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中信投(青島)投資控股有限公司怎麼樣
簡介:公司簡介
中信投(青島)投資控股有限公司是一家集受託資產管理、投資管理、私募基金管理於一體的互聯網金融企業。公司成立於2014年10月,公司注冊資本6000萬元,位於青島CBD中心,座享山東路22號尊榮樓座「金孚大廈」二十七層,是一家有實力,有熱情的年輕公司。
公司憑借在金融業的專業背景,緊握移動互聯網產業崛起的大好時機,運用移動互聯網與傳統金融業及投資管理業相結合的商業模式,實現資金融通、支付和信息中介等業務的新興金融產業。
公司深諳互聯網「開放、平等、協作、分享」的精髓,通過互聯網、移動互聯網等工具,使得傳統金融業務具備透明度更強、參與度更高、協作性更好、中間成本更低、操作上更便捷。
公司專業技術人員完善、設備齊全、管理規范有效。始終奉行「利眾於信,安投千秋」的發展宗旨,秉承「合作無分界,協創好未來!」的企業文化精神。未來,公司將在移動客戶端的開發,維護,推廣和運營等方面投入更大的精力和資源,為社會提供更豐富、更優良的互聯網金融類服務產品,並將中信投塑造成為互聯網金融服務行業第一品牌。
企業理念
公司宗旨
為客戶創造利益 為員工創造機會 為社會創造財富
經營理念
輕資產 重平台 信天下 投世界
服務理念
客戶不是上帝,是親人。
法定代表人:吳芳
成立日期:2014-09-26
注冊資本:4800萬元人民幣
所屬地區:山東省
統一社會信用代碼:9137020339417810XR
經營狀態:在營(開業)企業
所屬行業:租賃和商務服務業
公司類型:有限責任公司(自然人獨資)
人員規模:100-499人
企業地址:青島市市北區長安路1號北樓3樓303室
經營范圍:經濟信息咨詢(不含金融、期貨、證券、理財、集資、融資等相關業務);財務信息咨詢;企業管理咨詢;企業營銷策劃;市場調研;批發:金銀飾品;貨物及技術的進出口(國家法律法規禁止經營的不得經營,國家法律法規限制經營的須憑許可證經營)。(依法須經批準的項目,經相關部門批准後方可開展經營活動)
Ⅱ 企業模範人物有哪些
1、50年代勞模代表——「鐵人」王進喜
王進喜是新中國第一批石油鑽探工人,全國著名的勞動模範。1938年,15歲的王進喜進入玉門石油公司當工人,建國後歷任玉門石油管理局鑽井隊長、大慶油田1205鑽井隊隊長、大慶油田鑽井指揮部副指揮。他率領1205鑽井隊艱苦創業,打出了大慶第一口油井,並創造了年進尺10萬米的世界鑽井紀錄,展現了大慶石油工人的氣概,為我國石油事業立下了汗馬功勞,成為中國工業戰線一面火紅的旗幟。王進喜以「寧可少活二十年,拚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頑強意志和沖天干勁,被譽為油田鐵人。
2、甘當人民勤務員的掏糞工人——時傳祥
時傳祥,是一位「寧肯一人臭,換來萬戶香」的掏糞工人,山東省齊河人,中共黨員,曾在北京市崇文區清潔隊工作。時傳祥出生在一個貧苦農民家庭。他14歲逃荒流落到北京城郊,受生活所迫當了掏糞工。他用一顆朴實的心記住了一個通俗的道理:掏糞也是社會主義建設事業的一部分。他把掏糞當成十分光榮的勞動,以身作則,以苦為樂,不分分內分外,任勞任怨,滿腔熱情,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
3、 50年代到70年代的勞模代表——張秉貴
20世紀70年代是一個動盪不安的年代,所以,在這個年代中,能成為全國勞模是非常不容易的,也是非常值得驕傲的。1957年,「一抓准」張秉貴已是北京市的勞動模範了,但1979年國務院授予他的全國勞動模範稱號才是讓他這一輩子感到最驕傲的事情。物資匱乏的年代,買什麼都要排隊,張師傅所在的糖果櫃台也不例外。一次,有兩個女顧客悄悄評價他「服務態度還行,就是動作太慢」。於是,他下決心苦練售貨技術和心演算法,終於練就了「一抓准」和「一口清」的過硬本領。
4、90年代的勞動模範:一心為乘客——李素麗
