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如何進行互聯網金融運營數據的分析,都有哪些方法
由於互聯網金融概念較為寬泛,支付、投資理財、信貸、徵信、虛擬貨幣發行(比特幣等)、金融產品搜索等不同領域所關注的核心指標並不相同;即便是相同領域 的公司,由於核心業務模式的差異導致大家所關注指標也不相同。因此從運營角度來看,最靠譜的是結合公司的核心業務模式來歸納運營指標。 互聯網金融公司的金融屬性,從經營風險的角度來看,風險貫穿互聯網金融公司的企業日常運營、IT平台運營等過程,這與普通互聯網公司的運營主要關注產品運 營有極大不同,因此以下所指的運營並不單純指普通互聯網公司的運營部門的運營,而是從整個互聯網公司企業運營角度來說的。 根據互聯網共性可以總結出對應量化指標體系: 1、用戶指標:包括用戶信用評級、活躍度、留存率、轉化率、客單價(平均投資額度)、用戶分布(各等級佔比)、互動指標等等。 2、產品指標:產品組合、投資人數、投資金額、滿標時間、收益率、流標數、風險系數、熱度(受歡迎度)等等。 3、營銷渠道指標:渠道來源、渠道轉化率、渠道成功率、渠道成本等等 4、營銷活動指標:活動成本、活動渠道來源、活動轉化率、傳播數、新增粉絲數/用戶數等等 5、合作方指標:合作帶來的項目數、項目通過率、風險系數、成本等等 6、風控指標:項目審核通過率、風險備用金、項目流動性風險指標、合規相關指標等等 7、支付渠道指標:渠道轉化率、渠道成功率、支付渠道來源、渠道成本等等 8、IT平台指標:用戶體驗指標(包括響應速度等)、可靠性指標、安全性指標等等。這塊與互聯網的指標類似。 9、客服指標:投訴分類、接通率、投訴渠道、響應速度、滿意度等等 10、競爭性指標:競爭對手分析指標、互聯網輿情監控指標等等 運營不要只關注那些數據,數據是外在的,是基礎,而產品和平台核心競爭力才是發展的王道,數據+產品,找到平台最優的發展平衡點,才是運營下的這盤棋的目的。
❷ 投融界:互聯網金融平台如何盈利
從整體上看來,互聯網產品盈利的獲得渠道可以分為兩種——從上游專商家獲得和從下屬游用戶獲得。從上游商家獲得盈利又可以分為兩種,第一種模式是對商家的推介,大概有以下幾種方式: 1. 廣告 這是所有互聯網產品最常見的盈利方式。
❸ 互聯網金融投資一萬一年能賺多少錢
可以的,收益的取決於項目利率、期限還有本金的,以銅掌櫃12.88%體驗標為例,周期1天,體驗金10000,那麼項目到期的收益就是12.88%*1*10000/365,差不多是3塊5。
❹ 互聯網金融如何改變傳統金融
在目前國內主流金融生態中,以銀行、證券、保險業為代表的傳統金融模式,逐漸暴露出沉積已久的各種問題:首先是國有金融機構壟斷,非金融部門不得從事金融業務。正是這種壟斷,導致了長期缺乏產品創新,同時由於手續繁雜,成本高居不下,中小企業和普通用戶很難享受到好的金融產品和相關服務。這種傳統金融服務的落後使得實體經濟出現巨大的融資缺口,同時個人資金需要尋找更加合適的資金出口,這些都為互聯網金融的發展留下了空間。
❺ 互聯網金融未來的前景如何
雖然互聯網金融已經不再是新鮮事物,但互聯網金融日新月異的發展令人們長期對其保持內著新鮮容感。受眾們之所以不會對互聯網金融感到疲倦,主要來源於兩方面的原因。第一是互聯網金融產業的不斷創新,例如從最先被人們知曉的網路借貸平台到科技金融、大數據金融、消費金融、普惠金融等,令互聯網金融始終保持著新鮮感;第二是存活下來的互聯網金融公司十分注重用戶體驗,通過各種模式為用戶創造便利、營造場景,增強用戶粘性。
上述兩點也符合產品以及企業的成長周期,人們也往往只會關注成長、成熟的周期,而不會關注衰退期。與傳統產業不同,互聯網金融企業或產品如能不斷創新、不斷迎合重要用戶的客戶體驗,就將長期處於發展期,令企業和產品在發展中長青,強勢的互聯網金融企業正是這樣做的,這也是互聯網金融未來發展的趨勢。
結合市場實際環境以及金融因素,互聯網金融在經過探索發展後,未來的發展趨勢主要會集中在政策監管以及行業規范化、服務社會實體產業、業務模式專業化及小額化、新技術的不斷更迭這四大方面。
❻ 金融類網如何盈利
隨著中國經濟和金融市場迅猛發展中國財經信息服務業也呈現高速增長,財經類網站作為提供財經信息服務的垂直網站也推動著中國網路經濟的發展。黃相如於2007年10月開始對中國網路財經信息服務業的發展進行研究,研究重點在於對垂直財經網站的產品服務和盈利模式重點進行分析,具體對各種財經服務的業務特點、盈利能力和發展趨勢進行深入研究,從而對中國財經信息服務的發展趨勢進行分析。
(一)網路財經信息服務:通過互聯網向用戶提供證券、股票、基金、投資理財等經濟類相關信息服務的一種服務形式,具體服務內容包括:免費財經資訊服務、收費信息服務、軟體服務、無線增值信息類服務等。
