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金融學業 > 金融專業論文發表寫作技巧

金融專業論文發表寫作技巧

發布時間:2021-01-02 14:58:57

『壹』 金融類論文有哪些寫作技巧

社會環境描寫從狹抄義上說,社會環境是指人物活動的處所、背景、氛圍等;而從廣義上說,是指一定的歷史時期的社會生活、人際關系的總和。
社會環境描寫應該注意幾點:
1、必須具有鮮明的時代色彩。我們所處的時代常常塑造出不同的人物形象,比如很多典型的世紀新人,新新人類,都是在特定的時代背景中產生的。

『貳』 金融學專業論文的寫作思路如何開始。如果要達到在專業核心期刊上發表的標準是什麼

金融學在古代不是獨立的學科。如在中國,一些金融理論觀點散見在論述「財貨」內問題的各種典籍中。它容做為一門獨立的學科,最早形成於西方,叫「貨幣銀行學」。近代中國的金融學,是從西方介紹來的,有從古典經濟學直到現代經濟學的各派貨幣銀行學說。
金融學研究的內容極其豐富。它不僅限於金融理論方面的研究,還包括金融史、金融學說史、當代東西方各派金融學說,以及對各國金融體制、金融政策的分別研究和比較研究,信託、保險等理論也在金融學的研究范圍內。

在金融理論方面主要研究課題有:貨幣的本質、職能及其在經濟中的地位和作用;信用的形式、銀行的職能以及它們在經濟中的地位和作用;利息的性質和作用;在現代銀行信用基礎上組織起來的貨幣流通的特點和規律;通過貨幣對經濟生活進行宏觀控制的理論,等等。

『叄』 金融專業,畢業論文寫什麼好,最好有題目

1、基於P2P網貸的互聯網金融行業研究

2、當前我國P2P網貸內部風險管理問題研究

3、個人住房抵押貸款抵押物風險探究

4、中信銀行對公信貸貸後風險管理研究

5、建立存款保險制度對我國銀行業的影響及應對措施

6、××省農業保險發展問題研究

7、小微企業融資困難問題及其對策研究

8、在中國推行以房養老的障礙及對策分析

9、個人住房抵押貸款違約風險管理分析

10、××省農村信用社操作風險研究

11、中小銀行支持小微企業發展策略研究

12、P2P平台與小微企業融資合作可持續性的探討

13、互聯網消費金融發展研究

14、我國商業銀行汽車金融業務的發展路徑分析

15、中小企業私募債信用風險及對策分析

(以上選題由學術堂整理提供)

『肆』 金融專業畢業論文怎麼寫最好有範文!要求4000字以上!

摘 要:我國的股票市場經歷了十幾年的浮浮沉沉,已經日益發展壯大,成為國民經濟中不可或缺的一個重要部分,被稱作經濟的「晴雨表」。作為為我國政府宏觀調控重要手段之一的貨幣政策,目前由於存在傳統渠道弱化和傳導機制不暢等問題,對經濟的調控效果受到明顯制約。隨著股票市場的蓬勃發展及其與國民經濟的聯系日益密切,貨幣政策的實施必然影響到股票市場的走勢和發展。本文在對貨幣政策和股票市場作相關基本概念分析的基礎上,從貨幣供應量、利率、 銀行同業拆借利率三個方面對我國貨幣政策與股票市場發展的相關性進行了分析,並就提高我國股票市場貨幣政策傳導效率提出了一些意見。
關鍵詞:貨幣政策 股票市場 傳導機制
Abstract: Through more than ten years development of stock market of China, it has grow up day by day and become an indispensable important part in national economy, which is called the economic "barometer". The monetary po1icy, as one of the significant means for macroeconomic readjustment in our country, has been found apparently restricted in its role in recent years, e to traditional channels fading and transmission mechanism impediment.With vigorous development of the stock market, which is linked more closely with the national economy, the implementation of monetary policy inevitably influences its trend. This text does the brief summary to the monetary policy and stock policy at first, analyz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tock market and monetary policy from currency supply, interest rate and interbank offered rate. Puts forward some advice to improving the efficiency of the stock market in transmitting the monetary policy.

