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431金融學綜合 中山大學嶺南學院金融專業考研初試買什麼書復習急求!!!
包括 貨幣金融學 和公司理財 兩門課。
貨幣金融學用黃達的《金融學》 或者 米什金的《貨幣金融學》
公司理財就是 羅斯的《公司理財》咯。
建議結合金聖才的筆記和課後習題解答一起復習。
㈡ 中山大學研究生431金融學綜合參考書
1、中山大學研究生431金融學綜合考試內容包括貨幣金融學(貨幣銀行學和國版際金融)、投資學、權公司財務的基本知識和核心內容。主要考查考生對現代金融理論基礎知識的掌握程度,對金融市場的結構和功能了解的程度,掌握金融工具的特徵、定價及運用的熟練程度,以及將金融理論和金融工具應用於公司財務決策及解決現實金融問題的能力和技巧。
2、學校沒有指定參考書目。可以參考大學相關教材進行備考。
㈢ 求中山大學管理學院431金融綜合參考書目,不是嶺南學院的。求詳細點的!拜託!
你好,現在中山大學官方提供的431金融學綜合的說明如下:
金融學綜合 考試內容包括版貨權幣金融學(貨幣銀行學和國際金融)、投資學、公司財務課程的基本知識和主要內容。主要考察考生對現代金融理論基礎知識的掌握程度,對金融市場的結構和特點了解的程度,對金融工具的特點和定價的了解及運用能力,以及將金融理論和金融工具應用於公司財務決策以及解決現實金融問題的能力和技巧。
從11年起,官方就沒有提供參考書啦,以下是10年提供的,可以適當參考:
《國際金融》,錢榮堃主編,南開大學出版社,2002年
《現代金融體系》》,考夫曼著,經濟科學出版社,2001。
《《投資學》(原書第6版),(美)滋維.博迪;亞歷克斯.凱恩;艾倫.J.馬庫斯著.朱寶憲等譯,機械工業出版社,2005年。
《公司財務原理》(第七版),[英]理查德 A.布雷利、[美]斯圖爾特 C.邁爾斯著,方曙紅、范龍振、陸寶群等譯,機械工業出版社,2004年
㈣ 中山大學和西南財經大學會計專業哪個更容易考研,哪個對英語要求更高
考研是為了自己的發展 不是為了上學而看哪個學校更容易考上
要結合自己的職業規劃與大學的特點而選擇合適的大學讀研。
給點資料 供參考 看看財經類院校的特點
下面我將重點從歷史淵源(院校隸屬)、學科實力、地理位置三方面點評倍受家長關注的財經類院校。我將眾多的財經類院校根據院校隸屬關系為主線分類點評院校實力,一共分成5類,這樣的分類會方便於家長快速挑選孩子合適的院校。
第一類:原隸屬於中國人民銀行的財經類院校(突出特點:出高管)
這類院校有:西南財經大學、中國金融學院 (2000年並入外經濟貿易大學,成為對外經濟貿易大學金融學院。)、湖南財經學院 (2000年並入湖南大學,成為湖南大學的金融學院)、陝西財經學院 (2000年並入西安交通大學,成為西安交通大學的經濟與金融學院),還有一大批原來的金融專科學校,相當一部分已經並入其它院校。中國的金融業很長一段時間完全是由銀行業所替代,所以原屬於中國人民銀行直轄的高校自然擁有了先天的優勢,他們近水樓台先得月,無論是學生的就業還是金融學科的交流都與銀行有著天然的割不斷的聯系,目前中國各大銀行的主要負責人大多是這幾所學校畢業的,在中國這種重人際關系的地方,作為其中一個學生的好處是不言而喻的。
代表院校:
1.西南財經大學
西南財經大學算得上是西部最有知名度和影響力的財經院校,當之無愧地成為國家和西部地區金融、經濟、管理科學研究的一個重要基地。學校原屬中國人民銀行主管,劃歸教育部後,依然保持著和銀行系統的特殊關系,其畢業生很大一部分進入了各大銀行系統,一些學生還在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世界銀行、花旗銀行集團、美林證券、高盛等國外著名機構擔任要職。所以,這也成為吸引那些立志進入銀行系統工作的考生重點關注的原因。學校的金融學、政治經濟學、統計學、會計學為國家重點學科,其中金融學科在教育部組織的評審中列全國之首,政治經濟學是全國財經類院校該學科中唯一的國家重點學科。保險學院是國內第一個的保險專業學院,與金融學院、中國金融研究中心共建的金融學是國家重點學科。現有理論經濟學、應用經濟學和工商管理三個博士學位授予權一級學科,設有理論經濟學、應用經濟學和工商管理三個博士後流動站。
