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金融學業 > 互聯網金融長尾效應

互聯網金融長尾效應

發布時間:2021-01-03 22:45:42

互聯網金融對傳統銀行業影響有哪些

當今互聯網金融在我國發展迅速,對我國整個金融產業尤其是銀行業產生了巨大影響。先介紹互聯網金融的基本內容,進而簡述現今互聯網金融的發展對我國傳統銀行業的影響,並針對發展情況和具體現狀提出了幾點應對措施。
當前,我國金融創新業務蓬勃發展,支付寶、余額寶、網上銀行、雲金融等新興業務的受眾度越來越廣,由此逐步開啟我國金融探索的新模式——互聯網金融,它在國內的迅速發展將大眾帶入數據化、信息化、網路化的時代,甚至對生活方式改變產生了影響。互聯網金融因其快捷支付、操作方便等優勢,與傳統金融模式形成了鮮明對比,使金融業內展開激烈競爭,同時也對傳統的金融模式的發展造成了影響。 1互聯網金融的內涵 互聯網金融是藉助於互聯網技術、移動通信技術實現資金融通、支付和信息中介等業務的新興金融模式。它是一個新興的發展領域,使傳統金融行業與互聯網精神相結合。互聯網金融與傳統金融的區別不僅僅在於金融業務所採用的媒介不同,更重要的在於金融參與者深諳互聯網「開放、平等、協作、分享」的精髓,在通過互聯網實現資源共享的基礎上,使其成為一種新的參與形式,而不是傳統金融技術的簡單升級。 1.1互聯網金融的特徵 (1)技術需求水平高。互聯網金融模式下交易雙方可以通過互聯網進行直接的溝通和交易,它若要達到規模經濟,釋放出互聯網的成本優勢,必修要建立在大數據與雲服務的基礎之上。交易過程其中涉及到的在線支付全程電子化、數據收集、分析和處理等,都需要強大的計算機技術和網路技術作為支撐。 (2)受眾較多的普惠金融。互聯網金融模式下,無傳統中介、無壟斷利潤、無交易成本,交易雙方能夠在時空幾乎不受限制的前提下及時滿足自身交易需求,能夠讓更多人參與其中。中小企業融資問題和促進民間金融的陽光化、規范化,更可被用來提高金融包容水平,促進經濟發展。 (3)資源配置去中介化。第三方支付組織崛起,加速了金融脫媒的進程,使資金供給繞開商業銀行體系,直接輸送給需求方和融資者,貸款、股票、債券等的發行和交易以及券款支付直接在網上進行,市場有效性提高,去中介化明顯,這無疑是對傳統金融業的巨大挑戰。 (4)信息對稱。傳統銀行業主要經營信息不對稱業務,而互聯網金融模式下,信息交流更加暢通,交易雙方可以通過網路及時、全面的了解對方的資料,降低信息不對稱,從而使金融業減少信息成本和交易成本。同時,由於信息傳遞便利,對交易對手違約的情況也可以做及時有效的處理,以減少違約損失。 1.2互聯網金融的功能 (1)資源配置和平台功能。當前互聯網金融企業著眼於個人和小企業客戶,藉助掌握的龐大數據以及強大的數據處理技術,以更低的成本迅速發現客戶,了解其消費行為和信用等級,極大的促成小微金融交易的發生。在這個由互聯網創建的平台上,資金需求和供給雙方可以自由、靈活、便捷的交易,彼此能夠便利的掌握各方資料、更及時准確的獲得收益防範風險,從而提高了資源配置效率。 (2)支付功能。當前支付寶、財付通等第三方支付平台不斷發展壯大,極大便利交易雙方的交易進程,促進了互聯網金融的發展,同時也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商業銀行、傳統支付平台的地位。 (3)信息搜集和處理。互聯網金融模式下,人們利用「雲計算」原理,可以將不對稱、金字塔型的信息扁平化,實現數據的標准化、結構化,提高數據使用效率。 (4)價格發現。 互聯網金融模式下,資金的需求和供給雙方都直接在平台上彼此選擇,共同商議交易價格,實現了完全的交易自由化和市場化。隨著參與度的提升和交易額的進一步增加,金融機構能夠利用這一交易機制判斷市場利率走勢,找尋符合市場的價格,從而更加精確制定自由市場下的借貸利率和價格基礎,為日後實現真正的利率市場化積累經驗。 2互聯網金融對傳統銀行業的影響 2.1互聯網金融發展迅速,傳統銀行業出現生存危機 隨著互聯網金融的產生和不斷發展,其交易量和交易規模都有了極大幅度的增長,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其一,第三方支付交易量增長迅速。數據顯示,2013年上半年我國第三方支付企業交易規模(線上、線下交易規模總和)達到6.91萬億元,完成2012年全年交易量(104221億元)的66%,行業增速穩定(賽迪顧問數據)。2013年以來,第三方支付大力拓展新興行業的業務,其中支付寶與天弘基金聯手推出的余額寶,因為短短幾天內便帶來高達超過百萬級的客戶以及幾十億的銷售,令業內受到極大震動。