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ifc國際金融中心周邊好一點的飯店
珈境•臻(浦發抄店)分店 人襲均150元
地址:江漢區新華路218號浦發銀行大廈3樓(近江漢北路) 85566666
瀛洲軒時尚餐廳(漢口新華路店)分店 人均120元
地址:江漢區漢口新華路231號紐賓凱酒店3-4樓(江漢北路口) 59528777
老漢口 人均90元
地址:江岸區漢口江漢北路8號循禮門金茂大樓1樓 85561617
⑵ 上海環球金融中心裡的賓館住一夜要多少錢
上海柏悅酒店將於9月日在上海環球金融中心開業,最低房價暫定為5000元人民幣一晚,遠高於時下上海五星級酒店平均1500元的房價,成為滬上最貴酒店。
上海柏悅酒店還在申請世界最高酒店的吉尼斯紀錄。「柏悅酒店坐落於上海環球金融中心的79-93樓,整個上海環球金融中心共101層,高492米,所以我們酒店是世界最高酒店,而87樓的酒店大堂自然成為世界最高酒店大堂。」
酒店共174間客房,房間面積最大194平方米,是上海房間面積最大的酒店。「每間客房都設有發熱地板和小型酒吧,連浴室都設有鑲嵌於化妝鏡中的等離子電視。」柏悅酒店相關負責人介紹,「每個客房還設有私人庭院。酒店層高3.1米,遠高於其他酒店2.7米、2.8米的層高水平。」
據了解,柏悅酒店屬於凱悅酒店集團旗下三大酒店品牌之一。「凱悅麾下共有柏悅、君悅和凱悅三大高端酒店品牌,其中柏悅為頂級品牌,相較金茂君悅所屬的君悅品牌更講究豪華和私人服務,一般不輕易擴張,只在一線大城市布點,且同一城市通常不會開設多家。」負責人介紹,「這家柏悅酒店是中國第二家,此前北京的柏悅酒店剛於今(於今博客|於今新聞)年初開業。全球僅有24家柏悅酒店,分布於巴黎、華盛頓等頂級城市。」
⑶ 世界有那幾大金融中心
倫敦金融城周四公布的全球金融中心排名指數(GFCI)顯示倫敦在全球金融中心城市中排名第一,紐約其次。香港和新加坡分別位於第三和第四。而兩年前一項類似的調查中備受青睞的上海,這次排名第24。
為計算指數所作的調查還顯示,金融界對構成金融中心競爭力主要因素的看法也在改變。兩年前,人才和技術被認為是構成競爭力的首要神逗因素,今年受訪者關注的重點是政策監管和稅收環境。
全球金融中心排名指數今年首次公布,由英國的Z/Yen調查公司為倫敦金融城統計製作,今後每兩年公布一次,對全球46個城市作為金融中心所具備的競爭力加以比較和排名。全球金融中心排名指數是根據對全球金融服務業決策層人士進行的網上問卷調查結果,結合47個有關競爭力的不同指數,綜合計算分析得出。
推出這個指數的目的是展示金融中心之間相對競爭力的變化,以助了解金融中心之間力量對比的變化,從零開始建設一個世界主要金融中心(比如沙特的迪拜)是否可能,以及隨著區域經濟實力的增強,亞洲是否可能出現一個全球金融中心。
倫敦金融城政府政策與資源委員會主席斯耐德說:全球金融中心排名指數凸顯了兩個亞洲金融中心 - 香港和新加坡 - 在競爭力上遠遠拍褲超過倫敦以外的其他任何一個歐洲城市。
倫敦金融城2005年的金融中心競爭力調查報告顯示,當時亞洲幾個金融市場之間沒有明確的高低之分,而今年的調查則清楚表明,香港被認為正在成為世界金融中心,而日本東京僅排名第9。兩年前的調查中倍受青睞的上海和北京,今年名列第24和第36。
根據這次調查的結果,受訪者認為香港最有可能成為全球金融中心,因為它的監管良好,高質量的專業人力資源充足,而且已經是重要的區域金融中心。從各項指標來看,上海都無法跟香港比。
根據調查報告,成功的金融中心扮演了五個角色中至少一個:
全球金融中心,目前只有倫敦和紐約夠這個資格;
國際金融中心,比如香港,承擔了大量跨國交易活動;
特色金融中心,在某個領域獨霸鰲頭,比如蘇黎世的私營銀行業是世界第一;