Keywords: monetary policy; stock market; the transmission mechanism
引 言
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全球經濟金融結構演變的一個突出趨勢是以股票市場為核心的資本市場得以持續發展,隨著世界范圍內股票市場規模的不斷擴大,股票市場對國際經濟、國內經濟的影響也迅速加大。作為現代市場金融經濟的主要宏觀調控手段,貨幣政策對於熨平經濟波動、促進一國經濟金融的良性持續平穩發展已舉足重輕。當然,貨幣政策與經濟金融的具體演進態勢是相互作用、互為影響的,貨幣政策的運用會對經濟金融的發展造成巨大影響,反過來經濟金融格局的演變也必定會作用於貨幣政策,引起貨幣供求、貨幣政策傳導機制乃至政策效果的變動,所以無論如何貨幣政策的制定都必須以現實的經濟金融結構為前提和條件,否則貨幣政策可能將受到極大的制約甚至出現錯誤決策,從而對經濟金融的發展造成巨大動盪。中國加入WTO之後,如何維持本國金融系統的穩定,以及如何提高國內金融系統配置貨幣資源的經濟效率等問題的理論闡述和政策含義已經是國內經濟理論界和政府相關部門關注的重點。
一、基本理論解析
(一)貨幣政策相關理論解析
貨幣政策是貨幣當局或中央銀行為實現宏觀經濟調控目標而採用各種方式調節貨幣供應量和貨幣運行環境,並以此影響宏觀經濟變數的方針和政策總稱。貨幣政策實際上是中央銀行通過貨幣政策工具對宏觀經濟進行控制的別稱,它是一個國家經濟政策的重要構成部分,服從於總的經濟政策的要求。
第一,貨幣政策目標。貨幣政策目標是貨幣政策所包含的首要內容,它包含兩個層次的內容:最終目標和中介目標。最終目標是指貨幣政策在一個較長時期內所要達到的最終目的與要求,它的確立與經濟社會所發生的經濟問題密切相關中介目標應具有可測性、可行性、相關性等條件,它是指為了達到最終目標,貨幣當局必須先掌握的一些指標,這些指標在一定時期內應達到一定數值。
貨幣政策作為宏觀經濟政策之一,通常有四大最終目標:物價穩定、充分就業、經濟增長和國際收支平衡,它們的提出和確立是經濟形勢變化和經濟政策轉變的結果。對於貨幣政策中介目標,各經濟學派理論分歧頗大,遠未取得一致意見,但實際操作機制中,西方貨幣當局主要以利率和貨幣供應量作為貨幣政策中介目標。
第二,貨幣政策工具。貨幣政策工具是指貨幣當局用以控制貨幣供給量和貨幣運行環境,並經由中介目標去逼近最終目標所藉助的方法和手段。貨幣政策工具分為兩大類:一般性貨幣政策工具和選擇性貨幣政策工具,前者指以整個商業銀行系統的資產運用與負債經營活動為對象,影響整個經濟社會的信用和貨幣狀況的貨幣政策工具;後者指以某些個別商業銀行的資產運用與負債經營活動或整個商業銀行系統的某種資產運用與負債經營活動為對象,隻影響某些特殊經濟領域中的信用和貨幣狀況的貨幣政策工具。 西方國家一般性貨幣政策工具包括公開市場業務、法定存款准備金率、貼現率政策。通常採用的政策工具是公開市場業務,即貨幣當局在金融市場上公開買賣有價證券的活動。公開市場業務通過控制貨幣供應量的變動,幾乎可以實現貨幣當局的任何中介目標,因此為許多經濟學家所推崇。法定存款准備金率的調整直接影響商業銀行可貸資金的多少,對經濟作用的威力巨大但彈性效果低下,故不常採用。貼現率政策使貨幣當局只能被動等待,不能主動出擊,同時還會產生難以測度的告示效應,干擾貨幣政策目標的實現。選擇性貨幣政策工具包括道義上的勸告、法定保證金比率、消費信用管制、房地產信用管制和利率最高限額等,它們對經濟的調控作用微弱且存在一些難以避免的弊端,因此許多也已逐步取消。
第三,貨幣政策傳導機制。貨幣政策工具的實施,如何引起社會經濟生活的某些變化,最終實現既定的貨幣政策目標,就是所謂的貨幣政策的傳導機制。對貨幣政策傳導機制的分析,在西方主要分成凱思斯學派的傳導機制理論和貨幣學派的傳導機制理論。
凱恩斯學派認為,從局部均衡觀察,貨幣政策的作用首先是改變貨幣市場的均衡,然後改變利率,通過利率變動,改變實際生產領域的均衡,其基本傳遞過程為:中央銀行貨幣政策的實施,首先是引起商業銀行的准備金數量發生增減變動,然後引起貨幣供應量發生增減變動,這必然會引起市場利率的變動,進而引起投資發生增減變動,通過乘數效應,最終將影響到社會總支出和總收入的變化。
