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金融學業 > 金融學簡述匯改的影響

金融學簡述匯改的影響

發布時間:2021-01-07 20:31:25

1. 中國匯改的主要內容是什麼 匯改的原因以及影響有哪些

中國匯率改革主要內容

1.放棄與美元掛鉤,引入參考一籃子貨幣

2.由1美元兌.2765元人民幣改為1美元兌8.11元人民幣,升值2%

3.銀行間一籃子貨幣兌人民幣的每日收市價,作為翌日買賣中間價,上下波幅0.3%

內外因共同促使升值加速

由於此段時間恰逢美國財政部長鮑爾森訪華,因此這輪人民幣匯率強勁走勢或多或少的被歸結為政治原因。盡管鮑爾森對人民幣匯率問題持溫和態度,他曾經在公開場合多次闡明,雖然希望中國增強匯率機制彈性,但並不追求這個問題在短期內得到解決,不過,鮑爾森從新加坡飛抵杭州的當天,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就突破7.94:1的心理關口,以7.9342:1的水平創下去年7月匯改以來的新高,而在隨後幾天,更是漲勢如虹。

但在渣打銀行中國區首席經濟分析師王志浩看來,近期人民幣升值加速更多是出於「內因」。早在今年二季度,人民幣匯率首次破「8」開始,市場對人民幣升值加速的預期就在增加。然而二季度的匯率走勢卻一直穩定。國際市場認為,中國央行的外匯交易系統已經日趨完善,人民幣遠期、利率掉期等工具也基本到位,應該具備了匯率上行的條件,然而這種反應卻明顯滯後了。但二季度之後,宏觀經濟數據良好,一直持悲觀態度的貿易數據也基本沒有受到影響反而增長強勁,與此同時,巨額外匯儲備所帶來的壓力也愈加不容忽視。因此從中國央行的角度,人民幣可以適當增加升值速度。」 於是,在隨後的第三季度,人民幣匯率加速上升,也是意料之中的事情。

也有分析師認為,人民幣匯率的走強還有宏觀調控方面的原因。央行已經多次動用提高准備金率的手段來回收流動性,目前信貸和投資在減少,宏觀調控的效果明顯,所以再次提高准備金率的可能性不大。而匯改一年多以來,升值幅度波動較小,在逐漸成熟的匯率管理模式下,適當放開匯率的彈性,可以減小央行大規模投放貨幣的壓力,起到一舉多得的作用。
與我國經濟領域的任何其他改革一樣,匯率形成機制改革將對我國商業銀行經營管理產生深遠的影響。第一個就是商業銀行的外幣資本金總額會縮水。我國許多商業銀行的資本構成中,美元資本通常都佔有一定的比例,此次匯率調整後,商業銀行將面臨資本金總額縮減的局面,特別是近年來獲得美元注資的商業銀行,影響尤為明顯。

除了外幣資本金的影響,人民幣升值還會直接導致商業銀行的外幣資產按人民幣口徑計算總額減少,因而部分商業銀行將逐步減持外幣資產或控制外幣資產的增長幅度,並加大對本幣資產的持有比例,從而導致商業銀行的整體資產負債結構發生改變。

另外,由於人民幣升值一方面將削弱企業的出口競爭力,另一方面將刺激進口貿易增加,進而影響商業銀行的國際結算業務和結售匯收益。所以,商業銀行的結售匯收益也可能受到一些影響。

商業銀行還要面臨的一個新的重大挑戰是,必須盡快提高匯率風險管理的水平。此次匯率制度改革後,將形成更富彈性的人民幣匯率機制,匯率的波動將日益頻繁,波動幅度將進一步加大,這對缺乏匯率風險管理經驗的國內商業銀行來說,管理難度不言而喻。

2. 金融學中影響貨幣政策效應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1、貨幣政策時滯

貨幣政策時滯是指從需要制定政策,到這一政策最終獲得主要的或全部的政策效果所需的時間。

2、貨幣流通速度

3、微觀主體預期的抵消作用

貨幣政策效應是指貨幣政策的實施對社會經濟活動產生的影響,包括貨幣政策的數量效應和時間效應。

1、數量效應

貨幣政策效應的強度 。

(1)yt + 1 / yt >; Pt + 1 / Pt

含義:經濟增長減速小於物價回落;經濟增長加速大於物價上升;經濟增長加速,同時物價下降 。

(2)yt + 1 / yt <; Pt + 1 / Pt

(3)yt + 1 / yt = Pt + 1 / Pt

含義:經濟增長的正效應被物價上漲所抵消,物價回落的正效應為經濟增長的負效應所抵消 。

2、時間效應

從貨幣政策制定到最終影響各經濟變數,實現政策目標所經過的時間,也就是貨幣政策傳導過程所需要的時間。

內部時滯:認識時滯、行動時滯

中間時滯:中央銀行採取行動,到金融機構根據央行的意圖改變信用條件的時間過程

外部時滯:

(1)微觀決策時滯;

(2)作用時滯

(2)金融學簡述匯改的影響擴展閱讀

金融創新對三大政策工具(存款准備金政策、再貼現政策以及公開市場業務)都有程度不同的影響,

1、存款准備金

存款准備金是中央銀行調節貨幣供應量的重要工具,中央銀行通常通過調整存款准備金率來改變貨幣乘數,控制商業銀行的貨幣創造,從而調節貨幣供應量。

2、再貼現政策

再貼現政策是中央銀行通過制訂調整再貼現率來干預或影響市場利率及貨幣市場的供需,從而調節市場貨幣供應量的另一種手段。再貼現政策包括兩方面的內容:

(1)再貼現率的調整;

(2)規定何種票據具有向中央銀行申請再貼現的資格。金融創新對這兩項內容都產生了影響,二者共同作用,削弱了再貼現政策的效果。

3、公開市場業務

中央銀行通過在公開市場上的證券買賣活動來擴大或收縮信用,調節貨幣供應量。當金融市場上資金缺乏時,中央銀行通過公開市場業務買進有價證券,實際上是向社會投入一筆基礎貨幣,直接增加社會貨幣供應量或使商業銀行信用擴張,

反之,當金融市場上資金過多時,則賣出有價證券,使信用規模收縮,貨幣供應量減少。

3. 人民幣匯改是怎麼回事匯改對股市有何影響

匯改,即中國匯率改革,其主要內容為: 1.放棄與美元掛鉤,引入參考一籃子貨幣;2.由1美元兌8.2765元人民幣改為1美元兌8.11元人民幣,升值2%;3.銀行間一籃子貨幣兌人民幣的每日收市價,作為翌日買賣中間價,上下波幅0.3% 。
匯改的影響

銀行的外幣總額的縮水
商業銀行的外幣資本金總額會縮水。我國許多商業銀行的資本構成中,美元資本通常都佔有一定的比例,此次匯率調整後,商業銀行將面臨資本金總額縮減的局面,特別是近年來獲得美元注資的商業銀行,影響尤為明顯。
除了外幣資本金的影響,人民幣升值還會直接導致商業銀行的外幣資產按人民幣口徑計算總額減少,因而部分商業銀行將逐步減持外幣資產或控制外幣資產的增長幅度,並加大對本幣資產的持有比例,從而導致商業銀行的整體資產負債結構發生改變。

削弱出口競爭力
由於人民幣升值一方面將削弱企業的出口競爭力,另一方面將刺激進口貿易增加,進而影響商業銀
准備通過海運出口的貨物
行的國際結算業務和結售匯收益。所以,商業銀行的結售匯收益也可能受到一些影響。
商業銀行還要面臨的一個新的重大挑戰是,必須盡快提高匯率風險管理的水平。此次匯率制度改革後,將形成更富彈性的人民幣匯率機制,匯率的波動將日益頻繁,波動幅度將進一步加大,這對缺乏匯率風險管理經驗的國內商業銀行來說,管理難度不言而喻。

4. 我身邊的金融學知識2000字論文

第一部分:人民幣升值的利與弊

匯率的穩定對一國的經濟健康發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而目前要求人民幣匯率升值的呼聲很高,投機風險加重,處理不當經濟極易出現震盪。人民幣匯率制度與經濟發展不協調是出現這種情況的主要原因,所以必須對人民幣匯率機制進行適當的調整,使其與經濟發展相一致。

中國年外匯交易中心數據顯示,2011年10月27日至11月4日的人民幣對美元的中間價四次創出新高,由6.3477漲到6.3165,而11月3日和4日連續創新高。從匯改以來人民幣兌美元升值已超過30%,而今年升值已達到4.85%。在最近一周之內,人民幣兌美元中間價四次創出新高,由6.3477漲到6.3165。從匯改以來人民幣兌美元升值已超過30%,而今年升值已達到4.85%。國際投行瑞銀近日表示,人民幣快速升值「不是一個很明智的決定。 」瑞銀中國區首席經濟學家汪濤預計,今年人民幣對美元的升值幅度約為5%至6%,年底將達到6.2左右,2012年將再升值3%至4%。

