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金融學業 > 李彥宏博鰲互聯網金融

李彥宏博鰲互聯網金融

發布時間:2021-01-07 00:26:26

⑴ 李彥宏資料

李彥宏簡介

李彥宏,1991年畢業於北京大學信息管理專業,隨後赴美國布法羅紐約州立大學完成計算機科學碩士學位。在美國的8年間,李彥宏先生先後擔任了道·瓊斯公司高級顧問,《華爾街日報》網路版實時金融信息系統設計者,以及在國際知名互聯網企業-INFOSEEK資深工程師,是新一代互聯網技術領域的權威專家。他為道·瓊斯公司設計的實時金融系統,迄今仍被廣泛地應用於華爾街各大公司的網站,其中包括《華爾街日報》的網路版。

李彥宏最先創建了ESP技術,並將它成功的應用於INFOSEEK/GO.COM的搜索引擎中。GO.COM的圖像搜索引擎是他的另一項極其具有應用價值的技術創新。

1996年,他首先解決了如何將基於網頁質量的排序與基於相關性排序完美結合的問題,並因此獲得了美國專利;
1998年,李彥宏先生根據在矽谷工作以及生活的經驗,在大陸出版了《矽谷商戰》一書,獲得了各界的好評;
1999年底,攜風險投資回國與好友徐勇先生共同創建網路;
2001年被評選為「中國十大創業新銳」之一;
2002年榮獲首屆「IT十大風雲人物」稱號;
2003年再次榮獲「IT十大風雲人物」稱號;
2004年1月15日,當選第二屆「京城十三新銳」;
2004年4月,網路總裁李彥宏當選第二屆「中國軟體十大傑出青年」。
李彥宏,1991年畢業於北京大學信息管理專業,隨後赴美國布法羅紐約州立大學完成計算機科學碩士學位。在美國的8年間,李彥宏先生先後擔任了道·瓊斯公司高級顧問,《華爾街日報》網路版實時金融信息系統設計者,以及在國際知名互聯網企業-INFOSEEK資深工程師,是新一代互聯網技術領域的權威專家。他為道·瓊斯公司設計的實時金融系統,迄今仍被廣泛地應用於華爾街各大公司的網站,其中包括《華爾街日報》的網路版。 李彥宏最先創建了ESP技術,並將它成功的應用於INFOSEEK/GO.COM的搜索引擎中。GO.COM的圖像搜索引擎是他的另一項極其具有應用價值的技術創新。 1996年,他首先解決了如何將基於網頁質量的排序與基於相關性排序完美結合的問題,並因此獲得了美國專利; 1998年,李彥宏先生根據在矽谷工作以及生活的經驗,在大陸出版了《矽谷商戰》一書,獲得了各界的好評; 1999年底,攜風險投資回國與好友徐勇先生共同創建網路; 2001年被評選為「中國十大創業新銳」之一; 2002年榮獲首屆「IT十大風雲人物」稱號; 2003年再次榮獲「IT十大風雲人物」稱號; 2004年1月15日,當選第二屆「京城十三新銳」; 2004年4月,網路總裁李彥宏當選第二屆「中國軟體十大傑出青年」。李彥宏經歷三重境界終成事業 首談婚戀故事李彥宏:我的路很順,是因為總能抓往重要環節的機遇,而且能超常發揮。 古往今來之成大事業者,必經過三種境界。「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乃第一境。「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眾里尋他千網路,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為第三境界。千百勞作,終有所成,這是何等的喜出望外,但又恰恰屬於情理之中!在位於北京大學附近的網路總部,李彥宏(英文名Robin)追憶人生點滴———人們只看到網路上市成功後的李彥宏,卻很少有人注意到,李彥宏在美國工作最得意之時,毅然放棄外國公司豐厚待遇和期權,回國創立了網路。他是一個一直都很成功、並且能不斷否定自己的成功從而獲得更大成功的人。 北大驕子 「我心理上比較穩定,越是大的場合發揮就越好。在高考的時候,通過正常發揮我應該是能考上北京大學,但不一定拿第一(他以山西陽泉全市第一名的成績考上北京大學)。」 1968年,李彥宏出生在山西陽泉一個普通的家庭。「小學的時候,考過戲劇學院,後來放棄了。現在覺得放棄也挺好,技術能帶來更大的影響力。」李彥宏回憶。年少時著迷過戲曲,曾被山西陽泉晉劇團錄取。但中學時代,李彥宏回歸「主業」,全身心投入功課學習中。 1987年,勤奮、刻苦的李彥宏以陽泉市第一名的成績考上了北京大學圖書情報專業。「北大自由的學術氛圍,為我形成獨立思考能力提供了很大的幫助。」李彥宏說。不過,身處象牙塔,幾多歡樂,幾多愁。他離開陽泉邁進中國最高學府的激動心情,漸漸被圖書情報學的枯燥、乏味消融。規劃未來人生道路變得迫切。「那時候,中國的氛圍較為沉悶,大學畢業進入機關單位,已經是非常好的選擇了。在我看來,選擇出國是一條自然而然的道路。」 「我是一個非常專注的人,一旦認定方向就不會改變,直到把它做好。」從大三開始,李彥宏心無旁騖,買來托福、GRE等書狂啃,過著「教室-圖書館-宿舍」三點一線的生活,目標是留學美國,方向鎖定在計算機專業。 留學美國 「我出國不是一帆風順。因為換專業,剛到美國學計算機,很多功課一開始都跟不上。有時和教授面談時,由於較心急,談一些自己不是很了解的領域,結果那些教授就覺得我不行。」 1991年,李彥宏再一次擠過了獨木橋,收到美國布法羅紐約州立大學計算機系的錄取通知書。正值聖誕節,23歲的李彥宏背著行囊,穿雲破霧,踏上了人生的第二次征程。 美國布法羅紐約州立大學一年有6個月飄著雪。在這里,他忍受過夜晚徹骨的冰冷。白天上課,晚上補習英語,編寫程序,經常忙碌到凌晨兩點。在這里,他經歷過中國留學生初來乍到的所有困苦。「現在回想起來,覺得當時挺苦的,但年輕就應該吃苦。」李彥宏評價這段經歷。 「世間總有公道,付出總有回報」。李彥宏骨子裡有著勤奮、堅韌、執著的精神,這使得他的專業技能得到飛速進步。在學校呆了一年後,李彥宏順利進入日本松下實習。「這三個多月的實習,對我後來職業道路的選擇起了至關重要的作用。」李彥宏說。 馳騁矽谷 「矽谷給予我最大的感觸是,希望通過技術改變世界,改變生活。」 1994年暑假前,李彥宏收到華爾街一家公司———道·瓊斯子公司的聘書。「在實習結束後,研究成果得到這一領域最權威人物的賞識,相關論文發表在該行業最權威的刊物上,這對以後的博士論文也很有幫助。」李彥宏說:「但那時候,中國留學生中有一股風氣,就是讀博士的學生一旦找到工作就放棄學業。起先,我認為自己不會這樣。但這家公司老闆也是個技術專家,他對我的研究非常賞識。兩人大有相見恨晚的感覺。士為知己者死,於是我決心離開學校,接受這家公司高級顧問的職位。」 在華爾街的三年半時間里,李彥宏每天都跟實時更新的金融新聞打交道,先後擔任了道·瓊斯子公司高級顧問、《華爾街日報》網路版實時金融信息系統設計人員。 1997年,李彥宏離開了華爾街,前往矽谷著名搜索引擎公司Infoseek(搜信)公司。在矽谷,李彥宏親見了Infoseek在股市上的無限風光以及後來的慘淡。 1998年,李彥宏在自己撰寫的《矽谷商戰》中分析總結到:「技術本身不是唯一的決定性因素,商戰策略才是決勝千里的關鍵;要允許失敗;讓好主意有條件孵化;要容忍有創造性的混亂;要有福同享……」 這些典型的矽谷商戰經驗,後來被他得心應手地運用到了網路的創業中。 「在人生選擇道路上,我好像沒有很不順利的過程,只是面臨著一些選擇。」李彥宏說。從北大到布法羅到華爾街到矽谷,機遇來臨時,李彥宏不失時機地把握住了,這些多年的積累給他日後創建網路打下堅實的根基。 歸國創業 「不要問現在加入商戰是否太晚,按照現在信息經濟的發展速度,誰又能夠承擔不參戰的責任呢?」 李彥宏在海外的8年時間里,中國互聯網界正發生著翻天覆地的變化。從1995年起,李彥宏每年要回國進行考察。1999年,李彥宏認定環境成熟,到了該參戰的時候了,於是啟程回國。 不知是巧合,還是機緣。又是一個聖誕節,李彥宏乘飛機從太平洋的東海岸重新回到了太平洋的西海岸,回到了人生的一個重要起點處———北京大學,悄無聲息地開始了創業。李彥宏在北大資源賓館租了兩間房,連同1個財會人員5個技術人員,以及合作夥伴徐勇,8人一行,開始了創建網路公司。 接著,李彥宏開始回美國找錢,本不愛開車的他整天開車在舊金山的風險投資商中游說。最後他順利融到第一筆風險投資金120萬美金,比計劃的100萬美元還多。在網路成立的9個月之後,風險投資商德豐傑聯合IDG又向網路投入了1000萬美元。 對於網路為何受風險資本青睞,李彥宏說:「投資者有一種信念,相信網路會越來越好。」事實上,在決定創業時,李彥宏在引擎技術方面,已可以排在全世界前三位。而李彥宏的執著、專注和專業又在業內有口皆碑。加之網路耕植的中國市場潛力巨大。三點因素結合,網路自然對投資者充滿了無限誘惑。李彥宏說:「那個時候融資相對容易,但是絕大部分企業還是融不到資。我們選到的這些投資人應該說是非常優秀的,非常能夠看到長遠目標。」 如今,網路已走過5年的時光,其間不乏驚心動魄風雲變幻———激烈的董事會爭辯,合作夥伴徐勇的退出,商場無情的競爭等重重挑戰,都在不時地考驗和沖擊著李彥宏。但李彥宏一直保持淡定、從容,隨著資本不斷增加,技術的不斷成熟,網路有了一日千里的快速發展。2002年網路搜索引擎技術真正成熟。2003年網路流量比上一年增加了7倍。2004年網路品牌得到網民的廣泛認可。2005年網路成功上市。 成功後的道路怎麼走?記者問 「用技術改變生活,仍是我不變的信念。上市只是成功剛剛開始,真正的挑戰還在後面。」李彥宏回答。 李彥宏背後的女人 「彥宏,我愛你,好想嫁給你。」類似這種也許是開玩笑的話,常會貼在網路的李彥宏貼吧上。有人甚至討論他的五官哪個部位長得最好:「如非要選一個的話,還是嘴巴,像羅嘉良的。」 「英俊、成功、才華出眾」,有企業家的氣魄,成熟男人的魅力,學者的儒雅、淡定和從容。這樣的男人,讓一些女士感慨:教人如何不愛他——— 只可惜,他結婚了。 李彥宏屬於「閃婚」一族,他與妻子只相識6個月就結了婚,如今已生有一個女兒。李彥宏和妻子馬東敏是在一次中國留學生聚會中認識的。馬東敏畢業於中國科技大學少年班,兩人認識時,她正在美國新澤西州大學生物系攻讀博士學位。 李彥宏說:「太太對我影響非常大。她是個急性子,做出決定馬上會行動,而我屬於慢性子,考慮周到了才去做。我們的性格是互補的。我回國創業前在矽谷當工程師,覺得種種花草也挺開心。但我太太鼓勵我去加入公司。而那時候我希望做得更大些,並由自己去控制方向。因此,回國創業是最合適的選擇。但這對她是一種挑戰,一般出國的女孩子都更喜歡國外的環境。但為了我的事業,她毅然回國支持我,這是很不容易的。」 「回國創業的海歸中,離婚率是很高的。但是,現在我太太和孩子都回國了。」說到這兒,李彥宏笑了笑,清秀英俊的臉龐流露出無限溫馨與幸福。

⑵ 現在互聯網搞什麼最賺錢!