2.中國金融學院是由中國人民銀行、中國工商銀行、中國農業銀行、中國銀行、中國建設銀行(原中國人民建設銀行)、中國人民保險公司、中國國際信託投資公司、交通銀行、光大金融公司等九家金融機構共同集資創辦的一所以金融學科為主體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學校,隸屬於中國人民銀行。
3.湖南財經學院是直屬於中國人民銀行的綜合性高等財經院校,創建於1960年。
4.陝西財經學院是中國人民銀行總行直屬的以金融類專業為主體,財經類、管理類、法學類專業協調發展的多學科、多層次的綜合性高等財經院校。
第二類:原隸屬於財政部的財經類院校(突出特點:出高官)
這類院校有:上海財經大學、中央財經大學、中南財經政法大學(2000年由中南財經大學與中南政法學院合並而成)、東北財經大學、江西財經大學、山東財政學院。
按照原來的分工,財政部的院校主要是培養財政管理幹部的。隨著我國經濟改革,這些院校的經濟管理類各專業在大力扶持下得到快速穩健的發展,不過在這些專業還是以財政學、會計學、經濟學等實力最雄厚,比如上海財經大學的會計學,中南財經政法大學的財政學。
代表院校:
1.上海財經大學
資源功底厚實的上海財經大學,是中國歷史最為悠久的高等財經學府。其歷史要追溯到1917年的南京高等師范學校創辦的商科。學校歷經了上海商科大學、中央大學商學院、國立上海商學院等多個時期。上海財經大學比較有優勢的專業突出在經濟學上,尤其以會計、金融、財政等專業為全國同類專業之翹楚。上海財經大學現有博士後流動站三個,博士點32個,碩士點47個,本科專業點31個。擁有會計學、經濟思想史、財政學三個國家級重點學科,擁有統計學、產業經濟學、金融學、國際貿易學、企業管理等七個省部級重點學科。
2.中央財經大學
創辦於1949年,先後經歷了中央稅務學校、中央財政學院、中央財政金融學院等時期,是新中國成立後國家創辦的第一所財經院校,是我國高級財經管理人才的重要培養基地,被社會譽為「中國財經專家的搖籃」、「中國財經黃埔」。由於學校原來屬於財政部主管,很多畢業生都進入了國家的財政系統工作,尤其是該領域的很多知名人士都出自於中央財經大學,這點是很多同學選擇中央財經大學的重要原因之一。中央財經大學擁有經濟和管理學科本科專業設置自主權;擁有應用經濟學、理論經濟學等一級學科下設有博士學位授權點(博士後流動站)、碩士學位授權點和工商管理碩士(MBA)、會計碩士(MPAcc)等專業學位授權點。另外,財政、金融、會計這幾個專業是自打學校成立就有的,是三大主打專業,很多考生比較熱衷於這些專業,而這些專業的分數線相對也比其他專業高一些。
3.中南財經政法大學
由原隸屬於財政部的中南財經大學和原隸屬於司法部的中南政法學院合並組建而成的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其前身是1948年中共中央中原局,後經歷中原大學、中南財經學院、中南政法學院、中南政法幹校、湖北財經學院等時期。如今,雙向發展的中南財經大學不僅在財經類院校中排名靠前,在政法類高校中也能躋身三甲。多數家長和考生正是看中了它這方面的特色,才踴躍報考的。也正是由於這個原因,在財經和法律領域有交叉的學科和專業順理成章地成為學校的熱門,如經濟法、金融法等。另外,中南財經政法大學的理論經濟學、應用經濟學、法學、工商管理四個學科擁有博士點。