人民幣升值最大的弊端是可能影響出口企業的生存,進而給就業形勢帶來威脅。就業是最大的民生,有此擔心不無道理。

人民幣升值的利與弊:

利:首先,從大環境來看人民幣升值,利於償還外債,我們原來要償還的對外債務,人民幣升值後,可能要少還了。

其次,從個人理財方面來看,人民幣更加值錢引出的結論是境外物品價格會更便宜。一旦價格傳導到位,很多人會將先前處於等待消費狀態的預期消費行為變為現實。

弊:人民幣升值,不利於出口,外國人原來較少的錢能買到中國商品,人民幣升值後,買相同質量和數量的商品,外國人就要多付出錢才買得到了。人民幣升值進口就會大幅度增長,最終會使國內企業競爭力大大受損。

對於我們老百姓自己來說,一旦升值,老百姓必定會對外匯理財產品的投資收益率有更高的期望,可能會在現有預期收益率基礎上增加。

第二部分:人民幣國際化問題

有經濟學家預言,雖然人民幣國際化至今順風順水,然而近期全球金融市場的波動預示著人民幣國際化可能進入轉折點。

中國是一個發展中國家,經濟發展尤其依賴於資金財富。因此,一旦實現了人民幣國際化,不僅可以減少中國因使用外幣引起的財富流失,而且將為中國利用資金開辟一條新的渠道。但人民幣國際化是一把「雙刃劍」,這就要求仔細分析其中的利弊。 正面影響:

1、 提升中國國際地位,增強中國對世界經濟的影響力。

2、 減少匯價風險,促進中國國際貿易和投資的發展。

3、 進一步促進中國邊境貿易的發展。

4、 獲得國際鑄幣稅收入。

5. 金融學的簡答題

1.簡要比較商業信用與銀行信用。
2.信用的三要素及主要形式有哪些?
3.決定和影響利專率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4. 簡述凱屬恩斯流動性偏好利率理論
5. 簡述關於利率決定的可貸資金理論
6.簡要分析金融市場的功能
7.貨幣市場主要有哪些子市場?
8. 簡述我國商業銀行的性質和體系。
9.什麼商業銀行的中間業務? 主要有哪些?
10.簡述商業銀行的主要負債業務和資產業務。
11.中央銀行發揮「銀行的銀行」的職能主要體現在哪些方面?
12.中央銀行作為「國家的銀行」主要體現在哪些方面?
13.簡述中央銀行的職能。
14.簡要分析制約商業銀行存款貨幣創造的因素。
15.貨幣供給層次的劃分標准和內容構成是什麼。
16.簡述主要的貨幣政策中介目標及其選擇的標准。
17.何謂中央銀行的公開市場業務?並簡述其優缺點

6. 國際金融學的作業

金融學作業一
分析材料
縫紉機最早是在1853年的紐約世博會上被世人所熟知。在這屆世博會上,一個名叫艾薩克·勝家的美國年輕人展出了自己設計製造的手搖縫紉機----「勝家縫紉機」。博覽會展出之後,勝家縫紉機倍受人們關注,艾薩克·勝家也接到了不少訂單,從這個時候開始,縫紉機開始真正進入市場了。到1855年法國巴黎的世博會時,嘗到小小甜頭的艾薩克·勝家又帶著縫紉機去出展了。這次的世博會,艾薩克·勝家滿載而歸,他接到了更多的訂單,並且還獲得了金牌大獎。
之後,勝家縫紉機一路看漲,銷量一直不錯。可沒過多久,艾薩克·勝家就發現,銷量到一定程度時,就開始原地踏步,停滯不前了。經過認真調查後,艾薩克·勝家終於明白了其中緣由:自己的縫紉機確實受到美國家庭妻子們的歡迎,但是丈夫們卻不喜歡,不願意掏錢買!總結丈夫不願意掏錢買的原因,是因為縫紉機的價格對他們普通家庭來說相當的昂貴,80美元一台的縫紉機幾乎占據了他們年收入的20%,這樣一算,當丈夫的自然不願意掏這一大筆的錢了。
有著巨大的市場潛力,但是由於高昂的價格,顧客們紛紛止步了,該怎麼辦呢?降低價格是不太現實的事情,因為這樣,縫紉機就無利可圖了。這時,旁邊一個名叫克拉克的市場營銷總監給了他這么一句話:「我們為什麼不讓美國家庭先用上縫紉機,然後讓他們分期付款,把餘下的錢慢慢補上呢?」
一聽這話,艾薩克·勝家茅塞頓開,當即決定:凡是有人買一台縫紉機,可以先交5美元,然後在以後的每個月里付3-5美元,直到付完為止!靠著這一招,勝家的縫紉機銷售額一個勁地漲,僅一年的時間就增長了三倍,縫紉機從此徹底進入了美國家庭!這個方法也就是我們現在廣泛運用的「分期付款」,可以說,是艾薩克·勝家首創了這種消費模式,全世界也是從那時候開啟了消費信貸的歷史。