通常告訴你一定賺錢的肯定是坑人的,所以我們可以提供互聯網上半場成功的經驗借鑒,然後給點啟發你,賺不賺錢真的是看人來的
一.阿里巴巴馬雲----淘寶和天貓
馬雲的名字已經家喻戶曉了,就連很多老太太都知道。馬雲主要做的是淘寶和天貓,阿里巴巴集團最賺錢的業務也是淘寶和天貓。從2003年創立淘寶至今,已有14個年頭,淘寶也從當初非常賺錢的時代變成了現在沒多少人賺錢的年代。任何人都可以開淘寶,就導致了淘寶競爭相當激烈,並且假貨橫行,造成了口碑很差,很多人就轉而去買天貓商品。現在有很多是不推廣就沒單子,推廣後賺的錢還不夠推廣費的問題。在家開淘寶,一個月賺個一兩千就不錯了。
再看2012年創立的天貓,其實就是淘寶的2.0版本,假一賠五的真品保證,能讓人放心購買。但是入住費用從五年前的6000元/年漲到了現在的60000元/年以上,15萬的保證金,而且還有每年上漲的趨勢,必須注冊公司,必須有品牌授權,還要推廣費,如果沒有非常好的渠道,不會運營,普通創業者是玩不轉天貓這個平台的。
二.騰訊馬化騰----微商
2011年微信推出市場,作為QQ的2.0版本,且伴隨著智能手機的普及,微信有著很不錯的表現。2016年日均登錄用戶達到7.68億,「微商」們也隨之壯大。微商和淘寶類似,人人都可以做,競爭非常激烈,而且假貨橫行,傳銷鋪天蓋地,甚至不用壓貨,只要賣出去就有人幫你發貨,普通消費者唯恐避之不及。在這樣的平台上創業,結果頂多就是賺點零花錢。
三.網路李彥宏----搜索引擎
用搜索引擎賺錢特別高難度,一般以搜索引擎優化(SEO)為主,即在網路搜索某某關鍵字的搜索結果頁面,非廣告部分出現網站鏈接,排名靠前。SEO需要非常專業的IT技術,並且網路一直在打壓SEO行業,從而引導用戶加入網路的競價排名,搜索結果排名過幾天就會變更,所以在搜索引擎上賺錢相當困難。
四.網易丁磊----游戲
有些游戲打得好的人可以打游戲賺錢,游戲打到一定的程度,賣一套裝備就好幾千,但是前提是必須打游戲打得好,而且得日以繼夜地打游戲。。。。。。
五.京東劉強東----入住京東
可以入住京東銷售商品。入住京東和天貓有些類似,都需要注冊公司,但京東比天貓便宜得多,平台使用費12000元/年,保證金50000元,還有扣點費一般8%。由於京東對於商戶管理不善,曾出現假貨被媒體曝光,而且京東主要推廣自己的自營商品,會在商品上標注「自營」,在京東上銷售商品賺錢已經大不如前幾年了。

⑶ 李彥宏的個人簡介...

李彥宏,1991年畢業於北京大學信息管理專業,隨後赴美國布法羅紐約州立版大學完成計算機科學碩權士學位。

在美國的8年間,李彥宏先後擔任了道·瓊斯公司高級顧問,《華爾街日報》網路版實時金融信息系統設計者,以及在國際知名互聯網企業INFOSEEK任資深工程師。

1999年底,李彥宏攜風險投資回國與好友徐勇共同創建了網路。

http://tech.sina.com.cn/i/2005-08-06/0032685125.shtml
參考資料:http://finance.sina.com.cn/wealthperson/2004-05-07/321.html

⑷ 李彥宏接受過央視哪些節目的采訪.

現在我邊上網邊看電視,李彥宏正在央視新聞會客廳接受采訪,標題是李彥宏:一夜致富。網路上市當天他身價9億美元,可以排在中國富豪榜前五名。想不到網路總裁這么年輕。

李彥宏,1991年畢業於北京大學信息管理專業,隨後赴美國布法羅紐約州立大學完成計算機科學碩士學位。在美國的8年間,李彥宏先生先後擔任了道·瓊斯公司高級顧問,《華爾街日報》網路版實時金融信息系統設計者,以及在國際知名互聯網企業-INFOSEEK資深工程師,是新一代互聯網技術領域的權威專家。他為道·瓊斯公司設計的實時金融系統,迄今仍被廣泛地應用於華爾街各大公司的網站,其中包括《華爾街日報》的網路版。

李彥宏最先創建了ESP技術,並將它成功的應用於INFOSEEK/GO.COM的搜索引擎中。GO.COM的圖像搜索引擎是他的另一項極其具有應用價值的技術創新。

1996年,他首先解決了如何將基於網頁質量的排序與基於相關性排序完美結合的問題,並因此獲得了美國專利;

1998年,李彥宏先生根據在矽谷工作以及生活的經驗,在大陸出版了《矽谷商戰》一書,獲得了各界的好評;

1999年底,攜風險投資回國與好友徐勇先生共同創建網路網路技術有限公司;

2001年被評選為「中國十大創業新銳」之一;

2002年榮獲首屆「IT十大風雲人物」稱號;

2003年再次榮獲「IT十大風雲人物」稱號;

2004年1月15日,當選第二屆「京城十三新銳」。
http://www..com/s?ie=gb2312&bs=INTITLE%3A%C0%EE%D1%E5%BA%EA&sr=&z=&cl=3&f=8&wd=%C0%EE%D1%E5%BA%EA+%D1%EB%CA%D3%B2%C9%B7%C3&ct=0

