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新華-道瓊斯國際金融中心發展指數」45個金融中心城市是
新興經濟體國際金融中心的機遇
「變革」一詞,最適合描述當前國際金融中心的新格局。紐約、倫敦等傳統的金融中心雖然依然占據霸主地位,但在金融危機之後,地位已經受到明顯的挑戰,相比歐美老牌金融中心,亞太地區金融市場雖然起步晚,發展時間短,但發展速度上卻很快。
新出爐的報告體現了這種變革和機遇。比如,排名前十的城市中,亞太地區最多,占據了5個席位。而對新興經濟體的金融中心的信心測試表明,世界對於金磚國家金融中心的發展能力普遍看好。
「生長著」的潛在力量
變革體現成長的力量,成長帶來變革的機遇。與以往的國際金融中心排名不同,報告更加註重和體現了國際金融中心城市競爭和發展能力的強弱。從客觀指標評價看,成長發展能力前十個城市,更是以新興經濟體國際金融中心為主,上海、迪拜、深圳成長發展能力均排在前十,其中成長發展能力最強的3個城市上海、香港、北京均屬於中國。
摩根士丹利全球機構證券業務聯合總裁科姆·凱勒赫也表示,西方經濟已趨於穩定,但經濟弱勢仍將存在,可持續性尚未明朗,而新興市場的增長仍會非常強勁,潛在的成長力量也讓全球的受訪者對新興經濟體的金融中心充滿信心。
「新座次」背後的距離
在金融市場、成長發展、產業支撐、服務水平和綜合環境五個分項指標中,除了在成長發展因素方面,新興金融中心優勢明顯之外,其他幾個因素均比較落後。以權重最重的「金融市場」這一指標來看,其前六名分別為,倫敦、紐約、東京、香港、巴黎、法蘭克福,無論是在資本市場、外匯市場和保險市場、銀行市場的評價,這些城市的金融市場都具有較好的聲譽和較強的實力。在金融服務水平和綜合環境方面,新興經濟體城市與其他國際金融中心差距更大。以金磚國家的五個金融中心城市為坐標,在金融服務水平方面,僅有上海進入前20名。
「一個城市要成為金融中心,除了經濟發展的需要之外,在很大程度上還取決於法制的完善、人才的積聚、金融機構的布局、金融創新的能力和資本市場的深度等軟環境。」芝加哥期權交易所(CBOE)董事總經理鄭學勤表示,這些正是新興的金融中心所欠缺的。
Ⅱ 標普道瓊斯納入a股意味著什麼
A股市場近年來的國際地位開始明顯提升,這實際上意味著A股市場在國際大舞台的專話語權正逐漸增屬強。
考慮到部分外資限制、衍生品仍不足等因素,標普道瓊斯目前先按照每家A股公司浮動調整市值的25%納入其指數體系,25%納入後,A股在標普全球指數、標普新興市場指數、標普中國指數、道瓊斯全球指數中的權重分別為0.7%、6.2%、16.7%、0.6%。
對於全球主要指數編制公司而言,宣布納入A股的行為,或多或少反映出它們對A股投資價值的認可。同時,考慮到目前中國屬於全球第二大經濟體,中國股市的總市值則處於全球前三名的位置,其全球體量與影響力非常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