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現代金融學和統計學原理問題
經濟學,統計和金融都與數學有關系~經濟學主要是圖表分析和微積分~統計學主要是公式的套用~但公式很復雜,管理學沒有什麼關系~金融學~我還沒有學~
⑵ 現代金融學的三大理論基石是什麼
銀行,是依法成立的經營貨幣信貸業務的金融機構,是商品貨幣經濟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
保險(Insurance),本意是穩妥可靠保障;後延伸成一種保障機制,是用來規劃人生財務的一種工具,是市場經濟條件下風險管理的基本手段,是金融體系和社會保障體系的重要的支柱。
證券是多種經濟權益憑證的統稱,也指專門的種類產品,是用來證明券票持有人享有的某種特定權益的法律憑證。主要包括資本證券、貨幣證券和商品證券等。
(2)現代金融學講什麼意思擴展閱讀:
金融體系包括金融調控體系、金融企業體系(組織體系)、金融監管體系、金融市場體系、金融環境體系五個方面。
(1)金融調控體系既是國家宏觀調控體系的組成部分,包括貨幣政策與財政政策的配合、保持幣值穩定和總量平衡、健全傳導機制、做好統計監測工作,提高調控水平等;也是金融宏觀調控機制,包括利率市場化、利率形成機制、匯率形成機制、資本項目可兌換、支付清算系統、金融市場的有機結合等。
(2)金融企業體系,既包括商業銀行、證券公司、保險公司、信託投資公司等現代金融企業,也包括中央銀行、國有商業銀行上市、政策性銀行、金融資產管理公司、中小金融機構的重組改革、發展各種所有制金融企業、農村信用社等。
⑶ 現代金融學的介紹
1997年度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之一的莫頓(R.C.Merton)對現代金融學給出了一種全新解釋:金融學研究如專何在不確定條件下對稀缺資源屬進行跨時期分配。金融理論的核心是研究在不確定環境下,經濟行為人在配置和利用其資源方面的行為,這里既包括跨越空間又包括跨越時間的情況。時間和不確定性是影響金融行為的中心因素。這兩者相互作用的復雜性成為刺激金融研究的內在因素,這種復雜性需要復雜的分析工具來捕獲相互作用的影響。劉偉主編《現代金融學》為人民郵電出版社2015年1月出版的高校教材。
⑷ 求現代貨幣金融學說 網上作業3
有需要請留 Q 我代做。
⑸ 現代金融學與行為金融學的關系
我的淺見是行為金融學是現代金融學的重要構成部分,古典的金融學,基礎是理性人假設,而行為金融學融合了人的要素在裡面,應用了博弈論,混沌經濟等很多方向,應該說更復雜,更接近於現實
⑹ 現代貨幣金融學說(要正確的)
提供一點資料(摘自《貨幣戰爭》)
很明顯,凱恩斯在1919年參加巴黎和會時就已經認識到了通貨膨脹對人民和社會所造成的巨大的潛在傷害,他在那本使他一夜成名的小冊子《和平的經濟後果》中,深刻而尖銳地指出了通貨膨脹的實質,而德國1923年的超級通貨膨脹已經完全驗證了通貨膨脹的巨大殺傷力。
這一點恰如40歲發表《黃金和經濟自由》的格林斯潘,在文章中格老對通貨膨脹的見地與凱恩斯如出一轍,他指出:「在沒有金本位的情況下,將沒有任何辦法來保護(人民的)儲蓄不被通貨膨脹所吞噬,將沒有安全的財富棲身地。這就是那些福利統計學家激烈反對黃金的秘密。赤字財政簡單地說就是沒收財富的陰謀,而黃金擋住了這個陰險的過程,它充當著財產權的保護者。如果人們抓住了這一核心要點,就不難理解有人對金本位的惡意誹謗了。」
正如格林斯潘所指出的那樣,金本位牢牢地遏制了通貨膨脹的泛濫勢頭。從這個意義上講,凱恩斯和格林斯潘都應該是金本位的堅定擁護者,他們又何以一個後來將黃金貶低為「野蠻的遺跡」,另一個平步青雲之後乾脆絕口不提黃金的貨幣地位了呢?