⑸ 李彥宏的詳細資料

李彥宏,1991年畢業於北京大學信息管理專業,隨後赴美國布法羅紐約州立大學完成計算機科學碩士學位。在美國的8年間,李彥宏先生先後擔任了道·瓊斯公司高級顧問,《華爾街日報》網路版實時金融信息系統設計者,以及在國際知名互聯網企業-INFOSEEK資深工程師,是新一代互聯網技術領域的權威專家。
他為道·瓊斯公司設計的實時金融系統,迄今仍被廣泛地應用於華爾街各大公司的網站,其中包括《華爾街日報》的網路版。

李彥宏最先創建了ESP技術,並將它成功的應用於INFOSEEK/GO.COM的搜索引擎中。GO.COM的圖像搜索引擎是他的另一項極其具有應用價值的技術創新。

1996年,他首先解決了如何將基於網頁質量的排序與基於相關性排序完美結合的問題,並因此獲得了美國專利;

1998年,李彥宏先生根據在矽谷工作以及生活的經驗,在大陸出版了《矽谷商戰》一書,獲得了各界的好評;

1999年底,攜風險投資回國與好友徐勇先生共同創建網路;

2001年被評選為「中國十大創業新銳」之一;

2002年榮獲首屆「IT十大風雲人物」稱號;

2003年再次榮獲「IT十大風雲人物」稱號;

2004年1月15日,當選第二屆「京城十三新銳」;

