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互聯網金融需要什麼樣的人才
大部分的互聯網金融公司人才構成都在摸索中,現在都沒有定型。因為金融和互聯網兩個行業交融並大發展的時間太短,從央行下發各類支付牌照,到謝平的研究報告,最後到余額寶橫空出世加速發展,也就僅僅幾年時間。所以現在的互聯網金融行業對人才的需求量非常大,下面列舉一下一個優秀互聯網金融方面人才所具備的的能力。
1. 具備金融實體從業經驗、對互聯網數據和用戶行為漏斗、用戶特徵有理解的數據挖掘人員,包括數據挖掘、風控建模、信貸審核工作內容等。
2. 具有「跑會」經驗和人脈的風控合規人員,斗得了一行三會科員主任、穩的住地方監管部門領導。
3. 具有金融產品知識(至少知道產品賣點與原理、優缺點、適用人群),又懂得互聯網銷售漏斗的營銷策劃/運營人員。
4. 有金融產品客戶服務經驗的客服,學習快、待客溫和有禮有序,抗壓能力強。
5. 有金融系統產品建設經驗的互聯網產品經理、程序員。
6. 有金融產品人脈、懂得金融產品本質、有好的談判技巧和內外協調能力的BD/金融產品經理,負責拿來好東東
總的來說就是看一個人的綜合素質:包括學習能力、分析能力、預判能力……最重要的就是各方面的綜合能力,無論是互聯網方面還是金融方面。
⑵ 互聯網金融需要什麼樣的人才
問題描述:最近發展得很炙手可熱的「互聯網金融」這一行業需要什麼樣子的人才去做么?跟傳統金融行業的人才要求有什麼不同?
小編整理了知乎@百夫長的回答:
一句話說來,需要的是能同時理解兩個行業商業邏輯,並能實現兩者求同存異,和諧統一的人。
先從兩個行業的商業模式說起。
金融是一個古老的行業,互聯網是一個嶄新的行業,然而兩者的結合是必然的,原因就在於兩個行業最本質的特徵在於融通——金融就是財富的融通,而互聯網是信息 的融通。如果認同這一點,就能明白互聯網金融行業,無論是傳統金融機構觸網還是互聯網公司跨國界玩金融,目標就是在業務上能同時處理相關聯的錢流和信息 流。(聽上去和電商邏輯也類似——同時處理相關聯的物流和信息流)
所以在這樣的商業模式下,從業者要麼就是能玩轉一端的,要麼就是能把兩者融合到一起的。
具體來說,如果排除比特幣這種逆天的創新,當今的互聯網金融行業(還是拿銀行業務舉例吧)所做的就是以下三類工作,
金融機構的私海。傳統金融機構如何將傳統的金融業務以互聯網為載體實現?以此解決用互聯網技術改善、優化現有形態的金融業務。以銀行為例,電子銀行業務就是這樣的邏輯。所以即便呆在傳統金融機構里,如果老闆足夠時髦新潮想觸網,比如民生、平安,機會依然是多多的。
互聯網機構的私海。互聯網機構第一次染指金融業務,是解決線上最後一站——支付的問題,即如何把客戶荷包里的錢撈到自己荷包里來。所以網路支付產品的歷史幾乎和互聯網本身一樣長。這一塊電商們做了很久,也有更多的互聯網公司直奔這項業務去,然後再將自己的方案返銷給銀行。
所有人的公海。如何用互聯網的邏輯改變金融的邏輯,如何用金融的邏輯改變互聯網的邏輯。比如P2P貸款以及眾籌的模式,就是典型互聯網的精神體改變信貸與投資業務。而阿里貸款則是典型的用傳統銀行邏輯服務物聯網企業的信貸產品。
說明白了互聯網金融的業務邏輯,也就能理解從業者都是怎樣一群人了。不論是熟悉互聯網還是熟悉金融,都能在這一新的領域里有所作為,因為畢竟都有各自一攤私海的業務可以挖掘。
真正有難度的業務還是在公海
雖然金融和互聯網的本質都在於融通,但玩法上如何做到兼容極其極其講究。這里不多說怎麼做了,只舉兩個例說說有啥難度。
節奏上不匹配。互 聯網行業的節奏太快,在找死和等死之間,互聯網傾向於找死,而金融則傾向於等死。因為,金融創新是要讓步於風險防控的,互聯網行業的從業人員通常需要更長 的時間才能理解金融行業從業人員所具備的對於風險防控的重視程度。如果一款產品在上線前發現瑕疵,作為互聯網產品經理是否應該推遲上線?99%的情況下互 聯網產品經理會選擇上線,然後將問題留到下一個迭代的更新中。而如果一款產品在上市之前發現新的風險點,作為金融業產品經理是否應該推遲上市?100%的 情況下就不會上市了——金融業里沒有beta版可以玩。