2012年,互聯網支付總金額累計達到830萬億元。這些數據另一方面也表明,電子交易量與交易額的增長極大的擠佔了傳統金融業的交易份額。 其二,互聯網信貸規模迅速擴大。以阿里金融為代表的阿里巴巴集團為例,其在2012年完成貸款數額達40億美元,2013年更是累計貸款額達1500多億元,小微信貸的客戶數量有已經達到64萬,不良率不到1%(中國電子研究中心數據)。 其三,P2P網路貸款平台出現。自2011才出現的P2P貸款平台,目前已有上百家不斷發展壯大,其中以人人貸、拍拍貸最為典型。整個借貸過程中,資料與資金、合同、手續等全部通過網路實現,為金融業的發展提供了新的模式。 其四,互聯網企業業務擴展。現今眾多互聯網企業不只局限於第三方網路支付,而是藉助信息、數據的積累和技術的增強創新,不斷向融資領域擴張,未來可能沖擊傳統銀行的核心業務、搶奪銀行客戶資源、替代銀行物理渠道,顛覆銀行傳統經營模式和盈利方式。 短短幾年,互聯網金融的迅猛發展讓商業銀行面臨巨大的壓力。互聯網金融改變了傳統的金融模式,更加開放和透明,同時在信息對稱、傳遞、處理以及資源優化配置等方面都比傳統的銀行業更具優勢。它的出現和發展,無疑對傳統銀行業的生存帶來巨大挑戰。 2.2促使傳統銀行業服務內容、方式發生轉變 面對互聯網金融的巨大挑戰和沖擊,傳統銀行業勢必會在其業務內容和服務方式、渠道方面進行調整和轉變。客戶是商業銀行開展業務的基礎資源,針對日益成熟的互聯網平台,傳統商業銀行可以即發揮自身優勢,又創新開發新型支付、結算等服務方式,從而使得其在2.3使金融脫媒速度加快 傳統銀行業作為資金融通的借貸機構,其中介角色已逐漸不適應市場發展的狀況。而互聯網金融的發展則改變這一局面,加速金融脫媒的進程,削弱銀行的資金中介功能。互聯網金融只需有一個互聯網信息聯絡平台,資金的需求方和供給方在此信息中介上尋求有用信息,一旦達成交易協議,之後的融資交易都是由交易雙方自己完成,不再需要傳統銀行中介來促成交易。3傳統金融業的應對措施 3.1調整戰略,積極革新 互聯網金融模式的出現無疑對傳統銀行業尤其是大銀行提出了挑戰,同時也為小銀行的發展提供機會。傳統金融企業尤其是商業銀行,應該在激烈的競爭中擺正位置,積極創新,汲取互聯網金融在技術、客戶、時效、信息等方面的有利特點,並與自身傳統業務相結合,推出更多新興業務,開發電子銀行平台,在滿足客戶更多需求的同時形成優勢。從這一角度看,互聯網金融模式的出現也推動了傳統銀行業的運作模式,從而推動金融行業向更電子化、便捷化、信息化方向發展。 3.2拓展互聯網業務,實現服務升級 我國互聯網用戶規模巨大,已超過5億,這無疑是金融業巨大的客戶資源,互聯網也將是最有前景的交易平台。面對互聯網金融吸引廣大客戶的絕佳優勢,傳統商業銀行不僅可以開發互聯網新業務,吸引更多客戶,也可以通過互聯網實現服務升級,以更細致、便利的服務留住更多客戶。 通過互聯網拓展金融業務,使傳統物理網點優勢弱化,讓銀行不再局限於傳統的目標客戶群,而是吸引更多追求多樣化、人性化服務的中小企業及個人客戶參與各種金融交易。 3.3以數據、信息為根基,提升資源配置效率 互聯網金融模式下,通過資料庫和網路信用體系,使得信息快速傳遞,交易成本大幅減少,資源配置效率極大提高。對此,傳統的銀行業也需要加大對技術的研發,建立以信息、技術為支撐的資料庫,利用網路平台收集發布信息,藉助其優勢推動自身業務的發展和效率的提高,向數據驅動型銀行方向邁進。 3.4明確市場定位,強化專業化、差異化競爭優勢隨著金融界互聯網金融的興起、更多網路金融企業發展起來爭奪現有市場,傳統銀行業更要重新定義或鞏固自身市場定位和業務拓展方向,提供更專業化的服務,注重某一業務的擴展和深化,形成差異化競爭優勢。另一方面,應加強對客戶信息的收集和整合,針對不同風險偏好、信用水平的客戶設計不同金融產品並制定合理價格,讓目標客戶的需求得到最充分的滿足。同時要勇敢面對在專業化技能和水平上面臨的重大考驗和挑戰,最終建立絕佳競爭優勢。 3.5完善綜合化服務 盡管互聯網金融發展迅速、優勢顯著,但其主要目標客戶群體是小微企業和個人客戶,主營小額貸款業務,而傳統商業銀行則具有更雄厚的資金、廣闊的的客戶資源和發展經驗,基礎設施完善,網店分布廣泛,深得客戶的社會的認可與信任。經過數百年的發展,傳統銀行業逐步探索出一條提供綜合性金融服務的發展模式,這比僅靠效率、便捷取勝且業務單一的網路金融公司更具優勢。這些都是一個大銀行所具備的綜合素質。對此,面對互聯網金融的沖擊,商業銀行應繼續發揮自身的優勢,完善綜合化的服務體系,加強對客戶全方位金融需求的滿足。