4.東北財經大學
創建於1952年10月,其前身是東北財經學院,1959年與遼寧商學院合並組建而成。2000年,東北財經大學由財政部劃歸遼寧省人民政府管理,實行中央與地方共建、以遼寧省管理為主的管理體制。曾經簡稱「遼財」,現通常簡稱「東財」。東北財經大學在統計、金融、審計、財務管理、財務會計及會計理論方面深有研究。其產業經濟學和會計學為國家級重點學科,應用經濟學、工商管理和理論經濟學有博士點。此外,東北財經大學的會計學院是我國第一家財經高校下屬的會計學院。
5.江西財經大學
江西財經大學,簡稱江財,創建於1923年,為國家財政部與江西省人民政府共建的重點大學,是中國最具影響力的財經類高等學府之一。江西財大除了在會計、財政、金融方面有較強的畢業生口碑度以外,信息學科也非常有名氣。該校擁有運籌學、審計學、資料庫系統及應用3門國家精品課程。此外,江西財大成立了以校友企業為名稱的「用友」軟體學院,其信息類學科在經濟方面的應用很有建樹。
5.山東財政學院
山東財政學院,始建於 1986 年,是由財政部和山東省人民政府共同創辦的普通高等財經院校。該校的財政學、會計學、金融學、企業管理、國際貿易學、管理科學與工程為山東省重點學科,其中,財政學、企業管理為省級重點強化建設學科;擁有財政學學科和金融學學科兩個泰山學者崗位。
第三類:原隸屬於其他部委的財經類院校(突出特點:行業化)
這類院校有: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原外經貿部直屬)、北京工商大學(原北京商學院,與北京輕工業學院、機械工業管理幹部學院合並)、蘭州商學院、天津商業大學、重慶工商大學(原重慶商學院與渝州大學合並)、浙江工商大學(原杭州商學院)(以上屬於原內貿部直屬)、山西財經大學、安徽財經大學(原安徽財貿學院)(以上屬於原中華全國供銷合作總社直屬)等。
這些院校多為商業性質的財經類院校,他們主要以商業為服務對象,包含了製造、銷售、貿易、財務等更廣泛的含義。開設的專業中也有很多以製造業為主的工科專業,比如食品、計算機、制葯等。理工類學生報考商學院,不僅可以學到相關技術,還可以在管理、經濟方面知識進行涉獵,為以後往管理人才發展打下基礎。
代表院校:
1.對外經濟貿易大學
我國歷史上最早建立的專門培養對外貿易人才的高等學府,她以鮮明的「國際化」辦學特色和「外經貿金融」綜合學科的資源優勢而聞名,被海內外譽為 「中國的哈佛」、「外經貿黃埔」、「CEO的搖籃」。對外經濟貿易大學雖然主體只包含經、管、法、文四大門類,但卻是一所以國際經濟與貿易、法學(國際經濟法)、金融學、工商管理、外語(商務外語)等優勢專業為學科特色的多科性財經外語類大學。其中,帶上「國際」標簽的國際法學專業(包括國際公法、國際私法、國際經濟法三個方向)、國際經濟與貿易在國內可謂數一數二。由於「國際化」的鮮明特徵決定了她對外語的要求非常高,國際貿易與貿易、國際金融等專業在本科招生時在各省都要加試英語。
2.北京工商大學的前身是北京商學院,主要以輕工、機械、經濟管理為特色。熱門報考專業是計算機、會計、材料、自動化等。該校計算機學院開發的全國黃金周假日旅遊預報系統,在北京地區已運行了十多個黃金周。會計學院先後為國內幾十家企業集團提供咨詢與服務。該校流通基地研究團隊的成果直接運用於北京西單、王府井、翠微路等商業街的發展規劃。
3.浙江工商大學的前身是杭州商學院。浙江省唯一的全球金融保險業教育考試中心就設在這里。財務與會計學院是國家級「管理型財會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該實驗區是浙江省唯一的國家級財經類人才培養創新實驗區。
