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學金融學數學必須好嗎
請問你的「好」怎麼界定呢?金融學屬經濟學類,經濟學專業一般要求學生掌握數學三(數學一最難,數學六最簡單),也有的要求學生掌握數學二(如西安交大)。就我自身感受而言,中國大陸的金融學偏文科(金融工程除外),掌握一般的微積分和概率論知識就能滿足正常需要。
㈡ 學金融需要數學很好嗎
請問你的「好」怎麼界定呢?金融學屬經濟學類,經濟學專業一般要求專學生掌握數學三(數學一最難,屬數學六最簡單),也有的要求學生掌握數學二(如西安交大)。就我自身感受而言,中國大陸的金融學偏文科(金融工程除外),掌握一般的微積分和概率論知識就能滿足正常需要。
㈢ 金融學好學嗎,是不是要數學特別好
我是學理科金融的,就我們班而言吧,我覺得金融專業對數學要求不算很高哦。
要說金融好不好學,其實要看你學的是文科、理科還是工科的金融。文科的最好學,但學不到什麼實際的東西,都是在背概念。理科的有一點難學,慢慢適應了就好啦。工科的對數學計算要求最嚴格,要學好幾門數學呢,女生對自己數學沒信心的最好不要報名。我一個同學是華工的,女生,報了金融學,錄取了,到了學校以後才知道是工科的金融,4門數學,對計算機要求還很高,每天學習壓力山大,但沒辦法了。報考之前最好看清楚是哪個方面的金融吧。
其實,報考大學專業,主要還是看你的個人意願吧,不要人雲亦雲隨大流。不知道的朋友都說:哇,你學金融的,以後掙大錢了么。等你進了金融系,你才知道完全不是那麼回事!(同是學金融的朋友請不要生氣哦~僅僅是個人意見)學金融,充其量出來就是幫人保管錢的,說好聽點叫做「理財」。那還是混的好的,混的不好的,還不是只有給人端茶送水的份。學金融要想有錢途,關鍵靠兩樣東西:第一,關系。第二,能力。沒有過硬的關系,除非你是社交達人類型的,否則休想在金融業混出點名堂來。自學能力也很重要,實話實說吧,到了社會上你會發現,學校里學的理論知識基本沒用上,什麼都要從頭學起。自學能力不好的同學,畢業以後很難在社會上立足的。
要想賺大錢,還是多跟生意人學學,書本上教給你的,只是一些「沒有用」的定理和概念。以後如果不教書的話,大學學到的東西基本是用不上的。只有和人交往的能力,獨立生活的能力,自學能力,這才是大學教給我們最寶貴的東西。
慎重的考慮下自己志願的填報吧,不要一時沖動「入錯行」了。
㈣ 金融學是不是對數學要求很高
金融對數學的要求很高,跟理科(如物理)的一樣,基本上每學期都有大規模的數學課版(加在一起至少有個權五六門吧)
金融的從業者很多都是數學、物理背景,因此很重要。
金融:金融指貨幣的發行、流通和回籠,貸款的發放和收回,存款的存入和提取,匯兌的往來等經濟活動。
金融(FIN)就是對現有資源進行重新整合之後,實現價值和利潤的等效流通。(專業的說法是:實行從儲蓄到投資的過程,狹義的可以理解為金融是動態的貨幣經濟學。)在金本位時代,黃金是世人公認的最好價值代表。金,指的是金子,融,最早指固體融化變成液體,也有融通的意思,所以,金融就是將黃金融化分開交易流通,即價值的流通。如今黃金已很大程度上被更易流通的紙幣、電子貨幣等所取代,但是黃金作為價值的流通並沒有變。離開了價值流通,金融就成為"一潭死水",價值就無法轉換,經濟就無法運轉。同許多其它學科一樣,金融學的本質是研究探索金融的客觀規律,然而由於人類進入金融社會的時間還非常短,因此人類仍處在金融洪荒時代,距發現金融規律還有很長的路要走,正因如此,金融危機頻發!
㈤ 學金融需要數學特別好么
其實得看你之後得金融方向是什麼,做分析需要看圖表算概率什麼的就需要你數學要好點,這樣你對數字的敏感度會更好,更便於在金融市場中把握住機會。如果是管理方面的,個人看來其實是偏文的多點,重在理論和管理方面
㈥ 金融學對數學的要求
想要學好金融,數學一定要好,比如將來你要考研、考精算師、考金融內工程師等等,都容要求數學功底過硬。特別是金融工程師,在國內是「金領中的金領」,全部都是用數學模型分析的。
我是過來人,當然決定權還是在於你自己了
㈦ 金融學對數學的要求很高嗎
補充: 數學、物理和工程學方法在金融學中被廣泛應用,闡述金融思想的工具從日常語言發展到數理語言,具有了理論的精神與抽象,是金融學科的一個進步。當我開始涉足金融學理論時,正是將物理和應用數學應用於金融模型的高峰期,比如使用差分、偏微分方程和隨機積分等數學工具描述股票走勢、收益率曲線等。我讀金融學博士時的一個同窗是義大利人,他本科學的是物理,之所以選擇金融,是因為期望金融能成為20世紀後期的物理學。11年後的今天,事情並沒有像他當初預期的那樣,物理和數學並未能統治金融學,完美的金融模型並沒有出現,金融學經歷了對物理和數學的狂熱期後,回歸到了基本面分析的基礎上。 那為什麼高深的數學和物理方法在金融研究中作用有限呢?金融是藝術(Art)而非科學(Science)。物理學理論模型使用確定性的參數,而金融學研究不確定性條件下的決策,所以不存在完美的金融模型來指導實踐。科學利用理論模型引導人們的認識由未知走向已知,而金融利用理論模型從一種期望變成另一種期望——如股票定價、期權定價模型的參數分別是期望紅利和期望收益變動率,永遠是一個不確定性。 基於以上原因,加之我國金融衍生產品等金融工具的缺乏,估計金融工程學在中國近期不會有太大的現實意義。金融學人應該學會「走過數學」(Go Beyond Mathematics)。另一方面,我國金融改革實踐的發展卻亟需法和金融學的理論指導,可以預見法和金融學在我國將會有相當發展。
㈧ 金融學到底對數學要求有多高
上課期間老師曾經說過,學歷水平為本科數學+研究生統計學+博士金融學是最好的學金融組合,由此可以看出,研究實證金融需要有很高的數學能力。但是金融或者說經濟學專業都有實證與理論兩部分,如果數學不好則可以選擇理論經濟學。下面從實證金融方面談一下學好金融應該看具有的能力以及需要看哪些數學方面的書籍。
「基本」數學分析能力
金融學的很多理論都是建立在大學基礎數學課程之上的,如高等代數,概率論與數理統計以及線性代數。如果這些「基礎」課程都學不好或者沒有學過,肯定也無法學好金融學。所以學好金融學的第一步是先修好大學數學課。
建模
從實證金融的發展來看,沒有一定的建模能力也無法具備分析問題、提出政策建議的能力,因而會一定的建模技巧很重要。作為金融學專業的學生,學會建模的前提是學好計量經濟學。計量經濟學將數學與經濟學知識相結合,對於問題的實證研究很有幫助。計量經濟學書籍有很多,推薦李子耐、伍德里奇、陳強等學者各自寫的《計量經濟學》。
軟體運用
計量結果的分析要依賴一定的軟體,用軟體輔助分析可以幫助解決很多建模、計算問題。比較推薦使用的計量軟體有r語言、Python或者Stata。這幾個軟體屬於統計方面的主流軟體,應用很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