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考人大金融的研究生數學一般都考多少分啊
1.考人大金融的有的是理工科背景的,數學特別好,數學140以上,政治英語回
和專業課稍微差點,這種答情況下數學140+,政治+英語130,專業課110;
2.還有的是文科背景的,數學稍微差點,英語、政治很好的那種,這種情況下數學130+,政治+英語140,專業課110;
3.還有的偏科的神人,英語能到80,政治能到90的這種,相應的其他學科可以定低一點。不過覺得定目標的時候還是踏實點,不要對某一強有事學科期望太高,畢竟這種高分還有考場發揮的因素。
總之,總分想比較保險的話要380分以上吧,然後你根據自己的各科長項將目標分數分配到每一個學科中去就行。
另外,對於跨校考的來說,如果你數學特別好145+,英語特別好70+,在復試的時候還是多少有一點優勢的,進去之後還有個「金融實驗班」的選拔考試,就是「優中選優」,找數學、英語很牛的人有資格參加這個考試,所以初試的時候這兩科頂尖的話,會多少給自己復試加砝碼的。
⑵ 中國人民大學金融考研怎麼樣
全國431金融學綜合考試大綱就是由人大財政金融學院負責編寫,人大金融專碩招生,絕大部分考生報考校本部(北京),另外蘇州校區(國際學院)也招金融專碩,復試分數線比校本部低。2018年,校本部復試線為393分,國際學院復試線為374分。所以,想考人大金融專碩但擔心有難度的,可以考慮蘇州校區(授課老師主要是人大老師過去上課)。
101 思想政治理論
204 英語二
396 經濟類聯考
431 金融學綜合
說明:
第一、人大金融專碩初試考英語二。相對於英語一,英語二容易,所以每一年人大不少考生英語能考85分及以上,這也就拉高了人大每年復試分數線。
第二、北京,人大、外經貿、中國石油大學和首經貿這四所院校金融專碩考396,適合數學基礎一般的考生。
人大金融專碩不指定參考書,結合考試大綱以及歷年真題,推薦考生參照以下重點教材復習備考:
黃達《金融學》,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關於這本書說明幾點:
第一、黃達《金融學》這本書寫得不是特別好(體現為:基礎階段看了和沒看差不多),但是人大考題特別是單選題答案出自於這本書,所以考生務必高度重視這本書,上考場前至少看三遍。
第二、黃達《金融學》已出第四版,相對於第三版,第四版有不少變動,推薦大家用最新版。
第三、本書框架體系很散亂,從應試考試出發,在強化沖刺階段,可以按照下面的方法來調整看書的章節順序:
貨幣與貨幣制度:第一章和第二章一部分
利率:第三章、第十二章、第二十二章
金融體系與金融市場:第五章、第八章、第九章、第十章
商業銀行:第六章、第二十五章
貨幣供給:第十四章、第十五章
開放經濟:第十七章、第二十一章
貨幣政策:第十九章、第二十章、第二十六章
羅斯《公司理財》,機械工業出版社
其時考研,由中國人民大學、中央財經大學等金融名校博士、碩士團隊創建,經過多年的教研沉澱和金融實踐,深諳金融碩士,從初試到復試的考核重點、出題規律和備考攻略,深諳金融行業的職業通路及生涯規劃,以全心全意服務學員為宗旨,以幫助學子高分錄取為根本目標。
鄭小天老師,全國金融考研教育領軍人物,輔導人次10000+,用學識和敬業精神讓學員欽佩,授課風格幽默,化繁為簡,邏輯清晰,教學嚴謹。個人同時通過了國家司法考試、銀行、期貨、證券等多項從業資格,極具考霸特質的同時深入了解金融從業路徑,是一個極具個人魅力,可全方位為學生指導學習和就業規劃的導師。
⑶ 人大金融學考研科目