4.山西財經大學的金融學專業被教育部批准為高等學校第一類特色專業建設點,在本省各個地市的銀行系統中,山西財大的校友占絕對優勢。以晉商研究為特色,該校的經濟史學科水平較高,全國知名。
5.安徽財經大學的會計學整體實力很強。在中國注冊會計師協會組織的CPA專業方向的教學質量評估中,該校位居中山大學、廈門大學、復旦大學、中央財經大學、上海財經大學等重點院校之後,名列第13位,受到評估專家較高評價。
第四類:綜合性大學的財經類專業(突出特點:出高知)
這類院校有: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清華大學、復旦大學、南開大學、浙江大學、武漢大學、南京大學、天津大學、中山大學、西安交通大學、湖南大學等。
比如,復旦大學依託上海經濟中心的位置,在政治經濟學、金融學、世界經濟方面,北京大學憑借中國經濟研究中心名家匯聚的優勢,在發展經濟學、福利經濟學方面,廈門大學在會計學、區域經濟學方面,中國人民大學在國民經濟學方面,南開大學在保險學方面,武漢大學在西方經濟學方面,清華大學、吉林大學在數理經濟方面都有各自獨特的建樹。
綜合性大學的優勢在於學科的綜合發展,相輔相成,各個學科之間的交流成為它們引領學科發展潛力的重要因素,看看諾貝爾經濟學的獲獎者,他們絕大多數都是學科交叉的結果。部分綜合性大學合並了原先的專業行財經類院校後使得其財經類的專業實力迅速增強,教學上的理論研究和實務操作得到有效融合和匹配。
第五類:原省屬的財經類大學(突出特點:本地化)
這類院校有:天津財經大學、南京財經大學、浙江財經學院、西安財經學院、新疆財經大學、內蒙古財經大學、雲南財經大學等。
原省屬的財經類院校大都成立於建國後,由合並各種財經幹部培養機構發展而來,歷史淵源相對無從誇耀,但地域性較強,在一方天地范圍內很有影響的,畢業生在本省就業不成問題。但就全國而言,它們就沒有什麼名氣了,學科實力上難於和以上幾類財經類院校抗衡,影響力只在本省和鄰近省份。不過,這些院校也呈現出不同的特色,邊疆地區的財經院校打出跨國、跨地區的「國際化戰略」牌;力求在專業上把「文章」做足。
代表院校:
1.首都經濟貿易大學,創建於1956年,是經教育部批准,由原北京經濟學院和原北京財貿學院於1995年6月合並、組建的北京市屬重點大學。
學校設有工商管理、會計、財政、金融、經濟等14 個學院和系,本科教育設有33個全日制教育專業,研究生教育設有應用經濟學一級學科博士點和勞動經濟學、數量經濟學、企業管理、統計學、產業經濟學、國民經濟學、金融學、財政學8個二級學科博士點。
首都經濟貿易大學雖沒有對外經貿大學那樣咄咄逼人的光焰,但在經貿學科領域也屬於重量級「大佬」,捧得一大堆人文社會科學獎項,是地方外貿院校中的佼佼者。
2.天津財經大學,始建於1958年,新中國最早建立的財經大學之一,是以南開大學經濟類專業為基礎,並從華北、東北地區高校匯聚一批經濟學領域享有盛譽的名師組建起來的。原名為河北財經學院,1969年10月1日劃歸天津市領導,更名為天津財經學院。2004年5月17日,經國家教育部批准,更名為天津財經大學。
天津財經大學是我國最早設立國際貿易、企業管理、金融學、財政學、會計學、統計學碩士點和會計學、統計學博士點的院校之一,至今已有20多年的歷史。統計學為天津市13個重中之重發展學科之一,金融學、會計學、國際貿易學、財政學為天津市重點學科,企業管理學為天津市重點發展學科;擁有應用經濟學和工商管理學兩個一級學科博士點和博士後流動站,擁有14個博士點、24個碩士點和工商管理(MBA)、會計碩士(MPAcc)等專業碩士點是教育部首批確定的全國高職高專教育師資培訓基地之一。
3.南京財經大學的特色在於其在糧食方面經濟問題的研究。學校出版的《產業經濟研究》為全國第一本產業經濟領域的專業學術期刊。畢業生在糧油公司和各級糧站、食品公司、儲運公司都有不錯的表現。
