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復旦大學本科《國際金融》等書用的是哪版教材呢
《微觀經濟學》 陳釗、 陸銘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8年2月
《宏觀經濟學》 袁志剛 、樊瀟彥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8年2月
《現代西方經濟學習題指南》 尹伯成 復旦大學出版社
《政治經濟學教材》 蔣學模主編 上海人民出版社
《國際金融新編》(第三版)姜波克 復旦大學出版社 2001
《現代貨幣銀行學教程》 (第三版) 胡慶康 復旦大學出版社 2006
《投資學》 劉紅忠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
加油,我也想考復旦
Ⅱ 國際金融教材上的三角套匯怎麼看都覺得有問題
什麼都沒看懂
Ⅲ 請問有第四版國際金融教材的電子書或者PDF嗎
國際金融 第4版
有東財和上財兩個出版社出版的,不知道要的是哪一個版本。
Ⅳ 求國際金融(邁克爾莫菲特、阿瑟斯通西爾、大衛艾特曼)課本中文版
題主現在有了么?同求,感謝感謝
Ⅳ 國際金融學的教材
兩本都是適合於本科的經典教材
結構上兩本都差不多不過
姜波克的結合了一下國情,是許多院校考研指定參考書
而克魯格曼的是現在全世界都很流行的教材
建議樓主靜下心來好好讀,才能發現其邏輯的清晰
Ⅵ 美國2008年11月份以來實施了三輪量化寬松貨幣政策,請結合《國際金融》課本的知識,從以下幾方面分析
根據經濟學原理,GDP的增長是受到貨幣供應量的影響的,但只是影響GDP的名義增長。美國的量化寬松是經濟刺激政策,旨在將美國經濟從次貸危機的泥潭中解放出來,通過擴大貨幣供應,增加投資,降低利率,刺激閑散資金流入股市債市,推動經濟發展。效果並不顯著,失業率依然居高不下,但股票增長較為迅速。
貨幣供應量增加通常會帶來貨幣的貶值,通常情況下,與美元掛鉤的原油價格會上漲。黃金價格理論上也會上漲,但由於量化寬松帶來了更好的投資機會(股票),黃金由於其不能帶來收益而受到冷落,被華爾街打壓價格。
美國的量化寬松必然導致熱錢流入中國,而每流入一美元都會引起六元人民幣的增發,其必然導致中國貨幣供應量的增加。
三輪量化寬松可以說是中國日益上漲的房價和物價的元兇。同時由於熱錢流入,加大了國際對人民幣的需求引發了人民幣的升值,阻礙了出口,從而影響了出口型企業的利潤,並使得生產成本上升。從而對中國經濟產生不利影響。
手打,供你參考。
Ⅶ 國際金融 課本上說:一國的國際儲備資產增加或本國對外國官方短期負債的減少意味著本國資產的外流,我想
國際儲備資產是儲備外幣,用人民幣買外幣儲備,人民幣不就外流了,人民幣就是資產啊,資產就外流了唄
Ⅷ 天津財經大學金融學本科用的教科書
西方經濟學(宏觀和微觀兩本)高鴻業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國際經濟學 清華大學專屬出版社 KRUGMAN
貨幣銀行學 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 任碧雲
微積分 天津大學出版社 師其揚
線性代數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運懷立
還有很多 因為金融還包括國際金融、金融學、金融工程等專業,不知道你具體要學的是哪個 這些是些都要學的 另外還有很多選教課 包括會計學 統計學 計量經濟學等
^_^
Ⅸ 金融學看哪個教材比較好
如果是自學的話,建議從基本的開始看起。
第一本,經濟學入門基礎課:曼昆《經濟學原理》,宏微觀上下兩本。這兩本書用北大翻譯的就好了,看下來也不需要有太深的理解,只是培養自己的經濟學思維。初級的宏微觀絕對是初學者好伴侶。
第二本,有了一定西方經濟學的基礎我們可以直接轉到金融學上了。金融入門的首選教材必須是《貨幣金融學》。
由於以此名命名的教材很多,推薦兩本:
1.如果偏好美國的模式,更喜歡了解美國金融市場、美聯儲的形成結構、美國貨幣政策實施過程,那麼人大出版 米什金《貨幣金融學》是首選(2010年新版加入次貸危機的內容分析)。米什金的分析金融問題的模式和國內許多教材相比要更容易理解,更加貼近金融市場運作;
2.想要了解中國的金融系統形成發展和運作,黃達老先生的《金融學》絕對是國內一流。12年12月修訂的第三版很厚實,內容很想盡。每個重點內容後面都有中國相應制度、體系的分析。
第三本,《貨幣金融學》看完,差不多就可以去銀行上班了。如果再專業化學習,那都是從金融學里的每一知識點深化。
所以,第四本書就自己按自己興趣選學
1.國際金融方面,了解國際貨幣流動、體系、制度。 復旦大學。姜波克《國際金融學》
PS:可能需用克魯格曼《國際經濟學》知識
2.公司金融方面,這門課程主要就是對企業進行財務管理、項目評估、證券估值、企業並購等。必用 羅斯 第9版 機械工業出版社《公司理財》
3.證券投資方面,講到金融除了銀行,提到最多的就是證券了。這一類的書
博迪 機械工業出版社 《投資學》; 投資者的聖經:格雷厄姆 《證券分析》
4.金融衍生品方面,這個已經到略微前沿的領域,畢竟金融工具在國內開課也沒多久。遠期、期貨、期權、互換再到CDO、MBS。選用 約翰赫尓 機械工業出版社 《期權、期貨及其他衍生產品》
PS:衍生品這個東西自學很痛苦。。。
整個金融學主體架構該看的書應該就是這么多了
補充基礎知識:《會計學原理》《初級會計基礎》《公司法》,《保險學原理》。最後《概率論與數理統計》和《統計學》必須學好,沒有數理思維的話,很多很簡單的原理你會看得很難過。
Ⅹ 考研金融學都需要看哪些教材
一.經濟學基礎(西方經濟學)部分 ①《西方經濟學(上下冊),高鴻業主編,中國經濟出版社出版;(或《西方經濟學(宏觀經濟學分冊)》+《西方經濟學(微觀經濟學分冊)》第三版,高鴻業主編,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出版) ②《現代西方經濟學習題指南(微觀經濟學)》、《現代西方經濟學習題指南(宏觀經濟學)》,尹伯成編寫,復旦大學出版社第五版(綠皮書),書中大題可以酌情練習,但每章開頭的內容概括很經典。 經濟學的參考書籍,「高鴻業的教材+尹伯成的習題」是基本配置。建議大家以一本比較全面的參考書為核心(高鴻業的比較常見),再挑選一些有特色的書作輔助,有些書借閱即可,比如《微觀經濟學》(周惠中,上海人民出版社)、《宏觀經濟學》(袁志剛,上海人民出版社);《宏觀經濟學》(王秋石),如果偏好國外的教科書,曼昆的《宏觀經濟學》該算標準的中級宏觀,可以讀讀。 二.貨幣銀行學部分 ③《現代貨幣銀行學教程》,胡慶康,復旦大學出版社 ④《現代貨幣銀行學教程習題指南》,胡慶康,復旦大學出版社 貨幣銀行學部分最基本的配置是「胡慶康先生的教材+習題指南」,此外還有些書可供參閱,如《貨幣銀行學》,易綱、昊有昌,上海人民出版社;《貨幣金融學》,黃憲,武漢大學出版社;《金融學》,曹龍騏,高等教育出版社;《貨幣銀行學》,戴國強,上海財經大學出版社;《貨幣銀行學》夏德仁主編,中國金融出版社;《金融學》,黃達,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三.國際金融學部分 ⑤《國際金融學》新版,姜波克,高等教育出版社 (或者《國際金融新編》,姜波克著,復旦大學出版社) ⑥《國際金融新編習題指南》(第二版)姜波克編復旦大學出版社 ⑦《國際金融》馬君潞、陳平等主編,南開大學出版社 此外,推薦較多的參考書還有《國際金融》,錢榮堃編,南開大學出版社;《國際金融》,易綱、張磊,上海人民出版社。 四.投資學部分 ⑧《金融市場學》,張亦春主編,高等教育出版社 ⑨《投資學》,劉紅忠主編,高等教育出版社(其中一部分大綱沒有要求) 另外《證券投資學》(第二版)吳曉求,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證券投資學》(第二版)霍文文,高等教育出版社,可供參考。實際上投資學內容零散,沒有一本能夠完全吻合大綱內容的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