初試的確是西方經濟學和政治經濟學,復試是貨幣銀行學、公司財務、商業銀行經營與管理、證券投資學 。你說的那些會計,統計,保險的都不要看了,那些不考,銀行法規什麼的也不考。微觀宏觀都重要,就是西方經濟學的下屬兩門,一個微觀經濟學,一個宏觀經濟學。它復試之所以沒有國際金融,可能是因為人大的研究生研究方向沒有國際金融方向。像金融聯考的學校就要求有國際金融的。但人大後來都不指定書目了,所以你可能還要參考一些金融前沿的雜志,如《金融研究》、《國際金融研究》,因為人大以前指定過這兩個雜志的。不過還是以書本為主。
⑷ 中國人民大學金融碩士考研參考書
人大金融碩士專業課150分,431綜合由90分的金融學(貨幣銀行學+國際金融)和60分的公司理財組成,這里特別說明的是,人大金融碩士不指定參考書。
必備參考書籍分別是:
⑸ 中國人民大學金融專碩考研參考書目有哪幾本呢
根據《中國人民大學財政金融學院2019年金融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招生簡章》,中國人民大學金融碩士專業學位不指定參考書、不舉辦任何形式的考研輔導班、不提供歷年試卷。
人大金融專碩雖不指定參考書,但結合考試大綱以及歷年真題,推薦考生參照以下重點教材復習備考: 1、黃達《金融學》,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2、羅斯《公司理財》,機械工業出版社。
(5)人大金融學考研擴展閱讀:
人大金融專碩初試科目:
科目一:思想政治理論(滿分100分)
科目二:英語(二)(滿分100分)
科目三:經濟類綜合能力聯考(滿分150分)
科目四:金融學綜合(滿分150分)
金融學綜合考試題型相對固定,每年考試題型為:
1、金融學部分(90分):
單項選擇題:20小題,每題1分,共20分; 名詞解釋:10小題,每題2分,共20分; 簡答題:2小題,每題13分,共26分; 論述題:1小題,共24分。
2、公司財務部分(60分):
單項選擇題:10小題,每題1分,共10分; 判斷題:10小題,每題1分,共10分;
分析與計算:3小題,每題10到15分,共40分。
人大考題風格有三個特徵:細(考查內容特別細,邊邊角角都可能考到);范圍廣(體現為題量大);公司理財綜合型計算題(因此,需要用到看看注冊會計師《財務成本管理》)。
⑹ 人大金融學專業研究生,考研專業科目是什麼
像這種好來學校,好專業的競爭還是源很激烈的。人大的金融不錯的。
根據《中國人民大學2017年碩士生招生專業目錄》內容:
020204-金融學專業的考試科目為:
101-思想政治理論;
201英語一;
303-數學三;
802-經濟學綜合;
以上為中國人民大學該專業研究生考試科目,這些信息可以在中國人民大學研究生院-招生信息-招生簡章-招生目錄裡面找到。
⑺ 考人大金融學研究生,初試考哪兩門專業課
大二是不可以報考金融分析師的,cfa協會規定,在校本科大學生最早可在畢業前12個月參加金融分析師一級考試,大二雖然沒有辦法考金融分析師一級,但是許多在校大學生都在大一大二期間備考金融分析師。不過需要提醒的是,在學期間只能考金融分析師一級,如果想考金融分析師二級、三級,需要取得畢業證以後才能考取。
金融分析師報考條件:
1.學歷要求: A、4年制本科或以上學歷者可直接報名參加考試
B、本科在校學生,報名時間到畢業最後一學年之內即可報名考試
C、3年制大專學歷加上1年全職工作經驗
D、2年制大專學歷加上2年全職工作經驗
2.基本的遵守職業道德規范,CFA考試中,道德與職業規劃是很重要的課程,要從自身做起。
3.能夠完成注冊和報名以及支付費用;
4.能夠用英語參加考試。
金融專業的或非該專業但是想從事這方面工作的人都是可以報名的。
大學生如何准備cfa考試
了解清楚cfa知識體系,cfa知識體系與大學里的知識體系要更加廣泛,它是一個理論和實操相結合的課程,cfa考試出題的模式也更注重實踐,都是從實用性考慮的,而這些在大學里都是不涉及的。