4.浙江財經學院的財政學、會計學2個專業被確定為國家級特色專業建設點,產業經濟學、財政學2門課程被確定為「國家級精品課程」。財政學和稅務學是傳統優勢專業,特別是以研究中小企業財稅政策方面有比較多的成果。該校的畢業生在私企中間有不錯的口碑。
5.西安財經學院的統計學是傳統強勢學科,設風險管理與精算方向。該專業2003年被評為「陝西省名牌專業」,《統計學》課程為陝西省精品課程。因為基礎知識扎實、數學工夫過硬,該校許多學生以考研繼續深造為奮斗目標,目標專業多為金融工程。
6.新疆財經大學針對邊疆貿易問題,承接了新疆建成向西出口商品加工基地相關問題研究、人民幣升值對少數民族地區經濟發展的影響及對策研究、歐亞大陸橋上海出海口等多個重要研究課題,畢業生廣泛分布在與中亞、西亞做貿易的公司。
7.內蒙古財經大學的會計學是比較有特色的學科,尤其是在農林類會計方面,在全國有較高的知名度。
8.雲南財經大學突出面向東南亞、南亞的學科發展特色,重點發展物流專業。
通過這五類財經類院校的詳細了解,家長和考生就能很快依據自己的實力和能力鎖定目標院校和專業。對於在中國這種看關系、重人脈的環境下,就讀一所適合自己秉性的,且想在財經領域一展宏圖的考生們,好好研究財經類院校的歷史淵源(院校隸屬)、專業內涵、地理位置就至關重要了。
最後用一句話總結財經類院校的5大突出特點:
1.央行院校出高管; 2.財政部院校出高官; 3.綜合性院校出高知;
4.行業部委院校行業化; 5.省屬院校本地化。
㈤ 浙江大學哪些專業最值得讀
值不值得讀,每個人對此標准不同,綜合來看「值不值得」主要由專業實力、專業發展前景、在校期間專業培養方案的合理與否、對學生的鍛煉程度以及學生收獲程度、就業出口、就職起薪等等因素影響。本人農科,浙大的農學(大農學,包括園藝、植保、農學、茶學)在全國數一數二,世界排名也是非常非常可以,科研資金充足,大佬老師非常多,二十一世紀是生物的世紀,對於想走科研道路的同學來說無疑是一個很好的平台。
總的來說,值不值得一事還需要結合每個人自己的看法,綜合利弊(比如學計算機發展好但可能會禿頭),當然浙大各個學科的綜合實力在全國來說都比較好,理工農醫文總有一款適合你。
㈥ 中山大學經濟學考研431金融學綜合指的什麼參考書
《金融學綜合》是 2011 年金融碩士(MF)專業學位研究生入學統一考試的科目之一。
431金融學綜合包括金融學、公司財務兩部分。滿分150分,其中,金融學部分為90分,公司財務部分為60分。學校沒有指定參考書,建議參考:
羅斯《公司理財》(第8版)
黃達《金融學》
《國際金融》
《現代貨幣銀行學教程》,胡慶康主編,復旦大學出版社2010年第4版
《國際金融新編》,姜波克編著,復旦大學出版社2008年第4版
㈦ 中山大學431金融學綜合考試答題紙有多少頁
你好,現在中山大學官方提供的431金融學綜合的說明如下:
金融學專綜合 考試內容包屬括貨幣金融學(貨幣銀行學和國際金融)、投資學、公司財務課程的基本知識和主要內容。主要考察考生對現代金融理論基礎知識的掌握程度,對金融市場的結構和特點了解的程度,對金融工具的特點和定價的了解及運用能力,以及將金融理論和金融工具應用於公司財務決策以及解決現實金融問題的能力和技巧。
從11年起,官方就沒有提供參考書啦,以下是10年提供的,可以適當參考:
《國際金融》,錢榮堃主編,南開大學出版社,2002年
《現代金融體系》》,考夫曼著,經濟科學出版社,2001。
《《投資學》(原書第6版),(美)滋維.博迪;亞歷克斯.凱恩;艾倫.J.馬庫斯著.朱寶憲等譯,機械工業出版社,2005年。
《公司財務原理》(第七版),[英]理查德 A.布雷利、[美]斯圖爾特 C.邁爾斯著,方曙紅、范龍振、陸寶群等譯,機械工業出版社,200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