全國金融中心,作為一個國家的主要金融服務中心,比如上海;
區域金融中心,承擔了國內一個地區的主要金融業務,比如芝加哥既是一個國襲瞎簡際金融中心,又是一個地區金融中心。
倫敦和紐約扮演了全部五種角色,但倫敦在五項競爭力指標上都超過了紐約。
今年的調查結果表明,金融界要人對構成金融中心競爭力的要素的看法跟兩年前不同。2005年,在《倫敦作為全球金融中心的相對競爭力調查報告》中,大多數受訪者認為人才和技術是整體競爭力的首要因素,而這次的調查顯示,人們的關注焦點已經轉移到政府監管政策和稅務環境。
計算指數中採納的其他競爭力因素指數還包括人力(高質量勞動力供應、勞動力市場靈活程度、商業教育和人力資本開發情況)、商業環境(監管、稅率、腐敗程度、經濟自由度和經商的難易程度)、市場狀況和基礎設施條件,以及居住生活條件等因素。
關於亞洲是否可能出現一個可以跟倫敦和紐約平起平坐的全球金融中心,今年的調查報告沒有給出定論,但排名指數顯示,香港和新加坡正在成為國際金融中心,而東京和上海正在穩固它們作為國內金融中心的地位。
報告還指出,如果有更充足的數據,聖保羅和約翰內斯堡兩年後也有可能被納入全球金融中心排名指數。
⑷ 天津國際環球金融中心的周邊建築
津塔已於2010年1月14日封頂並超過北京國際貿易中心3期,成為中國長江以北地區的第一高樓,並在中國已建成的摩天大樓中排名第7位,在世界已建成的摩天大樓中排名第25位。2010年,津塔將建成並投入使用。
津塔與津門
天津環球金融中心分為津塔和津門兩大建築板塊。津塔板塊總建築面積約34萬平方米,由環球金融中心寫字樓和酒店式公寓共同構成,其中環球金融中心寫字樓建築高度336.9米,地上75層,地下4層,是金融街控股股份有限公司(股票簡稱「金融街」,代碼「000402」)繼北京金融街項目後的又一力作。該寫字樓借鑒中國傳統折紙藝術形式,用標志性的高度定義天津的國際地位。津塔板塊的酒店式公寓鄰環球金融中心寫字樓而建,為105米高的街牆式弧線建築,為全球CEO們構築了完善的私密空間,打造最具投資與生活價值的城市地標性商務寓所。
津門板塊總建築面積約24萬平方米,由聖·瑞吉斯酒店、環球金融中心公寓、商業及景觀園林共同構成。建築組群的中間是71米高的聖·瑞吉斯酒店,位於地塊中央,與哈密道軸線排齊。酒店兩側是兩座對稱的豪華公寓。六星級酒店採用拉德芳斯門型建築,用紀念性的門戶提升天津的國際形象。當天津作為北方經濟中心強勢崛起之時,以風帆及門戶姿態呈現的天津環球金融中心將成為最富前瞻精神的時代符號。津門板塊的兩座豪華公寓對稱地位於聖·瑞吉斯酒店兩側,其緊鄰酒店的最高點約達140米,高度向兩邊外側逐步遞減兩次,分別約為99米和70米。兩座豪華公寓作為為全球商界領袖量身定製的城市摩天水岸官邸,能夠專享完善的大戶配置,體驗執掌世界的極致生活。 天津環球金融中心規劃了約1.5萬平方米的精品商城,貫穿津塔和津門兩大區間,匯聚世界頂級名牌旗艦店,為高端購物人士提供最具品牌影響力的購物環境。天津環球金融中心商城還將發揮核心商業區的地理優勢,與未來的金環廣場、恆隆廣場以及和平區商業街共同構築中心商業區,引領天津未來的商業中心發展。
絕對的城市區劃中心
天津環球金融中心位於和平區大沽橋畔,天津城市結構的起源地海河第二節點,是規劃中的和平廣場重要組成部分,也是絕對的城市區劃中心。項目距天津濱海國際機場車程30分鍾,距天津火車站及未來的京津高鐵步行5分鍾,毗鄰大沽北路、張自忠路城市主幹道,寫字樓東側是未來地鐵2、3號線交匯處,酒店中軸正對城市景觀哈密道綠軸。 天津環球金融中心位於天津未來中央商務區、中央商業區、解放北路金融城的交匯樞紐,擁有領銜國際的商務商業氛圍和高度繁華的都市消費娛樂配套。 天津環球金融中心比鄰意奧風情區,義大利式的古典建築比比皆是,東西方文化交融的歷史沉澱,不僅成就了天津這個國際化都市多元化的文化底蘊,更成就了天津環球金融中心深厚的人文內涵。