對格林斯潘而言是人在江湖身不由己。當格林斯潘投入了JP摩根的懷抱,榮任JP摩根公司和其它華爾街銀行的董事的時候,他開始明白金融江湖有金融江湖的規矩。
當全世界的聚光燈都聚焦在格林斯潘深不可測的皺紋里的時候,恐怕只有他自己心裡明白他這個漢獻帝背後的曹操——紐約美聯儲銀行才是真正的決策者。2002年在國會聽證會上被德州議員保羅(RonPaul)追問急了,格林斯潘才表示自己從未背叛1966年的觀點,他至今仍然認為黃金是所有貨幣中的「最終支付手段」,美聯儲只是「模擬」(Mimic)著金本位制度。
凱恩斯的情況與格林斯潘有所不同。
美國著名學者莫瑞.羅斯帕德(MurrayRothbard)對凱恩斯的人格特徵有一個深刻的描述,他認為凱恩斯的極端自我中心主義、以英國統治精英自居和對社會道德的蔑視,對他的思想體系有著直接的影響。
尤其是在英國劍橋大學的秘密組織「使徒會」(Apostle),對凱恩斯的影響尤為巨大。歐美大學中的這種秘密組織,決不像平常人理解的大學同鄉會或文學社之類的鬆散社團,它們更像是深負宗教使命的精英核心,有的歷史長達百年,並且是終生保持緊密聯系,構成了西方社會統治階層最堅不可摧的利益集團。
在這個圈子裡,除了凱恩思和著名哲學家羅素這樣的學者型精英,還包括羅斯切爾德男爵這樣的金融巨頭。離開劍橋之後,每周六仍然參加「使徒會」秘密會議的成年使徒被稱為「天使」,他們積極參與選拔新使徒和其它活動。
維克多按歐美家族銀行的慣例在美國JP摩根銀行工作過一段時間,對華爾街非常熟悉。他還是荷蘭殼牌石油公司的董事。維克多曾任英國情報部門(MI5)的高官,後來擔任英國首相撒切爾夫人的安全顧問,他的叔叔愛德蒙.羅斯切爾德男爵被稱為「以色列之父」。在維克多的引見和提攜下,悟性極高的凱恩斯很快就嗅出了廉價的債務貨幣和通貨膨脹理論,才是當時國際銀行家孜孜以求的主攻方向。
⑺ 現代金融學究竟包括哪些科目呢只是一個泛泛的名字,都不知道看什麼書去應付考試,救命啊
現代金融學,即數理金融,與其說它是一門獨立的學科,倒不如說它是作為一種方法存在。它主要使用一切可能的數學方法,來研究幾乎一切金融問題,特別是復雜產品定價和動態市場均衡。
A) 微觀金融學
a.研究對象:主要考慮金融現象的微觀基礎;
b.實質:一種價格理論,研究如何在不確定情況下,通過資本市場,對資源進行跨期最優配置;
c.理論目標和主要內容:市場均衡和合理的金融產品價格體系
d.一個重要任務:資產定價。
e.基本流程:
1.主要研究方向和主要使用的數學工具;
2.建立諸如不確定性等一些基本概念;
3.個人偏好公理體系和效用函數理論(期望效用函數理論和風險偏好問題);
4.個人如何做出投資-消費決策:來自於期望效用理論的均值-方差分析方法是主要的研究工具,資產定價模型(CAPM)和時際資產定價模型(ICAPM)則是這一部分的自然的產出物;
5.公司如何做出投資/融資決策:公司制度、產權安排、不對稱信息(M-M理論是其理論基石和核心內容);
6.資產定價和衍生金融產品市場的價格體系:投資學、金融工程學的理論基礎;
7.資源跨期配置的一般均衡:以德布魯的一般均衡為藍本,感謝達菲(D.Duffie)和黃的出色努力,他們證明了多次開放的市場和有限數目的證券(包括衍生證券)可以創造出無限的世界狀態(states of the world),成功地為德布魯的均衡提供了一個動態的答案。這不僅意味著動態一般均衡的存在和現實解決方案,而且它從理論上證明了資本市場存在的合理性和它對於有效跨期分配資源的重要性。
(B) 宏觀金融學
a.研究對象:在一個以貨幣為媒介的交換經濟中如何獲得高就業,低通貨膨脹,國際收支平衡和經濟增長;
b.實質:宏觀經濟學(包括開放條件下)的貨幣版本;
c.理論目標和主要內容:宏觀貨幣經濟(包括了開放條件下的)模型的建立,並通過它們產生對於實現高就業、低通貨膨脹、高經濟增長和其它經濟目標可能有用的,有關貨幣政策結論;
d.基本流程:
1.貨幣起源、定義和作用;
