。對到國家確定的「老、少、邊、窮」地區新辦的企業,經主管稅務機關批准,可在三年內免徵企業所得稅。 貸款擔保政策 各級政府設立的下崗失業人員小額貸款擔保基金和中、小企業擔保基金也要用於為高校畢業生自主創業、興辦企業申請小額貸款提供擔保。 貸款的擔保金額一般在2萬元以內,期限不超過2年,利息由貸款人承擔,利率執行人民銀行規定的標准利率。 對畢業生合夥經營和組織起來創業的,可根據人數和項目,適當擴大貸款規模,商業銀行根據借款人實際情況審核確定。 人事管理政策 大學生自主創業期間檔案、人事關系及職工職稱、檔案工資等各種人事服務業務由政府人才服務機構統一管理,可享受國有單位就業畢業生的同等待遇。領取《自主創業證》之日起,免收一年人事代理服務費。 據了解,2003年起到錦州就業、創業的普通高校畢業生(含非錦州籍)均可以到錦州市人才服務中心申請《自主創業證》。非普通高校的結業生、肄業生,已考取研究生和專升本的畢業生和其他不具備派遣資格的畢業生不在發放范圍。
❺ 互聯網金融的監管法規有哪些
1、《關於促進互聯網金融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
意味著互聯網金融行業將告別「缺門檻、缺規則、缺監管」的「野蠻生長」時代,納入法制化規范發展軌道。 《意見》的出台,也標志著互聯網金融行業即將迎來一次大的洗牌,操作和管理不規范的互聯網金融企業將難以生存,而正規企業將迎來發展的好時機。
2、《互聯網保險業務監管暫行辦法》
對互聯網保險經營資質、行業發展做出界定。這是央行、證監會、銀監會、保監會等十部門印發《關於促進互聯網金融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之後的首個落地的互聯網金融分類監管細則。
3、《非銀行支付機構網路支付業務管理辦法》
要互聯網支付機構最終回歸「支付業務」本色,不能有資金池,不能具備銀行功能,比如進行清算業務,規規矩矩做資金通道。在這種情況下,不少第三方支付機構紛紛表示,託管業務被銀行搶走,將會極大的打亂第三方支付機構的戰略布局。
4、《非存款類放貸組織條例(徵求意見稿)》
有利於完善多層次信貸市場,為發展普惠金融提供製度基礎,也有利於規范民間融資、打擊非法集資,加強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
5、《關於審理民間借貸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定》
列舉了十種可能屬於虛假民間借貸訴訟的行為。規定經審理發現屬於虛假訴訟的,人民法院除判決駁回原告的請求外,還要嚴格按照本《規定》的內容,對惡意製造、參與虛假訴訟的訴訟參與人依法予以罰款、拘留;構成犯罪的,必須要移送有管轄權的司法機關追究刑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