大學生在一定程度上因為教學和生活環境相對輕松,自製力較差;所以建議大家報班的原因是後面會有人不斷地督促你;報班學習會為你提供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有助於提高自製力,而且有老師的指導,學習起來不會感覺無從下手。
每年的寒暑假時間加起來足足有將近4個月的時間,這些時間如果不利用起來那就太浪費了。因為大家放假有多少人是,「起來大中午,手機玩一天」,所以建議大家用假期的時間來復習備考,也不要求大家一天24小時都在學習,每天騰出3-4個小時,小編覺得應該不難,少刷會兒手機,時間就騰出來了。
⑻ 人大的金融學研究生好嗎
不好考 名校嘛 1.中國人民銀行研究生部(五道口) 1)師資 中國人民銀行研究生部最大的優勢就在於學校里的導師大多是奮斗在金融前線的高官,實踐經驗非常豐富,如果想在銀行或國內證券公司就業,這應該是個很好的選擇。但是,由於沒有固定的老師,所以學術氛圍差了一些,不適合立志於從事研究工作的學生。業內比較普遍的看法是:學術論文水平一般,但是從是實際工作的能力比較強。由於沒有自己的本科生,所以錄取比較公平。最近幾年招生人數都穩定在70多人,其中大部分都是公費。 2)考試特點 專業課考試內容廣泛,是所有院校中考試范圍最廣的,也是唯一不指定任何考試參考書目的院所。 專業課考察的是學生的綜合能力,包括閱讀面,理解和分析能力以及表達能力。從題型上看,不需要計算能力,不考察數理分析能力。對於閱讀面比較廣以及記憶力比較強的學生是一個優勢。從試卷給分情況來看,高分也有不少,不及格的也有很多。所以,專業課是可以拉開差距的。如果能夠考到120分以上就比較高了。從分數線來看,沒有380分以上是很難最終被錄取的。所以對數學成績要求比較高,沒有130分以上,除非其它幾門考試成績有競爭力,否則是很難被錄取的。復試以口試為主,包括英語和專業課。 推薦經濟類專業的學生考這里,主要是因為要看的書太多,如果全部從頭學,要花很多時間。也不建議數學比較弱的同學考這里。考試難度很高。 3)就業前景 由於中國人民銀行研究生部成立的目的主要是為國內金融系統培養人才,所以學生的就業渠道主要是國內金融系統,包括各大銀行,證券公司,保險公司等等。整體就業形勢非常不錯。進外企和私企的非常少。整體來看,如果想出國,建議不要考這里。最大的優勢是這里的導師都是人民銀行系統各個司局的幹部,人際關系非常強,這一點重要性不言而喻。 2.中國人民大學財政金融學院 1)師資 人大在中國的金融界歷來被視為老大哥,有一批非常優秀的土鱉和海龜。是全國金融學第一個國家重點學科。中國貨幣金融學的主要奠基人黃達教授是人大前校長,中國金融學會前會長,也是中國金融學會歷任會長中唯一一位學者會長(其餘都是由在任的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擔任)。周XXXXX業教授也是中國金融界的泰山北斗級人物。在中青年一代學者中,也有像陳雨露教授(人大副校長兼任財長金融學院院長,主要研究國際金融和現代金融理論),吳曉求教授(人大研究生院副院長,金融與證券研究所所長,主要研究資本市場和證券投資),張傑教授(原西安交通大學經濟與金融學院副院長,現任中國人民大學財政金融學院中國財政金融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主要研究金融制度學),趙錫軍教授(人大財政金融學院副院長,中國人民大學財政金融學院中國財政金融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主要研究國際金融市場),瞿強教授(院長助理,原應用金融系系主任,主要研究貨幣金融理論)這樣的在國內金融界聲名顯赫的。