2.貨幣的制度安排和以銀行為主的現代金融體系:包括銀行、非銀行金融機構和各種專業金融市場。它們保證貨幣主要功能的實現。(用制度經濟學的方法或者更一般的,用信息經濟學的原理來考察諸如,直接金融與間接金融合理邊界,中央銀行和商業銀行間的管制哲學,國際貨幣制度的變遷等等問題是很有意義的);
3.貨幣經濟學:這是整個宏觀金融學的核心內容(在一些重要的金融問題如通貨膨脹、匯率管理、市場干預……上,總是會有不同貨幣政策和爭論產生,這也構成了貨幣理論的一個重要也是必然的部分);
4.其它問題:包括金融深化,以及國際金融中眾多的專題。
1,現代金融學研究的是如何在不確定的環境下通過資本市場對資源進行跨時期的最優配置
2,現代金融學研究提供了自身的「參照系」或「基準點」——有效市場理論(EMH)和基於理性人假定的預期效用理論。
3,現代金融學提供了一系列強有力的「分析工具」,它們多是各種圖形模型和數學模型,這種工具用較為簡明的圖象和數學結構幫助我們深入分析紛繁錯綜的經濟行為和現象。
現代金融學中最重要的7個理念!
司金融學中最重要的七個理念1、凈現值(NET PRESENT value)
當你想知道一輛二手車的價值,你會參考二手車市場中的價格。同樣,當你想知道未來現金流的價值,你會在資本市場中尋找比價關系,因為資本市場是以未來現金流的所有權為交易標的場所,而收入頗豐的投資銀行家就是「二手現金流交易商」。如果公司經營者能替股東以比資本市場上更便宜的價格買入現金流,那就增加了股東投資的價值。這就是NPV的基本原理:計算一個項目的NPV,要先確定該項目是否比它的投入成本更「值錢」。估計項目價值的方法是計算出其現金流所有權在資本市場單獨交易時能賣個什麼價錢。這就是為什麼在計算NPV時採用資金的機會成本作為現金流的折現率,即採用和項目風險程度相當的證券的預期收益率作為折現率。在一個有效的資本市場上,所有風險程度相當的資產的價格隱含著相同的預期收益率。
NPV原則是一個非常直觀的、重要性較大的結論。它的存在使得數以百計的股東——不論他們的財富程度和對風險的態度如何不同——都能參與同一企業的投資並委託職業經理人進行運做。 股東們發給經理人的共同指示是:把企業的NPV最大化。
2、資產定價模型(The Capital Asset Pricing Model)
有人認為現代金融學的全部就是資產定價模型,這完全不對! 即使資產定價模型從未被發明,金融學家對金融經理的建議基本上還會一樣。 資產定價模型的吸引力在於給出了一個可定量操作的方法,用這種方法可衡量出風險性投資能得到的回報率。
它對風險的定義有兩種:可以通過分散投資去除的非系統性風險和不可以通過分散投資去除的系統性風險。資產的系統風險是指經濟中所有資產價值總和的變動對該資產價值的影響程度,量化後可以用BETA衡量。人們關注的風險只是他們不能通過分散迴避的系統風險,因此對資產要求的回報率和它的BETA呈正比關系。
很多人認為資產定價模型部分假設前提過於苛刻,並認為估算項目和投資的BETA難度很大。也許10到20年後會有比現在更好的理論出現,但未來的理論也不可能會放棄對系統性風險和非系統性風險的區分。而這種明確的區分正是CAPM模型的精華所在。
3、有效的資本市場(Efficient Capital Markets)
第三個基本理念是證券價格准確反映了市場上可得到的信息,並會隨著新信息的披露而迅速作出相應變動。有效市場理論有三種形式,分別針對不同定義下的「可得到信息」。弱式有效理論(隨機漫步理論)指出當前價格反映了所有包含在歷史價格中的信息;半強式理論指出現價反映了所有的公開信息;強式理論則斷言價格反映了所有的信息。
但有效市場理論沒說不存在稅收或交易成本,沒說市場上沒有聰明人和愚蠢者之分。其核心是說資本市場上的競爭非常激烈,因此不存在所謂的賺錢機器,而證券的價格則反映了對應資產的內在價值。
4、價值可加性和價值守恆原理(value Additivity and the Law of Conservation of value)
價值守恆原理是指整體的價值等於各組成部分的價值之和。簡單地把兩個公司合並並不能產生新價值,除非未來現金流能得到增加。也可以說,出於分散投資而進行的兼並收購並不能帶來價值。