② 互聯網的長尾現象是什麼

在互聯網和移動互聯網時代,在關注和獲取信息的成本急劇下降的情況下,眾多產品容易產生長尾市場。長尾市場也稱之為「利基市場」。菲利普·科特勒在《營銷管理》中給利基下的定義為:利基是更窄地確定某些群體,這是一個小市場並且它的需要沒有被服務好,或者說「有獲取利益的基礎」。這種利基產品一旦集合起來可以形成一個龐大規模市場,即一個極大極大的數乘以一個相對較小的數仍然可以得到一個極大極大的數。這一現象在互聯網金融方面初步凸顯。

網上支付和網上銀行的用戶規模龐大是互聯網金融產品長尾市場的基礎。截至2013年6月,網上支付和網上銀行的用戶規模分別達到2.44億和2.41億,使用率達41.4%和40.8%。傳統銀行等金融機構重點關注的是部分「VIP」客戶,「無暇」顧及在規模龐大的普通用戶。從網民月收入來看,網上購物、網上支付和網上銀行用戶絕大多數屬於這種普通用戶,在傳統的理財等金融業務上無緣獲取較高收益。
隨著互聯網發展,特別是移動互聯網發展,改變了用戶獲取金融信息的方式,金融供需信息幾乎完全對稱,從而使P2P融資成為可能,並且在最近幾年快速發展。P2P融資表現在於:個人可利用「碎片化」的資金能參與以前只有大量資金才能參與項目,獲取較高的收益。這種資金的「碎片化」是互聯網金融重要特點之一。

若把網民的「碎片化」資金以某種方式整合起來,將形成規模巨大的長尾市場。據阿里介紹,支付寶平均每個賬戶的余額僅有幾百元,余額寶目的在於將這些「散錢」聚集起來。從余額寶上線後18天累計用戶數達251.56萬,累計轉存超66億元。這也是互聯網金融長尾市場最為確切的體現。
另外,移動互聯網時代,將信息和上網時間等眾多東西「碎片化」,若將碎片化的東西聚集起來,能匯集成巨大的商業價值。例如據CNNIC調查顯示:雖然手機上網碎片化特點突出,但中國手機網民平均每周上網時長已達11個小時以上,若乘以手機網民規模4.64億,手機周上網時長總計已超過50億個小時。一旦移動互聯網與金融結合起來,將能產生的金融利基產品種類的長尾比我們想像的要長,並能體現出廣泛性與個性化,如何有效的開發這條長尾,形成規模巨大的長尾市場,是未來移動互聯網金融所需要考慮的問題。

③ 互聯網時代三大特徵是什麼

一、是在生產領域,越來越突出以用戶為導向的個性化和智能化設計

『互聯網+』正是信息化與工業融合發展的進一步延伸,包括產業互聯網和企業互聯網。」  「互聯網+傳統產業」的融合將極大地改變人們的生產、工作和生活方式,成為創新驅動發展的新引擎和新常態。周子學向記者展示了「互聯網+傳統產業」

過去幾十年以數字化和網路化為主的生產模式將逐漸轉變為智能化生產和設計。智能化要求能自動執行程序、具備可編程可演化的系統。如無人駕駛汽車、智慧傢具等。德國提出的工業4.0,其特徵也是智能化。未來智能化產品將為發展新一代信息技術提供巨大的市場。

二、是在銷售領域,線上線下一體化是主要趨勢

企業應充分利用線下資源的優勢,拓展線上平台,並將線下的物流、退貨等業務流程進行線上管理,最終實現線上線下一體化管理、營銷一體化。物流交付平台和信息集成交易平台的建立將是產業互聯網發展的一個重要方向。