國內很多金融界著名學者都是在人大財政金融學院攻讀的學位。 2)考試特點 人民大學的金融理論自成體系,照自己的體系來出題。從專業課試題上來看,比聯考難度要大得多。分數線至少是90分,但是高分很少。110分以上的很少,所以拉不開差距,除非是專業課很強的。所以,如果要考上,主要是兩個障礙:一個是專業課,可以分數不高,但是一定要過線,這個還是很有難度的。特別是有些年份老師改卷子的分寸很緊,比如2004年。還有一個是數學,由於其他三門課分數拉不開差距,所以數學成績就成了重中之重。每年數學成績都是高分如雲。不過人大金融的復試線不是很高,所以如果數學能拿到120分(這個不是很難的),是完全可以通過初試分數線的。總體上看,由於招收人數和專業課成績的區別,人大總體難度比復旦大學還是要容易一些。但是要特別重視專業課。往年很多高分都是卡在了專業課上,這點一點兒也不比北大容易。雖然人大的專業課最近幾年加強了計算題的比重,不過總體上還是以簡答論述為主,側重綜合分析能力,出的試題結合參考書和現實,不求死記硬背。記憶力很重要,但排斥死記硬背的學生。只要下功夫努力學,跨專業的同學未必比本專業的同學差。這一點,人大沒有歧視。人大金融的排外程度也不高,每年外校外地考入的佔50%以上,北大、清華考入的每年有之。 3)就業前景 人大金融的就業前景非常只好,這一點是不容置疑的。人大金融設有實驗班,是從所有碩士生中嚴格選拔出來的。其就業形勢非常好,完全可以和北大清華相比。普通班的情況也很好。人大金融學碩士生找工作的情況在整個人大都是數一數二的。從這幾年來看,進入國際級大投資銀行的每年都有,比如高盛,摩根。當然了,這些企業對學生素質要求很高的。國際大企業每年也都在人大金融招人,像寶潔,聯合利華等等。從整體上看,畢業後進各大金融機構總行和分行的人也很多,佔到了三分之一以上。還有三分之一左右的人進入了普華永道,畢馬威,安永,德勤這全球四大會計師事務所。進入國企的人數也很多。 3.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 1)師資 有厲以寧,張維迎等一大批經濟學家坐鎮,雖然不全是金融學領域的導師,金融方面最有名的導師應該是曹鳳岐教授。今年來,有一大批海歸的加盟,實力提XXXXX更快。 2)考試特點 專業課考試難度比較大,側重一定的數學能力,對綜合素質要求很高。還有就是考試范圍要廣,和人大一起是全國僅有的兩所院校初試中強化財務管理知識的學校(聯考只是稍微涉及)。專業課給分情況與人大差不多,但是對公共課要求比人大高,所以不建議數學英語不好的同學報名。理工科考生還是很有優勢的。出國機會比較多,很多畢業生選擇出國留學,這一點人大比不了。整體上看,北大光華的金融學考研錄取分數線至少需要370分以上,當然,專業課的難度比較大。如果不下大功夫,還是不要嘗試了。另外,與其它院校不同,北大光華管理學院的金融要求考數學三,難度大大增加。 3)就業前景 北大的金融學雖然還不是國家的重點學科,但牌子在這擺著,所以就業形勢也非常不錯,而且有很多的出國機會。 4.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 1)師資 導師主要有兩個有名的,一個是中國金融工程學會會長宋逢明教授,還有一個是研究公司金融的朱武祥教授。 2)考試特點 非常重視金融學中的數理分析,不過有時候給人感覺是過分的迂腐在數學模型之中,對實際問題重視程度有所不夠。由於偏好理工科學生,復試的時候還得考計量經濟學,所以報考者基本上是跨專業,考取難度很大。它是全國唯一一個要求考數學一的學校,這一點,基本上堵死了經濟類本專業讀的可能性。 總之,清華大學的金融學比起北大和人大還是比較弱的。不過金融工程還是比較強的。 5.南開大學經濟學院 國際金融的實力很強,在全國享有很高的聲譽,絕對的一流。