5、資本結構理論(Capital Structure Theory)
從價值守恆原理可得知,簡單的融資決策只能把經營現金流的分配方向加以改變,並不能增加整個公司的價值。這也正是著名的莫迪利亞尼和米勒(Modigliani and Miller)推論之核心思想:在完美的資本市場中資本結構的改變不影響公司價值。通俗地說,一塊蛋糕的價值並不會因你如何分割而改變。
莫迪利亞尼和米勒推論並不是現實中的標准答案,但它提示出到哪裡尋找資本結構決策的動因。稅收是影響公司資本結構的一個重要因素,負債經營能帶來稅收盾牌(Tax Shield),且較高的負債率可以促使管理層收緊預算,更努力地工作。作為負面影響,高負債會增加費用高昂的財務危機機會。
6、期權理論 (Option Theory)
金融專家一直都知道與期權價值相關的主要變數:行使價格、行使日期、相關資產金融學意義上的風險,以及利率水平。但直到BLACK和SCHOLES給出了期權定價公式,才第一次有了用於定量估值的辦法。
但B-S 公式只適用於簡單的看漲期權,並不適用於現實金融領域中常遇到的更復雜的期權。而BLACK和SCHOLES期權定價理論的核心思想,如風險中性估值辦法卻適用於更廣泛的金融領域。
7、代理機制理論(Agency Theory)
現代公司的利益所有者(Stake-holders)包括管理層、雇員、股東和債權人。通過一系列正式和非正式的合同使這些人聯結在一起。
長期以來經濟學家一直不加疑問地假定所有的利益所有者會同心同德,但在過去的20年中經濟學家卻發現實際中存在許多的利益沖突,同時對如何克服這些利益沖突作了相當多的研究。這些研究的結論被總稱為代理機制理論。
現代金融學是建立在Miller和Modigliani套利定價模型、Markowitz證券有效組合、Sharp、Lintner和Blace的資本資產價格理論,以及Black、Schdes和Merton的期權定價理論基礎上的一門以數量經濟為基礎的科學。
推薦樓主:
行為金融與投資行為--河南大學經濟學學術文庫
金融市場學/21世紀高等院校教材
國際貨幣與金融(第6版)/當代金融名著譯叢
中央銀行與金融監管--高等學校金融類教材
全美MBA經典教材書系(原版)-金融管理與政策(第12版)
金融衍生工具--定價原理、運作機制及實際運用
金融工程學/21世紀高等院校教材金融學系列
核心金融工具(在衍生品世界中領悟和創新)(金融學前沿系列)
金融全球化:批判性反思
現代金融禮儀/21世紀經濟金融類高等職業教育實用教材
⑻ 行為金融學與現代金融學的差異
一、兩者的培養目標不同:
1、現代金融學的培養目標:金融學專業培養具備金融學方面的理論知識和業務技能,能在銀行、證券、投資、保險及其他經濟管理部門和企業從事相關工作的專門人才。
2、行為金融學的培養目標:投資學要求學生有扎實的投資學專業基礎理論知識,具有較寬的專業知識面,掌握財經、法律、管理的基本知識和技能,具備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及外國語言閱讀交流的基本能力。
二、兩者的主幹課程不同:
1、現代金融學的主幹課程:政治經濟學、西方經濟學、財政學、國際經濟學、貨幣銀行學、國際金融管理、證券投資學、保險學、商業銀行業務管理、中央銀行業務、投資銀行理論與實務等。
2、行為金融學的主幹課程:政治經濟學、西方經濟學、計量經濟學、貨幣銀行學、財政學、會計學、投資學、國際投資、跨國公司經營與案例分析、公共投資學、創業投資、投資項目評估;
證券投資學、投資基金管理、投資銀行學、公司投資與案例分析、項目融資、投資估算、投資項目管理、房地產金融、家庭投資理財、投資管理信息系統,以及實訓課程模擬投資運作等。
三、就業方向不同:
現代金融學就業方向是金融領域(銀行、證券公司等)、貿易部門、經濟學者、保險公司等
行為金融學就業方向是財務工作(會計、出納等等)、審計工作、稅務工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