2004年4月,網路總裁李彥宏當選第二屆「中國軟體十大傑出青年」。

⑹ 李彥宏的發展

網路CEO李彥宏的創業之路

2004年8月12日這天下午4時,細雨蒙蒙,李彥宏剛剛從高爾夫球場回到辦公室——他被一家時尚類雜志拉到外景地拍照去了。這當然不是第一次了。如果我們以「李彥宏+網路」為關鍵詞,通過門戶網站新浪新聞可以得到199條搜索結果,如果用「網路」的話,可以得到15900條結果。即使是粗略的印象,年初以來,從嚴肅的新聞財經媒體到時髦的生活雜志,李彥宏先生和他的「網路」,都可以說「構成了一道風景」:講壇上手持話筒眉頭蹙起的李彥宏、頒獎典禮上開懷大笑的李彥宏、豎起風衣領口夕陽剪影里的李彥宏、蝴蝶蘭邊片刻凝神的李彥宏……在亮麗的跨頁彩照旁邊,有嚴峻的IT商情流言——「網路」被Google收購?「網路」面臨門戶網站圍剿!李彥宏開始第三次革命……有嫵媚的時尚傳說——「他」的故事:布法羅(留學所在地)的雪、一見鍾情的戀愛,小學時給女同學塞小紙條、與太太散步手挽手看雲卷雲舒,懷舊愛家的新好男人、彷彿冥想的飛上天的魚……多麼神秘的緊迫,多麼肉麻的甜蜜。但是這樣的形容,與眼前這位李彥宏,看上去,邊兒也不沾。眼前這位李彥宏先生,平靜、平常、平淡——即使是他那被廣為誇贊的英俊,也是鼻直口方的規矩、濃眉大眼的正宗。外形上反神話,言談上能解構。對熱度未消的流言,李彥宏的澄清簡單直白:收購並不存在,6月「網路」新一輪融資,Google成為「網路」的新股東,「網路」還是獨立運作的公司。至於既合作又競爭的關系,「世界潮流即如此」:合作,互相需要;競爭,共同的需要,促使雙方提供更好更快的技術和服務,教育市場,比如讓更多的中小企業主了解利用搜索推廣自己的產品。至於「反圍剿」,「『網路』的策略從不針對競爭對手,而是著力開拓並培養更成熟的市場。」 對日益頻繁的曝光,李彥宏的態度一樣地坦然,不避嫌,「『網路』直接面對終端客戶,用的人多了,自然會對你有興趣,然後媒體就來了——這是工作的需要。」轉向帶來飛躍 開門立戶前悄悄的考察從1996年就開始了,利用每年回國的機會,在各地轉悠,看高科技公司在做什麼,大學里在研究什麼,老百姓的電腦在干什麼。直到1999年國慶,大家的名片上開始印e-mail地址了,街上有人穿印著「.com」的T恤了,李彥宏斷定:互聯網在中國成熟了,大環境可以了;而李彥宏個人呢,存摺上的錢也差不多了——就算是兩三年一分錢掙不到,也可以保證全家過正常的生活。所以,辭職創業的時機到了。接著是回美國找錢。本來不愛開車的李彥宏整天開車在舊金山沙山路(sandhill風險投資集中地)走門竄戶。拿到錢的那一刻,卻也沒什麼好激動的了:有生以來拿到的數額最大的一張支票,120萬美金!激動不已的更像是投資人,動聽的故事——「中國市場+李彥宏雄厚的技術背景+李彥宏願意放棄優厚待遇創業的決心」,讓本來只要求100萬美金的李彥宏多得了20萬。立即買機票,聖誕節之日降落在北京。然後的開張,也沒有紅綢子沒有紅氣球,甚至牌子什麼時候掛的都模糊不清了——2000年1月1日清晨,李彥宏把1個財會5個技術員叫到自己和合作夥伴徐勇合住的北大資源賓館房間,說,我們這就開始了,辦公室兩條紀律,一是不準吸煙,二是不準帶寵物。說開始就開始了,就在這個三星級賓館1414、1417兩個號碼並不大被看好的房間。白天辦公晚上睡覺一個院兒:早上爬起來就進辦公室,晚上辦公室出來回屋就睡覺。再然後就是網路泡沫破滅的創業的第一個春天,李彥宏開始找第二筆錢。有壓力,但不怕斷炊——當初按6個月拿到的錢,李彥宏留著心眼兒,按12個月來花的。說服投資人比年前要難,但也沒多難——老實地講現狀,更老實地預期前景——9月1000萬美金順利到位。錢不用愁了,客戶與日俱增——幾乎所有的門戶網站都在使用「網路」搜索的服務。但李彥宏卻開始了「不相干」的憂慮:市場份額已佔到80%,還不能掙錢,商業模式肯定不對頭。參照一直關注的美國同業overture的經驗,李彥宏提出轉移用力方向,做自己的網站引入競價排名。再接下來是2001年8月,李彥宏「固執己見說服董事會」。董事會電話會議,因為李彥宏一改平素的溫和、民主、安靜,忽然變得激烈、決絕、大嗓門——深圳總經理辦公室外,「網路」的員工們只聽見,一個人,一直一直,在說——董事們終於有保留地投降了:李彥宏,並不是你的道理讓我們信服了,而是你的態度——既然你這么堅決這么有信心,我們只能讓你去試了!然後「網路」轉向。轉向後的「網路」,就又開始了順理成章的進步。「沒有反復、沒有動盪」,直到2003年年底,李彥宏在北大開講座,不必再以「在座的誰用過『網路』」為開場白,在中場,總會有人不斷站起來,或者表達鍾愛,或者探討具體的搜索技術。「這時候,我意識到,『網路』算是基本上成了。」差不多了,這就是「網路」至今的故事。這個「逐漸的過程」,按日歷的年份,李彥宏的總結和預期是:2002,技術年,「網路」搜索技術真正成熟了;2003,流量年,流量比上一年漲了7倍(2002年和主流門戶搜索流量平起平坐);2004年是品牌年,「網路」受到廣泛的認可——「明年,2005年,才是收入年」。至於再往前,李彥宏說自己「看不那麼遠」。 有知識的人如何發財致富如果我們從「網路」創業向前,追溯李彥宏本人的成長往事,我們看到的,同樣是「一步一個腳印」的漸進:實用的理想主義或者理想的實用主義,縝密的自我設計里有對環境的敏感和參照,亦步亦趨里不忘自信自我;而且,在每個階段,都有充分自覺的目的性,「有播種有收獲」。