和人大同為全國最早的國家重點學科。不過,由於天津市本身的魅力這兩年在下降,學校的生源也有大幅度的下滑,前年居然跌到了315的低分。今年分數反彈,但還是沒有辦法和人大,復旦比。考試難度中等。全國金融學聯考得國際金融部分的出題學校。應該說,南開大學的國際金融和保險學水平還是排名全國第一。在教育部的評估中,其國際金融的科研實力甚至超過了人民銀行研究生部,排名全國第一。錢榮堃教授是我國國際金融領域的泰山北斗,是中國的XXXXXBA之父,不過其現在已經過世。現在的學術帶頭人是馬君潞教授,在國內很有名。據說南開大學培養的碩士全部都是國際金融領域的。保險學是傳統優勢。劉茂山教授非常有名。保險精算專業全國第一,中國保險精算師老師委員會就設在南開大學。由於聯考難度不大,對跨專業的考生是一件好事。但是這幾年,由於地理位置的劣勢,給人的感覺是國際金融水平已經不如復旦大學有名,但是其實瘦死的駱駝比馬大,在業內其地位不容質疑。學生素質比較高,但是就業不如人大和復旦。這一點主要是在與天津的城市環境不好。 6.復旦大學經濟學院(金融研究院) 1)師資 全國第四個國家重點學科。絕對的名牌。近年來涌現了一大批像姜波克、張軍、劉紅忠這樣的青年學者,(主要是海龜)致力於金融學最前沿的研究。 2)考試特點 雖然復旦的金融學不過是這兩年突然起來的,但是由於招生人數比較少,大部分名額給了保送和單獨考試的學生,加上上海的吸引力,考取難度實在太大。06年錄取線達到了驚人的422分。復旦大學是聯考的領頭學校,大部分試題是復旦大學出的。聯考的范圍比較廣,但是難度不大。專業課成績普遍很高,130分以上的人很多。推薦跨專業的學生報考。英語要求一直都是60分以上,數學沒有130分基本不可能考上。應該注意的是,同樣是參加聯考,復旦大學的專業課成績給分很高,而南開大學,廈門大學則判捲尺度比較緊。總之,考研難度很大,風險很高。錄取比例遠遠超過了20:1。而且,由於復旦大學經濟學院內部其他專業是參加復旦大學自己組織的經濟學統一考試,所以金融專業的考生不能在本院調劑。這一點,更加大了風險和不確定性。還有一點,人大的學生在選導師的時候是雙向選擇,而復旦大學是指定,所以即使考上,也沒有自己選擇導師的權利。 3)就業前景 學科底蘊雖不如人大,但畢竟是名校,而且有著一批海歸,所以就業形勢一片大好,而且有很多出國的機會。 7.西南財經大學金融學院(中國金融研究中心) 原先是人民銀行直屬學校。學校的名氣在金融界應該是很響的了,幾乎金融界大部分的一把手都是畢業於此,銀行學的研究在全國被視為數一數二,擁有像曾康霖、劉錫良、殷孟波這樣的著名學者。中國金融研究中心也設在這里。是全國第5個國家重點學科。但是,由於成都這座城市地處西部,本身的吸引力不夠,再加上前兩年對數學的重視程度不夠,有些走下坡路的跡象。再加上招生規模與日俱增,幾乎有些過於飽和了。像前年,金融學參加復試的居然有260個人。另外,西南財大的保險精算專業考數學四,這一點,還是比較容易的。像南開大學,考數學三。還有一些學校考數學一。不過,考試難度不大,如果數學不好,可以考這里試一試。由於地處西部,英語分數線可以比國家線降5分,對於英語不好的同學來說也是一件好事。就業形勢一般,很多畢業生都去了南方。總體上就業不如北京和上海的高校。這一點是考試難度比較低的最大原因。 8.廈門大學經濟學院 2004年成為全國第六個國家重點學科。參加聯考比較公平,可能可以調劑 招生規模不大。總分只要能在370以上基本就可以被錄取了。但是據說專業課判捲尺度比較嚴。 優勢:貨幣銀行學和保險學實力比較強,學校環境優美,有好的老師(如張亦春、江曙霞、鄭振龍、林寶清等)學生素質比較高。還有,廈門大學的經濟管理學科整體上很強,如財政學,會計學都是國家重點學科,所以學校也很重視。所以學生的知識面和資源享受方面有一定優勢。 