三、是融資體系發生改變,突出表現是互聯網金融的蓬勃發展

金融長期受體制因素的限制,導致結構失衡,明顯體現在20%的大企業客戶佔用了80%的金融資源,銀行借貸動力不足,眾多中小微型企業得不到有效的金融服務。

(3)互聯網金融長尾效應擴展閱讀

「互聯網+」不僅正在全面應用到第三產業,形成了諸如互聯網金融(ITFIN)、互聯網交通、互聯網醫療、互聯網教育等新業態,而且正在向第一和第二產業滲透。

「互聯網+」行動計劃將促進產業升級。首先,「互聯網+」行動計劃能夠直接創造出新興產業,促進實體經濟持續發展。互聯網+行業能催生出無數的新興行業。比如,互聯網+金融激活並提升了傳統金融,創造出包括移動支付、第三方支付、眾籌、P2P網貸等模式的互聯網金融,使用戶可以在足不出戶的情況下滿足金融需求。

其次,「互聯網+」行動計劃可以促進傳統產業變革。「互聯網+」令現代製造業管理更加柔性化,更加精益製造,更能滿足市場需求。最後,「互聯網+」行動計劃將幫助傳統產業提升。互聯網+商務=電商,互聯網與商務相結合,利用互聯網平台的長尾效應,在滿足個性化需求的同時創造出了規模經濟效益。

「互聯網+」行動計劃將重點促進以雲計算、物聯網、大數據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術與現代製造業、生產性服務業等的融合創新,發展壯大新興業態,打造新的產業增長點,為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提供環境,為產業智能化提供支撐,增強新的經濟發展動力,促進國民經濟提質增效升級。

④ 互聯網金融借力大數據玩轉風險控制

互聯網金融借力大數據玩轉風險控制
近兩年,金融行業內競爭在網路平台上全面展開。大數據時代,這種競爭說到底就是「數據為王」。為什麼大數據在互聯網金融領域扮演著如此重要的角色?業內人士認為,「互聯網+金融」具有共享性,提供了「大數據」和更充分的信息,即通過更完善的價格信號,幫助協調不同經濟部門非集中化決策。
信息占據核心地位
信息占金融市場核心地位。金融市場是進行資本配置和監管的一種制度安排,而資本配置及其監管從本質上來說是信息問題。因此,金融市場即進行信息的生產、傳遞、擴散和利用的市場。
在「互聯網+金融」時代,信息的傳遞和擴散更加便捷,信息的生產成本更為低廉,信息的利用渠道和方式也愈發多元化,從而越來越容易實現信息共享。這種共享不僅包含著各類不同金融機構之間的信息共享,而且包含著金融機構與其他行業之間的信息共享、金融機構和監管機構及企業間的共享等。
信息共享並由此形成的「大數據」,降低了單個金融機構獲得信息、甄別信息的成本,提高了信息利用的效率,使信息的生產和傳播充分而順暢,從而極大地降低了信息的不完備和不對稱程度。「大數據」不僅使投資者可以獲取各種投資品種的價格及影響這些價格的因素的信息,而且籌資者也能獲取不同的融資方式的成本的信息,管理部門能夠獲取金融交易是否正常進行、各種規則是否得到遵守的信息,使金融體系的不同參與者都能作出各自的決策。
正確看待大數據徵信
互聯網金融的發展帶火了P2P市場,也折射出風控體系建設的缺失。P2P跑路現象主要原因就是風控缺失,體現在「重擔保、輕風控」和「重線上風控、輕線下調查」。
當前,多數P2P平台「重擔保、輕風控」的思路是不正確的,擔保是外界因素,風控是內在因素,一味強調用外在的因素而不解決自身的問題,不可能實現良好運轉。互聯網金融的風險管理不在規則之中,而在互聯網和金融雙重疊加的對象之中,其最基本的風險邊界應是保證投資者的資產安全。守住了安全底線,這些平台才能健康成長。所以,P2P平台根本的安全底線還在於加強自身對象的風控。
另一方面,風控分為貸前、貸中、貸後風控。目前有些P2P平台從最開始的貸前風控就缺失,貸前風控最重要的是要實現「線下調查」,即通過線下實地走訪和考察,對客戶信息進行交叉驗證和真實性驗證,包括對借款人銀行流水、徵信報告、財產證明、工作證明等的審查,通過審查評估借款人還款能力。這些線下風控是不可或缺的,不能迷信或過分誇大「互聯網+」的效率和普惠,線上的大數據和線下的實地考察必須結合。
基於大數據、個人徵信的風控手段已有很多,大數據徵信是實現P2P風控的創新路徑。但是也需要正確看待,既不能要求大數據徵信一步登天,一下子帶來質的改變;也不能風聲鶴唳,一有創新就以各種名義圍追堵截,而需要給予更多理性的包容和試錯的空間,在漸進創新中不斷完善大數據徵信體系。
目前存在的困難:
一是數據的虛擬性和「信息噪音」。雖然大數據及其分析提高了信息獲取的數量和精度,但由於虛擬世界中信息大爆炸造成的「信息噪音」,導致交易者身份、交易真實性、信用評價的驗證難度更大,反而可能在另一層面更強化信息不對稱程度,也更容易存在信息壟斷。
二是信用數據關聯的不確定性。信用數據是多樣化的,包括朋友信用、愛情信用、事業信用等。所謂忠孝不能兩全,一個對朋友忠誠的人不一定對事業忠誠。對事業或工作忠誠,也不一定能說明他的金融信用好。大數據通過日常信用來判斷金融信用會出現偏差。
三是「數據孤島」不能實現數據共享。互聯網平台具有強烈的規模效應,平台越大越容易產生數據,越容易使用數據。例如,阿里小貸主要通過賣家累計的海量交易信息及資金流水,也可通過大數據的分析在幾秒內完成對商家的授信。但是,阿里小貸的數據,不可能提供給其他公司使用。因此,下一步應推動數據的整合和共享。
玩轉大數據風控系統
傳統的風控模式更多關注的是靜態風險,對風險進行預判。而P2P市場讓越來越多的傳統金融企業轉型互聯網金融,大數據技術要對風險進行實時把握,要做到兩點:大數據和雲計算結合以及大數據的流處理模式。
大數據和雲計算結合,實現了實時監控。雲計算為大數據實時把握提供了硬體基礎,可以實現秒級的數據採集、分析和挖掘。流處理模式實現了靜態風險和動態風險的有效結合。一種人習慣先把信息存下來,然後一次性地處理掉,也叫批處理,如定期處理過期郵件;另一種人喜歡信息來一點處理一點,無用信息直接過濾掉,有用的存起來。後者就是流處理的基本範式,實現了實時監控。
怎樣才能針對企業自身的發展和業務方向,玩轉大數據風控系統,使其發揮到最大作用?我認為,要關注「大眾數據」。要意識到互聯網「長尾效應」的作用,互聯網環境下「得大眾者得天下」,關注大眾數據,要了解大眾心態,在歸屬感、成就感和參與感上下功夫。
還要將業務驅動轉向數據驅動。理解數據的價值,通過數據處理創造商業價值,看似零散的數據背後尋找消費邏輯。此外,還應改造公司數據相關的IT部門,將其從「成本中心」轉化為「利潤中心」,充分認識大數據是核心競爭力,重視其挖掘和預測的能力。
當然,實時大數據風控還需要很多方面的探索,如何藉助大數據建立全生命風控體系,形成貸前、貸中、貸後流程管理系統和決策系統。另外,還需加強信用數據相關性研究和量化模型的開發,金融信用(主要指借貸數據)可獲得性比日常信用數據難,以金融信用為中心,通過日常信用,構建個人信用評估體系。