(二)近兩年受股市的火熱推動影響,中國垂直財經網站迎來了良好的市場發展態勢,中國網路財經信息服務業進入快速增長階段。在這個階段,財經網站的經營模式和盈利模式逐漸趨於相對成熟和穩定,證券分析軟體成為財經信息服務商提供的重要財經服務模式之一,眾多競爭者的進入網路財經信息市場並爭奪用戶資源,市場競爭淘汰日趨激烈,主要強勢品牌網站通過品牌戰略和優質服務吸引客戶,門檻進入難度逐漸升高。
(三)隨著中國財經類網站發展高速成長,網路財經信息服務對中國經濟和金融發展影響力也會越來越大。中國網路財經信息服務最主要的運營模式以財經類網站為運營主體,向用戶提供財經資訊、分析軟體和信息咨詢服務等。在中國網路財經信息服務領域內真正發揮影響力的是幾大綜合門戶財經頻道和財經類門戶網站,如和訊網、金融界、東方財富等。
(四)中國網路財經信息服務市場保持了穩定的增長,2006年的高速度增長主要源於股市的繁榮,廣告主的數量增加明顯,尤其是基金理財類、銀行類廣告主的投放增加。2007年股市余熱仍將繼續,2007年中國網路財經信息服務市場收入達到8.9億元,預計08年將達到13.4億。
(五)除了廣告以外客戶端軟體和收費信息服務也有突破性的增長。在2007年的收入規模中,垂直類財經網站的收入已超過40%,其餘為綜合門戶網站或其它網站財經頻道的收入。門戶網站財經頻道的收入主要來自於互聯網廣告,而垂直類財經網站的廣告收入只佔到其總收入的30%。
根據艾瑞的網民連續用戶行為研究系統iUserTracker最新數據顯示,2007年12月,訪問次數最高的前十大服務中除博客和財經資訊服務的月度訪問次數呈下滑趨勢,其餘服務均有不同程度的上升,其中C2C平台服務自4月以來就一直保持上升趨勢。視頻分享服務在12月增速較快,訪問次數從9.9億次上升至13.1次,增長率達32.3%.受金融市場的影響,財經資訊服務的訪問次數連續第三個月下滑。
2007年1月以來,以基金公司和證券公司為代表的中國金融廠商網路媒體的覆蓋用戶數一直保持增長態勢,9月用戶數增幅達到最高點,覆蓋人數達2962千萬人;自10月份開始,金融廠商網路媒體覆蓋用戶數出現明顯下滑,11月下滑幅度達14.2%。黃相如分析認為,金融廠商網路媒體的覆蓋人數受股市影響十分明顯。當前中國的股市處於調整期,11月,中國滬深股市仍大幅震盪,很多的基金、股票都一改往日的持續高漲趨勢,出現了下跌和徘徊,絕大多數投資者受市場震盪的影響,投資態度和行為趨於理性,必然導致追加投資的減少,這在一定程度上導致了11月金融廠商媒體覆蓋人數今年首次大幅下滑。黃相如認為,盡管股市目前處於調整期,但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以及08年奧運會的臨近等良好因素,都將拉動中國股市的回升。金融廠商網路媒體的覆蓋人數未來仍將保持增長趨勢。
2008年1月中國網路服務覆蓋總人數1.41億人,其中網頁搜索以1.34億用戶排在首位,知識搜索、視頻分享和財經資訊服務增長十分迅速。其中財經資訊服務用戶數從2007年2月的6070萬人增長至2008年1月的9616萬人,增長率達58.4%,且連續12個月保持增長趨勢。
2008年2月,金融軟體用戶集中度最高的網路服務為金融廠商,財經資訊等金融相關網路服務。其中金融廠商的覆蓋人數TGI達160,訪問次數TGI略低,為146.財經資訊服務正好相反,覆蓋人數TGI為132,訪問次數TGI則高達184.艾瑞咨詢認為,使用金融軟體的用戶大部分對金融市場較為熟悉,更多的需要了解市場上最新的消息,因此對財經資訊類服務的訪問次數TGI高於金融廠商。
此外,汽車房產與電子商務服務也是金融軟體用戶集中的網路服務類別。汽車資訊和房產資訊的覆蓋人數TGI均達到118.而金融軟體用戶在B2C商城服務中集中度高於C2C平台。黃相如認為,對汽車資訊和房產資訊的訪問特徵顯示金融軟體用戶具有一定的經濟基礎,對汽車及房產的需求高於網民的平均水平。
國外網站值得借鑒的盈利策略 :
網路收費是一種必然趨勢。這方面國外財經類媒體網站有一些值得借鑒的盈利策略:
第一:根據自身情況,選擇合適的發展模式。
在確定採用何種盈利手段之前,必須對網站所依託的母媒體及網站本身的優勢、劣勢作細致分析,找到網站所有可能的利潤增長點,切不能跟風和盲目模仿。
第二:要充分利用自己的優勢,可以嘗試在有內容優勢的方面開拓收費服務的新領域。
第三:服務優質化、個性化。為訂戶提供其所需要的高品質的服務,這是實現收費的根本。
第四:精心選擇恰當的收費項目,一定要是受眾願意付費的服務,否則將有可能因進入門檻提高而嚇走一批忠實用戶。
第五:在價格的制定和付費方式的選擇上要人性化,要考慮所針對目標群體的實際收入情況、消費習慣和消費水平。
財經媒體網站為何更具盈利空間?
