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國際金融學習題
分析過程:第一, 我國某公司9月一日將在現匯市場賣出100萬英鎊,匯率GBP1=USD=1.4500 GBP=usD=1.4600 ,第二,我國某公司9月一日買入期貨100萬英鎊匯率GBP1=USD1.4540.計算差值。
日期 現貨 期貨
8月2日 1英鎊=1.4900美元 1英鎊=1.4840美元,賣出32份英鎊期貨合約
9月1日 1英鎊=1.4600美元
出售100萬英鎊匯票
(1.4600-1.4900)x100萬=-3萬 1英鎊=1.4540美元 買入對沖
32份英鎊期貨合約
我這是標准答案,希望你能夠及時採納。
㈡ 國際金融學的簡答題
1、1960年,美國經濟學家羅伯特·特里芬在其《黃金與美元危機——自由兌換的未來》一書中提出「由於美元與黃金掛鉤,而其他國家的貨幣與美元掛鉤,美元雖然取得了國際核心貨幣的地位,但是各國為了發展國際貿易,必須用美元作為結算與儲備貨幣,這樣就會導致流出美國的貨幣在海外不斷沉澱,對美國來說就會發生長期貿易逆差;而美元作為國際貨幣核心的前提是必須保持美元幣值穩定與堅挺,這又要求美國必須是一個長期貿易順差國。這兩個要求互相矛盾,因此是一個悖論。」這一內在矛盾稱為「特里芬難題(Triffin Dilemma)」
2、美國以外的成員國必須依靠美國國際收支持續保持逆差,不斷輸出美元來增加它們的國際清償能力(即國際儲備),這勢必會危及美元信用從而動搖美元作為最主要國際儲備資產的地位;反之,美國若要維持國際收支平衡穩定美元,則其他成員國國際儲備增長又成問題,從而會發生國際清償能力不足進而影響到國際貿易與經濟的增長。美元實際上處於兩難境地。這一問題早在20世紀50年代末就被著名的國際金融專家特里芬所提出,成為著名的「特里芬難題」;他並且據此預言布雷頓森林體系會由於這一內在矛盾而必然走向崩潰,這已為後來的事實所證明。
㈢ 國際金融學計算題
預期美元下跌,出口商為了避免將來收取的貨款兌換的損失,採取期權保值回,購買美元看答跌期權。如果3個月後美元下跌,就執行期權,如果美元不下跌或者上漲就放棄期權。
8月到期日,匯率變為USD1=CNY6.4150,即與預期一致,執行期權,以6.4230的價格賣出美元,獲取人民幣,減去期權費,實際獲得人民幣貨款:200萬*(6.4230-0.01)=1282.6萬人民幣。這樣由於採取了期權保值措施,避免了:200萬*(6.4320-6.4150-0.01)=14000元人民幣的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