⑸ 人民路(亞太國際金融中心)附近有沒有安全、便宜的旅店
附近應該能有旅店,不過價格肯定不能便宜,你可以坐公交沿路找找看,說不定就能找到合適你的!~~~
⑹ 成都ifs國際金融中心有酒店嗎
成都ifs國際金融中心是中國西部領先的CBD高端大型綜合體,最受歡迎一站式旗艦購物地標。
主要是購物的,還有滑冰場、電影院和書店。沒有酒店的
http://www.cdifs.cn/guide/ 這是成都ifs的官網
⑺ 深圳世界金融中心附近有地鐵站嗎 從福民地鐵站出發,到深圳金融中心,怎麼走
較近有老街站
從地鐵福民站乘坐地鐵龍華線(4號線)(坐1站)到地鐵會展中心站轉乘地鐵羅寶線(1號線)(坐5站)到地鐵老街站下,從B出入口出站。走約310米到世界金融中心。
⑻ 成都國際金融中心的對面的酒店叫什麼名字
成都國際金融中心
紅星路步行街3段1號
對面的酒店啊
成都尼依格羅酒店
⑼ 世界四大金融中心(城市)是
答案一:
法蘭克福號稱歐洲的金融中心,與紐約、東京、倫敦並列為世界四大金融中心。法蘭克福據說有銀行300多家其中外國大銀行100多家。歐中中央銀行也在法蘭克福。美茵河畔銀行大廈林立,有美茵河的曼哈頓之稱。
答案二:
來了香港看到大街小巷各種聽過沒聽過、見過沒見過的銀行、保險、證券,我才知道國際金融中心真不是亂蓋的。單是我用相機拍攝下來的銀行就有47家,其中包括中國大陸的中國銀行、工商銀行、建設銀行、交通銀行,國際知名的花旗銀行、匯豐銀行、渣打銀行,另外一些我以前未曾聽說過的大新銀行、大華銀行、南洋商業銀行、星展銀行(之前在深圳見過,但至今仍不知道究竟是哪兒的)、永亨銀行,還有一些銀行更是讓我覺得很奇怪、很意外,如上海商業銀行,內地許多城市商業銀行都是當地政府將以往的農村信用社等中小型金融單位進行重組後產生的,一般僅限於當地業務,怎麼也開到香港來了呢?本來對金融法就不熟悉,香港的金融業就更是不明白了。還有一個叫做「廖創興銀行」的,是以人的名字命名的嗎?是香港本地的老字型大小嗎?好奇怪!
哦,對了,四大金融中心分別是:紐約、東京、香港和倫敦。
⑽ 世界十大金融中心城市排行榜
1、紐約--全面領先
作為此次排名第一的紐約,其"產業支撐"和"綜合環境"在所有參評的45個城市中位於第一位,綜合得分87.2。紐約的"金融市場"和"服務水平"也排在第二高位。僅有"成長發展"相對薄弱,位列中國三個城市之後,排名第四。
紐約的全面發展是紐約超越倫敦、在國際金融中心發展指數中排名第一的主要原因。
國際上可與紐約抗衡的競爭對手目前只有倫敦。在成長發展、產業支撐和創新產出方面,紐約的表現優於倫敦;而在市場和服務水平方面則略遜於倫敦。
2、倫敦--老牌勁旅
倫敦歐洲排名第一,從綜合指數得分上看,85.7分的高分與紐約僅有1.5分的差距,兩個城市幾乎難分伯仲。
倫敦在金融市場和服務水平兩個要素上排第1位,綜合環境排名第2位,產業支撐排名第3位,成長發展排名第6位。
作為老牌的國際金融中心城市,在跨國銀行拆借、國外股票交易、國際債券發行與二次買賣、外幣匯兌、海上保險與航空保險等眾多國際金融市場都擁有重要地位。
倫敦銀行間同業拆借利率(Libor)作為金融行業重要指標,直接影響國際貨幣市場定價。並且全球各地又在Libor的基礎上衍生出了包括Nibor(紐約)、Sibor(新加坡)、Hibor(香港)、Shibor(上海)等同類產品。
3、東京--領軍亞洲
東京在"金融市場"、"服務水平"和"綜合環境"三方面的排名全都是第3,這也決定了東京在全球金融中心的"三甲"地位。依靠日本發達的工業產業,東京的"產業支撐"排在第二位,僅次於紐約,唯一拉東京後腿的是"成長發展",排在該項的第5位。