1987年,山西小城陽泉19歲的李彥宏填報高考志願:高中時參加全國青少年程序設計大賽的他,毫無疑問地喜愛計算機,但是第一志願卻不是北大計算機系,而是信息管理系,因為他考慮到:將來,計算機肯定應用廣泛,單純地學計算機恐怕不如把計算機和某項應用結合起來有前途。 讀北大,學會獨立思考。面臨畢業,正是沉悶的1991年,決定「走出去看世界」的李彥宏如期接到布法羅紐約州立大學的入學通知。留學讀研期間。偶然間,導師一句話,「搜索引擎技術是互聯網一項最基本的功能,應當有未來」,這時候,1992年,互聯網在美國還沒開始普及,但李彥宏已經開始行動——從專攻計算機轉回來,開始鑽研信息檢索技術。並從此,認准了搜索。 然後在松下研究所實習,工業界的鮮活讓李彥宏決定放棄攻讀博士學位,進入華爾街,開始做金融信息檢索技術。這個老闆,耶魯博士,從貝爾實驗室出來辦了公司,再把公司賣給道·瓊斯。從這里,李彥宏看到,「一個有知識的人如何利用知識發財致富,在泡時間讀碩士博士當教授之外,另有一條明亮的成功途徑」。 接下來,意識到華爾街最有前途的是金融家而不是計算機天才,而自己,熱愛和長處只在計算機,於是,來到矽谷當時最成功的搜索技術公司Infoseek。在Infoseek,李彥宏見識了一個每天支持上千萬流量的大型工業界信息系統是怎樣工作的,並寫成了第二代搜索引擎程序。此外他還善於傾聽,詳細地了解Infoseek成立兩年就紅火上市的後面的艱辛,成功之前必須歷練的謹慎和勤儉——這,先是被李彥宏寫成暢銷書《矽谷商戰》,然後這個意識又讓「網路」初期的他「心滿意足地」,不租嘉里中心,不坐商務倉,也不住五星酒店。 擺正自己的位置回憶艱難時期爭取投資的技巧,李彥宏認為關鍵是,擺正位置、有自知之明。譬如,IDG投資「網路」,投資人最後下決心不是因為李彥宏讓他們認識到「搜索在中國巨大的前途」,而是,他們發現這個30來歲的年輕人,一直在滔滔不絕的不是自己怎麼怎麼厲害,而是怎麼怎麼去找「比自己強」的技術人員管理人員,怎麼怎麼組建最好的團隊。這個被上面看好的「創業者難得的心態」,延續到「對下」、公司的管理上,李彥宏認為自己的核心概念還是「擺正位置」,「管理者不過是給大家提供一個好的工作環境、氛圍,讓有才能的人愉快充分地發揮潛力創造。」這種低姿態,具體到公司日常管理,有細小溫暖的體貼。比如,2000年公司開業,「網路」的辦公室就開始提供免費早餐,雖然不過是白粥煮雞蛋,但讓早上爬起來就上班的年輕人不至於一個上午餓肚子;今年年初搬入理想國際大廈,不準做飯了,「網路」在大廳里擺上了咖啡機,開始提供免費咖啡。對他人,是平實和體諒;對自己,對心中夢想,李彥宏的態度,也沒什麼高調,就是那兩個不大新鮮的詞兒:專注、堅持——「認准了,就去做,不跟風、不動搖。」認准了搜索引擎,認准了競價排名,認准了自己的興趣所在,認准了前途利益所在。接下來的執行,哪有徘徊迷茫的工夫,「我是個心理素質不錯的人,自我調整能力很強,能比較快地走出低潮。」至於童年、戀愛、孩子和業餘生活,李彥宏對外界的表述,也完全沒有噱頭可抓,穩當、平淡,沒有多愁善感可供同情,沒有自戀自憐可資觀賞。童年呢,快樂、沒壓力、沒太多束縛的自由成長——卻又沒什麼越軌。戀愛,相識6個月就結婚,「至今,總體來說很美滿」。孩子,只希望他做個正直的人。業餘生活,陪夫人逛店、帶女兒爬山、游泳。最後,對自由、幸福、有價值的人生的定義,「啊,啊,真是沒認真想過,都是非常美好的詞,值得追求——不過,我每天認認真真地忙忙碌碌,很快樂,很充實。」
李彥宏與「網路」
李彥宏,1991年畢業於北京大學信息管理專業,隨後赴美國布法羅紐約州立大學完成計算機科學碩士學位。畢業後,李彥宏先後擔任道·瓊斯公司高級顧問、《華爾街日報》網路版實時金融信息系統設計者、INFOSEEK資深工程師。1996年,因發明全球第二代搜索引擎核心技術「超鏈分析」,在美獲專利;1998年,根據矽谷工作及生活經驗,出版了《矽谷商戰》一書。2000年年初,攜風險投資回國與好友徐勇共同創建網路網路技術有限公司。2001年被評選為「中國十大創業新銳」之一;2002年榮獲首屆「IT十大風雲人物」稱號;2003年再次榮獲「IT十大風雲人物」稱號;2004年1月15日,當選第二屆「京城十三新銳」;2004年4月,當選第二屆「中國軟體十大傑出青年」。「網路」,2000年年初創立,開始為國內各網站提供搜索技術服務;2001年推出新的商業模式——搜索引擎排名(針對企業,收費,使其在可能的搜索頁面上優先排序,從而提高贏得新客戶的可能性),公司開始逐步盈利;根據最近的美國調查機構Alexa統計,「網路」已成為全球第二大獨立搜索引擎商,在中文搜索引擎中位居第一。
新聞鏈接
2004年新財富勞斯萊斯500富人榜第156名:
李彥宏 10億元 網路公司 男,36歲,出生於山西陽泉 北京大學本科,布法羅紐約州立大學碩士
公司總部:北京
主要行業:搜索引擎
行業地位:全球最大的中文搜索引擎
1999年,李彥宏和徐勇回國創建了「網路」,一年後「網路」成為全球最大的中文搜索引擎技術公司。2003年第二季度,「網路」宣布全面盈利。目前,「網路」的競價排名客戶達3萬余家。