⑤ 互聯網十金融未來潛力有多大

果將所有主題行業今年以來的收益率從高到低進行排序,很可能在前幾名當中看到互聯網金融的身影。回顧互聯網與金融的「牽手」歷程可以發現,每個階段都建立在廣大用戶群和實實在在的用戶需求之上。
互聯網以及移動互聯技術的成熟,為依託於互聯網技術平台的一系列衍生服務業提供了技術可能;隨著人們越來越信賴和依賴於網上購物,以淘寶、京東等為代表的一大批電子商務網站迎來蓬勃發展;得益於電商的繁榮,第三方支付業務發展迅速;因為有了第三方支付業務,相關的電子賬戶也引出了一系列理財、融資業務;最終迎來綜合個人貸款、保險、徵信等多元化金融業務的互聯網金融的興起。
我國擁有眾多的網民數量以及廣大渴望精準金融服務的小微企業,這些為互聯網金融的發展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與互聯網的發展歷程相比,互聯網金融的成長速度可謂快得驚人。2013年可謂是互聯網金融元年,那時候的業態以在線理財產品銷售渠道的形式為主。而僅時隔一年的2014年就有了互聯網券商這一新興業態,因其業務發展空間的成倍擴大,相應帶來的是相關公司股價的快速增長。如今,進入2015年,又出現了以微眾為代表的互聯網銀行,以及互聯網保險等一系列新興業態的萌芽。無論從資本市場的表現,還是從業態發展、演變和興起的速度來分析,互聯網金融無疑正處在快速成長的高速路上。
伴隨著互聯網金融高速成長的,是其很強的發展可持續性。我國金融機構的定價機制、運營機制不完全是市場化,導致資源無法最有效配置,而互聯網金融自下而上地推動了市場化。從客戶分類的角度看,以銀行為主的傳統金融機構的服務對象主要是大中型客戶群體,而針對眾多小微企業和個人的金融服務卻顯得缺乏。互聯網金融正憑借其「草根」和「親民」的優勢,為小微客戶群提供信貸、理財等一系列金融服務。在我國這個人口基數大、長尾效應顯著的市場上,致力於挖掘長尾價值的互聯網金融行業將分享巨大的市場空間。而且,今年以來已有諸多政策利好互聯網金融創新。年初央行首發8張個人徵信牌照;銀監會成立普惠金融部,引導P2P行業良性發展。
展望未來,目前傳統金融機構所能提供的所有線下金融服務,未來或將被搬上互聯網。擅長用戶體驗和用戶數據分析的互聯網金融,將有潛力延展出更為先進的服務模式。