作為亞洲區的頭號種子,東京在亞洲金融中心排名第一,超過香港、新加坡和上海。除了創新方面落後於上海、香港,其他各項排名中,東京全都是亞洲區的領軍者。
4、香港--承東啟西
地理位置是香港無與倫比的優勢。在這樣一個全球市場中,歐洲大陸和美洲大陸之間需要有一個接駁點來連接,香港以其獨特的地理優勢成為首選。
在發展指數報告中,香港在5個評價要素方面發展均衡,皆名列前茅,尤其是成長發展方面表現突出,排名第2,僅次於上海。
香港成為國際金融中心並且排名靠前與香港政府的不斷推動密切相關。香港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陳家強此前在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就曾表示,作為國際金融中心,有中國內地良好的經濟發展前景做基礎,香港定位於和紐約、倫敦的競爭。
5、巴黎--服務至上
雖然在法國出現了金融界史上最大的違規交易案,雖然有"魔鬼交易員"之稱的法國興業銀行前期貨交易員熱羅姆·凱維埃以一己之力就給銀行帶來了幾十億歐元的損失,但是浪漫之都巴黎還是以它的金融服務贏得了選票。
作為世界重要金融市場之一的巴黎,其優勢在於人才智力資本、政府服務水平和城市生活環境對金融產業的服務水平。其服務排名第4,金融市場、綜合環境排名第5,產業支撐排名第6,而成長發展成為巴黎金融中心的短板,僅列第9位。
法國巴黎銀行行長米歇爾·皮貝魯此前就曾在上海表示:鼓勵金融服務類產業發展,調動其積極性,是世界級金融中心建立所必須的。此外,人才的培養和引進也是保障國際金融中心長期發展的基礎。
6、新加坡--均衡發展
新加坡的優勢在於產業支撐較強,各方面發展平衡,不存在明顯短板。位列此次十大金融城市第6位。
從五項指標來看,新加坡的單項排名全部在5-8名之間。產業支撐排名最靠前,位居第5。服務水平排名第6,成長發展和綜合環境雙雙排在6位。
立足、服務於整個東南亞地區是新加坡獲得較強產業支撐的基礎。建立亞洲美元市場、在亞洲最早設立金融期貨市場等,新加坡一直走在隊伍的前列。
7、法蘭克福--歐洲心臟
歐洲統一使用歐元之後,歐洲中央銀行就設在法蘭克福,其前身是設在法蘭克福的歐洲貨幣局。如此得天獨厚的"心臟"位置決定了法蘭克福在金融中心中的地位。
這座位於歐洲心臟的大都市,其優勢在於其發達的金融市場,在此次排名中,法蘭克福的金融市場排名居第6位。目前共有300多家德國和外國的銀行、金融機構駐扎法蘭克福。
法蘭克福證券交易所是世界著名交易所之一,僅次於紐約和東京的交易所。
8、上海--成長先鋒
上海的優勢在於成長發展潛力大,在所有45個參評城市中排名第一位。在五大新興經濟體城市(上海、聖保羅、莫斯科、約翰內斯堡、孟買)之中,受訪者對上海構建全球金融中心的信心程度最高。
正在舉辦的世博會,有利於提高科技創新力,更有利於促進上海金融市場的活躍程度。從各種構建國際金融中心的子要素分析,上海目前都處於積極發展的地位,並具有強大的待開發潛力。
然而,上海在服務水平和綜合環境方面也存在短板。根據IFCDIndex顯示,上海在金融市場和產業支撐方面排名均為第7位,但服務水平和綜合環境的得分均在50分以下,遠低於其他入圍城市。
9、華盛頓--美洲老二
華盛頓不但是美國的政治中心,在金融城市環境上也有突出表現,在美洲地區的金融城市排名中位列第二。
其服務水平和綜合環境方面表現較好,分別排第8和第10,成長發展排名第12,產業支撐排名第12。
10、悉尼--環境優越
悉尼的優勢在於服務水平和綜合環境,而在金融市場、成長發展和產業支撐方面均遜於東京、香港、新加坡和上海。
但作為大洋洲為數不多的金融中心,悉尼在南半球以及亞太地區,都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