作業內容
作業中需涵蓋以下內容
消費信用的利與弊是什麼?
生活中有哪些消費信用的例子?
消費信用對當代經濟生活有何種影響?
利息率對消費信用的影響如何?
作業要求
小組成員集體參與文獻資料閱讀、搜集;
需要有相關統計數據,並註明數據來源;
報告字數約為2000字左右,並製作PPT;
需指定小組成員進行5分鍾左右的演示。
金融學作業模板
作業題目
班級組號國貿2012級*班 第*小組
學生姓名1、(組長) 2、 3、 4、 5、 6、 7、
作業時間2012年10月
作業評分
[正文部分統一使用仿宋體五號字體。首行縮進,單倍行距。]金融學作業評分標准
評分內容分數



容對作業題目的解(對相關知識點的描述准確全面)10%
資料搜集的方法(文獻資料、統計數據、實地考察、查問卷等方式合理、有效、數據真實)10%
結論與提議(針對題目中所提問題,結合理論、數據分析,產生的提議具有科學性、可行性)30%
訪問記錄或調查問卷(調查的步驟,問卷設計的全面性、合理性)5%



況表述的合理性和邏輯性 10%
PPT製作精美、信息展示充分,至少有十張幻燈片 10%
表達時語速適中、聲音洪亮、富有幽默感,能使用英語專業詞彙 5%
表述時與聽眾的互動 5%
團隊分工合作情況(全員參與、共同完成) 5%
現場回答同學及教師提問情況(回答合理、闡述全面)10%
總 分
評分等級A*80~100A70~79B60~69C50~59D40~49F0~39
是否可以解決您的問題?

7. 金融學中,影響和決定利率的因素

決定和影響利率的主要因素有:
(1)利潤率的平均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中,利息仍作為平均利潤的一部分,因而利息率也是由平均利潤率決定的。根據我國經濟發展現狀與改革實踐,這種制約作用可以概括為:利率的總水平要適應大多數企業的負擔能力。也就是說,利率總水平不能太高,太高了大多數企業承受不了;相反,利率總水平也不能太低,太低了不能發揮利率的杠桿作用。
(2)資金的供求狀況。在平均利潤率既定時,利息率的變動則取決於平均利潤分割為利息與企業利潤的比例。而這個比例是由借貸資本的供求雙方通過競爭確定的。一般地,當借貸資本供不應求時,借貸雙方的競爭結果將促進利率上升;相反,當借貸資本供過於求時,競爭的結果必然導致利率下降。在我國市場經濟條件下,由於作為金融市場上的商品的「價格」——利率,與其他商品的價格一樣受供求規律的制約,因而資金的供求狀況對利率水平的高低仍然有決定性作用。
(3)物價變動的幅度。由於價格具有剛性,變動的趨勢一般是上漲,因而怎樣使自己持有的貨幣不貶值,或遭受貶值後如何取得補償,是人們普遍關心的問題。這種關心使得從事經營貨幣資金的銀行必須使吸收存款的名義利率適應物價上漲的幅度,否則難以吸收存款;同時也必須使貸款的名義利率適應物價上漲的幅度,否則難以獲得投資收益。所以,名義利率水平與物價水平具有同步發展的趨勢,物價變動的幅度制約著名義利率水平的高低。
(4)國際經濟的環境。改革開放以後,我國與其他國家的經濟聯系日益密切。在這種情況下,利率也不可避免地受國際經濟因素的影響,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①國際間資金的流動,通過改變我國的資金供給量影響我國的利率水平;②我國的利率水平還要受國際間商品競爭的影響;③我國的利率水平,還受國家的外匯儲備量的多少和利用外資政策的影響。
(5)政策性因素。自1949年建國以來,我國的利率基本上屬於管制利率類型,利率由國務院統一制定,由中國人民銀行統一管理,在利率水平的制定與執行中,要受到政策性因素的影響。例如,建國後至十年動亂期間,我國長期實行低利率政策,以穩定物價、穩定市場。1978年以來,對一些部門、企業實行差別利率,體現出政策性的引導或政策性的限制。可見,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中,利率不是完全隨著信貸資金的供求狀況自由波動,它還取決於國家調節經濟的需要,並受國家的控制和調節。