貨幣學派強調貨幣供應量變動將直接影響名義國民收入的變動,其基本傳遞過程為:中央銀行運用一定的貨幣政策工具,如在公開市場上購入證券,則商業銀行准備金增加,使商業銀行貸款能力增強,於是利率降低,擴大投資和放款。利率降低,使金融資產價格上升,這就相對地降低了耐用消費品和房屋等真實資產的價格,從而增加了人們對這類真實資產的需求,使其價格上漲,並且會波及到其他的一些真實資產,這樣循環下去,又增加了新的貨幣需求,使其社會的名義收入提高。
(二)股票市場相關理論解析
股票市場是指股票發行和買賣的場所,股票市場是金融市場的重要組成部分,在金融市場中居於重要地位。股票市場分為股票發行市場(一級市場)和股票流通市場(二級市場),前者指發行人經證券承銷商包銷或代銷,將未公開發行的股票上市以供交易的市場;後者指已發行的股票在投資者之間相互轉移的市場。股票發行市場和股票流通市場的發展互為條件,相互促進,共同組成了一個有機整體。
第一,股票價格。股票市場的行為通過股票價格得以定量反映。股票價格是股票市場上最為重要的概念之一,它代表了股票市場的一切走勢和行為特徵。股票價格包括股票發行價格和股票交易價格。股票發行價格是指股份有限公司將股票公開出售給特定或非特定投資者所採用的價格,通常由發行人依據股市行情及其他有關因素決定。它受發行人的收益狀況、社會聲譽、地理位置、股市供求狀況、二級市場股價狀況、政府政策等因素影響,常見的發行價格有面值發行和溢價發行兩種。股票交易價格是指在股票交易市場上流通轉讓時的價格,它能夠對貨幣政策做出直接的反應和變化。股票交易價格是股票的持有者(讓渡者)和購買者(受讓者)在股票交易市場中買賣股票時形成的股票成交價格,目的是完成股票交易過程,實現股票所有權的轉移。與其他商品的價格一樣,股票的價格也是由其內在的價值和外在的供求關系所決定。
第二,股票市場的作用。股票市場作為資源配置、產權交易、風險分散和公司治理的市場機制,對經濟增長和其他經濟變數的影響日益突出。股票市場的作用主要表現在:為企業籌集資金,促進企業快速發展;促進企業技術改造和更新,增加其市場化程度,促進國民經濟的結構調整;促進社會資源的優化配置;深化金融改革,改善宏觀調控手段;改變人們的思維方式和行為模式等。
二、我國貨幣政策與股票市場發展的相關性分析
當中央銀行變動貨幣政策時,就通過貨幣政策有關手段促使貨幣供應量和市場利率水平波動,使流入股票市場的社會信貸資金、社會游資和儲蓄分流資金相應增多或減少,從而引起股票市場規模和股票價格指數相應變化。 股票價格決定於股票的內在價值和市場上的供求關系,貨幣政策對股票市場的影響主要是指貨幣政策對股價指數影響。從股票價值角度看,當松動性貨幣政策啟動,社會貨幣供應量增加時,企業和居民所持有的貨幣資產總額相應增加。增加的貨幣數量打破了原先貨幣數量供求的均衡狀態,導致貨幣資產短期內收益下降。由此,社會貨幣資產和實物資產價格比例引起變化,企業和居民負債和資產結構也要發生相應變化。就是說,隨著人們手中貨幣數量的增加和貨幣收益率的下降,人們必然把更多的資金投向實物資產,從而引起實物資產價格的隨之上漲。股票價格是實物資產價格的縮影。確切的講,股票價格體現代表著實物資本的價值,當實物資本價格因貨幣數量增加而上漲時,其價值的虛擬代表股票價格因其敏感度強,早就發生了變動;另一方面,從資金面角度看,任何貨幣政策的實施,在使社會貨幣總量變動的同時,不可避免地會影響股市中資金量。股市中增量資金的增加會改變股市供求關系,引起股價指數上漲。松動型貨幣政策一旦實施,既使是企業和個人的投資傾向沒有發生變化,人們的資產結構也保持不變,股市中的資金絕對量也會相應增加。這是因為,社會貨幣供應量的增加,將按照原先股市資金與外圍資金相同比例流進股市和其他領域。同樣,緊縮型貨幣政策又以相同比例和方式減少著股市資金量。當然,不同的貨幣政策手段,或貨幣政策實施長短,對股市資金量影響特徵會有區別。因此貨幣政策的實施可以同時改變股票內在價值和股票市場上的供求關系,從而對股票價格也有明顯的改變作用。
(一)貨幣供應量對股票市場的影響