李素麗,北京市人,1981年參加工作,1984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先後在第一客運分公司60路、21路任售票員,1998年到總公司及「李素麗熱線」工作。2000年被評為「全國勞動模範」。李素麗同志在近20年的售票工作中,崗位作奉獻,真情為他人,用真情架起了一座與乘客相互理解的橋梁,把微笑送給四面八方,被廣大群眾譽為「老人的拐杖,盲人的眼睛,外地人的向導,病人的護士,群眾的貼心人」。
Ⅲ 青島高新區范圍
青島高新區范圍:青島高新區由膠州灣北部園區(含新產業團地、新材料團地)、青島高科技工業園、青島新技術產業開發試驗區、青島科技街,以及市南軟體園構成。
1992年11月,國務院批准成立青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以下簡稱青島高新區)規劃面積9.8平方公里,2006年6月,國務院批准在膠州灣北部擴大高新區面積9.95平方公里。
(3)青島有什麼互聯網金融平台擴展閱讀
產業格局
青島高新區自成立以來堅持向高端聚焦、向國際化聚焦、向市場份額大的行業聚焦,進一步優化提升產業方向,實施六大產業發展工程,累計引進項目重點產業項目935個,總投資2176億元。
六大產業全部獲批國家級特色產業示範基地,「新興產業組織創新示範工程」被科技部列入「創業中國」行動計劃。
1、軟體信息產業工程。
聚焦軟體、硬體兩大領域累計引進重點項目和重點園區162個。
其中,中興網信青島科技產業園、總投資30億元的金山雲小鎮、總投資15億元的華為青島雲計算數據中心及聯合創新中心簽約落戶,國內首家6英寸第二/第三代半導體集成電路外延片生產線項目落戶建設,國內首個國家級保密技術產業園揭牌。
2、醫療醫葯產業工程。
聚焦精準醫療、新葯研發和醫療器械領域,累計引進產業項目111個。
其中,黃海制葯、山大中美國際創新產業園、歐博方、華仁太醫、易邦生物等一批項目落戶建設,引進幹細胞生物診療國家地方聯合工程研究中心、奧克國際地方聯合工程研究中心等一批生物醫葯研發平台。
3、智能製造與新材料產業工程。
聚焦傳統生產線智能系統解決方案、機器人、石墨烯等領域,累計引進產業項目130個,集聚了全市80%以上的機器人企業,全球機器人「四大家族」瑞士ABB、德國庫卡、日本安川、日本發那科齊聚高新區,全球排名前10的機器人企業已入駐6家,聯東U谷國際企業港建成啟用。
獲批建設青島市石墨烯科技創新中心,國內首個國際石墨烯創新中心、全市首個石墨烯國際科技合作基地和石墨烯公共檢測平台落戶,國內首個外資石墨烯項目簽約落戶,全球首條石墨烯導靜電輪胎投入量產。
4、金融業工程。
聚焦傳統金融、基金、互聯網金融領域,累計引進商業銀行分支機構8家、基金創投機構115家,管理基金規模120億元。
設立全省首家科技特色支行,與中關村共建全省首個互聯網金融產業園,全市唯一的基金園區投入使用,獲批國家首批創新創業企業債試點,藍海股權交易中心分中心、上海股權交易所青島孵化基地落戶建設。
逐步引進形成集傳統金融、基金、互聯網金融於一體的完整產業鏈,力爭建設青島北部的金融中心。
5、互聯網產業工程。
聚焦垂直電商、大宗商品交易、應用類網站、雲與大數據等領域,累計引進青島國際農產品交易中心、中國移動數據中心、美空網項目總部、中民投互聯網區域醫療管理總部、青島高新化工橡膠現貨交易中心、青島中葯材現貨交易中心、青島中膠石墨現貨交易中心等一批行業知名企業。
推進中國智谷青島園區、海克斯康智慧產業園、凱豐互聯網科技產業園、青島國際大數據產業園、華通軍工電子科技孵化園開工建設,打造成為區域互聯網產業發展新高地。
6、高端服務業發展工程。
聚焦總部經濟、文化創意、中介機構、旅遊業領域,累計引進高鐵時代廣場、華通科技總部和研發中心、東唐影視創意園、海爾全球創新中心、海爾新興產業園、方特夢幻王國、伊甸園等一批項目落戶建設,打造國內一流的高端服務業集聚區,全面提升對產業發展和科技創新的支撐能力。
青島市歷史沿革
青島市市名以古代漁村青島得名。
青島市專名「青島」本指城區前海一海灣內的一座小島,因島上綠樹成蔭,終年鬱郁蔥蔥而得名「青島」,後於明嘉靖年間首度被記載於王士性的《廣志繹》中。
明萬曆七年(1579年),即墨縣令許鋌主持修編的《地方事宜議·海防》中,有關青島之名相關記載,青島所在的海灣因島得名青島灣,由此入海的一條小河也被稱為青島河。
青島河口於明萬曆年間建港,稱青島口;河兩岸的兩個村落分別得名上青島村和下青島村,河源頭的一座山於1923年也被定名為青島山。