來源:太原新聞網

⑺ 李彥宏說移動互聯網時代結束,未來機會在人工智慧,你是如何看待

移動互聯產業藍海結束是必然的,智能手機已經普及了
未來機會再AI,說的是以後個性化的需求越來越多,而人工智慧如何在這方面發力還在探索,所以艷紅說的沒錯
而且目前看IT領域就這個最明確的方向

⑻ 樊登和李彥宏的直播主題是什麼

樊登和李彥宏2020年5月15日晚上8:00直播的主題是「家·書」,用戶可以通過網路APP的直播頻道來觀看直播活動,在直播頻道內搜索「李彥宏直播」、「李彥宏對談樊登」,也可找到直播間來觀看本次的直播活動。

從這次李彥宏直播的內容來看,網路直播確實和其他直播不一樣,不是來帶貨的,而是來談書,可謂別具一格了。從今晚直播的主題「家·書」來看,李彥宏推薦的書或許會更接地氣,甚至還將借著書籍分享他的興趣愛好和生活感悟。

對李彥宏來說,用一個小時談書還是第一次。而在這場直播中,不需要剁手,卻可以收獲一腦袋的干貨。

(8)李彥宏博鰲互聯網金融擴展閱讀

樊登和李彥宏的「淵源」

說起樊登讀書會,很多人都不會陌生。成立7年的樊登讀書會在閑暇時間陪伴了不少人,作為創始人的樊登老師自然也是個既愛書又懂書的鑽石玩家,由他主持直播講書,可以說是再恰當不過。

而李彥宏在少年時期也對書情有獨鍾。1984年,讀高一的李彥宏與其他兩位同學一起去省會太原參加全國青少年程序設計大賽,落敗之後,李彥宏來到太原新華書店,看到書店中有關計算機編程的書琳琅滿目,對比家鄉陽泉新華書店唯一一本有關計算機編程的教材,李彥宏意識到人與人之間為什麼會產生巨大差距。後來他在演講中感慨道:「大家在信息資源上太不平等了。」這件事也為李彥宏日後創立網路埋下了種子。

李彥宏和樊登都愛讀書、愛知識,樊登讀書會傳遞知識,網路又是中國最大的信息和知識平台,兩者有著共同的價值主張。

2015年博鰲論壇上,李彥宏就推薦了《奇點臨近》、《一網打盡》和《信息簡史》;2017年世界讀書日,李彥宏推薦了《羅馬人的故事》,此後他還推薦了《人工智慧》、《鞋狗》等。

一個互聯網巨頭掌門人,一個傳遞讀書新知的創始人,李彥宏和樊登一定會擦出不一樣的「火花」。

⑼ 百度總裁李彥宏哪年畢業的

1994年,李彥宏通過了博士資格考試,向系裡申請到了碩士學位.從布法羅紐約州立大學水牛城分校計算機系博士肄業.
放棄讀博士原因:李彥宏對理論性的學術研究沒多大興趣,他的興趣是進入工業界

⑽ 李彥宏資料!

李彥宏簡介

李彥宏,1991年畢業於北京大學信息管理專業,隨後赴美國布法羅紐約州立大學完成計算機科學碩士學位。在美國的8年間,李彥宏先生先後擔任了道·瓊斯公司高級顧問,《華爾街日報》網路版實時金融信息系統設計者,以及在國際知名互聯網企業-INFOSEEK資深工程師,是新一代互聯網技術領域的權威專家。他為道·瓊斯公司設計的實時金融系統,迄今仍被廣泛地應用於華爾街各大公司的網站,其中包括《華爾街日報》的網路版。