第一,調節貨幣供應量對股市的影響。中央銀行可以通過法定存款准備金率和再貼現政策調節貨幣供應量,從而影響貨幣市場和資本市場的資金供求,進而影響股票市場。如果中央銀行提高法定存款准備金率,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商業銀行體系創造派生存款的能力,並通過貨幣乘數的作用,使貨幣供應量大幅度地減少,股票行情趨於下跌。同樣,如果中央銀行提高再貼現率,商業銀行資金成本增加,市場貼現利率上升,社會信用的收縮,證券市場的資金供應減少,使股票行情走勢趨軟;反之,如果中央銀行降低法定存款准備金率或降低再貼現率,通常都會導致股票行情上揚。
貨幣供應量對股票價格的影響有三種表現,一是貨幣供應量增加,可以促進生產,扶持物價水平,阻止商品利潤的下降;使得對股票的需求增加,促進股票市場的繁榮。二是貨幣供應量增加引起社會商品的價格上漲,股份公司的銷售收入及利潤相應增加,從而使得以貨幣形式表現的股利會有一定幅度的上升,使股票需求增加,從而股票價格也相應上漲。三是貨幣供應量的持續增加引起通貨膨脹,通貨膨脹帶來的往往是虛假的市場繁榮,造成企業利潤普遍上升的假象,保值意識使人們傾向於將貨幣投向貴重金屬、不動產和短期債券上,股票需求量也會增加,從而使股票價格也相應增加。由此可見,貨幣供應量的增減是影響股價升降的重要原因之一。
第二,公開市場業務對股票市場的影響。公開市場業務是指中央銀行在金融市場上公開買賣有價證券,以此來調節市場貨幣供應量的政策行為。當中央銀行認為應該增加貨幣供應量時,就在金融市場上買進有價證券(主要是政府債券);反之就出售所持有的有價證券。當中央銀行大量購進有價證券時,市場上貨幣供給量會增加,從而推動利率下調,資金成本降低,企業投資規模擴大和居民消費增加,生產擴張,利潤增加,這又會推動股票價格上漲;反之,股票價格將下跌。我國中央銀行的公開市場業務的運作是直接以國債為操作對象的,這會直接影響到國債市場的供求變動和國債行市的波動,進而影響股票市場的行情變化。公開市場業務包括債券正回購和逆回購。正回購是指央行在向商業銀行賣出債券的同時,約定在未來某一時間、按照約定的價格再買回上述債券的業務,其實質是央行用債券做抵押借入資金,目的是為了回籠貨幣;逆回購則與正回購相反,目的是為了投放貨幣。由於正回購和逆回購的操作會影響市場的貨幣供給量,往往對股市會產生一定影響。 如 2002年的6.24井噴行情後,央行公開市場業務立刻由投放資金的逆回購轉成回籠資金的正回購,長達半年,總計回籠資金2430億元,其間行情一路下挫。可見公開市場業務的調控工具最先、最直接地對股票市場產生影響。
(二)利率政策對股票市場的影響
作為貨幣政策的重要工具,利率並不是單向地通過商業銀行和貨幣市場來傳導其作用過程,它還會通過股票市場這一中介傳導其對實質經濟的調節作用。利率是股票市場的一個敏感指標,中央銀行的每一次利率調整,甚至投資者對利率走勢的預期或市場對利率變動的謠言都極易造成股票價格的波動。利率對股票價格的影響主要是通過以下幾個途徑實現的:首先,利率發生變化會使不同投資工具的收益結構發生相應的變化。當中央銀行降低利率時,持有債券所得到的收益相對於股票而言就會降低,那些債券持有者將賣掉債券轉而投資股票,從而推動股票價格上漲,而股票價格的上漲必然會為企業的股票籌資活動提供更加廣闊的市場空間。隨著企業股票發行和籌資量的增加,企業的投資會相應擴大,通過投資乘數的作用,進而會帶動社會投資、消費和收入的增長。相反,中央銀行提高利率,則會導致股票價格下行,進而降低企業的股票市場籌資能力和實物投資積極性,在投資乘數的作用下,進一步引起社會收入、消費和投資規模的收縮。其次,利率的變化會對公司的利潤產生影響。當利率提高以後,公司貸款成本提高,公司利潤下降,這會影響到企業的生產經營,從而降低股票價格。再者,對於投資者而言,利率的提高會給靠銀行信貸進行股票抵押買賣或實行保證金買賣的短期股票交易帶來較大影響,增大交易成本,引起股票需求下降,從而使股票價格下降。
股票市場的存在和發展使儲蓄分流成為可能,而利率下調則使儲蓄分流由可能性轉變為現實。我國中央銀行自1996年5月至2002年2月8次下調了存貸款利率,使一年期定期存款的名義利率降為1.98%,扣除利息稅後的收益率僅為1.584%。在預期股票價格在較長時間內持續上漲的情況下,由於股票投資的預期收益率遠遠高於存款的報酬率,部分居民將一部分存款轉化為股票和基金投資。