劣勢:就業不如北京、上海有地區優勢。整體上一般。不過,在南方,還是很不錯的。 9.上海財經大學金融學院 金融學實力本來一般,是上海市重點學科。有一些比較好的老師,如戴國強。前年聘請了美國著名學者,美國康乃爾大學金融學終身教授黃明教授擔任院長。不過這點與整個專業實力的提高不一定有太大關系。但是上海財經大學地處上海,也吸引了不少優秀人才的加入,就業形勢較好,上海證券交易所的很多工作人員都是畢業於上海財經大學的證券投資專業。相反,貨幣銀行學和國際金融學專業的畢業情況就要差一些。考取難度比復旦小很多,也是參加聯考,推薦跨專業學生報考。 很多人都認為上海財經大學的金融學專業很強,個人認為和人大,南開,復旦還是有不小差距的。如果考復旦沒有把握,考上財也是一個很不錯的選擇。整體難度屬於中等。值得注意的是,雖然上海財經大學金融學每年的招生簡章上寫的是招120人左右,但實際上每年都會擴招很多。所以也降低了難度。正常情況下,360分應肯定可以去復試了錄取也沒什麼大問題。擴招是這些財經類院校的共同特點。 10.中央財經大學金融學院 學校不大,不過最近幾年擴招速度比較快,每年招生人數也比較多,基本上超過百人。可能是要把目前的舊校址改為研究生部,學校名氣雖然不是很大,但是,中財的金融還是不錯,是全國第三個國家重點學科,老師的水平比較高,比如王廣謙校長,李健教授等。學生就業的情況也比較讓人滿意。考取難度屬於中等,還有一點中財招生比較公平。由於學校唯一的國家重點學科就是金融(雖然這一點在同類財經院校中明顯處於劣勢),所以金融學專業很受學校領導重視。初試只考政治經濟學和西方經濟學,類似於西南財經大學。試題有一點難度,但過線的可能性比人大和北大還是大很多。復試的三門課都是屬於金融學的基礎課,金融市場學但就指定教材來說,很難。但是考試難度不大。復試三本書都是全國比較流行的教材。 中央財經大學的金融專業最強的還是貨幣銀行理論。應該說,全國財經類院校都是如此,比如西南財經大學和上海財經大學,包括現在並入西安交通大學的原陝西財經學院。這一點與國內金融理論界長期以來的重視國內金融的傳統有關。
⑼ 中國人民大學金融學碩士研究生考試科目有哪些參考書目是什麼
中國人民大學金融學碩士研究生考試分為初試和復試。
初試考試內容為政治,英語一,數學三,和802經濟學綜合
802經濟學綜合無指定參考書,初試參考書推薦:
平狄克《微觀經濟學》
曼昆《宏觀經濟學》
高鴻業版《西方經濟學》
逄錦聚版《政治經濟學》
復試
參考書目推薦:
黃達《金融學》
羅斯《公司金融》
庄毓敏《商業銀行業務與經營》
吳曉求《證券投資學》
(9)人大金融學考研擴展閱讀:
金融、金融學均為現代經濟產物。古代主要是農耕、農業經濟,主要是易貨和簡單的貨幣流通,根本不存在金融和金融學。如在中國,一些金融理論觀點散見在論述「財貨」問題的各種典籍中。它作為一門獨立的學科,最早形成於西方,叫「貨幣銀行學」。近代中國的金融學,是從西方介紹來的,有從古典經濟學直到現代經濟學的各派貨幣銀行學說。
20世紀50年代末期以後,「貨幣信用學」的名稱逐漸被廣泛採用。這時,開始注意對金融問題進行綜合分析,並結合中國實際提出了一些理論問題加以探討,如:人民幣的性質問題,貨幣流通規律問題,銀行的作用問題,財政收支、信貸收支和物資供求平衡問題等等。不過,總的說,在這期間,金融學沒有受到重視。
自20世紀70年代末以來,中國的金融學建設進入了新階段,一方面結合實際重新研究和闡明金融學說,另一方面則扭轉了對待當代金融學的傾向,並展開了對它們的研究和評價;同時,隨著經濟生活中金融活動作用的日益增強,金融學科受到了廣泛的重視;這就為以中國實際為背景的金融學創造了迅速發展的有利條件。
金融學研究的內容極其豐富。它不僅限於金融理論方面的研究,還包括金融史、金融學說史、當代東西方各派金融學說,以及對各國金融體制、金融政策的分別研究和比較研究,證券、信託、保險等理論也在金融學的研究范圍內。