服務理念不同。金融行業屬於服務行業,同樣叫做客戶關懷,和互聯 網行業的做法就有著天壤之別。當你與一位招商銀行金葵花卡客戶經理和與淘寶網店小二談論客戶服務時,或是你與一位銀行產品經理和與一位互聯網產品經理談論 客戶體驗時,就能深刻體會到行業間的巨大差別。總之,互聯網是冰冷的,無論多麼便捷和草根;金融是熱情的,無論多麼高端和貪婪,線下就是比線上會體貼人, 這一點是改不了的。
所以,最大的挑戰在於對於兩個商業邏輯的融合。因為無論是從哪一種模式靠向或服從另一種模式,還是直接藉助兩家的靈感大膽創新,都無法違背金融和互聯網各自原有的玩法,也都需要兩個行業間的鴻溝,善於利用兩個行業相同的本質。
⑶ 互聯網金融專業怎麼樣
學互聯網技術不一定在本地呢 多看看專門的電腦學校
目前學計算機 還是挺不錯專的好就業,計算機分屬很多專業如平面設計,UI設計,互聯網營銷,電競,動漫,都是非常好就業的專業哦,選擇自己喜歡的專業
可以去電腦學校看看的 對比哈好些
⑷ 互聯網金融專業就業怎麼樣
根據目前的市場情況和數據分析來看,互聯網金融專業目前以及未來的就業前景都非常廣闊。現在的金融行業人才供需兩旺,但是供給卻遠遠小於需求,原因是既懂金融知識又具備互聯網思維與技術的"復合型"人才極度稀缺。截至2015年10月,互聯網金融人才需求同比增幅超過41%.據互聯網金融協會統計,未來三年內,互聯網金融行業人才缺口將達300萬。也就是說,互聯網金融行業的專業人才嚴重不足,因此該專業的畢業生必將成為人才市場上的香餑餑,就業前景非常樂觀。為了滿足市場對金融專業人才的需求,河北軟體職業技術學院、武漢大學國際軟體學院、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山東女子學院等學院都與慧科集團採取"校企合作專業共建"的形式聯合開設了互聯網金融專業。
⑸ 互聯網金融專業的就業怎麼樣呢
互聯網金融行業人才需求量巨大,因而該專業就業前景非常廣闊。由於大學採用傳統的培養方式培養的人才偏學術型、研究型,因此無法滿足行業需求。為了滿足市場上對實踐型、技術型互聯網金融人才的需求,對外經濟貿易大學、武漢大學國際軟體學院、河北軟體職業技術學院、山東女子學院等高校聯合慧科集團共同開設了該專業並培養出一大批技術型、應用型人才!
⑹ 互聯網金融人才貌似很火的樣子,作為金融業從業人員,應該從哪幾個方面來做才能進入互聯網金融領域呢
互聯網金融行業近幾年發展速度很快,主要與線上業務結合,充分利用資金進行運作,下一步國家將出台法規進行規范,而銀行業本身的線上業務肯定會受到影響。作為電子商務的一部分,互聯網金融業發展前景非常廣闊但也存在不確定因素,既然准備進入這一領域,建議您對互聯網、電子商務有充足的了解,還有互聯網金融與網銀的根本區別,並且對電子商務企業的利弊有一個了解。我一直認為,看得透互聯網金融行業的人一定不是互聯網出身,而是金融行業出身。
總之,金融基因+互聯網環境,乘以不斷學習,一定能夠成功。
⑺ 為何會存在金融人才逐漸流向互聯網科技公司的這種趨勢
越來越多的金融人才向互聯網科技公司集中,因為金融型的人才,任何一家大的公司資金運作投資都是需要的,尤其是現在的互聯網公司,互聯網公司的掙錢模式有很多,但是很重要的一種模式是玩現金流。
互聯網公司吸引了那麼多的人才,也是因為它給出的待遇比較高,因為現在普遍來說,在所有的行業裡面,互聯網金融投資公司這幾個行業裡面,平均的薪資水平是最高的,要是一些傳統的製造業,建築業服務業的工資水平都沒有那麼高,同樣是工作為什麼不賺一個錢,更多的工作呢,很多金融型的人才也是這么考慮的。
⑻ 金融人才流向互聯網科技公司,真的存在這種趨勢嗎為什麼
在之前,華爾街有報道說,金融人才流向互聯網科技公司已經是常態了,大家也對此抱有疑問,那麼這是趨勢么?背後原因是什麼?是薪酬還是前景?