表2-1 1997—2004 年我國居民儲蓄及增長率
年份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平均
儲蓄(億元) 46280 53407 59622 64300 73762 94307 110695 126196 78571
增長率(%) 19.3 17.1 11.6 7.9 14.7 17.1 17.4 14.0 14.89
資料來源:國家統計局《中華人民共和國2006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
實踐表明,中央銀行的利率調整極易造成股票價格的波動。從1996年至2002年,為擴大內需,刺激消費和投資,中國人民銀行連續八次下調人民幣存貸款利率。1996年5月1日,央行首次降息,上交所股市對這一利好做出了積極反應,步入持續上升的態勢;1996年8月23日,央行實施第二次降息,企業一年期存款利率降低1. 71個百分點,幅度之大超出了人們的預期。受此消息刺激,股指屢創新高,並在當年年底沖上804的高點。1998年3月25日和7月1日,央行再次降息,雖然力度沒前三次大,但對准備金利率做出大幅下調,下調幅度分別為2.34和1.71個百分點。1998年12月7日,央行第六次宣布降息,一年內三次降息的間隔之短,在我國銀行利率調整史上也實屬罕見。但降息當日,上交所股指從前番降息時的1316點下跌到1260點。2002年2月21日,中國人民銀行第八次宣布降低人民幣存貸款利率,上交所股指也於消息宣布後開市首日應聲而漲。
(三)銀行同業拆借利率對股票市場的影響
銀行同業拆借利率指的是銀行同業之間的短期資金借貸利率。它有兩個利率,拆進利率表示銀行願意借款的利率;拆出利率表示銀行願意貸款的利率。一家銀行的拆進(借款)實際上也是另一家銀行的拆出(貸款)。同一家銀行的拆進和拆出利率的利差就是銀行的收益。
在20世紀初80年代開始的金融體制改革只能感,金融組織結構進行了大規模調整,通過「分立」和「擴容」兩條途徑,改變了由中國人民銀行「大一統」的局面。各家專業銀行和各類非銀行金融機構在客觀上要求進行資金借貸,調劑餘缺。1984年,中國人民銀行專門形式中央銀行職能後,實行「實貸實存,相互融通」的新的銀行信貸制度,鼓勵金融機構利用資金的行際差、時間差、地區差進行拆借。1986年,國務院頒布《中華人民共和國銀行管理條例》,明確規定專業銀行之間可以相互拆借,同業拆借市場得以真正啟動,在全國范圍內形成了以上海、武漢、廣州等城市為中心的有形市場。然而,由於缺乏有效的規范,在經濟過熟和通貨膨脹的情況下,拆借市場上出現了嚴重的違規現象,大量短期拆借資金被用於房地產投資,炒股票,或用於在開發區上項目,進行固定資產投資,延長拆借期限,哄抬拆借利率,干擾了金融宏觀調控,擾亂了金融秩序,而且市場內存在系統分割和地區分割,降低了融資效率。1995年,中國人民銀行撤消了各商業銀行及其分行開辦的融資中心、資金市場等同業拆借中介機構。在此基礎上,1996年1月3日藉助於全國外匯交易中心提供的電子交易系統和信息服務,全國統一的同業拆借市場在上海建立由中國人民銀行牽頭成立的融資中心停止自營業務,並逐漸淡出市場。此後,中國人民銀行在增加入市主體、完善相關法規等方面積極推進同業拆借市場建設。隨著我國金融體制改革的深化和金融發展水平的提高,同業拆借市場成員的數量不斷增多,類型更加廣泛,資金供求趣同的矛盾有所緩和,交易規模日趨擴大。
銀行同業拆借說明資金的流向和需求,當市場資金需求大的時候銀行同業拆借的利率就會上漲,利率上漲將會導致股市看淡,但這都是技術上理論。對股市實質的影響並不大,要結合其他很多因素一起看,比如遠期利率,或導致銀行同業拆借利率上漲的真正因素或匯率等。單研究銀行同業拆借利率意義不大,只能知道市場近期的資金需求情況和是留入還是留出,那對股市的影響也不直接的指導作用。
三、提高我國股票市場貨幣政策傳導效率的對策
隨著我國證券市場的進一步發展,股市在轉化儲蓄、刺激消費、優化資源配置和傳導貨幣政策,進而促進經濟增長等方面的功能將會逐漸顯現出來。因此,積極借鑒國外已有的理論與成功經驗,構築股票市場傳導貨幣政策的基礎條件,提高貨幣政策的傳導效率,是我國股票市場發展和貨幣政策實踐中的重要內容。