8. 貨幣金融學 影響基礎貨幣的因素有哪些

1、銀對商行等金融機構債權的變動

這是影響基礎貨幣的最主要因素。一般來說,中央銀行的這一債權增加,意味著中央銀行對商業銀行再貼現或再貸款資產增加,同時也說明通過商業銀行注入流通的基礎貨幣增加,這必然引起商業銀行超額准備金增加,使貨幣供給量得以多倍擴張。

2、國外凈資產數額

國外凈資產由外匯、黃金占款和中央銀行在國際金融機構的凈資產構成。其中外匯、黃金占款是中央銀行用基礎貨幣來收購的。一般情況下,若中央銀行不把穩定匯率作為政策目標的話,則對通過該項資產業務投放的基礎貨幣有較大的主動權;

否則,中央銀行就會因為要維持匯率的穩定而被動進入外匯市場進行干預,以平抑匯率,這樣外匯市場的供求狀況對中央銀行的外匯占款有很大影響,造成通過該渠道投放的基礎貨幣具有相當的被動性。

3、對政府債權凈額

中央銀行對政府債權凈額增加通常由兩條渠道形成:

(1)直接認購政府債券;

(2)貸款給財政以彌補財政赤字。無論哪條渠道都意味著中央銀行通過財政部門把基礎貨幣注入了流通領域。

4、其他項目(凈額)

這主要是指固定資產的增減變化以及中央銀行在資金清算過程中應收應付款的增減變化。它們都會對基礎貨幣量產生影響。

(8)金融學簡述匯改的影響擴展閱讀

基礎貨幣具有幾個最基本的特徵:

1、中央銀行的貨幣性負債,而不是中央銀行資產或非貨幣性負債,是中央銀行通過自身的資產業務供給出來的;(現代中央銀行建立不依靠財政注資和資產擔保,貨幣發行機構和政府都沒有對貨幣提供資產擔保,

貨幣發行實際不具有信用證的特徵,因此中央銀行經營實際等於負債經營,中央銀行的負債規模實際取決於執行流通功能所需要的規模,中央銀行的資產業務實際是中央銀行負債業務的衍生)

2、通過由中央銀行直接控制和調節的變數對它的影響,達到調節和控制供給量的目的;

3、支撐商業銀行負債的基礎,商業銀行不持有基礎貨幣,就不能創造信用;(現代商業銀行經營不依靠基礎貨幣也能通過發行或有負債的信用證衍生工具也能大量創造貨幣信用;在金融周期流通過程中,

商業銀行通過發行金融創新工具,商業銀行的信用創造能力實際不受貨幣政策和貨幣供給制約,商業銀行的最終負債規模取決於商業銀行的凈資產規模和風險經營能力)

4、在實行准備金制度下,基礎貨幣被整個銀行體系運用的結果,能產生數倍於它自身的量,從來源上看,基礎貨幣是中央銀行通過其資產業務供給出來的。

9. 人民幣的匯改是什麼時候 它對中國的經濟影響是什麼

我不曉得呀~ 額... 等別人來答吧

閱讀全文

與金融學簡述匯改的影響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天高科國際貿易 瀏覽:896
都勻經濟開發區2018 瀏覽:391
輝縣農村信用社招聘 瀏覽:187
鶴壁市靈山文化產業園 瀏覽:753
國際金融和國際金融研究 瀏覽:91
烏魯木齊有農村信用社 瀏覽:897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ipo保薦機構 瀏覽: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葯材種植產業發展規劃 瀏覽:748
博瑞盛和苑經濟適用房 瀏覽:708
即墨箱包貿易公司 瀏覽:720
江蘇市人均gdp排名2015 瀏覽:279
市場用經濟學一覽 瀏覽: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瀏覽:59
中國金融證券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4
國內金融機構的現狀 瀏覽:255
西方經濟學自考論述題 瀏覽:772
汽車行業產業鏈發展史 瀏覽:488
創新文化產業發展理念 瀏覽:822
國際貿易開題報告英文參考文獻 瀏覽:757
如何理解管理經濟學 瀏覽: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