⑥ 互聯網+ 對於產業升級有那些影響,是對傳統產業的沖擊嗎

很高興回答您的問題。
「互聯網+」不僅正在全面應用到第三產業,形成了諸如互聯網金融(ITFIN)、互聯網交通、互聯網醫療、互聯網教育等新業態,而且正在向第一和第二產業滲透。
「互聯網+」行動計劃將促進產業升級。首先,「互聯網+」行動計劃能夠直接創造出新興產業,促進實體經濟持續發展。互聯網+行業能催生出無數的新興行業。比如,互聯網+金融激活並提升了傳統金融,創造出包括移動支付、第三方支付、眾籌、P2P網貸等模式的互聯網金融,使用戶可以在足不出戶的情況下滿足金融需求。其次來說
互聯網+」行動計劃可以促進傳統產業變革。「互聯網+」令現代製造業管理更加柔性化,更加精益製造,更能滿足市場需求。最後,「互聯網+」行動計劃將幫助傳統產業提升。互聯網+商務=電商,互聯網與商務相結合,利用互聯網平台的長尾效應,在滿足個性化需求的同時創造出了規模經濟效益。
「互聯網+」行動計劃將重點促進以雲計算、物聯網、大數據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術與現代製造業、生產性服務業等的融合創新,發展壯大新興業態,打造新的產業增長點,為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提供環境,為產業智能化提供支撐,增強新的經濟發展動力,促進國民經濟提質增效升級。
所以是沖擊還是升級,相信您會有自己的理解

⑦ 長尾市場如何成為網路營銷的新空間

6年前,英國紀錄片《觸及巔峰》(又名《冰峰168小時》)以其超高的票房轟動了整個影壇,榮獲了年度英國電影電視藝術學院最佳影片大獎,並被譽為「英國票房史上最成功的紀錄片」,觀眾們更是不約而同地將其評為 「歷史上最佳的10部登山電影」,一時間,所有的光環都像這部電影迎面撲來,有些人會好奇,這到底是為什麼?

圖1-3-1 長尾市場成為網路營銷的新空間

事實上這是根據一部暢銷圖書改編成的紀錄片。這本同名書《觸及巔峰》早在1998年就紅極一時,百萬的銷量使其成功登上了《紐約時報》,更是在暢銷榜上高居榜首達14周之久,幾乎破了歷史記錄。

但是,人們驚訝的並不是這本書取得了多大的成功,而是這本書的出版日期竟然還是1988年,已經10多年過去了?為何一本早已被人遺忘在角落的書再度火爆起來?

長尾理論VS 二八定律

圖1-3-2 長尾理論示意圖

長尾理論,英文名The Long Tail,是當今商界的熱門詞彙,更是網路時代新興的一種理論。提出者是美國人克里斯·安德森。長尾理論是指,由於成本和效率的因素,當商品儲存流通展示的場地和渠道足夠寬廣,商品上產成本急劇下降以至於個人都可以進行生產,並都會有人買,這些需求和銷量不高的產品所佔據的共同市場份額,可以和主流產品的市場份額相提並論,甚至遠超其市場份額。

簡單的說,所謂長尾理論是指,商業和文化的未來不在於傳統需求曲線上那個代表「暢銷商品」的頭部;而是那條代表「冷門商品」經常為人遺忘的長尾。

事實上,長尾理論最早出現在網路音樂下載中,而現如今,它卻延伸到了整個商業領域及社會體系中。

圖1-3-3 最理想長尾定義三個關鍵點

最理想的長尾定義三個關鍵點:

1) 熱賣品向利基市場(Niches)的轉變;

2) 富足經濟( The economics of abundance );

3) 由小市場聚合而成的大市場(Super Markets)。 Google就是一個典型的「長尾公司」,將出版商和廣告的「長尾」商業化的過程就是其成長過程。舉個簡單的例子,可以說,AdSense占據了Google的大半個江山,其主要客戶都是一些小型網站和個人,而相對於普通的廣告商來說,它所能帶來的價值微不足道。而Google卻改變了這一現狀,它通過為其提供個性化廣告服務的定製,將這一小群體匯聚起來,形成一個大的循環經濟體系,不斷為自己創造著客觀利潤。如今,Google被譽為「最有價值的媒體公司」。

圖1-3-4 長尾理論VS二八定律

然而,「長尾理論」卻被業界認為是對傳統「二八定律」的徹底顛覆。二八定律也叫巴萊多定律,發明者是19世紀末20世紀初義大利經濟學家巴萊多。二八定律是指在任何一組東西中,最重要的只佔其中一小部分,約20%,其餘80%的盡管是多數,卻是次要的,因此又稱二八法則。