『伍』 金融類論文怎麼發表那個雜志比較好

金融經濟就不錯啊!有什麼需要可以找我!

『陸』 如何寫好金融專業畢業論文

金融論文的寫作與其他文章的寫作一樣,要有論題,論點,論據等等。但金融理論文章的寫作又有其自身的一些特點和要求。金融論文實際上是對一金融問題的研究,並將研究成果描述出來。對電大學生而言,金融論文的寫作也是對學生金融相關知識和綜合運用能力的一種檢驗。金融論文的寫作主要包括選擇課題,搜集資料,研究他人成果,學習理論,調查研究,整理資料,分析資料,寫文章等步驟。
一,選擇題目
選題即選擇研究課題。選題有狹義與廣義之分。狹義的選題是指選擇寫作金融論文的題目;廣義的選題是選擇研究領域,確實科研方向。這里我們主要是指前者。
正確的選題是金融論文寫作的關鍵一步,金融論文的成敗與否,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題目的選擇。因此我們必須慎重對待題目的選擇。
(一)選題的一般原則
1,學術價值和社會急需原則。要選擇學術價值的課題。學術價值是金融理論研究和金融論文的生命。金融領域中有學術價值的新發現,新創造,新成果,新經驗,是每個經濟金融工作者努力追求的目標。學術價值體現在揭示規律,探求真理,促進金融事業發展上。因此,凡是有學術價值的課題,都應在選擇之列。尤其是要選擇當前金融領域急需解決的重大課題。在大量的金融問題中,有些是關繫到金融事業發展的重大問題;有些是某一方面發展的關鍵;有些雖是一般性問題,但與社會生活和金融科學發展密切相關,迫切需要解決。
2,量力而行原則。選擇課題要充分考慮主觀條件與客觀條件,從實際出發,實事實是,量力而行。主觀條件主要是指個人的興趣與愛好,知識水平和科研能力等。選題統籌考慮,切不可好高騖遠,強行為之。實踐證明,勉強為之的題目,是不可能出成果的。選題不宜過大,否則會面面俱到,不著邊際,什麼問題都談到,什麼問題也說不清楚,難以將論題說深說透。選題過窄也不合適,選題過於小,發揮創造的餘地很小,要取得突破性成果十分困難。要根據自己的科研能力選擇大小適中,難易適中的題目。客觀條件是指佔有資料的條件和指導老師的條件。選題需要閱讀有關的文獻資料,需要了解研究內容的歷史和現狀。所以應當注意選擇那些能夠獲得豐富資料的課題,這將有利於金融科研工作的開展和高質量論文的寫作。
(二)確定選題的途徑
每個人從事金融研究的基本條件都不同,因而確定選題的途徑也不同,我們必須在堅持上述選題原則的基礎上,尋求適合自己的基本條件的選題,才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確定選題主要有以下三種方法。
1,個人偏好法。即從自己的專長和興趣入手確定選題。金融理論文章大體可以分為總結實踐經濟的文章,研究金融理論,政策的文章等。可以根據自己的專長和興趣進行選擇。如果自己對消費信貸問題比較有興趣,或在實際工作中從事消費信貸工作,就可以針對消費信貸中存在的問題及其原因進行分析,並提出解決的辦法。
2,尖刀法。就是說選擇問題的開口要小,選題在保證有充分的發揮餘地的前提下,要盡可能小一些,小一些的問題容易說透,如同尖刀,可以插得更深一些。仍以上述消費信貸問題為例,如果籠統地寫如何開展消費信貸,或如何解決消費信貸發展中存在的問題,當然也可以,但顯然缺乏足夠的深度,如果僅僅寫消費信貸某一方面的問題,就較容易寫出深度來。例如,消費信貸領域中的個人信用制度建立問題,個人信用調查問題,個人信貸風險防範問題,個人信貸保險問題,等等。
3,眼觀六路法。即充分利用已有的知識儲備,尤其是金融學科已有的研究成果,充分發揮自己的想像力與創造力,多方面開拓思路,從更廣的視角,更高的視點來選擇課題。選題本身就是科學研究的一個重要內容。要選擇出理想的課題,就需要調動自己的知識儲備,全方位開拓思路,進行創造性思維。具體可以採取以下幾種辦法:
(1)延伸法,即進一步加深對某個課題的研究。如上述消費信貸問題,應在別人已有論述的基礎上挖掘深度,避免泛泛而論。
(2)補差法,即對所研究的領域中尚未研究或研究不充分的問題進行研究。這些問題往往難度比較大,但研究本身的科學價值也較大。
(3)雜交法,即將其他學科的研究成果運用於金融學科。如將會計學,統計學運用於金融分析,商業銀行管理研究等。
(4)比較法,即通過對幾種事物或同一事物的幾個方面的比較研究來認識事物。如上述對消費信貸的研究,可以將發達國家消費信貸的狀況同我國消費信貸的狀況進行比較,找出差距和存在差距的原因,研究解決辦法。
(5)換角度法,即對同一問題從不同的角度加以論述。如消費信貸問題,可以從銀行角度來研究論述,也可以從消費者角度來研究論述,還可以從信用制度角度加以研究論述。
二,搜集材料
搜集資料是金融論文寫作的基礎和前提。搜集資料是花時多,費力大繁瑣而艱巨的工作。要佔有豐富的資料,不僅需要勤奮,還必須掌握科學的方法。
1,要圍繞自己的論題,到各種金融期刊,經濟期刊,論文集,金融統計報表,金融年鑒,政府文件,以及其他文獻資料中搜集資料,並結合自己的論文進行必要的調查研究。
2,要對所選課題中已有的結論和材料進行分類排隊,弄清主次真偽,以便有重點,有計劃,有目的地加以利用。經過篩選,有的用於總論點,有的用於分論點;有的用於敘述,有的用於論證;有的加以詳細闡述,有的用於旁證補充,以使有用者適得其所,對無用者加以揚棄。