所以說,金融人才流向互聯網科技公司真的已經是常態了,不足為奇,我認為正是一系列的因素,才導致的這種不平衡。
⑼ 如何成為一名頂級的互聯網金融營銷人才 知乎
一般來說,銷售員的素質要求可以分為態度、技能、知識三個方面。
態度:銷售員應該具備「五顆心」,即對客戶的愛心、對事業的進取心、對細節的耐心、對勝利的信心、對企業的忠心。要為人正直、值得信賴。態度還包括團隊合作精神、結果導向意識、質量意識、學習態度、自我激勵等。
團隊合作精神。包括三點:對客戶,永遠關注客戶的成功,願意與客戶分享有價值的信息和經驗,找出客戶組織中的關鍵人物並與之結為戰略聯盟;對內部,爭取團隊所有成員的一致,形成合力;對合作夥伴,與供貨商和第三方合作夥伴一起為客戶提供無縫的方案和服務,達到雙贏。
結果導向意識。用高標准嚴格要求自己,有緊迫感、危機意識,努力工作,實現有挑戰性的結果。不達目的,決不放鬆。把握重點,不為次要的事情分心。
質量意識。明確定義對產品、服務、流程的質量期望值,及時響應客戶的問詢,跟蹤到底,達到客戶期望。根據客戶反饋改進流程和服務。
技巧:主要包括四點:認知能力、人際關系、溝通技巧、計劃與自我管理。
認知能力主要是了解客戶需求的能力。銷售員要了解客戶的業務及問題,了解客戶在其市場中的競爭力,了解客戶的客戶,幫助客戶迎接新的挑戰和機遇,幫助客戶分析問題及找到新的解決方法。
人際關系又分外部關系與內部關系。對外要建立、培養與客戶的長久夥伴關系。象客戶的合資企業一樣為客戶的客戶創造價值,成為客戶信任的顧問,利用公司資源幫客戶的成功;對內要與各部門公開坦誠地溝通、互動。關心他人的利益, 了解對方的立場和觀點,與不同背景和層次的人和睦相處。
溝通技巧是指有效傳達信息的能力。能用讓人易於理解的方式講解技術和功能。用心聆聽, 善用肢體語言。根據用戶的不同調整說話的方式和內容。能寫出專業的、有說服力的演講稿或文件。
計劃與自我管理。制定清楚完善的客戶計劃和業務計劃,高效率地工作,說到做到。
⑽ 互聯網金融企業管培生限定專業嗎
互聯網金融作為新興行業,面臨巨大的人才缺口。現階段,企業與人才之間存在明顯的結構性失衡。主要表現在新興互聯網金融企業難以在短期內准確獲取高質量的行業人才,大量社會人才亦對互聯網金融行業不熟悉、不了解,知識匱乏、能力短缺導致眾多人才無法跨越這一行業「壁壘」,「企業招人難」、「人才擇企艱」便成為互聯網金融行業的普遍現象。
行業人才的缺失已經成為多數互聯網金融企業成長的瓶頸。無論傳統的互聯網人才,還是優秀的金融精英,都無法滿足互聯網金融這一復合型人才缺口。呈現的結果表現在:一是互聯網金融人才薪資泡沫巨大,三四倍與行業平均薪資水平的泡沫加劇了企業的經營成本。另一方面,招人難、留人難的問題已經成為是困擾互聯網金融企業的第一難題。
為解決互聯網金融行業信息不對稱的困境,京北金融通過整合互聯網金融行業資源,打造了一支以羅明雄、江南憤青(陳宇)、周治翰等為代表的理論與實戰結合的互聯網金融CEO師資隊伍,打通了企業與人才之間的交流瓶頸。作為企易貸管培生項目的實施主體,京北人才積極布局互聯網金融培訓領域,為企業定製設計了「職業素養課+專業基礎課+專業核心課+業務核心課+工程實踐課+前沿講座」等一套完整的課程體系,課程既包括傳統金融強化培養,也包括互聯網思維、管理、運營等內容,涵蓋了互聯網金融技術、運營、模式、風控等多個方面,並邀請互聯網金融領域的行業精英擔任核心課程講師,以期為互聯網金融企業源源不斷的培養優秀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