事實上,在沒有長尾理論之前,人們一直習慣用二八定律來界定主流,由此來計算投入產出比。但是,要知道「20%的人口享有80%的財富」只是一個模糊的概念,並不是一個准確的數據,它只是代表著一種不平衡的關系。同理,少數佔主流的人或事可以產生重大影響,好比在市場經濟中,企業為了提高自身效率,總是把投入放在有80%消費者去購買的20%的主流產品上,並大力維護購買了那80%產品的20%的主流消費者。這其中,80%就是長尾。

無論如何,當今市場經濟中,人們更看重的是「長尾效應」,而網路營銷則改變了從前那種為了一己利潤廝殺得昏天暗地的局面,網路營銷使得99%的產品都有銷售的幾率,因此,市場曲線中那條長長的尾部終於可以咸魚翻身,成為新的利潤增長點。

「長尾巴」從何而來?

圖1-3-5 長尾理論產生原因

電子商務引導趨勢

在網路營銷還沒有出現之前,電子商務是全球網路領域中最早引入的概念之一,但發展至今,B2C平台卻一直沒有成為我國網路領域的「大哥大」,甚至是一向堅持己見的亞馬遜也不過如此,甚至貝塔斯曼剛剛撤離了中國市場。因此,我國的電子商務還面臨著許多的「先天不足」,同時這裡面也隱藏著一個巨大的「長尾」。所以,我國的綜合網路事業要想長足發展,就必須引入長尾理論。

狼群分工必然產物

曾有一位專業人士將網路營銷比作是狼群分工,這一理論非常有意思。狼群好比存在著既競爭又合作關系的商家們,而獵物則是消費者,狼群在襲擊獵物時除了戰略嚴謹外,還有一套自己的『執行方針』:頭狼勞苦功高,自然要分到第一道餐。而那些戰鬥力次之但是正呈上升趨勢的小狼們則將奄奄一息的獵物分肢瓦解,甚至瓜分得連骨頭都不剩。很顯然,如果長此以往,必然要導致異常內戰,狼群拼個你死我活對誰都沒有好處,不是狼群同歸於盡,便是勝者為王敗者為寇,這對網路經濟的發展是十分不利的。因此,唯有利用長尾理論,發掘那些隱藏的「長尾」,不斷創新為企業創造價值,才不會導致內戰的局面,而是共同進步。

長尾價值幾何

圖1-3-6 長尾理論價值概括圖多方受益

除了Google那捍衛不動的長尾價值外,中小型網站網路營銷的長尾價值同樣不容小覷。據調查,近幾年中國長尾網路營銷市場年增長率將高達50%以上。這使得廣告商,廣告主,網站三方都受益匪淺。

網路營銷新出路

在我國,由於市場經濟,金融政策以及用戶習慣等方面的限制,網路營銷作為新的營銷模式還不能夠完全獨當一面。但是,企業完全可以利用長尾理論為自己出謀劃策,並以網路營銷為載體,結合消費者的消費習慣不斷創新,就像開篇提到的《觸及巔峰》一樣,哪怕是經過了歲月的沉澱甚至快被人遺忘,但是在「長尾效應」的趨勢下,依然可以喚醒人們買單的慾望。

網路媒體新時尚

長尾現象對於網路媒體的沖擊力更為強大,體現較為明顯的當屬時下最火熱的博客了。其實,博客的雛形不過是網路日誌,後來經過一系列的演變,新式功能源源不斷地出現,於是最終成為了博客。博客一經推出,便顛覆了網路日誌光景慘淡的局面。博客不但可以用作個人日記抒發感情,記錄生活瑣事,更可以做網路營銷賺錢。另外,當下較為受歡迎的是明星博客居多,於是博客也成了明星的活躍基地,更成了他們的免費宣傳基地。

從博客整體模式來看,明星博客,熱門博客自然能吸引眼球,但畢竟大多數的還是訪問量不超1000的草根博客,所以在此便隱藏著一個「長尾」,一旦這個「長尾」中的某一事件被人們瘋狂轉載,評論,這個「長尾」便會釋放不可取代的巨大能量。

長尾關鍵詞與SEO優化

在長尾效益的時代,長尾理論對於搜索引擎優化中的關鍵詞策略非常有用。也就是說,長尾關鍵詞不但能為網站帶來高訪問量,而且由長尾關鍵詞檢索所形成的顧客轉化率會更高。例如,檢索詞「SEO」與「北京SEO」相比,後者的檢索詞更加容易轉化成該網站的客戶。這正是長尾關鍵詞與SEO優化的密切聯系。而SEO同樣是網路營銷中的關鍵部分,因此,商家有必要對長尾關鍵詞進行優化。

那麼,如何做好SEO優化之長尾關鍵詞呢?