李彥宏最先創建了ESP技術,並將它成功的應用於INFOSEEK/GO.COM的搜索引擎中。GO.COM的圖像搜索引擎是他的另一項極其具有應用價值的技術創新。

1996年,他首先解決了如何將基於網頁質量的排序與基於相關性排序完美結合的問題,並因此獲得了美國專利;
1998年,李彥宏先生根據在矽谷工作以及生活的經驗,在大陸出版了《矽谷商戰》一書,獲得了各界的好評;
1999年底,攜風險投資回國與好友徐勇先生共同創建網路;
2001年被評選為「中國十大創業新銳」之一;
2002年榮獲首屆「IT十大風雲人物」稱號;
2003年再次榮獲「IT十大風雲人物」稱號;
2004年1月15日,當選第二屆「京城十三新銳」;
2004年4月,網路總裁李彥宏當選第二屆「中國軟體十大傑出青年」。
李彥宏,1991年畢業於北京大學信息管理專業,隨後赴美國布法羅紐約州立大學完成計算機科學碩士學位。在美國的8年間,李彥宏先生先後擔任了道·瓊斯公司高級顧問,《華爾街日報》網路版實時金融信息系統設計者,以及在國際知名互聯網企業-INFOSEEK資深工程師,是新一代互聯網技術領域的權威專家。他為道·瓊斯公司設計的實時金融系統,迄今仍被廣泛地應用於華爾街各大公司的網站,其中包括《華爾街日報》的網路版。 李彥宏最先創建了ESP技術,並將它成功的應用於INFOSEEK/GO.COM的搜索引擎中。GO.COM的圖像搜索引擎是他的另一項極其具有應用價值的技術創新。 1996年,他首先解決了如何將基於網頁質量的排序與基於相關性排序完美結合的問題,並因此獲得了美國專利; 1998年,李彥宏先生根據在矽谷工作以及生活的經驗,在大陸出版了《矽谷商戰》一書,獲得了各界的好評; 1999年底,攜風險投資回國與好友徐勇先生共同創建網路; 2001年被評選為「中國十大創業新銳」之一; 2002年榮獲首屆「IT十大風雲人物」稱號; 2003年再次榮獲「IT十大風雲人物」稱號; 2004年1月15日,當選第二屆「京城十三新銳」; 2004年4月,網路總裁李彥宏當選第二屆「中國軟體十大傑出青年」。李彥宏經歷三重境界終成事業 首談婚戀故事李彥宏:我的路很順,是因為總能抓往重要環節的機遇,而且能超常發揮。 古往今來之成大事業者,必經過三種境界。「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乃第一境。「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眾里尋他千網路,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為第三境界。千百勞作,終有所成,這是何等的喜出望外,但又恰恰屬於情理之中!在位於北京大學附近的網路總部,李彥宏(英文名Robin)追憶人生點滴———人們只看到網路上市成功後的李彥宏,卻很少有人注意到,李彥宏在美國工作最得意之時,毅然放棄外國公司豐厚待遇和期權,回國創立了網路。他是一個一直都很成功、並且能不斷否定自己的成功從而獲得更大成功的人。 北大驕子 「我心理上比較穩定,越是大的場合發揮就越好。在高考的時候,通過正常發揮我應該是能考上北京大學,但不一定拿第一(他以山西陽泉全市第一名的成績考上北京大學)。」 1968年,李彥宏出生在山西陽泉一個普通的家庭。「小學的時候,考過戲劇學院,後來放棄了。現在覺得放棄也挺好,技術能帶來更大的影響力。」李彥宏回憶。年少時著迷過戲曲,曾被山西陽泉晉劇團錄取。但中學時代,李彥宏回歸「主業」,全身心投入功課學習中。 1987年,勤奮、刻苦的李彥宏以陽泉市第一名的成績考上了北京大學圖書情報專業。「北大自由的學術氛圍,為我形成獨立思考能力提供了很大的幫助。」李彥宏說。不過,身處象牙塔,幾多歡樂,幾多愁。他離開陽泉邁進中國最高學府的激動心情,漸漸被圖書情報學的枯燥、乏味消融。規劃未來人生道路變得迫切。「那時候,中國的氛圍較為沉悶,大學畢業進入機關單位,已經是非常好的選擇了。在我看來,選擇出國是一條自然而然的道路。」 「我是一個非常專注的人,一旦認定方向就不會改變,直到把它做好。」從大三開始,李彥宏心無旁騖,買來托福、GRE等書狂啃,過著「教室-圖書館-宿舍」三點一線的生活,目標是留學美國,方向鎖定在計算機專業。 留學美國 「我出國不是一帆風順。因為換專業,剛到美國學計算機,很多功課一開始都跟不上。有時和教授面談時,由於較心急,談一些自己不是很了解的領域,結果那些教授就覺得我不行。」 1991年,李彥宏再一次擠過了獨木橋,收到美國布法羅紐約州立大學計算機系的錄取通知書。正值聖誕節,23歲的李彥宏背著行囊,穿雲破霧,踏上了人生的第二次征程。 美國布法羅紐約州立大學一年有6個月飄著雪。在這里,他忍受過夜晚徹骨的冰冷。白天上課,晚上補習英語,編寫程序,經常忙碌到凌晨兩點。在這里,他經歷過中國留學生初來乍到的所有困苦。「現在回想起來,覺得當時挺苦的,但年輕就應該吃苦。」李彥宏評價這段經歷。 「世間總有公道,付出總有回報」。李彥宏骨子裡有著勤奮、堅韌、執著的精神,這使得他的專業技能得到飛速進步。在學校呆了一年後,李彥宏順利進入日本松下實習。「這三個多月的實習,對我後來職業道路的選擇起了至關重要的作用。」李彥宏說。 馳騁矽谷 「矽谷給予我最大的感觸是,希望通過技術改變世界,改變生活。」 1994年暑假前,李彥宏收到華爾街一家公司———道·瓊斯子公司的聘書。「在實習結束後,研究成果得到這一領域最權威人物的賞識,相關論文發表在該行業最權威的刊物上,這對以後的博士論文也很有幫助。」李彥宏說:「但那時候,中國留學生中有一股風氣,就是讀博士的學生一旦找到工作就放棄學業。起先,我認為自己不會這樣。但這家公司老闆也是個技術專家,他對我的研究非常賞識。兩人大有相見恨晚的感覺。