3,要對搜集來的材料在消化的基礎上,進行認真刻苦的研究,努力做到由此及彼,由表及裡,去偽存真,去粗取精。特別是對於他人的研究成果和見解,要採取嚴肅科學的態度,合理借鑒或以此為起點開展新的研究,有時可以對他人的論點進行補充或賦予新意;有時可以對他人的某些觀點提質疑,通過擺事實,講道理,指出他人的不足之處;有時可以在他人成果的啟發下,把其沒有講到,沒有講充分的地方指出來,並經自己的完善和開發,探索和開辟出新的領域。總之,在完成課題,動手寫作之前,應盡可能地搜集,了解他人對這一課題的研究成果,以從中得到啟發。
4,做好數據處理。數據是金融論文寫作的重要資料,數據主要從有關的刊物,年鑒等處取得。對數據的處理主要包括:詳細列出有關數據;對某些數據根據需要進行整理和運算;保留科學的有代表性的數據;運用圖表顯示變化的規律和在不同變化條件下的數據狀態;對數據進行必要的分析,得出正確的結論。
三,提煉觀點
一定的觀點可能在實踐中形成;也可能在佔有大量材料的基礎上形成。無論哪種情況,觀點的形成和提煉都有一個或長或短的過程,都是對材料進行深入理性的分析,科學的綜合和反復思考的產物。在提煉觀點的過程中思考篇章布局。金融論文寫作的基本思路為: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安排好章節結構,可以使文章條理清楚,觀點明確,給讀者以邏輯縝密,層次分明,渾然一體的感覺,有利於論文質量的提高,取得良好的社會效益。
四,精心撰寫
有了新穎的觀點與豐富的材料,並不意味著就有了好文章。觀點加材料算不上理論文章。一篇好的金融理論文章,必須形成自己的理論系統,使觀點與材料高度統一,形成一個有機的整體。要鮮明地提出問題,嚴密地分析論證問題,科學地解決問題。
(一)提綱與寫作
提綱即文章的綱要。撰寫文章,尤其是理論文章,應該首先編寫好提綱。提綱是撰寫金融論文的重要步驟,是確保文章質量,避免大幅度返工的基本前提。
提綱的內容包括標題,基本觀點,大項目,中項目,小項目等。
標題被視為"文眼",是十分重要的。金融理論文章也應擬好標題。金融理論文章的標題一般不藉助於修辭手段,而是特別強調鮮明,准確,醒目地提出命題,如"匯率制度的選擇","國有商業銀行競爭力比較研究"等。金融理論文章的標題不能含蓄,更不能朦朧,而應做到明白,具體和一目瞭然。基本觀點是文章論述的中心,是文章的靈魂。金融理論文章的基本觀點必須正確,鮮明,並力求深刻新穎。基本觀點要用主題句的形式表示出來。文字應力求簡明,准確。
大項目即上位觀點,它是基本觀點得以存在和賴以完備表述的支撐點。從行文的思路來說,大項目體現為從哪些方面,以什麼順序來闡明基本觀點;從文章結構方面說,大項目即全文的邏輯結構框架。編制提綱時,上位觀點要用論點句標出。
中項目即下位觀點。為了行文的順利進行,下位觀點也應用論點句標出。
小項目即段中的一個具體材料。對於准備採用的材料,要按構思的順序標上序號,以備使用。提綱的編寫要慎重,力求完整,縝密,切不可草率從事,否則就失去擬定提綱的意義。
提綱編寫就緒後,文章的撰寫就進入了寫作階段,即對研究成果進行具體描述階段。金融理論文章的寫作做到:
第一,要容易為讀者理解。為此應觀點明確,結構得當,敘述准確。明確的觀點來源於作者對規律的深刻而明晰的認識。如果作者自己還沒有把問題搞清楚,表述起來就可能明確。思想上的朦朧必然導致文字上的含糊。要讀者明了,作者本身必須先明了。這就需要作者苦心研究。金融理論文章的構成,是一種邏輯構成,把觀點,材料,論證有機地聯系起來,就可以表述作者的見解。但同一觀點,同一組材料,同一論證方法由於安排不同,容易理解的程度也就不同。因此,要從人們認識事物的規律出發,諸如從易到難,從概說到分說,從已知到未知等來組織內容,安排文章的結構,這樣就便於讀者理解。沒有思路的明晰,語言就不能可能准確。所以,首先要把思路理順。要使語言准確,易於理解,就要盡量寫得簡潔,用詞要通俗易懂,盡量不用那些生僻,晦澀的詞語。
第二,引用要得當,注釋要清楚。為此,要講究引用與注釋的方法。引文應註明出處,以便讀者查找與核對。
第三,表與圖的運用。應正確地應用與處理表與圖表與圖直觀性強,藉助它們常常可以使語言文字很難表達清楚的多種要素間的復雜關系一目瞭然,而且可避免文章表述呆板,因此,要精心加以處理,充分發揮它們的表達效果。
(二)修改與成文
好文章是改出來的。沒有精雕細刻,反復修改,就沒有好文章。修改文章時首先要審查文章的內容,因為內容決定形式。其次要對形式進行審查。形式反作用於內容,沒有完美的形式,內容就無法得到表達。修改時應特別注意以下三個方面:
第一,中心觀點是否得到了充分論證。如果沒有得到充分論證,是觀點有毛病,還是材料不充分 總之,要認真推敲論點與論據。
第二,認真考慮形式的選用,結構的安排是否有利於觀點充分的表述。形式不妥要重新選擇,結構不合理要調整。
第三,精心推敲語言。語義要鮮明突出,概念要准確。
修改文章的方法有:熱處理,即初稿完成這後就進行修改;冷處理,即初稿完成後放幾天,然後再拿來修改。一般說來,冷處理較容易找出文章中的問題。成文後,應對稿子應該格式正確,標點符號准確,規范,清楚,圖表美觀,數字准確。