圖1-3-7 優化長尾關鍵詞四法

方法一:創造新長尾

其實現如今的許多網路流行語都是由長尾關鍵詞演變而來的。無論網路更替如何迅速,總是會有一些沒有被挖掘到的但是即將火爆登場的長尾關鍵詞存在。所以,這時就需要商家的創造性和能動性去發現它們,永遠不要懷疑自己的創新能力已枯竭,長尾關鍵詞永遠沒有最好,只有更好。只要你敢想,就能夠藉助網路讓自己的長尾關鍵詞壟斷各大搜索引擎市場。

方法二:改造舊長尾

如今商家對於關鍵詞的競爭異常激烈,就連長尾關鍵詞的競爭也非常慘烈。競爭少不了對手,而我們都知道的一點,要想戰勝對方就要知己知彼。所以企業應全面了解自己和對手的長尾關鍵詞,從而從對方長尾關鍵詞中的弱點下手,虛實結合進行改造,讓對手甘拜下風。

方法三:熱度長尾控

在選擇關鍵詞之前要瀏覽同行業的相關網站對長尾關鍵詞進行考察。例如,我們以「瘦身」這一關鍵詞為例,當你在網頁的搜索框里輸入「瘦身」後會出現一個下拉列表,在這些列表中的關鍵詞就是長尾詞。由其先後順序可以判斷出長尾詞在某一時期的熱度。還可以到淘寶網搜索相關排名,看看哪些詞最受人們歡迎,最後將這些數據結合在一起,找到最熱的長尾詞,這樣自然而然網站的轉化率就會提高。

方法四:心理學長尾

通常做網路營銷的人還會研究一些心理學,畢竟,只要掌握了消費者的心理,網路營銷便成功了一半。由於關鍵詞不只是一個,在選擇好主要關鍵詞後,由關鍵詞延伸出來的詞就要做心理學的分析研究。還是以「瘦身」一詞為例,通常人們都希望自己快速瘦身,卻常常因此忽略了健康。所以,我們便可以圍繞綠色瘦身與健康瘦身的概念進行概括。這樣的長尾關鍵詞更容易讓消費者接受。新空間里的新長尾

網路的更替具有即時性,而網路營銷的模式也在隨之不斷變化,迎來了自己的新空間。因此,「去其糟粕,取其精華」變成了企業人追求的那個「新長尾」。 長尾理論曲線圖新認知:

圖1-3-8 長尾理論新認識

以本節1-1-1圖為例,在長尾曲線圖中,頭尾相連並始終相對獨立而統一存在。頭部代表傳統營銷模式的貨幣經濟,尾部則是代表網路營銷的非貨幣經濟。二者始終都是一個有機聯系的整體,貫穿這一整體的則是消費者的需求。

長尾理論標志著當今的網路營銷市場正從「買方市場」走向「富足經濟」。買方市場使得消費者有更大的選擇空間,真正實現「買家做主」。而富足經濟則體現的是更多的隨意性,創造性,這就意味著非必須的消費者會越來越多。這種局勢下的長尾理論便有了更多的存在價值,甚至達到人人皆可做小生意的目的,當這些小生意聚集在一起變成了一筆充滿無限可能的大生意。其結果造福的是所有人。

長尾理論打造新營銷:

如果說博客營銷是網路營銷的一種,那麼微博營銷則是當下最為流行的一種網路營銷手段了。不管是大牌明星還是普通用戶無人不「圍脖」。「今天,你微博了嗎?」逐漸成了時尚主流。以最火爆的新浪微博為例,近日女星姚晨的新浪微博排名第一,300多萬的人氣為姚晨贏得了大量關注度。事實上,那些300多萬中的「多」便是無限可能的「長尾」,這個長尾可以繼續蔓延使300萬變成400萬,而這期間,對於當事人而言,又會盈利多少不想可知。總之,長尾理論不僅有利於網路營銷,更能打造出新的網路營銷模式,這一點是值得企業人思考的。

閱讀全文

與互聯網金融長尾效應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天高科國際貿易 瀏覽:896
都勻經濟開發區2018 瀏覽:391
輝縣農村信用社招聘 瀏覽:187
鶴壁市靈山文化產業園 瀏覽:753
國際金融和國際金融研究 瀏覽:91
烏魯木齊有農村信用社 瀏覽:897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ipo保薦機構 瀏覽: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葯材種植產業發展規劃 瀏覽:748
博瑞盛和苑經濟適用房 瀏覽:708
即墨箱包貿易公司 瀏覽:720
江蘇市人均gdp排名2015 瀏覽:279
市場用經濟學一覽 瀏覽: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瀏覽:59
中國金融證券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4
國內金融機構的現狀 瀏覽:255
西方經濟學自考論述題 瀏覽:772
汽車行業產業鏈發展史 瀏覽:488
創新文化產業發展理念 瀏覽:822
國際貿易開題報告英文參考文獻 瀏覽:757
如何理解管理經濟學 瀏覽: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