首先,財經新聞和信息本身具有特殊價值。「商場如戰場」,及時、准確、可靠和高品質的商業信息之於商業決策具有戰略價值,因此,優質的財經新聞和信息如同商業情報,其本身就能賣個好價錢。
其次,財經新聞和信息具有專業性。一般網站通常提供適合於廣大用戶的大眾化服務,相互間替代性強。而財經媒體網站所提供的有相當部分是專業化服務,具有不可替代性,必有用戶願意付費。
再次,財經媒體網站的用戶具有特殊性。使用這類網站的多為商業機構或業內精英,如據2003年《華爾街日報》網路版訂戶研究報告顯示,其當年的訂戶中有26%為項目管理專家,更有54%為高層管理人員。他們往往具有較強的經濟實力,所付費用只佔其收入極小的部分,只要服務能帶來價值,且收費在合理的范圍之內,他們一般願意付費。
最後,財經媒體網站通過收費,將普通用戶和專業用戶區分開來,所形成的受眾群相對穩定,特徵明顯,是廣告商最為看重的那類消費人群,相對於免費網站受眾隱匿、蕪雜的狀態,收費網站雖相對「小眾」,卻更能吸引廣告商有目的、有效果地投放廣告。
❼ 互聯網金融平台應如何實現快速開發
有的平台採用外包或購買技術平台,沒有能力去進行系統的研發和升級,面專臨著極高的風險。因為屬系統來自外部,代碼完全失控;企業自身也沒有安全評估能力,沒有專職人員制定安全方案,安全風險極高! 而且因為沒有開發能力
❽ 互聯網金融盈利模式是什麼
互聯網金融的火爆也不禁讓人們考慮一個問題:如此火熱的互聯網金融企業,各大企業和投資者們真的都賺到錢了嗎?賺錢的具體方式是什麼呢?接下來的時間就跟著小編一起來看看互聯網金融的盈利模式。
一:推薦費
互聯網金融企業可以直接向金融公司推薦貸款客戶,從中收取推薦費。此種模式需要一個龐大的資料庫,來整理不同的貸款客戶的信息,並進行分析。這種方式好處在於,金融機構省去了發掘客戶的高額成本,重心可放在核心業務上。
二:手續費
該收入來源是整合了交易與手續費收入。目前,在用戶申請貸款過程中,互聯網金融企業幫助用戶完成整個貸款流程。貸款獲批後,收取貸款額的對應比例作為返佣。如變為P2P網貸平台,在不同平台需要貸款人繳納相應費用,屬於純平台的主要收入資源。對於支付公司來講,手續費也自然是主要盈利手段。
三:廣告費
對於傳統互聯網公司再熟悉不夠了,即金融機構投往互聯網金融網站的廣告費。在金融網站上的廣告,對於主動訪問網站的股民來說是精準投資,可以達到較好的效果。同時,在互聯網金融網站上的廣告位置,也可以向廣告主收費,取得營收。
四:定價費
這里的定價費指的是風險定價。給金融公司做客戶的信用評估的收費服務,或者是協助金融公司對風險定價。對用戶行為的數據來進行分析和挖掘,再給有所需求的金融公司。業內人士指出,風險定價並不是什麼新概念,銀行的核心就是給風險定價,但是究竟能不能做好,很多拿不到貸款的中小企業資質其實是不錯的,互聯網金融公司,是通過互聯網和金融的垂直搜索來解決信息不對稱的難題,未來定價費會成為互聯網金融重要的盈利模式之一。
互聯網金融盈利模式有幾種就介紹完了。值得注意的是,每個互聯網金融公司都會有不同的盈利模式。隨著互聯網金融的發展,各類盈利模式直接回此消彼長,各企業側重點也會不同。互聯網金融的盈利模式還有很多沒有被挖掘出來,前景值得期待,更多互聯網金融知識請到公司視頻直播間學習。
❾ 互聯網金融如何創造價值
一是復消除信息不對稱,降低信制息成本。
在經濟學中有一個理論,如果沒有交易成本,資源配置可以實現最優。金融中介的產生,原因是市場交易中存在信息成本,需要金融中介發揮作用。在互聯網金融之下,藉助互聯網的力量,金融中介依然在起作用,但它的作用更為有效和直接,可以最大程度降低信息成本和信息
二是更加便捷。
三是為用戶提供個性化服務。互聯網金融包含的多種運行模式,悄然向傳統銀行業務發起挑戰,為用戶提供個性化服務成為吸引用戶最有力的手段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