士為知己者死,於是我決心離開學校,接受這家公司高級顧問的職位。」 在華爾街的三年半時間里,李彥宏每天都跟實時更新的金融新聞打交道,先後擔任了道·瓊斯子公司高級顧問、《華爾街日報》網路版實時金融信息系統設計人員。 1997年,李彥宏離開了華爾街,前往矽谷著名搜索引擎公司Infoseek(搜信)公司。在矽谷,李彥宏親見了Infoseek在股市上的無限風光以及後來的慘淡。 1998年,李彥宏在自己撰寫的《矽谷商戰》中分析總結到:「技術本身不是唯一的決定性因素,商戰策略才是決勝千里的關鍵;要允許失敗;讓好主意有條件孵化;要容忍有創造性的混亂;要有福同享……」 這些典型的矽谷商戰經驗,後來被他得心應手地運用到了網路的創業中。 「在人生選擇道路上,我好像沒有很不順利的過程,只是面臨著一些選擇。」李彥宏說。從北大到布法羅到華爾街到矽谷,機遇來臨時,李彥宏不失時機地把握住了,這些多年的積累給他日後創建網路打下堅實的根基。 歸國創業 「不要問現在加入商戰是否太晚,按照現在信息經濟的發展速度,誰又能夠承擔不參戰的責任呢?」 李彥宏在海外的8年時間里,中國互聯網界正發生著翻天覆地的變化。從1995年起,李彥宏每年要回國進行考察。1999年,李彥宏認定環境成熟,到了該參戰的時候了,於是啟程回國。 不知是巧合,還是機緣。又是一個聖誕節,李彥宏乘飛機從太平洋的東海岸重新回到了太平洋的西海岸,回到了人生的一個重要起點處———北京大學,悄無聲息地開始了創業。李彥宏在北大資源賓館租了兩間房,連同1個財會人員5個技術人員,以及合作夥伴徐勇,8人一行,開始了創建網路公司。 接著,李彥宏開始回美國找錢,本不愛開車的他整天開車在舊金山的風險投資商中游說。最後他順利融到第一筆風險投資金120萬美金,比計劃的100萬美元還多。在網路成立的9個月之後,風險投資商德豐傑聯合IDG又向網路投入了1000萬美元。 對於網路為何受風險資本青睞,李彥宏說:「投資者有一種信念,相信網路會越來越好。」事實上,在決定創業時,李彥宏在引擎技術方面,已可以排在全世界前三位。而李彥宏的執著、專注和專業又在業內有口皆碑。加之網路耕植的中國市場潛力巨大。三點因素結合,網路自然對投資者充滿了無限誘惑。李彥宏說:「那個時候融資相對容易,但是絕大部分企業還是融不到資。我們選到的這些投資人應該說是非常優秀的,非常能夠看到長遠目標。」 如今,網路已走過5年的時光,其間不乏驚心動魄風雲變幻———激烈的董事會爭辯,合作夥伴徐勇的退出,商場無情的競爭等重重挑戰,都在不時地考驗和沖擊著李彥宏。但李彥宏一直保持淡定、從容,隨著資本不斷增加,技術的不斷成熟,網路有了一日千里的快速發展。2002年網路搜索引擎技術真正成熟。2003年網路流量比上一年增加了7倍。2004年網路品牌得到網民的廣泛認可。2005年網路成功上市。 成功後的道路怎麼走?記者問 「用技術改變生活,仍是我不變的信念。上市只是成功剛剛開始,真正的挑戰還在後面。」李彥宏回答。 李彥宏背後的女人 「彥宏,我愛你,好想嫁給你。」類似這種也許是開玩笑的話,常會貼在網路的李彥宏貼吧上。有人甚至討論他的五官哪個部位長得最好:「如非要選一個的話,還是嘴巴,像羅嘉良的。」 「英俊、成功、才華出眾」,有企業家的氣魄,成熟男人的魅力,學者的儒雅、淡定和從容。這樣的男人,讓一些女士感慨:教人如何不愛他——— 只可惜,他結婚了。 李彥宏屬於「閃婚」一族,他與妻子只相識6個月就結了婚,如今已生有一個女兒。李彥宏和妻子馬東敏是在一次中國留學生聚會中認識的。馬東敏畢業於中國科技大學少年班,兩人認識時,她正在美國新澤西州大學生物系攻讀博士學位。 李彥宏說:「太太對我影響非常大。她是個急性子,做出決定馬上會行動,而我屬於慢性子,考慮周到了才去做。我們的性格是互補的。我回國創業前在矽谷當工程師,覺得種種花草也挺開心。但我太太鼓勵我去加入公司。而那時候我希望做得更大些,並由自己去控制方向。因此,回國創業是最合適的選擇。但這對她是一種挑戰,一般出國的女孩子都更喜歡國外的環境。但為了我的事業,她毅然回國支持我,這是很不容易的。」 「回國創業的海歸中,離婚率是很高的。但是,現在我太太和孩子都回國了。」說到這兒,李彥宏笑了笑,清秀英俊的臉龐流露出無限溫馨與幸福。

閱讀全文

與李彥宏博鰲互聯網金融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天高科國際貿易 瀏覽:896
都勻經濟開發區2018 瀏覽:391
輝縣農村信用社招聘 瀏覽:187
鶴壁市靈山文化產業園 瀏覽:753
國際金融和國際金融研究 瀏覽:91
烏魯木齊有農村信用社 瀏覽:897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ipo保薦機構 瀏覽: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葯材種植產業發展規劃 瀏覽:748
博瑞盛和苑經濟適用房 瀏覽:708
即墨箱包貿易公司 瀏覽:720
江蘇市人均gdp排名2015 瀏覽:279
市場用經濟學一覽 瀏覽: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瀏覽:59
中國金融證券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4
國內金融機構的現狀 瀏覽:255
西方經濟學自考論述題 瀏覽:772
汽車行業產業鏈發展史 瀏覽:488
創新文化產業發展理念 瀏覽:822
國際貿易開題報告英文參考文獻 瀏覽:757
如何理解管理經濟學 瀏覽: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