『柒』 怎麼樣才能寫好一篇金融專業的論文,應在那些地方找資料

對你要寫的論文的內容廣泛的收集及閱讀相關的材料,閱讀10篇比較好的和自己論文相關的別人寫的文章,,打好論文的基本框架,揉入自己的觀點。願對你有幫助

『捌』 金融學本科畢業論文,研究方法都有什麼

你這篇中國知網也好,萬方數據也好都有例子!甚至網路文庫都有! ==================論文寫作方法=========================== 論文網上沒有免費的,與其花人民幣,還不如自己寫,萬一碰到騙人的,就不上算了。寫作論文的簡單方法,首先大概確定自己的選題,然後在網上查找幾份類似的文章,通讀一遍,對這方面的內容有個大概的了解!參照論文的格式,列出提綱,補充內容,實在不會,把這幾份論文綜合一下,從每篇論文上復制一部分,組成一篇新的文章!然後把按自己的語言把每一部分換下句式或詞,經過換詞不換意的辦法處理後,網上就查不到了,祝你順利完成論文!

『玖』 金融學論文題目一般怎麼寫

「學年論文」這種東西,既然老師都不會認真對待,我一般都是以省時為目的投機取巧完成的,有一套自己的方法,還在摸索和學習的過程中。如果題主想誠信、獨立並優秀的完成一篇學年論文就不必看下去了

核心要點:1.形式結構大於內容 2.全文邏輯大於段落邏輯

題目內容:越具體越好,使用專業名詞,泛泛的標題會讓你不知道從何下手,不要試圖去覆蓋整個 板塊、行業,如《中國利率市場化進程與阻礙》對於區區幾千字的本科學年論文來說完 全不適用,如《利率變動對國企境外上市的影響》就適當縮小范圍有落腳點。

題目結構:盡可能是1.通過xx原理、方法解釋或說明xx 2.xx現象關聯引發xx現象 3.闡述xx現象得 到xx原理,這樣從題目即可知文章大體為三個層面。

小標題內容:即對題目的拆解,如題目結構1.可拆解為 ①xx原理簡述(援引)②原理解釋現象 ③ 由當前現象總結觀點。

小標題結構:全文一般四個獨立小標題,前三個小標題分別包含2~3個子標題,第四個小標題一般 為結論。

摘要: 從行文結構上來說僅靠題目,先於小標題,但是從摘要完成的便捷程度來討論,該部分 對小標題進行聯結、擴充添加邏輯關系即可,不必過於贅述。

內容: 骨骼驚奇即使填充物略差也並無大礙,如題目結構1.對於原理模型的推倒可完全參照教 科書的思路,完備且縝密。尤其以構造模型為易,添加一個新的參數或變數即可,例如 《計量經濟學》《期權期貨市場導論》《金融工程》等注重數學運用的教材,本身帶 有邏輯性強,變數多推導過程嚴密的特點,稍加改造即可大量引用;
如題目結構2.對於 現象解讀最好的莫過於新聞媒體,盡可能用VPN搜索港媒或漢語載體的財經報道,大陸 門戶網站類多繁雜,主頁擁擠不堪,財經新聞通常以援引券商、銀行員工的評論結合本 站編輯觀點的形式,結構混亂濫竽充數較多,毫無整體實用性,其次,外媒的報道是極 好的,如果沒有足夠的英語水平,譯後一定要對術語進行核對;
不建議搜索萬方知網等 平台,只是量的權威,具有可操作性的文章不易找,倒是結構可參考。

附: 如果有餘力的話,一定使用正確術語來解釋說明,在行文關鍵處,如摘要、標題、段首 尾句多加潤色,那是門面

以上是我自己在拼造論文的一點體會並不具體,相當於只講了世界觀沒講方法論,因為如何操作我真的不會講

『拾』 本科生想考金融學的研,怎麼在期刊上發表論文啊(怎麼聯系出版社,發什麼樣的文章會比較有幫助)

這個需要參考:1、你想在哪種期刊、雜志、報紙等發表論文!
2、這些都是有專門的編輯的,找到編輯跟他溝通。(當然肯定是要花錢的)
3、當然是發表和專業相關的,有創新的,新穎論點的啦!

閱讀全文

與金融專業論文發表寫作技巧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天高科國際貿易 瀏覽:896
都勻經濟開發區2018 瀏覽:391
輝縣農村信用社招聘 瀏覽:187
鶴壁市靈山文化產業園 瀏覽:753
國際金融和國際金融研究 瀏覽:91
烏魯木齊有農村信用社 瀏覽:897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ipo保薦機構 瀏覽: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葯材種植產業發展規劃 瀏覽:748
博瑞盛和苑經濟適用房 瀏覽:708
即墨箱包貿易公司 瀏覽:720
江蘇市人均gdp排名2015 瀏覽:279
市場用經濟學一覽 瀏覽: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瀏覽:59
中國金融證券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4
國內金融機構的現狀 瀏覽:255
西方經濟學自考論述題 瀏覽:772
汽車行業產業鏈發展史 瀏覽:488
創新文化產業發展理念 瀏覽:822
國際貿易開題報告英文參考文獻 瀏覽:757
如何理解管理經濟學 瀏覽: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