在金融理論方面主要研究課題有:貨幣的本質、職能及其在經濟中的地位和作用;信用的形式、銀行的職能以及它們在經濟中的地位和作用;利息的性質和作用;在現代銀行信用基礎上組織起來的貨幣流通的特點和規律;通過貨幣對經濟生活進行宏觀控制的理論等等。
金融學是中國人民大學最火的專業,近幾年一直是學校本科招生的最高分。人大的教師編著了我國第一部金融學教材《貨幣信用學》、第一部介紹西方貨幣銀行體系的教材《資本主義國家貨幣的流通與信用》,奠定了我國金融學高等教育的基礎。金融學專業匯集了一批著名學者,包括我國金融學的主要奠基人黃達、學界泰斗周升業,還有陳雨露、吳曉求等中青年學科帶頭人。人大的金融學專業整體實力全國最強,貨幣銀行學、證券投資和國際金融實力比較平均,錄取分數高。
⑽ 中國人民大學金融學考研「條件」
中國人民大學簡稱人大,1937年誕生於抗日戰爭烽火中,前身是陝北公學以及後來的華北聯合大學和華北大學。1950年10月3日,以華北大學為基礎合並組建的中國人民大學隆重舉行開學典禮,遂成為新中國創辦的第一所新型正規大學。1954年10月5日,經政務院文化教育委員會批准,高等教育部發布了《關於重點高等學校和專家工作范圍的決議》,中國人民大學被確定為全國首批6所重點大學之一 。
中國人民大學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直屬,系國家「211工程」、「985工程」重點建設,列入「111計劃」「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養計劃」第一批「卓越農林人才教育培養計劃」。學校是中國人文社會科學高等教育和研究的重要基地,被譽為「中國人文社會科學的一面旗幟」。截止2013年12月,學校設有5個學部,下設26個專業院系,在75個本科專業招生。學校擁有13個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2個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重點實驗室;其中「數據工程與知識工程實驗室」被評為「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考研,即參加碩士研究生入學考試。考研首先要符合國家標准,其次按照程序:與學校聯系、先期准備、報名、初試、調劑、復試、復試調劑、錄取等方面依次進行。
報考條件
(一)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
(二)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品德良好,遵紀守法。
(三)身體健康狀況符合國家和招生單位規定的體檢要求。
(四)考生必須符合下列學歷等條件之一:
1.國家承認學歷的應屆本科畢業生(錄取當年9月1日前須取得國家承認的本科畢業證書。含普通高校、成人高校、普通高校舉辦的成人高等學歷教育應屆本科畢業生,及自學考試和網路教育屆時可畢業本科生)。
2.具有國家承認的大學本科畢業學歷的人員。
3.獲得國家承認的高職高專畢業學歷後滿2年(從畢業後到錄取當年9月1日,下同)或2年以上,達到與大學本科畢業生同等學力,且符合招生單位根據本單位的培養目標對考生提出的具體業務要求的人員。
4.國家承認學歷的本科結業生,按本科畢業生同等學力身份報考。
5.已獲碩士、博士學位的人員。
6.在校研究生報考須在報名前徵得所在培養單位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